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坐》 ( 唐诗宋词欣赏汇 )

 王生不易 2012-04-25

夜坐  张耒   ( P 98始)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注释】

  气:气氛。清:冷清。甘:甘心。   此诗作于晚年,写景中有寄托。

  【简介】  张耒(10541114),北宋诗人,字文潜,世称宛丘先生。他由主簿、县尉,官至起居舍人,故后世又称张右史新旧党争中,他受到蔡京等的迫害,一再被贬黜;晚年居陈州,因有柯山之号。早年以文章受苏辙赏识,因得从学于苏轼,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同为苏门四学士。他的诗以平易明畅、流丽自然著称。

  【评赏】  这首秋夜即景诗,上联写景,突出了清幽寂静之意;下联景中寓情,用残叶迎风尚有声响来抒发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胸怀与抱负,诗写得苍凉悲壮,雄劲有气势。

  此诗写秋风残叶,却不写其衰飒败落,而突出其不惧风寒的神韵。此与苏轼一派在哲宗绍圣时期所受苦难的历史背景有关,也是宋代士人的孤高品格的象征。这也是一种人文意趣。

夜 坐  文天祥

   淡烟枫叶落,细雨蓼花时。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注释】  ①夜坐,此诗写于起兵勤王之前。②蛩,蟋蟀。③逶迤,本是形容道路、山川、河流弯弯曲曲,连绵不绝,这里是遥遥无期的意思。

【简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全诗沉郁顿挫,颇有杜甫风味。

  前两联即景抒情,诗人描绘出一幅肃杀凄凉,而又有声有色的迷蒙秋雨图。淡烟笼罩着枫叶,细雨飘打着蓼花,成群的大雁寄宿于江边,凄切的蝉鸣回响在四壁,真是可画可诗。被迫罢官,退居文山的诗人不禁慷慨悲歌,以抒发心中的郁闷和不平。

  后半转入抒情,先化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以抒发遭打击的怨恨,再诉说壮志难酬的痛苦。尾联陡起,一扫沉郁悲凉,转为仰天浩歌,率直地发出丈夫壮气须冲斗式的呐喊.   逶迤:对蹉跎日月的无限感慨。

  尾联:运用祖逖闻鸡起舞这一常典,很好地表达了立志报国,壮心不已的真实情感。

登快哉亭1〕 陈师道

  城与清江曲〔2〕,泉流乱石间。夕阳初隐地〔3〕,暮霭已依山。

  度鸟欲何向〔4〕,奔云亦自闲〔5〕。登临兴不尽〔6〕,稚子故须还。[1]

 

  〔1〕快哉亭:故址在今江苏省徐州市。据方回瀛奎律髓》说,原是唐代诗人薛能建阳春亭的地方。李邦直重在此地建亭,苏轼命名为快哉亭

  〔2城与句:依江建城,城随江流转向而同其曲折。与:共。

  〔3夕阳二句:夕阳西下,云雾在山中升起,是形容晚景。初隐地:刚刚沉入地平线下。暮霭:傍晚时候山林间升起的雾气。

  〔4〕度鸟:飞鸟。李白诗:天涯有度鸟。杜甫诗:途远欲何向。

  〔5〕奔云:流云。陶潜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6登临二句:意谓家中有稚子候门,只得未尽兴而返。[2]

   此诗为1098年(元符元年)在徐州时所作。

  前六句写登楼所见,先写水,次写山,再写天,由低到高,层次分明,在写景中别具一格。一道清澈的江水沿着城墙曲折而流,城与清江同曲,这就如同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江村》)的意境,然而陈师道的诗脱胎换骨,面目已与杜诗迥异。泉流句虽是直道眼前景物,然也契合登高所见。两句写景中,是动的,是静的,这是动与静的结合,而正是这种结合与对照,将蜿蜒曲折的江水与飞沫四溅的泉水的动态刻画了出来。

  山是通过暮色来写的。夕阳两句描绘了一幅山间落照图。落日刚刚隐没于地平线下,暮霭便在山间升起了。这两句虽然意思略相重复,然而造语工巧,特别是隐地依山,形象而具体,读来如身历其境,二字本来都是带有主观色彩的,这里用来形容太阳与暮霭,就赋予客观的自然现象以人性,显得异常生动,与柳宗元笔下的苍然暮色,自远而至(《始得西山宴游记》),境界相近。

  度鸟两句写空中景物,然而融情于景,包含了很深的寓意,所以历来受人称赏。山间时有飞鸟掠过,匆匆地不知投向何处。奔腾的云雾舒卷自如,飘曳有姿。鸟飞、云动,本是山间常景,而一旦注入了诗人自己的感情,便产生了耐人寻味的魅力。这两句虽是直道眼前所见,但也隐隐透出诗人心境平静、向往自由的意愿。其中不乏令人咀嚼的深意,那横空而过的飞鸟,正是人生匆匆的象征。杜甫诗说:仰看一鸟过,虚负百年身。其含义为人生倏忽如鸟过,可与此句同参;而那自由自在的白云,尽管奔腾变幻,然而终因无心于争逐,所以永远悠闲自得,正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恬淡寡欲、平静无波。杜甫诗水流心不竟,云在意俱迟(《江亭》),把此种感情表现得很为明朗,而陈师道此联则较含蓄蕴藉。按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说法,杜诗是有我之景,而陈师道此二句则如同无我之景,正有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意趣,但在客观描写的背后,蕴含哲理和深意。故方回说:度鸟奔云之句,有无穷之味。纪昀也说:五六挺拔,此后山神力大处,晚唐人到此,平平拖下矣。说明了此二句寓意深长,有振起全篇之功。

  登临两句翻出一层意思作结,撇开写景,而由游兴之不尽反衬出景物之令人流连忘返。然而诗人并不直说自己游兴未尽,却说因家有稚子,故不能流连太久。所以任渊释此二句说:以稚子侯门之故,不尽兴而返。

  陈师道的诗往往以孤拔遒劲见长,于此首可见一斑。全诗苍劲有力,老气横秋,虽不用奇字僻典,然而意兴无穷,纯以气格胜。这种风格,得力于杜甫,但也与陈师道孤傲的性格有关。方回评价说:全篇劲健清瘦,尾句尤幽邃,此其所以逼老杜也。正指出了此诗苍劲老健的风格与杜甫诗相近。[

病后登快哉亭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快哉亭,位于彭城(今江苏徐州)东南角城隅之上,苏轼知徐州时题名快哉   刹,寺庙。   黄华,菊花。

   亭建于熙宁(1068-1077)末期,由苏轼命名。贺铸 自出任徐州宝丰监(管钱的官)一职以来,曾多次登临此亭,赋诗抒怀。这首诗便是其中的一首。

诗一开首以雨后蝉呜起兴。秋高气爽,雨过天晴,再加病愈登亭,十分畅快。连枝上的蝉也仿佛有所领略而在欢快地鸣叫。得意二字,既写出了蝉鸣的神态,又微露了诗人的歆羡之情:蝉之踌躇满志,正是因为它既得时、又得地。言下已隐含人不如蝉的况味。

二句由转向:秋雨新洗,值此黄昏之际,行人渐少,尘土不扬,那通往故乡的道路显得分外清晰。这一句在眺望中透露出诗人的心事:怀乡情重,思归心切,不曾有一日忘怀。平日里世事纷扰,或可抑制一时,一旦除去世务的羁绊,那潜在的意念又会立即浮现。当此病后偷闲、偶尔登临送目之际,思归之念便又油然而起。

三四两句极写归思之深、之切。病来,指病愈之后。病后的频频把盏,不是为消渴解馋,实因乡愁太深、太重,挥之不去,斥之又来,不得不借助酒力排遣。这里字面上只写了病后,却透露出病前和病中的消息。病前早已借酒浇愁,病中被迫停饮;仿佛欠了的债要加倍偿还,故病后愈是贪杯,愈可见病中难以消停的情状。杜甫登高》诗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也是写以多病之身,深以停杯戒酒为恨。

贺铸当时患有肺病,又滞留他乡,遭遇和杜甫相似。可见使诗人最受煎熬的是怀乡病,所饮之酒,实在是满含辛酸强咽下的苦酒。百病之中,唯心病难治。清醒时固然为其所苦,即在睡梦中也不曾解脱。这里字面上只写了梦后,实则暗示出曾有无数次的思乡梦。梦中可以千里回乡,则梦醒后愈是归思难忍,正如汉乐府悲歌》所说: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这天长日久郁积的乡愁,这梦中犹且萦绕的归思,俱化为一含情凝睇之人,呼之欲出。至此,诗人的登临之意,已神气毕现了。

  下两句又从忆想回到现实。鸦投古刹,是黄昏时万物栖息的典型景象;而落日斜晖,又隐隐约约透露出诗人时不我与的迟暮之感。晚唐的温庭筠即多以夕照飞鸦写此情调,如鸦背夕阳多(《春日野行》),如出寺马嘶秋色里,向陵鸦乱夕阳中(《开圣寺》)等。贺铸或有所取法。天色向暮,自然界的飞禽均有所托,而人的归宿却不知在何处。暮霭之中,唯见远去的道路渐渐隐没在一片凄迷的草色之中。第六句系从白居易的诗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中化出,二者相同之处在于,都用行道上更行更远还生的草色喻示思念之殷切;不同之处则是白居易着眼于枯而复荣的春草,借喻别情之、之盛;贺铸这里写的却是荣而复枯的秋草,其中暗寓失意之恨。诗人于怀乡思乡之中,又寄托了自己落拓不遇的身世之感,遂使全诗的思致更见深入、意蕴更见丰厚。

一年一度的秋风,最能动人归兴,诗人此时滞留他乡,无计归去。眼见得梦想成空,徒然催人早生华发而已。秋风发上生几字,用语生新奇警,不落陈腐。唐代李贺诗说:秋野明,秋风白。秋风和白色始相钩连,至苏轼又用霜风形容须发皆白,如白头萧散满霜风白须萧散满霜风等。贺铸点化成句,自铸新词。这里不仅意指鬓发的斑白,而且秋风萧萧,又给人以冷的感觉。

因此这一新奇的用语,也便暗示着作者凄冷的情怀。贺铸多病早衰,又因喜谈世事,每忤权贵,屡受排抑,悒郁难平。他在徐州任上曾多次吐露了这种幽冷不平的情怀,如我已困摧辱,壮心如湿灰(《寄杜仲观》)、三年官局冷如水,炙手权门我未能(《留别张白雪谋父》),这些都可作为这首诗的注脚。

这首诗在章法结构上颇具匠心。诗中写景和抒情的内容参差穿插,跌宕回旋,用笔极为灵动。如首三句用写景起兴之后,颔联忽然宕开去作一追叙,紧接着又用梦后倚楼一笔挽回。颈联再次写景,因为前几句已提供了一定的心理背景,故这里的景都具有了以物象作比喻的性质。末两句直抒胸臆,立一篇之警策。全诗以得意的蝉鸣兴起,又以作者落寞感伤的情怀作结,在鲜明的比照中突出了诗人既不得其时,又不得其所的深沉感概。《四库总目提要》称贺铸诗工致修洁,时有逸气,由此可见一斑。

南乡子 重九涵辉楼呈君猷   苏轼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①此词于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在黄州作。涵辉楼:在黄冈县西南。宋韩琦《涵辉楼》诗:临江三四楼,次第压城首。山光遍轩楹,波影撼窗牖。为当地名胜。苏轼《醉蓬莱》序云:余谪居黄州,三见重九,每岁与太守君猷会于西霞楼。君猷:名大受,当时黄州知州。 

②破帽句:《晋书·孟嘉传》载孟嘉于九月九日登龙山时帽子为风吹落而不觉,后成重阳登高典故。此词翻用其事。 

③若为酬:怎样应付过去。   ④尊:同,酒杯。 

  ⑤明月句:唐郑谷《十日菊词》:节去蜂蝶不知,晓庭还绕折空枝。此词更进一层,谓重阳节后菊花凋萎, 蜂蝶均愁。苏轼《九日次韵王巩》: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故其《与王定国》中提到此句。[2]

  这首词是苏轼贬谪黄州期间,于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重阳日郡中涵辉楼宴席上为黄州知州君猷而作。词中抒发了作者以顺处逆、旷达乐观而又略带惆怅、哀愁的矛盾心境。作者以诗的意境、语言和题材、内容入词,紧扣重九楼头饮宴,情景交融地抒写了自己的胸襟怀抱。

  词的上片写楼中远眺情景。首句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描绘大江两岸晴秋景象。江上水浅,是深秋霜降季节现象,以水痕收表之。浅碧承上句江水,鳞鳞是水泛微波,似鱼鳞状:露远洲,水位下降,露出江心沙洲,字体现的是登楼遥望所见。两句是此时此地即目之景,勾勒出天高气清、明丽雄阔的秋景。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此三句写酒后感受。酒力渐消,皮肤敏感,故觉有风力。而风本甚微,故觉其力软。风力虽,仍觉有飕飕凉意。但风力再软,仍不至于落帽。此三句以风力为轴心,围绕它来发挥。晋时孟嘉落帽于龙山,是唐宋诗词常用的典故。苏轼对这一典故加以反用,说破帽对他的头很有感情,不管风怎样吹,抵死不肯离开。破帽这里具有象征隐喻意义,指的是世事的纷纷扰扰、官场的勾心斗角。作者说破帽多情恋头,不仅不厌恶,反而深表喜悦,这其实是用戏谑的手法,表达自己渴望超脱而又无法真正超脱的无可奈何。

  下片就涵辉楼上宴席,抒发感慨。佳节若为酬,但把清樽断送秋两句,化用杜牧《重九齐山登高》诗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怨落晖句意。断送,此即打发走之意。政治上所受重大打击,使他对待世事的态度有所变化,由忧惧转为达观,这乃是他黄州时期所领悟到的安心之法。

  歇拍三句申说为何要以美酒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是化用宋初潘阆万事到头都是梦,休嗟百计不如人句意。明日黄花蝶也愁反用唐郑谷咏《十日菊》中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还绕折残枝句意,意谓明日之菊,色香均会大减,已非今日之菊,连迷恋菊花的蝴蝶,也会为之叹惋伤悲。此句以蝶愁喻良辰易逝,好花难久,正因为如此,此时对此盛开之菊,更应开怀畅饮,尽情赏玩。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这与苏轼别的词中所发出的人间如梦世事一场大梦未转头时皆梦古今如梦,何曾梦觉君臣一梦,古今虚名等慨叹异曲同工,表现了苏轼后半生的生活态度。他看来,世间万事,皆是梦境,转眼成空;荣辱得失、富贵贫贱,都是过眼云烟;世事的纷纷扰扰,不必耿耿于怀。如果命运不允许自己有为,就饮酒作乐,终老余生;如有机会一展抱负,就努力为之。这种进取与退隐、积极与消极的矛盾双重心理,在词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双调】折桂令 九日 马致远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九日: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中国人素有登高怀乡习俗。

  对青山强整乌纱:化用落帽故事:晋桓温九月九日在龙山宴客,风吹孟嘉帽落,他泰然自若,不以为意。

  归雁横秋:南归的大雁在秋天的空中横排飞行。

  翠袖殷勤:指歌女殷勤劝酒。化用宋晏几道《鹧鸪天》词句彩袖殷勤捧玉钟意。翠袖:此处借指女子或妓女。

  金杯错落:各自举起酒杯。金杯:黄金酒杯。错落:参差相杂,一说酒器名。   玉手琵琶:谓歌女弹奏琵琶助兴。

 

  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归雁横越秋空,困倦游子思念故家。忆翠袖殷勤劝酒,金杯错落频举,玉手弹奏琵琶。西风萧萧人已衰老满头白发,玉蝶愁飞明日黄花,回头看茫茫天涯,只见一抹斜阳,几只远飞的寒鸦。[3]

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这首小令既写重阳的美好,更写了游子的愁肠。此时正值秋高气爽,同时万物也开始萧疏。大雁南归,更易引发游子思乡。秋野丰美多姿,而秋景却最令游子泪下神伤,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

  前三句: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意思是说,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归雁横越秋空,困倦的游子思念故家。这是诗人登高时所见之景,”“归雁之意象传出达出困倦游子对家的思念。这种感情,正如晋代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所写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样。 张可久的一生是在时隐时仕、辗转下僚中度过的。他自己所说的半纸虚名,万里修程(《上小楼·春思》),是很形象的概括。此时,已逾古稀之年的他,早已厌倦官场的倾轧,望着南归的大雁,内心感到无限惆怅。

  接下来,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三句,诗人由写眼前景转为对昔日生活的回忆,其中翠袖”“金杯”“玉手就是诗人忆往昔欢乐生活时浓缩而成的意象。这里化用了宋代词人晏几道《鹧鸪天》中的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写尽了宴客场景的繁华热闹。昔日官场生活,翠袖殷勤劝酒,金杯错落频举,玉手弹奏琵琶,是多么热闹,这里用的是以乐景写哀的反衬之法,与前面的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凸见诗人此时的孤寂心境。

  七 八两句: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化用了苏轼的诗句: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由于添加了西风白发这一意象,因而在意境上更胜一筹;同时,倒装加对偶的句式,韵律和谐,也可以看出诗人的匠心。这也是这首曲中的名句,是诗人有感于眼前之景,有思于今非昔比的境况而发出的深沉感慨:西风吹着满头白发,突然省悟到,人终有衰老之时,花亦有凋败之日,面对已凋谢的黄花,连蜂蝶都要发愁,何况人呢。人生易老,好景不常,游子不要留恋他乡。

  末三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这里又化用宋词人秦观的《满庭芳》的诗句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诗人在此以景结情,写出眼前的凄凉景象:回首茫茫天涯,只见一抹斜阳,几只远飞的寒鸦。这是景语,又是情语;这既是实景,又是作者大半生人生路途的写照。苍凉微茫的景色,反映出诗人漂泊无依的情怀,倦客之心、思乡之情溢于笔端。

  综观全曲,一个字贯穿全篇。诗人由眼前实景写起,触景生情,忆往昔欢乐事,更添此刻思乡之愁,最后,以景结情,回顾漫漫天涯路,抒迟暮思归之情。语言清丽,对仗工整,特别是巧妙地引前人诗词入曲,清雅自然,具有典雅蕴藉之美,堪称元散曲中的精品。

【双调】寿阳曲 潇湘夜雨  马致远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1]

译文  江中的渔火若明若暗,我从梦中醒来,是声声夜雨滴得人心碎难眠。深夜在这孤零零的小舟中离家万里,仿佛那不是雨滴,是远离故乡的人思乡的清泪涟涟。

  潇湘,指湘江中游与潇水汇合的一段。或作为湘江的别称,因湘水情深而得名。据《寄园寄所寄》、《梦溪笔谈》等书记载,宋代宋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时人称为潇湘八景,或称八景。这八景是: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马致远所描写的八首《寿阳曲》的名称与之完全相同,由此可知,他描写的八曲也是潇湘八景。此曲乃其中之一。据孙楷第《元曲家考略》,马致远至大、至治间宦江浙,至治末始改官江西。因此这支小令可能是定作者由江西至湖南的亲身感受,写羁旅思乡之愁。

  这是马致远写的又一支表达身处天涯,心系故园的断肠人羁旅乡愁的小令,与《天净沙·秋思》有异曲同工之妙。曲中也描写了特有景色中的特定氛围:雨夜、孤舟、渔灯中离家万里的旅人在点点滴滴的雨声里情不自禁流下几行清泪,这使读者也不由得产生强烈的共鸣。

  此曲开篇一个字奠定了全曲暗淡感伤的气氛。孤舟五更家万里写了离家之远,孤身之苦。孤舟照应鱼灯五更照应梦回家万里照应。这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写出了远离家人的旅客在深夜的孤独寂寞之感,是为心碎之第一层烘托和具体内容的揭示。是离人几行情泪,再写出思家的痛苦,它是心碎的第二层烘托。闻雨伤心,离情顿生,乃是古代诗词常用的手法。马致远将这种诗词中常有的意境和手法引入此曲,然后有自出机杼,将雨、泪、情、景融为一体。语简意深,堪称马致远散曲小令中的佳作之一。

          

【双调】寿阳曲 远浦帆归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注释    浦:水边。   酒旆(pèi):酒店的旗帘,酒家悬于门前以招徕顾客。  两三航:两三只船。   航:船 .  着岸:靠岸

译文   夕阳西下,酒家里好像也显得宁静闲适,只有几只船儿还未曾靠岸。空气里弥漫着花香,连水好像也变得香了,茅舍也进入了夜色之中。断桥头上卖鱼的人也散了

    据《梦溪笔谈》等书记载,宋代宋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时人称为潇湘八景,或称八景。这八景是: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马致远所描写的八首《寿阳曲》的名称与之完全相同,由此可知,他描写的八曲也是潇湘八景。 

此曲乃其中之一。全曲仅用二十七个字,便描摹出了江南渔村的闲适生活。元代揭西斯写有《远浦帆归》诗:冥冥何处来,小楼江上开。长恨风帆色,日日误朗回。该诗描绘的是一幅思妇候门的场景,表现闺怨的主题。

此曲的写作上有三大特色:

一、作者擅长以极富特征的景物渲染气氛。夕阳、酒旗、欲归未归的航船、清流萦绕的茅舍、人群散去寂静无声的断桥,犹如一幅清雅的水墨画,营造了一幅清疏而旷远的意境。

二、作者还善于在无字处给人以丰富而耐人寻味的想象。从天边静穆的夕阳,到眼前慵懒的酒旗,再到远处待归而不急于靠岸的航船,视点跳跃灵动,每个的背后都是有待读者通过想象还原的画面。从全曲的两幅画面来看,前者写航船未归,后者写卖鱼人散,二者之间有靠岸、卸鱼、卖鱼等多个环节,但作者同样把这些环节交给读者通过想象去完成,他只给人一幅远离喧闹和嘈杂的、清淡闲远的江村渔人晚归图景。

三、作者在音韵方面也颇具匠心。在古代诗词曲赋之中,音韵效果始终是作者表情达意、创设意境的手段之一。马致远也精通于此道,比如他以声母为“X”的词语表达轻柔效应,在曲中,夕阳酒旆闲水香,都用来表现或轻柔或闲远或柔美的情致.

佳作赏析   有文场曲状元之称的马致远,其散曲描绘的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这首曲是他所作的《潇湘八景》组曲中的一首。湘水从广西发源,流经湖南零陵,与从九嶷山北流的潇水会合,称为潇湘(今称湘江),流入洞庭。宋人曾画潇湘风景山水画八幅,称为潇湘八景

这支小令,描画出水村小镇黄昏归舟的美景,画面疏朗闲淡,颇为宁静,并写出渔人劳作后的轻松及喜悦之情。前三句用凝炼的语言,铺排了天空的夕阳,江面上归航的渔舟,岸上酒家的酒旗这些景物,写得清晰明白而有致,像一个个镜头,把水村镇上的风光缀成组组画面,极富动静态感。

那夕阳西下,流动的江水,归航渔船的划桨拍打着江水,像悦耳的音符响起,流动着伸延着,还有那渔夫,使人感到仿佛他在唱着渔歌,而字,写出水村小镇傍晚时分宁静的气氛,令人如置身于其中,体味到江边恬静的飘香的世界。写景不刻意浓墨重彩去铺陈,而是淡描勾画,才会取得自然朴实的效果。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是对渔船靠岸后的情景描写,怎样的情景?作者不写渔船靠岸后,渔民们忙乎的劳动场面,而写桥头渔市已结束,卖鱼人(包括打渔人)各自回到家中,他们居住的环境是落花水香茅舍,因是晚上,家家亮起了灯光,灯光映照在水里,花、水、茅舍足说明这是个优美的环境。有美的景,情又怎样呢?曲里没有明写,而是隐含在曲句里,需要读者去体会去感受去想象。也许有的人走到家门前,见妻儿迎上来,所有的劳累疲惫已消散,享受着至爱亲情;也许有的和家人一起,其乐融融盘算着企盼着渔市能给家庭带来好日子;也许有的在为家人烹饪美味佳肴,给家人予温馨予关爱……家是乐园是港湾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体现出渔民怡然自得的乐趣。

离家人在外奔波操劳,总有割舍不了想家念家,惦家人的情结,其浓情浓思浓愁让我们读懂了李密的《陈情表》及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拳拳之情,也让多少人唱出心中的歌《常回家看看》……

秋雨叹三首其一   杜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这组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秋天,那一年秋天,下了六十多天雨,庄稼歉收,粮食匮乏,房屋毁坏,民不聊生,奸相杨国忠却找来个别长得好的禾苗向唐玄宗报告说:雨虽多,不害稼也。杜甫写这三首诗,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寓有讽谏之意,表现出很强的忧患意识,堪称史诗 
 雨中百草秋烂死,秋雨将一切生命都摧残了,而阶下决明颜色鲜,让我们仿佛看见秋雨昏昼中一星微光,决明在雨水中颜色光鲜,居于自己青春的光景,天真地向季节的刃炫耀着初生的花叶。
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翠羽盖是富家华美的装饰,黄金钱更是富贵的象征,然而这不过出自小植物微弱的生命,只是瞬息的现象,决明仍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着自身生命的秘密。越是鲜艳亮泽的颜色越是难久长而令人叹惋,仿佛拥有了润泽美好的形象,也就同时拥有了秋天的诅咒,若乐府中言: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一待秋色深,便无复翠羽盖黄金钱,小植物便终究是小植物,在秋风中无助地凋零,甚至来不及叹息,故言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至此处决明之悲渐伏,而自身之悲渐起,决明之生命正如书生之生命,于人世昏暗之时独居内心一隅,经营超然的诗书,本草书中言决明其物有明目去翳之功,诗书亦复如是。而诗书文字之美,意象之璀璨,亦若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在纸上何等煊赫!然而书生只是纸上的豪杰,斗室的君王,当人世之秋忽至,生命于困顿的迷宫中,也只如波德莱尔诗中信天翁,坠落甲板,笑骂尽由人,才大无所用,只显斯文之迂阔。
凉风萧萧吹汝急是恒久的恐惧,恐汝后时难独立是残酷的烦扰。堂上书生空白头书生是青春朝气的称名,也是受人敬仰的身份,然若所读书终未能转为功名或入世之资本,书生便只代表了迂腐与弱势,在吴敬梓的小说中受人讥笑老死书斋,堂上这一溢着书香的地点也便成了隔绝、闭塞、无能于外界的象征。而白头也只,昔年的寒窗苦,去岁的俊逸诗,皆随头发的白色化作一片虚无。
书生面向浑浊的窗外,外面的人世是无底的渊蔽,独立的出路是百绕的死结,在无尽的焦虑与无奈的尽头他将关注点暂时转向风中决明馨香的安慰:临风三嗅馨香泣,那香气瞬息、缥缈易逝的品质也正如他的诗,和他的生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