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叶黄连汤”治打嗝(呃逆)

 红尘精灵 2012-04-27

“苏叶黄连汤”治打嗝(呃逆)

赵文轩河南省原阳县人民医院

  打嗝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中医称呃逆。临床常见喉中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主要为饮食不节,过饮寒凉或情志抑郁,结于胸膈或胃气亏虚,引起冲气上逆动膈而致病。

  我在临床工作中,总结出一经验方,治疗打嗝上百例,均取得较好疗效。

  组成:苏叶15克,黄连8克。

  用法:上药两味水煎服或沸水冲浸泡少量频服。

  该方中苏叶性味辛温芳香,入脾肺经。功可发散风寒,行气宽中,善宣上焦之气郁。黄连苦寒,入心胃肝胆大肠经,功可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治中焦善泻心胃之火。该方最早源于清代医家薛生白的《湿热病篇》,原书无方名。后《中医妇科学》补其方名。原方川连三四分,苏叶二三分。两味煎汤,主治肺胃不和、胃热移肺,呕恶不止,昼夜不寐欲死者,咽下即止。我师刘志群医师曾用此方治疗顽固性呕吐效佳。据此理,我将其用于呃逆之证。一般三剂可愈,重者可多服几剂。

  打嗝(呃逆)主要为肺胃失畅。我以苏叶倍于黄连,取苏叶宣散之功宣通肺气,使阻遏之气透达。轻剂黄连,苦寒清泄心胃之火,使中焦腑气通畅而导下。两药合之,辛开苦降,如提壶揭盖,肺胃通畅则呃逆自止。(中国中医药报)

针刺内关穴止呃逆

呃逆是临床常见症状,轻者可不治自愈,重者呃声频作,令人难以忍受。采用针刺内关穴治疗呃逆症疗效较佳。

方法是让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取双侧内关穴(仰掌,在腕横纹上2寸,桡侧腕屈肌肌腱与掌长肌肌腱之间),酒精消毒皮肤后,用1.5寸毫针快速进针,深约5分至1寸,待有酸麻胀感后,留针15分钟,留针期间,每隔5分钟捻针1次,至局部出现酸麻胀为止。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与其相表里的手少阳三焦经相联系,三焦功于全身气化,内关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阴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阴,循行上胸膈,遍历胃心胸之间。故内关穴有调理气机、理气和胃的作用,治疗呃逆显效速捷不容置疑。

文章来源:家庭医生报 作者:山东中医师李祥农

和胃降气止呃逆谢兆丰

呃逆,俗称打呃,古书称为“口岁”,是以气逆上冲,喉中呃呃有声,声短而频,连续或间断发作,令人难以自制的一种症状。临床除呃逆外,且伴有嗳气胸闷,脘胁胀满,食纳减少等症。此病如偶然发作,大多轻微,可以不药而愈,如持续不断,须服药始能渐平。

本病的发生,主要由于胃气上逆所致。胃主纳、主降,以通降下行为顺。若因饮食不节,情志不遂,以及久病、重病等,均可使胃气失降,上逆为呃。治疗方面,则以理气和胃,降逆平呃为法。用自拟五香降气汤治之,疗效较佳。药用木香8克,丁香6克,沉香3克,降香6克,檀香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法:若偏于寒者,得热则减,可加吴茱萸3克、高良姜5克、柿蒂5克,以温中散寒降逆;胃火上逆而呃者,加石膏30克、竹茹10克,清火降逆;大便秘结,脘腹痞满,加大黄、厚朴各10克,通腑泄热,腑气通,则胃气降,而呃逆自止。舌红口干烦渴者,加生地15克、麦冬10克,生津养胃;体虚呃逆,食少身倦者,加党参10克、大枣10枚,补益脾胃;冲气上逆较著者,重用代赭石、旋复花。若偶然呃逆,可采取搐鼻取嚏,或作深吸气。

按:呃逆一证,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膈肌痉挛引起,既可单独发生,亦可出现于某些急慢性疾病的后期,特别是在一些严重疾病中出现,谓之“土败胃绝”,为预后不良的反应,应加注意。

文章来源:家庭医生报 作者:谢兆丰教授 江苏省名老中医

中医巧治顽固性呃逆

中医认为,呃逆是胃气上逆,冲动膈肌所致,以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表现。
呃逆的原因有多种,一般病情不重,可自行消退。但也有些病例可持续较长时间,而成为顽固性呃逆,严重影响进食、睡眠,导致胸腹膨满不适,这时就要及时地对症治疗。下面介绍的,是一些简便实用的方法。
1.柿蒂40克,加水500毫升,武火煎沸后,改为文火30分钟,约煎成200毫升左右,分23次口服。柿蒂在有的药店可以买到;若有新鲜柿子或柿饼的蒂也可以,每次3040枚,煎水口服。
2.用拇指端用力按揉足三里穴,每次约35分钟。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4厘米。取穴时,我们可以用掌心盖住自己的膝盖骨,五指朝下,中指尽处便是此穴。有条件者,可用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每次注射12毫升,效果更好。
3.
长期呃逆,可用姜半夏30克,竹茹15克,丁香10克,柿蒂20克,生白芍15克,茯苓15克,代赭石30(先煎)陈皮10克,神曲30克,加水300毫升,水煎150毫升,每日服2次。
4.
顽固性呃逆,面部、胸部红赤,兼见胸胁胀满作痛的,可以用血府逐瘀口服液20毫升,每日分3次口服。
5.
顽固性呃逆伴有口干、舌红无苔者,可能属于阴虚,用沙参15克,麦冬15克,生地15克,当归15克,生白芍20克,柿蒂15克,加水300毫升,水煎150毫升,每日服2次。

文章来源:家庭医生报 作者: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王长松主任医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