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竞争性选拔中如何考德

 一路有车 2012-04-26
在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中,考才已有成熟的做法,但德如何考?
  人都有两面性,心里想的与嘴上说的不一定一致,过去说的与现在做的,也不尽相同。列宁说,用考试的方法测量不出一个人入党的真实动机。列宁的话,一语道出考试选人的局限性。确实,考试可以衡量出一个人的学识、能力、水平,但考不出一个人的官德。德的隐蔽性,使“考德”成为当今领导干部选拔中一道亟待解答的命题。
  古人注重在不经意中察德。如孔子的“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诸葛亮的“知人之道有七”;《吕氏春秋·季春纪》的“内则用六戚四隐,外则用八观六验”;清末湘军将领左宗棠的“取人必设九验九术之观也”;说的都是这个理。林则徐则提出考察的“五观”,即:观操守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疲时、观度量在喜怒时、观存养在纷华时、观镇定在震惊时。“五观”至今还有其现实意义。所以,有专家建议用十临十观察德,即:临之以危观其勇、临之以利观其廉、临之以难观其谋、临之以权观其公、临之以困观其心、临之以繁观其勤、临之以苦观其性、临之以事观其质、临之以恶观其德、临之以邪观其正。
  从生活中看人格,从工作中看作风,是有效的考察方式。在不经意中察德,就是不按套路出牌,少走固定路线。在途径上,可采取民意征询法、重点解剖法、理论测评法、家访邻访法、回潮延伸法(离任后了解)、日常考核法等,通过向考核对象的上级“征”德、向考核对象的同事“问”德、向考核对象的街坊“访”德、向考核对象所服务的人“察”德,扩大德考的范围。在内容上,既看其工作圈,重视考察其日常表现;又看其生活圈和社交圈,对其生活圈和社交圈进行延伸考察和追溯考察;既要看其在日常工作中的表现,更要看其在突发事件、临危时刻的表现;既要看其在公共场合的表现,更要看其慎独之时的表现。通过多形式、多渠道考察,使德考拓展到边、深入到底。
  引入现代测评技术对竞争者进行价值观、人格心理、职业能力倾向、职业兴趣等测评。让对竞争者的德的考核,变成看得见、摸得着,靠得住、行得通的办法就是“阳光察德”,坚持走群众路线,建立让群众愿说真话、敢说真话的机制,把群众作为放大镜、显微镜和“照妖镜”,利用群众的眼睛来察德,参照群众的标准来评德,借助群众的智慧来树德。
  通过“小节”察德。“小节”虽不会对权力的运作产生直接、显著的影响,但“小节”关系民声、民声系着民心,民心连着大政治。“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党员干部忽视“小节”,就会引发群众的质疑和指责,因此可以通过“小节”考察“大德”。

(作者系福建省人事人才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