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童话中的传统美德教育

 wangliangqing 2012-04-25

中国古代童话中的传统美德教育

一、引言

理论界对于有关中国古代是否有童话故事是有争议的,我认为中国古代有童话故事,而且这些童话故事还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因为从童话的定义和特质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童话史》的作者金燕玉的观点为证,她给童话下的定义是“供少年儿童阅读的幻想性叙事文学”,并指出“童话具有叙事性、幻想性和儿童性,这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童话的定义为: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由此可见,只要蕴含丰富的想象力,具有幻想性和儿童性,就应该属于童话的范畴。

 

二、中国古代童话中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和特点

童话是一种神奇而又富有幻想色彩的故事。它借着奇异的想象,使神秘不可思议的梦幻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将这原本平凡无奇的真实世界,美化成新奇、美丽的彼岸幻境,能满足儿童幻想的需求及游戏的心理,她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教育启迪孩子追求向善和唯美的倾向。这在中国古代的童话中表现得特别突出。

(一)中国古代的童话大多与民间传说、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等联系在一起,多以真善美为主题。远古时期由于口头语言先于书面语言和文字的产生,人们在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的信息传递只能以口头的形式,这就是最初所谓民间故事的由来,只是后来随着文字的产生和不断演进,人们在记录这些民间故事的时候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版本和体裁,因此同源于民间故事的寓言、神话、童话就有了一些共同的特质,如想象力的张扬、拟人化、夸张的手法运用等,正如《辞海》中所描写的,“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因此,中国古代的童话与民间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交织在一起,年代越古老,交融性就越强,难以区分。《山海经》、《淮南子》、《述异记》等中的神话片段以及《南华经》、《列子》中记述的,像《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都是最初的神话故事,也是童话故事。而如《神笔马良》、《狼来了》、《狐假虎威》、《守株待兔》等虽然是寓言故事,但是它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童话的特征,所以也被列入童话。一些民间故事、传说、神话等也可视为童话,如《牛郎织女》、《白蛇传》、《渔夫的故事》、《齐天大圣》等,都给我们创造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童话世界。当然,在现实生活中,童话不仅仅是给儿童看的,也吸引着众多的成人读者(《童话是什么》[]

(二)中国古代童话多反映忠孝、善良、勇敢、等真善美的内容而且具有恒久的生命力,被广为流传。如大家都熟悉的《狼来了》这个故事,确切的年代可能无从考察,但是教育儿童不能撒谎这一恒久的美德得以代代相传;如《东郭先生和狼》中的“中山狼”,它巧言善辩,得到了东郭先生的同情,当它在东郭先生的庇护下逃过劫难以后,从布袋里钻了出来,就露出了吃人的本性。善良又糊涂的东郭先生在一位猎人的帮助下,才幸免落入狼口。教育人们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像中山狼那样的恶人,告诫人们,对这种恩将仇报的恶人千万不能怜惜,正如作品中那位猎人所言:“不可仁于禽兽”其实也是教育人民分清楚善恶。特别是至今在少数民族中流传下来的童话故事大多反映的是真善美的内容,更是佐证了这一点。如,《青蛙王子》通过国王的口,告诉儿童应该坚持信守诺言的做人原则。而《九色鹿》的故事对恩将仇报之人必定以善恶有报的宿命作为皈依。

(三)真善美主题的产生与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联系在一起,童话大多与生活场景和具体的生活实景有关。由于人来源于自然同时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中国古代童话的内容以人与自然,特别是人与动物为主题的占了相当大的篇幅,通过对自然界动物的拟人化性格的赋予,表达人们对真善美的赞扬和对假恶丑的憎恶,以致形成了固定化的动物特质,如狐狸的狡猾个性;狼的恶性;鸟类的善良等。出现在童话场景中的这种拟人形象除了具有原形的特色外,还有人的道德特征。例如:《东郭先生和狼》中的野狼;而不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和早期的农耕时代的劳作方式,自然进入了童话描写的场景中,如《狼来了》写的是人们集体劳动的生活场景,“人们纷纷放下锄头……”,具体的生活实际与调整人民交往关系的道德规范紧密结合。

(四)这类童话故事的表达多是累积性重复,但每重复一次都有一点变化,逐渐走向高潮。故事《狼来了》表现地最为明显。有趣的是这样的重复多与数字3联系在一起,而最终的重复结果也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也是最耐人寻味的地方。而这样的重复式创作风格也被后世的创作者所采用。

 

三、原因分析

(一)政治因素

建立在家国天下的封建等级制,由于君主专制的高度集权,历届的统治者都过分宣扬以“孝道”为治国方略,孝家也就是孝国。从幼儿接受教育的二十四孝故事,到《三字经》中的“孟母三迁”,实质上就是认可儿童的可塑性和从小进行德育教化,效忠家庭从而间接培养效忠国家及其统治者的意识。因此与其说中国古代童话中的传统美德教育,一方面是儿童本性的自然流露的结果,毋宁说是统治者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而为了自身统治的需要从娃娃开始抓起的另一种解读。

(二)经济因素

农耕时代的生产力很不发达,人们为了生存,在与自然力的抗争中往往需要协同作战,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族群繁衍下去,而真实的信息对于人们来讲显得生命攸关,客观上要求人们的诚实守信。而商品经济的不发达决定了人们交往时空的有限性,这样调整人际关系以及个人与群体、社会的道德规范极其简单,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容易萌发纯朴、善良的种子,滋生对真善美的追求,自然成为小农经济生活圈的主题和人们的主导价值观。

(三)文化因素

在历史发展的承继过程中,统治者更多宣扬儒家的学说而弱化其他的理论。中国自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为主,崇仁德,尚礼教,造成当时的文学作品中一方面视富于幻想的作品为异端邪说,一方面用宣扬礼法教育的作品来教育儿童。即从小培养儿童成为封建社会的忠臣孝子。大多以灌输封建伦理道德为目的,很自然的作为传统伦理道德的诚实、忠孝、等成为古代童话故事中很重要的主题。赋予受教育者完美的人格,儿童的独立人格和价值被弱化了。西方童话的结局大多“有情人终成眷属”历经波折,最终是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反观中国童话则是是主人翁的思想境界升华,和浓重的个人责任感的强化,并伴随着强烈的成人感意识。这也是造成历史上中国童话故事不能走向世界的“硬伤”。

 

四、总结

作为一种文学作品所反映的主题是时代的产物和反映,与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文化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童话经过了漫长而艰辛的演变过程,但是不管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古代童话中真善美的主题得以保存和发展了下来。

在新版《辞海》中,以“增进儿童思想性格的成长”代替了原来的“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这一说法,可见童话对儿童的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选择儿童文学的篇章主题,在教学上潜移默化,学生通过语文的技巧,去阅读和学习,消化丰富的文化文学内容,使得他更能容易记忆和习得,成为生活不会遗忘的部分;与此同时,学生的语文也因此得以巩固和提高”。[]作为教师,应该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意挖掘中国古代童话中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对儿童进行教育。

 

 

           ------ 2008年习作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主要参考书目:

 

1.孙爱玲(2007):《儿童文学与读写教学》,香港,文心文化事业出版。

2.扬帆、刘汉华(主编)(2004):《中国最著名的童话故事上册》,北京,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3.胭梅(改编)(2005):《知识果中国传统童话精(1)》,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

4.胭梅(改编)(2005):《知识果中国传统童话精(2)》,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

5.邱婉谊、顾莉莉(改编)(1999):《中国童话故事》,昆明,晨光出版社。

6中国儿童文学网:http://www./etwx.htm

7.孙爱玲有关儿童文学的讲稿。

 



[]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1996),《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266页。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b23e10100a6d4.html

[]孙爱玲(2007):《儿童文学与读写教学》,香港,文心文化事业出版,第211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