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持续阴雨寡照,管好水稻保花增重
1. 8月份不利天气对水稻生育的影响 本地常年8月份多数以高温足照天气为主,也会有“秋拉杂”,即间歇性阵雨。但是今年8月,呈现了少见的持续阴雨寡照天气、据松江气象局资料分析:8月上中旬平均日照4.89h/d,比常年同期平均7.74h/d减36.9%,影响水稻光合积累,不利于形成壮杆大穗;平均气温29.3℃,比常年同期平均27.8℃高1.5℃;雨日达11天,比常年同期平均多4天,阴雨天的空气相对湿度达90%~100%,高温高湿天气促使水稻纹枯病等病害加重;进入8月下旬来,虽然气温下降,但是日照更少,阴雨更多,正在抽穗的早熟品种遭遇阴雨天气,既影响开花结实,又易致病菌侵染;而当前大面积单季晚稻处于孕穗期,是对环境因素最敏感、对光照、水分、养分需要量最大的关键时期,日照缺乏易致幼穗颖花退化增加。 因此,要切实加强水稻田间管理,保障颖花结实、争粒增重。 2 松江区2011年“处暑”前水稻生长情况 据区镇农技中心粮作科技人员在9个镇和永丰街代表性定点稻田、近日踏田考察的结果分析: 2.1无效分蘖消亡快,但直播稻茎蘖数依然偏多。 8月20日亩均茎蘖数:直播稻33.52万,比8月5日减17.1%,其减苗率大于上年同期的15.2%和前3年同期的平均11.1%;机插晚稻21.96万、比8月5日减9.4%,其减苗率大于上年同期的2.3%和前3年同期的平均7.0%;其原因主要是日照不足,被挤在下部的小分蘖加快消亡,部分密度过高的稻田因纹枯病较重也使小分蘖加快消亡。但是其直播稻亩均茎蘖数依然偏多,比前3年同期平均31.01万多7.7%。 2.2生育进程早晚不一,同品种同播期稻苗生育比上年推迟。 由于品种、播栽期、肥水条件等不同,我区水稻生育进程早晚差距较大,据近期对不同品种、播栽期的稻田进行生育进程考察或预测: 面积3千亩左右的优质中稻:如“苏沪香粳”“中鉴3号”及杂交中籼稻等已经在8月4日开始陆续抽穗,其中6月7日后直播的部分“苏沪香粳”等尚未齐穗。 面积1万亩左右早熟晚粳优质稻“嘉禾218 ”及“苏香粳S015”多数稻田处于孕穗期,预计多数8月底前后抽穗;但其中5月5~15日早播的“嘉禾218 ”已经抽穗。 大面积“秀水114”“秀水134”中、主要由于播栽期差异,始穗期可能相差10天左右:5月25日~6月5日早播的多数稻田,预计在9月3~6日始穗;6月7~15日直播稻、多数机插稻,预计在9月7~10日始穗;6月17-18日大暴雨后、6月19~25日迟播的小麦茬稻田将在9月11日后始穗;若 9月上旬气温偏高,或将比预计略早一些。 由于7月下旬到8月份的天气原因,和部分农场7月下旬氮肥施用过多、导致生理转化推迟,同品种“秀水114”“秀水134”、同播期的始穗期预计比上年推迟3~4天;而小麦茬迟播稻抽穗更迟些。 1.3稻苗偏高 不利于后期抗倒伏。 根据定株考察:直播稻8月20日平均苗高70.7cm,比上年同期平均高2.8cm;机插稻平均苗高76.1cm,比上年同期平均高9.8cm;其原因是日照不足,缺乏紫外线对植物细胞伸长的抑制作用;日照不足也不利于光合积累和茎杆中干物质充实,不利于后期抗倒伏。 3 单季晚稻孕穗期栽培管理技术 当前单季晚稻孕穗期是对环境等最敏感的“临界期”,为减少颖花退化,争粒增重,要因天因地进行科学管理。 3.1 看苗补肥,确保“膛肚黑”。 对前阶段穗肥未施或少施、目前叶色现黄、或纹枯病严重绿叶减少的的稻田,应抓紧在近日补施氮磷钾平衡的保花肥,亩施NPK3*15%复合肥10kg左右;也可结合喷药、叶面追肥,每100kg水加尿素1kg、磷酸二氢钾0.25kg搅匀、溶解后喷施。 3.2 满足水稻“水膛肚”,天气转晴要供水充足 立秋后,在水稻进入拔节长穗期时,我们针对纹枯病发生和天气多阴雨等非常情况,要求农场抓住8月上半月晚稻对缺水尚不敏感的时机继续搁田,以降低田间湿度,控制基部节间伸长,促进根系发育;而目前晚稻已处孕穗期,缺水会使幼穗颖花大量退化,减少粒数,阴雨天可脱水露板,天气转晴水稻蒸腾失水多,要保持田间水层或及时灌水,不能再搁田;以前未搁好田、土体烂的部分稻田应在抽穗后采取间歇灌溉方法,逐步降低土壤水分。 3.3防治病虫草害,保水稻绿叶 养根保叶是增加后期光合积累的基础,近期要根据植保专业要求,在27~29日适时施用“破口药”等,大机大水量喷洒,用药前灌水层3~5cm,保水层3~5天,确保药效;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纵卷叶螟、稻飞虱、螟虫等病虫害;并抓紧在杂草稻抽穗前拔除拔尽,预防杂草稻开花结实后洒落种子,导致明年更严重蔓延危害。 作者: 日期:2011-09-02 |
|
来自: LM0318 > 《557 交通 郵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