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释道的至高境界

 自反而缩 2012-04-26
儒家的至高境界:无可,无不可。
道家的至高境界:无为,无不为。
佛家的至高境界:无得,无不得。

关于以上三种境界的描述,分别来自于下述经典:

1、《论语》:微子第十八。原文: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此表示孔子遇事态度灵活,跟上述诸人不同,没有什么可以的,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超然处世。)

2、《道德经》:第三十七章(治国)。原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意为顺应自然不妄为,则无所不能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敦煌石室本,唐三藏法师沙门法成译,大正藏NO.255):无智无得,亦无不得。(意为空性是超越有无二边的,既不要执着于有得,也不要执着于无得。)

仔细参详儒释道三家的上述境界,便对应了《金刚经》上所说的那句经典之言: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