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教学案例

 阡陌躬耕 2012-04-27

                                      什么是教学案例

 

一、什么是案例

      所谓案例,从字面上理解是案件实例的意思。就是具体情境下发生的典型事件具体情境,指的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和条件等背景信息;典型事件,指的是在具体情境下发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有价值的实例。

二、什么是教学案例

      所谓教学案例,就是描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真实而又典型的事件,以及对此事件的剖析、反思与总结。

      一般而言,教学案例具有如下特征:

1、真实性。所描述的教育教学事件必须是真实的而非杜撰的,也不是别人经历过的真实事件。因而,这种真实性应包括亲历性。

2、典型性。所描述的教育教学事件是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有教育价值的实例。

3、情节性。案例展示的事件必须有具体的情节及其演进过程,不能仅作静态描述。情节性还包括心理活动过程。

4、问题性。事件中必须存在有价值的问题或给阅读者带来启示,这是案例的本质特征。

5、启发性。描述案例事件后,作者应有反思与提高认识的记录,进行理性思考与总结反思,提示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与内在规律,给读者以启示。由此可见,并非所有的教学实例都可成为教学案例。

三、教学案例的要素

(一)背景

简要介绍案例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作者工作背景、事件发生的特别条件,等等。背景介绍要简洁,要突出重点,即重点介绍事件相关的主客观背景。

(二)主题

主题就是要说明的问题。每篇案例都必须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它是案例的灵魂。主题可以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可以是常见问题的新思考,可以是教育教学中的新动向与新现象,可以是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与思考,可是是一种教学方式的新体会,也可以是对某一教学环节的把握与处理,等等。总之,主题要具有教育价值和启发性,要具有时代性。主题的价值是案例价值的集中体现。

(三)情境

既然是描述事件,必须要有情境,有细节,特别是对说明主题的关键性细节进行精准描述。描述内容不但包括客观情境(事件的表面现象),而且包括主观情境(揭示人物心理)。要详尽地描述、展现问题解决过程、步骤以及问题解决中出现的反复挫折。只有这样,才有展示事件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才能给案例剖析提供支撑。当然,案例的情境展示与实录有区别,实录着重对整个事件的详尽描述,案例情境着重对反映主题价值的情境(片段)进行详尽描述。同时,案例情境描述的方式与方法要体现趣味性与艺术性,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四)结果

案例要交待事件的结果。它是案例事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事件发展的逻辑结果是什么,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没有解决,产生了哪些新的问题、疑惑与悬念,师生的感受与体会、今后的解决方法,等等,都应做简要的说明。

   (五)评析

评析是在描述与记叙基础上的议论,表明对案例能反映的主题和内容的看法和分析,以进一步提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评析可以是自评,说事论事,有感而发,也可请专家点评。通过对背景、情节、问题展示、问题解决及结果的描述,反思自身的教学思想与行为,总结利弊得失,提高认识,说明案例的价值作用与启发意义。

四、教学案例的撰写步骤与方法

(一)收集素材

    收集案例素材是撰写案例的基础,是案例形成的本源。教学案例来自教育事例,但并不是所有教育事例都可以成为教学案例的素材。

    案例素材具有几个特点:

    一是事例要典型。教学案例的素材要有典型性,能反映事件发生的特定的教育背景,能隐含普遍存在的、大家关心的、比较重要的问题,能体现问题的深刻性,有教育价值。

    二是故事要生动。教学案例应该是一个能够很好地反映某个隐含观点的教育故事,要具体、生动,要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

    三是寓意要明确。教学案例要能够启发大家思考,能够让教师看出故事揭示的某些教育规律和本质,对教育教学工作有指导作用。

    收集素材的途径有:

    一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收集。实地收集案例,掌握第一手素材,一般而言,尽量避免采用别人经历的真实故事。可以从自己的课堂教学、教育教学研究中,可以从听课、评课的记录、观察、和思考中、从教师、学生的交谈的某些内容中、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失败中、从校本教研、学生的社会实践中收集素材,等等。

    二是在教学音像中寻找。提倡从自己的教学录像、教学经验介绍中收集素材,也可以从电视、光盘的课堂实录中收集辅助素材。

    三是从教育书刊中查找。可以从别人的备课教案、说课讲稿、教育理论文章等中收集辅助素材。

   收集素材的方法有:

    一是要突出重点。每天都发生很多的教学事实,很多事实是没有教育价值的,不必要收集,只收集那些有典型意义、有教育价值和思考价值的事实。

    二是开阔收集视野。只要有典型意义和教育价值,正面的、反面的、成功的、失败的、有争议的、有启发的、全局的、局部的言论和事实,都可以收集,这些素材可能对进在思考的主题无关,但可能和今后思考的主题有关,若如此,教学案例的撰写才能左右逢源,信手拈来。

    三是经常关注。对于有价值的事实,要常做有心人,不是缺少事实,而是缺少发现。对于具体教育现象及其反映,要注意倾听,注意观察,注意思考;否则,就会对很多有价值的典型案例事实熟视无睹,充耳不闻。

    四是要坚持记录。因为案例要写得真实、具体、生动、形象,单凭记忆,能以准确再现,必须及时记录。记录时,主要写出有关人员的特点,包括语言、行动、做法、效果和相互关系等等,记录应注重细节,不必工于辞令和逻辑完整,可以事后再整理。

(二)提炼主题

收集到素材,只是掌握了某个教育情景,还需要对些进行反复深入地思考,明确运用这些素材要说明什么,从而提炼出重要的、鲜明的、有教育价值、的指导意义的主题思想。

关于主题的提炼,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紧扣案例事实。主题是从事实中产生并升华的,不能脱离案例事实随意确定主题。

   二是主题要有新意。提炼主题要有创新精神,角度要新颖,有吸引力,有思维深度。

   三是具有时代意义。要符合改革潮流,切合课改理念,反映当今国内外教育发展新方向,要有利于解决当前课堂教学中急需要解决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而使主题具有生命力。

    四是符合教育规律。要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要符合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的基本原则。应入于复杂,归于简单。

    五是具有指导意义。能引起读者对课堂教学中某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的关注,并能促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不能局限于个别情境或特殊问题。一句话,别人读后,有借鉴、启发意义,能指导别人的行为。

(三)描述事实

     描述事实是案例的基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目的明确。就是说,要有事实主旨,不是为描述而描述,而是描述为主题服务。

     二是内容要真实。案例素材要反映活生生的教学实际。案例情景不能虚构,不能杜撰。对于事件的原貌不允许夸张,更不允许歪曲。可以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适当增删一些细节和场景等。为了保护正当的隐私权,可以省略地名,用化名代替真实的人名和地名。

    三是情景要完整。教学案例要写出事件发生的背景,如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教师和学生的基本情况、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等。要写出解决一个问题的全过程即完整的情节。

    四是裁剪要适当。教学案例通常比较短,文字简练。因此,情景介绍要主次分明,在写作时要恰当取舍,要尽量写好主要事件,精简与主题关系不紧密的内容。

    五是叙述要客观。在描述事件时,作者不能直白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不能带着褒贬的情感来描述,要让读者来品味与判断,思索与回味。

(四)案例分析

   一般而言,案例的后面,应有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可以自已写,也可能请他人写。

    写案例分析应注意几点:

   一是就事论理。对案例中描述的事实,提出的问题,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进行科学分析,力求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较好的措施。分析要始终紧扣案例事实,不能脱离案例本身去论述教育理论。

   二是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分析要紧扣时代性,反映出思想的先进性,不能对过去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抱残守缺,因循守旧。

    三是分析务必求实。分析要实在,要有针对性,一是一,二是二,不夸大,不缩小。不可对反映的问题无限拔高,不可将分析变成对教育理论的抄录,要将教育理论观点自然地融会于分析之中。

    四是分析要突出重点。对已写成的案例,要反复阅读,找出其基本目的和主要问题,力求抓住要害,分析时要高屋建瓴,画龙点睛,把问题点明,把道理说清,充分提示出主题。

    五、教学案例的作用

    撰写教学案例是教师提升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解决教学问题的有效手段,是教师提升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重要方式。

(一)案例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通过案例学习,可以促进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行为,分享别成长的经验,积累反思素材,在实践中自觉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案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运用案例教学,可以将听讲式培训导向参与式培训,在搜集案例、分析案例、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和多角度解读的过程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案例是教学理论产生的基础。一个典型的案例可以反映人类认识实践上客观规律,从众多的案例中,可以寻找到理论假设的支持性或反驳性论据,并避免纯粹从理论的研究过程中的偏差。

   六、案例与其他体例的区别

(一)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达方式来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而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说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而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二)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教案、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相近,它们的区别也体现了案例的特点和价值。同样是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是有选择的。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取决于案例撰写的目的、功能与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