分享

稳中求进 好中求快 努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管理再上新台阶

 张燕的图书馆6 2012-04-25

宗锦耀司长在农机化生产管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编者按:415,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在湖南长沙召开2012年全国农机化生产管理工作座谈会,宗锦耀司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中央1号文件、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各地农机化生产工作的成效和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农机化生产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部署今年农机化生产的工作目标和措施。现将宗锦耀司长的讲话摘要刊载,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贯彻,努力推动农业机械化生产管理再上新台阶。

 

稳中求进  好中求快  努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管理再上新台阶

----宗锦耀司长在2012年全国农机化生产管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刚才,山西、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7个省份农机管理局的有关负责同志,分别从落实扶持政策、发展农机合作社、报送生产信息以及推进小麦、玉米、油菜、水稻生产机械化等方面,进行了典型经验介绍。这些典型选得好,总结也很到位,对各地做好农机化生产管理工作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农机化生产工作的成效和经验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以落实购机补贴政策为抓手,推动了农机装备结构持续优化,农机作业规模不断扩大,农机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预计2011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9.77亿千瓦,增幅达5.3%。全年完成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为16亿亩、10.9亿亩、9.9亿亩,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4.8%,比上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2011年农业机械化生产保持了健康快速推进的好势头,表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一)农时季节机械化生产有序进行。各地发挥农机在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作用,机具投入充足,全力以赴加快机械化作业进度,保障了春耕三夏三秋等农事活动顺利进行。春耕期间,全国累计投入2281多万台(套)农机具进行耕整、机播、浇地等机械化作业,共完成机耕6.4亿亩、机播5.2亿亩、抗旱浇灌0.8亿亩,为全年粮食生产开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夏期间,各地共投入1400多万台(套)农机具参加冬小麦抢收和夏玉米抢种作业,其中稻麦联合收割机50万台,完成机收小麦2.88亿亩。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河北五大小麦主产区的机收水平均超过96%,麦收进展平稳顺利,秩序为近年来最好的一年。三秋期间,全国投入秋收、秋种、秋整地作业的各类农机具2900万台(套),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发挥重要作用。全年共完成农机深松整地1.6亿亩,比上年增加2100万亩,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二)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水平快速提高。预计2011年小麦、水稻、玉米综合机械化生产水平分别达到93%65%71.5%,较上年增长1.74.56.5个百分点。水稻机插、玉米收获等薄弱环节机械化生产发展势头迅猛,成为2011年农机化生产的突出亮点。机插秧总面积首次登上1亿亩的新台阶,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超过26%,比上年增加5个百分点;玉米机收面积达到1.7亿亩,玉米机收水平达到33.5%,比上年增加8个百分点,山东、河北、河南等玉米生产大省已经连续两年增幅超过7个百分点,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三)农机服务组织持续发展壮大。我国专业化、规模化的农机服务组织迅速增加,实力进一步增强。预计2011年全国农机户已发展到4100万个,其中拥有农机原值50万以上的农机大户5.1万个,同比增加22%;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17万个,其中拥有农机原值50万元以上的1.9万个,同比增长24%;农机专业合作社2.7万个,同比增加26%2011年农机服务经营收入达到44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6%。以农机合作组织为龙头,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户为基础,农机中介组织为纽带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初具规模。

(四)农机跨区作业不断拓展领域。2011年农机跨区作业规模进一步扩大,领域进一步拓展。全年共完成跨区作业面积4.7亿亩,同比增加8.5%,其中跨区机收面积3.5亿亩。跨区机收小麦的联合收割机32万台,比上年增加2万台。农机跨区作业领域已经从机收环节扩展到机耕、机播玉米、机插秧等。农机跨区作业,有效地提高了农机具使用效率,成为我国农机化生产的主要模式之一。

201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1424亿斤,比上年增产495亿斤。粮食总产跨上1.1万斤新台阶,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八年增产。我国粮食生产八连增,离不开机械化生产方式的作用和贡献,体现四个方面:一是稳面积,解决了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矛盾,保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为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发挥了基础作用。二是增单产,促进了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高了土地产出率,为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发挥了关键作用。三是抢农时,加快了农作物抢收抢种进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重要农时的粮食生产中发挥了主力作用。四是防灾害,提供了农业防灾减灾的装备支撑,增强了农业抗风险能力,为实现粮食生产抗灾夺丰收发挥了保障作用。

总结各地推进农机化生产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可以用五个坚持来概括:

一是坚持行政推动,加大扶持力度。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农机化生产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农业部在2011年的春、夏、秋、冬四季,先后印发了四个通知,分别对春耕、三夏三秋、冬修等重点机械化生产工作进行部署,并通过召开现场会等形式,对重要农时的机械化生产进行再动员。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农机化生产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75亿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河北等12个省(市)争取了10.5亿元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有效地扩大了深松整地技术的应用面积。江苏、四川等省发放农机优先优惠加油卡,保障了农机作业用油,受到机手和农民的欢迎。山西省政府召开了山西省农机跨区作业指挥中心领导组工作会议,对农机跨区作业进行了周密的部署,推动农机化生产从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

二是坚持市场拉动,提高经营效益。农业部统一印制并免费向机手发放《联合收割机和插秧机跨区作业证》36万张,通过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公开发布小麦、水稻、玉米跨区机收作业市场信息,与福田雷沃公司合作建立的全国农机跨区作业信息服务中心无偿发送服务短信2079万条次,为广大农机手和用户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提高了农机化生产组织化程度。山东省共签订玉米机收作业合同6000余份,组织3.5万台玉米联合收获机参加跨区机收,作业面积1500多万亩,全省玉米机收作业收入达23亿元。河南省农机合作社已成为农业生产的生力军,全省4100多个农机合作社,服务农户450万户,社均作业面积2.3万亩,社均服务收入82.7万元。

三是坚持示范带动,拓展辐射范围。农业部继续抓好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示范项目的启动和建设工作,2011年在建示范县达到209个。各有关省也积极启动省级、市级机械化生产示范点和示范区建设,以点带面,梯度推进,大力推广和集成示范先进适用农机化生产技术。湖南省在47个部、省级机插秧项目县投入资金770多万元,建立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点647个。全省2011年新增插秧机3550台,超过历年推广总和,完成机插秧面积311万多亩。福建省开展省级水稻机插秧示范基地建设,每个基地给予30万元项目建设资金,培养带动了一批技术骨干和机插秧服务专业户,机插面积66.7万亩,较上年增长73%。内蒙古自治区围绕玉米、马铃薯、牧草等优势作物,大力开展农机化示范园建设,全区新建农机化示范园115个,建设总数450个,辐射带动作业面积1500万亩。

四是坚持机艺联动,完善技术路线。各地积极探索农机农艺融合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了农艺农机相适应的技术体系,大力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为农机化生产创造条件。农业部组织有关农机、农艺专家开展研讨,制定了玉米、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完善了玉米、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体系和操作规范。安徽省农机、农业部门共同组成玉米生产技术指导小组,对播种、施肥、植保、收获等环节进行统一和规范,为大规模的机械收获创造了条件。湖北省成立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专班,从农时、茬口、种子、施肥等方面联合攻关,在油菜直播机械技术研发和推广方面获得重大突破。

五是坚持宣传促动,营造良好氛围。各地通过召开多种形式的观摩会、长势会、测产会,大力宣传农机化生产技术增产、创收、省时、省力的优点,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用机积极性。各地不断加大了农机化新闻宣传力度,展示了农机化生产工作的新突破、新亮点、新成就,振奋了精神,树立了形象,优化了环境,为农机化生产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特别是在三夏期间,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对农机跨区作业进行多角度、高密度的宣传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陕西省农机局相关负责人,曾多次走进省广播电台直播室,宣传三夏农机作业和农机购置补贴优惠政策,现场接听热线,解答群众各类问题。安徽省狠抓农机化生产信息报送工作,加大人员培训和工作投入,完善考评制度,为领导及时提供工作动态和决策参考。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是我们做好今后农机化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我们要不断总结、继承和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推动农机化生产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深入分析当前农机化生产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农业机械化生产是运用农机装备进行农业生产的具体过程,是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形式,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方式和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关键时期,国情、农情、机情的发展,对农机化生产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一是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国情)上看,组织好农机化生产,是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同步的迫切需要。中央连续第九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充分调动了各方面抓好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为农机化生产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随着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日益增多,向二三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我国农业劳动力在结构上呈现出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在观念上也更加期待有体面的劳动和有尊严的生活,对机械化作业的内在需求也日益增加。只有实现农业机械化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都必须加快推进农机化生产。二是从保障农产品供给(农情)上看,组织好农机化生产,是解决靠谁种地怎样种地问题,保障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今年农业部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农业生产资源保障条件,提出了夏粮增产、早稻增产、秋粮稳定的目标,要求上下共同努力,确保九连丰,力争九连增。当前,我国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超过50%,实现了千百年来农业生产以人畜力为主向机械化为主的历史性跨越。这意味着,机械化生产方式日益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导方式,广大农机手日益成为从事粮食生产的主力军。只有依靠以农业机械为载体和引领,生物、工程、信息、环境等多种技术集成化的农业科技进步,才能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为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都必须加快推进农机化生产。三是从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机情)上看,组织好农机化生产,是落实农机化扶持政策,展现农机化系统工作成效的迫切需要。发展农机化生产,是农业机械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购机补贴等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和示范项目的实施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农机作业水平的提升和服务领域的拓展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强调要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上的重要作用。为拓展农机作业领域,提高农机服务水平,都必须加快推进农机化生产。

我们应当清醒看到,农机化生产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成本上升对农机化生产的压力日益加大。首先国际油价波动加剧,价格呈不断走高趋势。特别是今年2月、3月两次大幅度上调柴油价格,据我部监测,目前0号柴油零售价持续走高,每吨已达9409元,同比上涨1040元,涨幅12.4%。涨价幅度之大为近年少有,市场价格之高为历史之最。其次是劳动力价格上涨,据前期了解,雇用一名联合收割机驾驶操作员的日工资由往年的每天150元左右,涨至今年的200元左右。农机作业成本高位运行,将直接影响了农机的作业效率和收益水平,农机手外出作业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挫伤。二是气候变化对农机化生产的影响日益加深。受环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近年来干旱、暴雨、洪涝等极端性气象灾害在我国呈现易发、多发、重发态势,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对农机防灾抗灾的范围、规模、时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此气候异常造成的农作物成熟时间变化,将引起局部地区的农机供需失衡,容易出现农民争机抢机现象,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难度明显增大。三是基础条件对农机化生产的制约日益显现。很多地方的机耕道、场库棚、维修网点等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机下田难、停放难、维修难等问题还比较严重,加上土地分散经营造成的田块细碎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农机具使用效率的提高,阻碍了农机化生产的顺利进行。

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将稳中求进确定为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基调,这也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基本要求。我们要以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为指导思想,切实抓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机化生产管理工作。首先要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稳是基础,进是方向。是夯实基础,稳扎稳打,就是要保持农机化水平稳步提高的好势头。特别是去年机插秧、深松整地发展很快,今年既要巩固成绩不滑坡,还要站稳脚跟不反复,不得退回人工抛秧和小四轮旋耕的老路子。是乘势而上,统筹推进,就是要在作业水平有新进展,薄弱环节有新突破,服务领域有新拓展。大力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积极推进养殖业、林果业、农产品加工业生产机械化。其次要突出好中求快的主旋律。好是前提,快是目标。,就是作业质量好、市场秩序好、机手效益好。依靠购机补贴,我们初步解决了农机具买得起的问题,但还需要通过加强技术服务,努力做到农机具用得好,最终达到农机作业有效益,实现机手和农户双赢,建立起推动农机化生产发展的长效机制。,就是把握工作的方向、力度、节奏,加快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与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与农民群众的期待相比,我国农机化生产落后差距仍然很大,农机作业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尤其是丘陵山区农机化进程仍需要加速推进。我们一定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只争朝夕,满足广大农民对机械化作业的迫切需要。

最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及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相继出台,都对农机化生产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在十二五期末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左右。目标已经明确,关键要抓落实。我们要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奏响好中求快主旋律,突出抓好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环节、主要产区等四个着力点,全面推进农机化生产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是唱好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的四季歌。农机化生产与农时季节紧密相连,贯穿于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提前对各个主要农时季节的机械化生产活动进行部署和安排。春季机械化生产要突出一个字,积极动员农机下田闹春耕,打好全年农业生产第一仗。夏季机械化生产要突出一个字,精心组织农机开展跨区作业,搞好三夏双抢生产,抓好机械化夏收、夏种和夏管,抓紧完成抢收抢种工作,为当年农业生产赢得宝贵农时。秋季机械化生产要突出一个字,全力组织农机投入三秋生产,保障秋收、秋种、秋整地机械化作业顺利进行,努力夺取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冬季机械化生产要突出一个字,利用冬闲的有利时机,认真组织开展机具的检修与保养工作,为来年农机化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演好重点作物机械化生产的重头戏。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农业系统的头等大事,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始终是农机化主管部门的首要任务。广大农机手要在粮食生产这场大戏中唱主角。在小麦生产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当前要集中力量推进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夺取粮食丰产丰收提供扎实的装备和技术支撑。经济作物地域性强,经济价值高,对农民增收贡献大。在抓好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同时,各地要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努力提高油菜、马铃薯、花生、棉花、甘蔗等作物的播种与收获机械化水平,实现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协调发展,共同推进,这对于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意义。要研究建立农机化作业水平考评机制,组织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创建活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全程机械化。

三是奏好关键环节机械化生产的最强音。农机化生产包括耕整、播种、收获以及烘干等主要环节,环环相扣。找准薄弱环节,突破瓶颈制约,是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的关键所在。十二五期间,要突出重点,集中力量,主攻以下几个农机化生产的薄弱环节:在耕整地环节,通过示范项目带动,重点在适宜地区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或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播种环节,通过购机补贴、作业补贴等扶持政策,重点提高水稻、油菜机械化栽植水平;在收获环节,借助农机跨区作业等形式,重点推进玉米、甘蔗、棉花收获机械化;在烘干环节,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带动,重点推进水稻产地烘干机械化。各地要不断创新农机化生产的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将耕种收环节机械化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机械化延伸。

四是弹好主要产区机械化生产的协奏曲。由于自然禀赋、经济条件不同,各地农机化生产进程必然存在先后差异。平原地区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水平较高,处于领先地位。丘陵山区基础较差,发展较慢,水平较低,与平原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但我们也要看到,差距越大,发展的潜力也越大。我们要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因地制宜的制定区域农机化生产发展重点,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我国不同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东北地区推进水稻、玉米、马铃薯、大豆等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着力提高深松整地机械化水平。华北平原地区重点巩固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成果,扩大花生机械收获面积,提升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率先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普及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加大油菜直播机械和联合收获机械推广力度,加快推进水稻、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南方低缓丘陵区重点提高水稻、油菜栽植与收获机械化水平,加快突破甘蔗收获机械化瓶颈制约。西南丘陵山区要推进山区主要粮油作物和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生产机械化。黄土高原及西北地区加快发展玉米、马铃薯、棉花等作物和林果业生产机械化,大幅提高棉花采摘机械化水平和农用航空服务能力。

农业机械化生产是服务农业、服务农民的重要工作,也是展现农机化系统风采的巨大舞台,抓好农业机械化生产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任务十分艰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切实增强做好农机化生产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进一步深化认识,理清思路,明确任务,加快推进。

三、进一步明确今年农机化生产工作的目标和措施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也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经济需要一个好形势,社会需要一个好环境。扎实做好农机化生产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2012年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工作目标是:各个农时季节的机具投入总量进一步增加,作业秩序进一步优化,作业效益进一步提高,关键环节的作业水平有新突破,农机社会化服务有新进展,力争全国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2个百分点、水稻机械化栽植水平达到28%,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达到38%

为完成今年农机化生产任务,各地要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第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将机械化生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年度工作方案,早安排、早行动,精心组织春耕三夏双抢三秋等重要农时季节机械化生产。要把农机作业水平列为农机化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与资金、项目安排挂钩。要整合资源,落实责任,调动农机管理、推广、培训、维修、监理等方面的力量,形成推动农机化生产发展的合力。

第二,要落实扶持政策。各地要加紧实施购机补贴政策,努力增加作业机具供给,及时送机下乡,满足生产作业需要。要积极争取农机深松整地、水稻机插、玉米机收等作业补贴资金,提高农机手的作业积极性。要加大协调财政、税务、交通等有关部门,落实对从事田间作业的拖拉机免征养路费、对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和农机维修免征所得税,以及农机跨区作业免费通行等扶持政策,降低农机化生产成本。要主动加强与石油石化部门协调,建立农用柴油需求调度和保供机制,推广发放农机加油IC卡的做法,保障农忙季节农机优先优惠用油。

第三,要培育市场主体。各地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农机协会等积极参加农机化生产,发挥其市场信息灵、组织能力强、服务质量好等特点,大力推广订单作业、承包作业、一条龙作业场县共建等服务方式,提高农机化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农机跨区作业能手、全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示范点和示范组织的品牌效应,着力打造一批明星服务队、服务标兵,提高农机化生产的品牌化水平。

第四,要加强信息引导。各地要加大对小麦、玉米、水稻机收等农机作业市场的摸底调查,充分利用好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直通车系统,做好机具供需、作业进度、作业价格等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发布工作,及时为广大农民、农机手和农机企业免费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引导机具有序流动作业。要加强农机化生产信息统计工作,认真执行《农业机械化生产信息报送制度》,按时上报最新的作业进度和工作动态,为调控农机作业市场提供科学的依据。

第五,要注重保障服务。各地要在重要农时季节,积极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和生产一线,积极开展机械保养维修、操作技能、安全生产等知识培训和巡回指导,确保机具和机手以良好状态投入农机化生产。加大排查整治事故隐患,及时妥善处理农机事故,保障安全生产。要加强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建立农机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做好机手接待、机具调度、作业安排、维修供油以及有关后勤服务等工作,及时向机手发放当地跨区作业信息资料,介绍作业价格、作业常识、维修供油服务网点、政策法规等相关资讯。

第六,要抓好抗灾救灾。各地要立足抗大灾、抗多灾,未雨绸缪,提前制定农机抗灾救灾工作预案。要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掌握极端性天气预报,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做到科学防灾、有序抗灾、高效救灾,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要努力提高农业抗灾救灾物质装备水平,加大节水灌溉、移动式灌溉、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等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示范推广力度,努力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有关地区今年要组织农机服务组织做好集中育秧、坐水种、一喷三防等防灾减灾工作,立足抗灾夺丰收。

第七,要营造良好氛围。各地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各类新闻媒介和宣传渠道,把握关键农时、突出重点区域、集中展示

宗锦耀司长在农机化生产管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编者按:415,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在湖南长沙召开2012年全国农机化生产管理工作座谈会,宗锦耀司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中央1号文件、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各地农机化生产工作的成效和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农机化生产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部署今年农机化生产的工作目标和措施。现将宗锦耀司长的讲话摘要刊载,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贯彻,努力推动农业机械化生产管理再上新台阶。

 

稳中求进  好中求快  努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管理再上新台阶

----宗锦耀司长在2012年全国农机化生产管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刚才,山西、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7个省份农机管理局的有关负责同志,分别从落实扶持政策、发展农机合作社、报送生产信息以及推进小麦、玉米、油菜、水稻生产机械化等方面,进行了典型经验介绍。这些典型选得好,总结也很到位,对各地做好农机化生产管理工作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农机化生产工作的成效和经验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以落实购机补贴政策为抓手,推动了农机装备结构持续优化,农机作业规模不断扩大,农机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预计2011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9.77亿千瓦,增幅达5.3%。全年完成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为16亿亩、10.9亿亩、9.9亿亩,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4.8%,比上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2011年农业机械化生产保持了健康快速推进的好势头,表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一)农时季节机械化生产有序进行。各地发挥农机在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作用,机具投入充足,全力以赴加快机械化作业进度,保障了春耕三夏三秋等农事活动顺利进行。春耕期间,全国累计投入2281多万台(套)农机具进行耕整、机播、浇地等机械化作业,共完成机耕6.4亿亩、机播5.2亿亩、抗旱浇灌0.8亿亩,为全年粮食生产开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夏期间,各地共投入1400多万台(套)农机具参加冬小麦抢收和夏玉米抢种作业,其中稻麦联合收割机50万台,完成机收小麦2.88亿亩。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河北五大小麦主产区的机收水平均超过96%,麦收进展平稳顺利,秩序为近年来最好的一年。三秋期间,全国投入秋收、秋种、秋整地作业的各类农机具2900万台(套),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发挥重要作用。全年共完成农机深松整地1.6亿亩,比上年增加2100万亩,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二)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水平快速提高。预计2011年小麦、水稻、玉米综合机械化生产水平分别达到93%65%71.5%,较上年增长1.74.56.5个百分点。水稻机插、玉米收获等薄弱环节机械化生产发展势头迅猛,成为2011年农机化生产的突出亮点。机插秧总面积首次登上1亿亩的新台阶,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超过26%,比上年增加5个百分点;玉米机收面积达到1.7亿亩,玉米机收水平达到33.5%,比上年增加8个百分点,山东、河北、河南等玉米生产大省已经连续两年增幅超过7个百分点,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三)农机服务组织持续发展壮大。我国专业化、规模化的农机服务组织迅速增加,实力进一步增强。预计2011年全国农机户已发展到4100万个,其中拥有农机原值50万以上的农机大户5.1万个,同比增加22%;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17万个,其中拥有农机原值50万元以上的1.9万个,同比增长24%;农机专业合作社2.7万个,同比增加26%2011年农机服务经营收入达到44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6%。以农机合作组织为龙头,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户为基础,农机中介组织为纽带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初具规模。

(四)农机跨区作业不断拓展领域。2011年农机跨区作业规模进一步扩大,领域进一步拓展。全年共完成跨区作业面积4.7亿亩,同比增加8.5%,其中跨区机收面积3.5亿亩。跨区机收小麦的联合收割机32万台,比上年增加2万台。农机跨区作业领域已经从机收环节扩展到机耕、机播玉米、机插秧等。农机跨区作业,有效地提高了农机具使用效率,成为我国农机化生产的主要模式之一。

201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1424亿斤,比上年增产495亿斤。粮食总产跨上1.1万斤新台阶,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八年增产。我国粮食生产八连增,离不开机械化生产方式的作用和贡献,体现四个方面:一是稳面积,解决了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矛盾,保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为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发挥了基础作用。二是增单产,促进了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高了土地产出率,为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发挥了关键作用。三是抢农时,加快了农作物抢收抢种进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重要农时的粮食生产中发挥了主力作用。四是防灾害,提供了农业防灾减灾的装备支撑,增强了农业抗风险能力,为实现粮食生产抗灾夺丰收发挥了保障作用。

总结各地推进农机化生产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可以用五个坚持来概括:

一是坚持行政推动,加大扶持力度。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农机化生产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农业部在2011年的春、夏、秋、冬四季,先后印发了四个通知,分别对春耕、三夏三秋、冬修等重点机械化生产工作进行部署,并通过召开现场会等形式,对重要农时的机械化生产进行再动员。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农机化生产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75亿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河北等12个省(市)争取了10.5亿元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有效地扩大了深松整地技术的应用面积。江苏、四川等省发放农机优先优惠加油卡,保障了农机作业用油,受到机手和农民的欢迎。山西省政府召开了山西省农机跨区作业指挥中心领导组工作会议,对农机跨区作业进行了周密的部署,推动农机化生产从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

二是坚持市场拉动,提高经营效益。农业部统一印制并免费向机手发放《联合收割机和插秧机跨区作业证》36万张,通过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公开发布小麦、水稻、玉米跨区机收作业市场信息,与福田雷沃公司合作建立的全国农机跨区作业信息服务中心无偿发送服务短信2079万条次,为广大农机手和用户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提高了农机化生产组织化程度。山东省共签订玉米机收作业合同6000余份,组织3.5万台玉米联合收获机参加跨区机收,作业面积1500多万亩,全省玉米机收作业收入达23亿元。河南省农机合作社已成为农业生产的生力军,全省4100多个农机合作社,服务农户450万户,社均作业面积2.3万亩,社均服务收入82.7万元。

三是坚持示范带动,拓展辐射范围。农业部继续抓好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示范项目的启动和建设工作,2011年在建示范县达到209个。各有关省也积极启动省级、市级机械化生产示范点和示范区建设,以点带面,梯度推进,大力推广和集成示范先进适用农机化生产技术。湖南省在47个部、省级机插秧项目县投入资金770多万元,建立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点647个。全省2011年新增插秧机3550台,超过历年推广总和,完成机插秧面积311万多亩。福建省开展省级水稻机插秧示范基地建设,每个基地给予30万元项目建设资金,培养带动了一批技术骨干和机插秧服务专业户,机插面积66.7万亩,较上年增长73%。内蒙古自治区围绕玉米、马铃薯、牧草等优势作物,大力开展农机化示范园建设,全区新建农机化示范园115个,建设总数450个,辐射带动作业面积1500万亩。

四是坚持机艺联动,完善技术路线。各地积极探索农机农艺融合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了农艺农机相适应的技术体系,大力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为农机化生产创造条件。农业部组织有关农机、农艺专家开展研讨,制定了玉米、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完善了玉米、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体系和操作规范。安徽省农机、农业部门共同组成玉米生产技术指导小组,对播种、施肥、植保、收获等环节进行统一和规范,为大规模的机械收获创造了条件。湖北省成立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专班,从农时、茬口、种子、施肥等方面联合攻关,在油菜直播机械技术研发和推广方面获得重大突破。

五是坚持宣传促动,营造良好氛围。各地通过召开多种形式的观摩会、长势会、测产会,大力宣传农机化生产技术增产、创收、省时、省力的优点,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用机积极性。各地不断加大了农机化新闻宣传力度,展示了农机化生产工作的新突破、新亮点、新成就,振奋了精神,树立了形象,优化了环境,为农机化生产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特别是在三夏期间,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对农机跨区作业进行多角度、高密度的宣传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陕西省农机局相关负责人,曾多次走进省广播电台直播室,宣传三夏农机作业和农机购置补贴优惠政策,现场接听热线,解答群众各类问题。安徽省狠抓农机化生产信息报送工作,加大人员培训和工作投入,完善考评制度,为领导及时提供工作动态和决策参考。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是我们做好今后农机化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我们要不断总结、继承和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推动农机化生产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深入分析当前农机化生产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农业机械化生产是运用农机装备进行农业生产的具体过程,是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形式,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方式和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关键时期,国情、农情、机情的发展,对农机化生产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一是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国情)上看,组织好农机化生产,是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同步的迫切需要。中央连续第九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充分调动了各方面抓好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为农机化生产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随着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日益增多,向二三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我国农业劳动力在结构上呈现出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在观念上也更加期待有体面的劳动和有尊严的生活,对机械化作业的内在需求也日益增加。只有实现农业机械化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都必须加快推进农机化生产。二是从保障农产品供给(农情)上看,组织好农机化生产,是解决靠谁种地怎样种地问题,保障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今年农业部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农业生产资源保障条件,提出了夏粮增产、早稻增产、秋粮稳定的目标,要求上下共同努力,确保九连丰,力争九连增。当前,我国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超过50%,实现了千百年来农业生产以人畜力为主向机械化为主的历史性跨越。这意味着,机械化生产方式日益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导方式,广大农机手日益成为从事粮食生产的主力军。只有依靠以农业机械为载体和引领,生物、工程、信息、环境等多种技术集成化的农业科技进步,才能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为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都必须加快推进农机化生产。三是从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机情)上看,组织好农机化生产,是落实农机化扶持政策,展现农机化系统工作成效的迫切需要。发展农机化生产,是农业机械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购机补贴等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和示范项目的实施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农机作业水平的提升和服务领域的拓展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强调要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上的重要作用。为拓展农机作业领域,提高农机服务水平,都必须加快推进农机化生产。

我们应当清醒看到,农机化生产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成本上升对农机化生产的压力日益加大。首先国际油价波动加剧,价格呈不断走高趋势。特别是今年2月、3月两次大幅度上调柴油价格,据我部监测,目前0号柴油零售价持续走高,每吨已达9409元,同比上涨1040元,涨幅12.4%。涨价幅度之大为近年少有,市场价格之高为历史之最。其次是劳动力价格上涨,据前期了解,雇用一名联合收割机驾驶操作员的日工资由往年的每天150元左右,涨至今年的200元左右。农机作业成本高位运行,将直接影响了农机的作业效率和收益水平,农机手外出作业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挫伤。二是气候变化对农机化生产的影响日益加深。受环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近年来干旱、暴雨、洪涝等极端性气象灾害在我国呈现易发、多发、重发态势,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对农机防灾抗灾的范围、规模、时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此气候异常造成的农作物成熟时间变化,将引起局部地区的农机供需失衡,容易出现农民争机抢机现象,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难度明显增大。三是基础条件对农机化生产的制约日益显现。很多地方的机耕道、场库棚、维修网点等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机下田难、停放难、维修难等问题还比较严重,加上土地分散经营造成的田块细碎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农机具使用效率的提高,阻碍了农机化生产的顺利进行。

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将稳中求进确定为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基调,这也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基本要求。我们要以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为指导思想,切实抓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机化生产管理工作。首先要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稳是基础,进是方向。是夯实基础,稳扎稳打,就是要保持农机化水平稳步提高的好势头。特别是去年机插秧、深松整地发展很快,今年既要巩固成绩不滑坡,还要站稳脚跟不反复,不得退回人工抛秧和小四轮旋耕的老路子。是乘势而上,统筹推进,就是要在作业水平有新进展,薄弱环节有新突破,服务领域有新拓展。大力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积极推进养殖业、林果业、农产品加工业生产机械化。其次要突出好中求快的主旋律。好是前提,快是目标。,就是作业质量好、市场秩序好、机手效益好。依靠购机补贴,我们初步解决了农机具买得起的问题,但还需要通过加强技术服务,努力做到农机具用得好,最终达到农机作业有效益,实现机手和农户双赢,建立起推动农机化生产发展的长效机制。,就是把握工作的方向、力度、节奏,加快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与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与农民群众的期待相比,我国农机化生产落后差距仍然很大,农机作业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尤其是丘陵山区农机化进程仍需要加速推进。我们一定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只争朝夕,满足广大农民对机械化作业的迫切需要。

最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及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相继出台,都对农机化生产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在十二五期末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左右。目标已经明确,关键要抓落实。我们要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奏响好中求快主旋律,突出抓好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环节、主要产区等四个着力点,全面推进农机化生产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是唱好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的四季歌。农机化生产与农时季节紧密相连,贯穿于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提前对各个主要农时季节的机械化生产活动进行部署和安排。春季机械化生产要突出一个字,积极动员农机下田闹春耕,打好全年农业生产第一仗。夏季机械化生产要突出一个字,精心组织农机开展跨区作业,搞好三夏双抢生产,抓好机械化夏收、夏种和夏管,抓紧完成抢收抢种工作,为当年农业生产赢得宝贵农时。秋季机械化生产要突出一个字,全力组织农机投入三秋生产,保障秋收、秋种、秋整地机械化作业顺利进行,努力夺取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冬季机械化生产要突出一个字,利用冬闲的有利时机,认真组织开展机具的检修与保养工作,为来年农机化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演好重点作物机械化生产的重头戏。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农业系统的头等大事,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始终是农机化主管部门的首要任务。广大农机手要在粮食生产这场大戏中唱主角。在小麦生产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当前要集中力量推进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夺取粮食丰产丰收提供扎实的装备和技术支撑。经济作物地域性强,经济价值高,对农民增收贡献大。在抓好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同时,各地要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努力提高油菜、马铃薯、花生、棉花、甘蔗等作物的播种与收获机械化水平,实现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协调发展,共同推进,这对于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意义。要研究建立农机化作业水平考评机制,组织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创建活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全程机械化。

三是奏好关键环节机械化生产的最强音。农机化生产包括耕整、播种、收获以及烘干等主要环节,环环相扣。找准薄弱环节,突破瓶颈制约,是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的关键所在。十二五期间,要突出重点,集中力量,主攻以下几个农机化生产的薄弱环节:在耕整地环节,通过示范项目带动,重点在适宜地区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或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播种环节,通过购机补贴、作业补贴等扶持政策,重点提高水稻、油菜机械化栽植水平;在收获环节,借助农机跨区作业等形式,重点推进玉米、甘蔗、棉花收获机械化;在烘干环节,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带动,重点推进水稻产地烘干机械化。各地要不断创新农机化生产的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将耕种收环节机械化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机械化延伸。

四是弹好主要产区机械化生产的协奏曲。由于自然禀赋、经济条件不同,各地农机化生产进程必然存在先后差异。平原地区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水平较高,处于领先地位。丘陵山区基础较差,发展较慢,水平较低,与平原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但我们也要看到,差距越大,发展的潜力也越大。我们要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因地制宜的制定区域农机化生产发展重点,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我国不同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东北地区推进水稻、玉米、马铃薯、大豆等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着力提高深松整地机械化水平。华北平原地区重点巩固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成果,扩大花生机械收获面积,提升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率先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普及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加大油菜直播机械和联合收获机械推广力度,加快推进水稻、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南方低缓丘陵区重点提高水稻、油菜栽植与收获机械化水平,加快突破甘蔗收获机械化瓶颈制约。西南丘陵山区要推进山区主要粮油作物和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生产机械化。黄土高原及西北地区加快发展玉米、马铃薯、棉花等作物和林果业生产机械化,大幅提高棉花采摘机械化水平和农用航空服务能力。

农业机械化生产是服务农业、服务农民的重要工作,也是展现农机化系统风采的巨大舞台,抓好农业机械化生产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任务十分艰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切实增强做好农机化生产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进一步深化认识,理清思路,明确任务,加快推进。

三、进一步明确今年农机化生产工作的目标和措施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也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经济需要一个好形势,社会需要一个好环境。扎实做好农机化生产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2012年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工作目标是:各个农时季节的机具投入总量进一步增加,作业秩序进一步优化,作业效益进一步提高,关键环节的作业水平有新突破,农机社会化服务有新进展,力争全国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2个百分点、水稻机械化栽植水平达到28%,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达到38%

为完成今年农机化生产任务,各地要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第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将机械化生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年度工作方案,早安排、早行动,精心组织春耕三夏双抢三秋等重要农时季节机械化生产。要把农机作业水平列为农机化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与资金、项目安排挂钩。要整合资源,落实责任,调动农机管理、推广、培训、维修、监理等方面的力量,形成推动农机化生产发展的合力。

第二,要落实扶持政策。各地要加紧实施购机补贴政策,努力增加作业机具供给,及时送机下乡,满足生产作业需要。要积极争取农机深松整地、水稻机插、玉米机收等作业补贴资金,提高农机手的作业积极性。要加大协调财政、税务、交通等有关部门,落实对从事田间作业的拖拉机免征养路费、对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和农机维修免征所得税,以及农机跨区作业免费通行等扶持政策,降低农机化生产成本。要主动加强与石油石化部门协调,建立农用柴油需求调度和保供机制,推广发放农机加油IC卡的做法,保障农忙季节农机优先优惠用油。

第三,要培育市场主体。各地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农机协会等积极参加农机化生产,发挥其市场信息灵、组织能力强、服务质量好等特点,大力推广订单作业、承包作业、一条龙作业场县共建等服务方式,提高农机化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农机跨区作业能手、全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示范点和示范组织的品牌效应,着力打造一批明星服务队、服务标兵,提高农机化生产的品牌化水平。

第四,要加强信息引导。各地要加大对小麦、玉米、水稻机收等农机作业市场的摸底调查,充分利用好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直通车系统,做好机具供需、作业进度、作业价格等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发布工作,及时为广大农民、农机手和农机企业免费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引导机具有序流动作业。要加强农机化生产信息统计工作,认真执行《农业机械化生产信息报送制度》,按时上报最新的作业进度和工作动态,为调控农机作业市场提供科学的依据。

第五,要注重保障服务。各地要在重要农时季节,积极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和生产一线,积极开展机械保养维修、操作技能、安全生产等知识培训和巡回指导,确保机具和机手以良好状态投入农机化生产。加大排查整治事故隐患,及时妥善处理农机事故,保障安全生产。要加强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建立农机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做好机手接待、机具调度、作业安排、维修供油以及有关后勤服务等工作,及时向机手发放当地跨区作业信息资料,介绍作业价格、作业常识、维修供油服务网点、政策法规等相关资讯。

第六,要抓好抗灾救灾。各地要立足抗大灾、抗多灾,未雨绸缪,提前制定农机抗灾救灾工作预案。要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掌握极端性天气预报,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做到科学防灾、有序抗灾、高效救灾,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要努力提高农业抗灾救灾物质装备水平,加大节水灌溉、移动式灌溉、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等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示范推广力度,努力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有关地区今年要组织农机服务组织做好集中育秧、坐水种、一喷三防等防灾减灾工作,立足抗灾夺丰收。

第七,要营造良好氛围。各地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各类新闻媒介和宣传渠道,把握关键农时、突出重点区域、集中展示农机化在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加强新闻宣传,挖掘新亮点,营造新热点,提高社会关注度,争取各部门支持,为农机化生产管理工作创造良好氛围。

同志们,还有40天左右,小麦主产区即将拉开跨区机收大会战的帷幕,黄淮海地区的玉米机播等夏种工作也将随即展开。组织好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对于实现夏粮丰产丰收,打好秋粮生产基础,力争全年粮食取得好收成,至关重要。

受春季低温偏低的影响,今年冬小麦生育期推迟,将出现收获期集中情况。预计今年夏收夏种的农时会更加紧、抢收抢种的任务会更加重,跨区作业的组织难度会更加大。在此,我对今年的三夏机械化生产提三点要求:一要在前期准备上下功夫。认真做好免费发放农机跨区作业证工作,严格发放程序,做好发放记录,逐级登记备案。及早指导农民机手保养、调试和检修联合收割机,开展操作技能、安全生产等知识培训。以作业区域清晰、服务半径适度、服务对象牢固、作业收益稳定、机具转移顺畅为目标,协调落实作业任务,签订作业合同,推动派机方与引机方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二要在宏观调控上下功夫。麦收开始后,各小麦主产区要设立24小时值班电话,建立三夏跨区机收小麦日报制度。准确统计小麦机收作业进度和机车分布状况,及时发布进度、价格、需求等跨区作业市场信息,促进联合收割机合理流动。力争2012年参加三夏麦收的稻麦联合收割机稳定在49万台,其中跨区作业的稳定在32万台,进一步加快小麦机收、玉米机播的作业进度,提高作业质量。三要在部门协作上下功夫。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相关部门配合与协作,建立起责任明确、部门配合、指挥有力的组织管理体系。与发展改革、商务部门和石油石化企业加强协调,增加重要农时季节和用油集中地区的资源调度,保障农用柴油供应和价格秩序。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密切配合,落实减免车辆通行费的优惠政策,维护联合收割机转移秩序。与气象部门加强沟通,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启动应急预案。对农机企业加强指导,做好配件供应和售后服务,履行农机产品三包服务承诺。

同志们,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是人民的愿望、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树立如履薄冰尽职责、心无旁骛抓落实、创先争优求绩效的工作作风,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全力做好农业机械化生产管理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信息来源: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生产管理处

农机化在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加强新闻宣传,挖掘新亮点,营造新热点,提高社会关注度,争取各部门支持,为农机化生产管理工作创造良好氛围。

同志们,还有40天左右,小麦主产区即将拉开跨区机收大会战的帷幕,黄淮海地区的玉米机播等夏种工作也将随即展开。组织好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对于实现夏粮丰产丰收,打好秋粮生产基础,力争全年粮食取得好收成,至关重要。

受春季低温偏低的影响,今年冬小麦生育期推迟,将出现收获期集中情况。预计今年夏收夏种的农时会更加紧、抢收抢种的任务会更加重,跨区作业的组织难度会更加大。在此,我对今年的三夏机械化生产提三点要求:一要在前期准备上下功夫。认真做好免费发放农机跨区作业证工作,严格发放程序,做好发放记录,逐级登记备案。及早指导农民机手保养、调试和检修联合收割机,开展操作技能、安全生产等知识培训。以作业区域清晰、服务半径适度、服务对象牢固、作业收益稳定、机具转移顺畅为目标,协调落实作业任务,签订作业合同,推动派机方与引机方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二要在宏观调控上下功夫。麦收开始后,各小麦主产区要设立24小时值班电话,建立三夏跨区机收小麦日报制度。准确统计小麦机收作业进度和机车分布状况,及时发布进度、价格、需求等跨区作业市场信息,促进联合收割机合理流动。力争2012年参加三夏麦收的稻麦联合收割机稳定在49万台,其中跨区作业的稳定在32万台,进一步加快小麦机收、玉米机播的作业进度,提高作业质量。三要在部门协作上下功夫。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相关部门配合与协作,建立起责任明确、部门配合、指挥有力的组织管理体系。与发展改革、商务部门和石油石化企业加强协调,增加重要农时季节和用油集中地区的资源调度,保障农用柴油供应和价格秩序。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密切配合,落实减免车辆通行费的优惠政策,维护联合收割机转移秩序。与气象部门加强沟通,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启动应急预案。对农机企业加强指导,做好配件供应和售后服务,履行农机产品三包服务承诺。

同志们,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是人民的愿望、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树立如履薄冰尽职责、心无旁骛抓落实、创先争优求绩效的工作作风,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全力做好农业机械化生产管理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信息来源: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生产管理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