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豆腐《本草图经》

 欧阳思韵 2012-04-25

 

 

       
  豆腐《本草图经》

【基原】豆腐为豆浆用盐或石膏点后,凝成豆腐花,再用布包裹,滤去部分水分,即成。
【性味归经】甘,凉。入脾、胃 、大肠经。
【功效】生津润燥,清热解毒,催乳。
【应用】
1.下痢:醋煎白豆腐食之。(《普济方》)
2.小儿夏季发烧不退,口渴饮水多:豆腐500g,黄瓜250g,煮汤代茶饮。(《食物与治病》)
3.小儿麻疹出齐后清热用:豆腐250g,鲫鱼二条,煮汤饮。(《食物与治病》)
4.产后乳少:豆腐500g,炒王不留行20g,煮汤。喝汤吃豆腐。(《食物与治病》)
【使用注意】
疔疮病患者忌食。
【按语】
豆腐能清火,肺热痰黄、咽痛、胃热口臭、便秘者较适宜。水土不服、遍身作痒、皮疹,每天食豆腐,可协助适应水土。过食豆腐有腹胀、恶心反应,莱菔可解。
【参考文献】
1.《本草纲目》:“清热散血。”
2.《食鉴》:“宽中益气,和脾胃,下大肠浊气,消胀满。”
3.《随息居饮食谱》:“清热润燥,生津,解毒,补中,宽肠,降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