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章卫良《台阶》

 清风空间 2012-04-25

《台阶》教案

长兴煤山中学   章卫良

【教学目标】: 

1、积累部分词语;

2、能谈谈父亲形象;

3、培养欣赏文章的能力—— 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内容和人物情感;

4、感受自己父亲的平凡中透露出伟大的爱,学会感恩父亲,感恩生命。

【教学重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如何从细节来品出父亲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一位父亲的感人独白)父亲的故事是无声的,父亲用自己的行动教育着孩子们,告诉我们什么是人生;告诉我们什么是生活;父亲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的让我们不愿向他人谈起。可父亲在你跌倒了时,他会扶起你来,教会你怎样站立,在你困难时,鼓励你勇敢的面对困难和挫折,在无言的大海中,让我们分享了失败与成功。所以父亲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李森祥的《父亲》,也是通过一个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父亲们现实的生活画卷,让我们一起去感受父辈那深沉而凝重的精神世界吧!

父亲     李森祥  (板书)

二、预习检查。

1、字词检查。

(        )          (        )                  (        )

(        )        (       )                   (        )

(        )        (        )                  (        )

尴尬 (       )        过瘾(           )            (          )        

(           )     (          )            门槛(           )

注意个别生字词的结构,如“尴尬”中的左边不是个九。

2、内容预习检查。

因为课文比较长,所以课下已经安排了预习,相信同学们已经扫除了文字障碍,熟悉了课文。为了能对文章有更明晰的认识,请你充分回想一下自己的预习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写了怎样的一件事?

明确: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别人家的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高台阶的新屋,于是终年幸劳,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造成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

三、整体感知。

师:很好,这位同学为我们探索文章理清了思路,为我们开了一个好头,好!老师继续提问:为什么“父亲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生: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师:既然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那为什么台阶只建9级,而不是10级,甚至更高呢?这其实蕴含着一种文化在里面,传统建筑文化认为:“一、三、五、七、九是级别的象征,而一级是最低级别的象征,九级是最高级别的象征,所以民间百姓的门槛一般是三个台阶以图吉利而且也是地位级别的写照,再如“紫禁城”的建筑有999幢,标志着最高皇权的象征,再如“云南大学的台阶有97层表明云南省最高学府”,从这我们不难看出:父亲为什么把家门口的台阶从3级升到9级的目的就不言而喻了。

1、读懂人物:

师:刚才我们对文章进行了粗略的分析,其实,好的文章还在于慢慢品味,细细咀嚼,从字里行间挖掘出人物的形象与性格。接下来,选择你喜欢的段落细细品读: 我从文中的“______” 这些话,可以得出父亲是一个______的人。

温馨提示:当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外貌进行细致的描写,是为了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完成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生:…………。(细细品味)

师:吃苦耐劳、朴素、敦厚;有志气,有理想;谦卑;坚忍不拔,持之以恒。(板书)父亲为了能建成9级台阶,真的付出了很多很多,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岁月;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青春;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健康;为了台阶。

2、读懂作者:

师:大家想想,作者塑造“父亲”这一形象的用意何在?也就是作者对父亲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情感?我们前后四人为一小组来讨论一下,每一小组形成统一的意见,然后派代表来发言。

师:大家挖掘的很到位,看来是读懂了作者。其实这是作者源于在农村的一种经历的写照。他有着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所写的作品中充满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生活中的他同样保持着朴实无华的风格。

3、读出自己:

师:文中写了一个父亲,可他又是许许多多个父亲的缩影,他们耗尽一生的心血只是为了盖一座新房,给儿女成家立业。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女们看来不是耀眼的,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再回过来想想你的父亲,学完这篇文章,你心中一定有许多话想对你的父亲说,看着自己亲手画的父亲肖像画,请用手中的笔写下你最想对你父亲说的话!以父亲,我想对您说:“……”。作为开头。

秋日私语 钢琴曲背景音乐响起,一首父亲的诗歌。伴随着秋日私语钢琴曲,静静的写下对父亲说的话。

父亲,我想对您说:“……” 

在家中除了父亲,还有一个人她也是用自己的言行告诉你什么是爱?这个人是谁?你们爱你们的父亲么?你们爱你们的母亲么?接下来,让我们回想父母的每一个平常的动作和熟悉的眼神,用心读出对父母的感激。播放诗句。 

四、教师小结,情感升华。

父母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忍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起我们美好生活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劳苦的父辈们能得到幸福,感谢父亲,感谢母亲,感谢所有身边关心我们的人甚至感谢万物,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去学习,去生活,去做人吧!

五、画龙点睛。

  这篇文章写了父亲经过大半辈子把自己家的台阶由原来的3级升为9级的一件事,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优秀的品质。文章的题目是《台阶》,那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课文题目可不可以用《父亲》来代替呢?

六、板书设计:

 

神态、动作、语言、外貌

             3

父亲

                      吃苦耐劳朴素 敦厚 有志气 有理想

                               谦卑 坚忍不拔 持之以恒

             9

七、教学反思:           

          缺憾的艺术

                                           ——执教李森祥的《父亲》之点滴感悟

   今天上课意义是不同的,因为我作为一个从事语文教学10个月的新教师参加县优质课选拔比赛,心情自然是很激动的。为了能在这次活动中脱颖而出,我精心备课,磨课,重新修改。我自认为吸取了那次在虹星桥中学特级教师赵群筠执教《春酒》一课的精华,改写文章的题目为父亲;从文章中父亲的神态、动作、语言、外貌入手,进行细细的品味,在析读的过程中得出父亲的形象;还得意于自己把在“读懂作者”这一环节中通过小组讨论得出塑造“父亲”这一形象的用意,然后我出示了这其实是作者源于在农村的一种经历的写照。他有着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所写的作品中充满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生活中的他同样保持着朴实无华的风格。

在“读懂人物”这一环节中,我这样说道:“刚才我们对文章进行了粗略的分析,其实,好的文章还在于慢慢品味,细细咀嚼,从字里行间挖掘出人物的形象与性格。接下来,选择你喜欢的段落细细品读: 我从文中的“______” 这些话,可以得出父亲是一个______的人。在幻灯片上给出温馨提示:当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外貌进行细致的描写,是为了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完成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很多学生都能积极踊跃的发言,他们找出父亲一系列的神态、动作、语言、外貌等等,加上我的追问,父亲的形象马上浮出水面了。我心中一阵窃喜,终于达到了我的预设目的,这时,一位女生举手回答了:“我从文中的“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来斤重。那个石匠笑着为父亲托在肩膀上,说是能一口气背到家,不收石料钱。结果父亲一下子背了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只是那一来一去的许多山路,磨破了他一双麻筋草鞋,父亲感到太可惜。” 这些话,可以得出父亲是一个抠门、爱贪便宜的人。”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想:“学生说的有点道理啊!可我要讲的是父亲形象积极的一面,现在怎么办啊?”下面听课的老师也在窃窃私语,觉得很有意思。而且下面的学生也在议论纷纷,觉得是这样的。顿时,我感觉很为难,面对这样一个现实问题的冲突,我是选择继续上下去,不管她的想法还是针对她提出的问题分析下去。理性的自觉告诉我,选择后者,于是我把抠门、爱贪便宜这些词语写在了父亲形象的边上。接着我又继续的析读课文,品出了父亲的形象。

………,就这样,一节课结束了!

下课之后,看着抠门、爱贪便宜这些词语写在了父亲形象的边上,我有无尽的感慨。抠门、爱贪便宜正是学生们真实的想法,学生在脑海中留下父亲的形象是不怎么光辉的,而我在这时候却没有抓住这个契机,如果继续追问父亲为什么抠门?为什么爱贪便宜?你们的父亲抠门么?爱贪便宜?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你们的父亲可能不会像文中的父亲那样为了省点钱去背青石板,那他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节省的事例呢?我想如果这样一连串的追问下去,学生肯定会回答其实父亲这样做是有原因的,为了省点钱,父亲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是一位何其伟大的形象啊!对父亲的形象就会深入,学生这样才会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进而联想到自己的父亲其实也在做与文中父亲类似的事情,为下一个教学环节“父亲,我想对你说……”做好铺垫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