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龟知识问答1

 1半个太阳 2012-04-28

什么叫抗生素?
        答:抗生素也称抗菌素,是指由细菌、真菌、放线菌或其他微生物在代谢过

程中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能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抗生素

除了从微生物的培养物中提取外,也有人工合成或半合成品种。
        

什么叫窄谱抗菌药?
        答:抗生素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称为抗生素的抗菌谱。只能作用于

一种或某属细菌的药物称为窄谱抗菌药,如青霉素、红霉素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

;链霉素、阿莫西林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
        三、什么叫广谱抗菌药?
        答:凡能抑制或杀灭多种不同种类的细菌,抗菌作用范围广泛的药物称为广

谱抗菌药,如喹诺酮类、四环素等。半合成的抗生素和人工合成的抗菌药,多具有广

谱抗菌作用。
        四、抗菌药按其作用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抗菌药按其作用可分为快速杀菌、快速抑菌、慢效杀菌和慢效抑制菌四

大类。
   

快速杀菌剂主要有哪些药物?
        答:快速杀菌剂又分为B-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
        (一)B-内酰胺类:1.青霉素类:如青霉素、氨苄西林等;2.头孢菌素:如头孢

唑啉、头孢噻肟等;3.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等;4.头霉菌素:如拉氧头孢等;5.单环

菌素类:如氧曲南等;6.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舒巴坦等。
      (二)喹诺酮类: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六、快速抑菌剂主要有哪些药物?
        答:1.四环素类:如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等;2.氯胺苯醇类:如氯霉素

、甲砜霉素等;3.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克拉霉素等;4.林可胺类:如林可霉素、克

林霉素等。
        七、慢速杀菌剂主要有哪些药物?
        答: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
        八、慢速抑菌剂主要有哪些药物?
答:1.磺胺类:如磺胺嘧啶等;2.二氨基嘧啶类:如甲氧苄啶等。

什么叫抗微生物药物的体内吸收?

答:吸收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抗微生物药物经口服或肌注给药

后,需经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静脉给药后可直接进入血液。不同的抗微生物药物其吸

收程度和吸收速率也各不相同。一般口服后1~2小时药物吸收入血达高峰血药浓度。

由于各种药物的吸收不同,因此在临床使用时,宜选用细菌敏感、口服或肌注易于吸

收的药物。

抗微生物药物的体内分布?

答:药物从血液转运到各组织器官的过程称为药物的分布。进入到血液循环的抗微生

药物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与血液蛋白结合,另部分为未结合的游离状态,两者呈

动态的可逆性平衡。呈游离状态者,其分子小,可迅速分布至各组织和体液中,到达

感染部位,发挥疗效。

抗微生物药物的浓度与作用强度成正比。如血液供应丰富的部位,如肝、肾、肺等组

织中浓度较高;而血液供应差的部位,如脑、骨、肢爪等组织中则相对较低。

不同的抗微生药物在体内分布各有差异。如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和氟喹诺酮类(氟

嗪酸、环丙沙星)易渗入肺、支气管等组织;林可霉素和氟喹诺酮类药物中的某些品

种在治疗骨组织感染中可达较高浓度;璜胺嘧啶可通过血脑屏障,使脑脊液中药物浓

度增高。

临床治疗选用药物时,除了应注意其抗菌作用和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外,还应结

合选择易达到感染组织或体液的药物,以便在病灶内达到有效杀菌或抑菌药物浓度,

提高治疗效果。

抗微生物药物在体内的排泄?

答:抗微生物药物在体内的排泄分为肾脏排泄、胆汁排泄、粪便排泄和药物代谢。

(一)肾脏排泄。大多数抗微生物药物经肾脏排泄,尿药浓度常可达血药浓度的数十

倍至数百倍,如果患体没有肾实质损害的尿路感染均可应用。但应选择毒性小、疗效

高的药物,如磺胺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氨苄青霉素、青霉素G、呋喃类药物等

,尽可能不用毒性大的抗微生物药物,如氨基糖苷类药物等。

(二)胆汁排泄。主要或部分由肝胆系统排出体外的药物有红霉素、利福平、头孢三

嗪等。氨基糖苷类和广谱青霉素类药物在胆汁中亦可达到一定浓度,而氯霉素、多黏

菌素的胆汁浓度较低。在治疗肝胆系统感染时,应以细菌敏感、胆汁浓度高的抗微生

物药物作为首选,必要时可与广谱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用药。

(三)粪便排泄。红霉素、四环素等在粪便中排泄浓度较高,可达50%~60%。除极难

吸收的抗菌药外,大多数抗菌药物的粪浓度远较尿浓度为低。

(四)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变化。抗微生物药物有一部分在体内代

谢,如红霉素大部分在体内代谢,仅有10%~15%以原形药物由尿液排泄。头孢噻肟在

体内代谢生成活性较低的去乙酰头孢塞肟。

抗微生物药物的有效浓度与药物敏感性的关系?
   答:抗微生物药物的有效浓度和细菌的药物敏感性是一对矛盾。当抗微生物药物

在感染部位所达到浓度可杀灭病原菌时即为达到有效浓度,它的高低与细菌对药物的

敏感性,即药物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有关。
   当病原菌对某种抗微生物药物呈现高度敏感时所需最低抑菌浓度值低,如敏感性

低或耐药时则最低抑菌浓度值高。抗微生物药物在大多数组织和体液中的浓度都低于

血药浓度,前者常为血药浓度的1/10~1/2,故如需使感染组织和体液中药物浓度达

到有效水平,血药浓度需达到病原菌最低抑菌浓度的2~10倍。通常各种抗微生物药

物使用常规剂量所达到的血药浓度是有一定范围的,但病原菌最低抑菌浓度不同,就

应根据其体内分布特点选用药物和调整给药方案。

 

杀菌药和抑菌药及其关系?
   答:根据药物抗菌活性的强弱,临床上常把抗菌药物分为杀菌药和抑菌性。杀菌

药是指具有杀灭病原菌作用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药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等。抑菌药

是指仅能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如四环素类药物酰胺醇类药物和

磺胺类药物等。但是抗菌药的杀灭作用和抑制作用并不是绝对的,有些杀菌药在低浓

度时也仅有抑菌作用,如高锰酸钾;而有些抑菌药物在高浓度时也可表现杀菌作用,

如呋啉妥因。
   一般情况下,常规剂量用药即可达到有效体液浓度,不必测定血药浓度或体液浓

度,但在病龟的肝肾功能衰竭或医治时间长、药物敏感性差时,就有必要测定该药的

血药浓度,根据测定结果调整给药方案,使体内药物浓度低于药物中毒水平,高于最

低有效水平,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抗微生物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答:抗微生物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和病原耐药

性的产生等。

抗微生物药物的毒性反应主要表现?
   答:(一)损害肾脏。抗微生物药物对肾脏的损害主要是引起肾小管功能障碍和

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轻者可仅有蛋白尿、血尿,重者可见少尿或无尿等。如医治病

龟见龟眼眶内陷此即为脱水症状,继而不见有尿液排泄物的,多数是并发肾毒症。
   肾脏血流量大,故通过肾脏的药物量也相对较多。肾小管细胞对多种药物有分泌

和重吸收作用,容易产生某些药物沉积,或经肾排泄时会给肾实质细胞的酶系统造成

损害。药物的肾毒性与用量也有直接相关,如氨基糖苷类药物;也可由过敏反应引起

肾毒性和肾损害,如青霉素类药物;有些与前两者均有关,如头孢菌素类药物等。

(二)对肝脏的损害。抗微生物药物引起肝脏损害的机制可分为中毒和过敏2类:中毒

大多由其代谢产物所致,而非药物本身引起。代谢产物与肝细胞的某些分子结合可引

起肝细胞坏死,这种作用与剂量、年龄、遗传以及药物代谢过程等因素有关。过敏性

反应与个体素质有关,与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剂量无关。
     

(三)对消化道的损害。尤其经口喂药的龟可引起消化道损伤,主要是药物本

身对胃肠黏膜的化学性剌激引起,也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以及二重感染。其中金霉素

、强力霉素和二甲四环素等较重,土霉素次之。大环内酯类药物以红霉素为重,麦迪

霉素、螺旋霉素较轻。氨苄青霉素、林可霉素和氨基糖苷类药物,口服吸收的头孢菌

素、灰黄霉素、制霉素等以及磺胺类药物等所致的症状一般较轻。四环素和红霉素偶

可引起胃溃疡。人工半合成青霉素可引起急性出血性肠炎,以氨苄青霉素引起的机会

最多。四环素、氯霉素、林可霉素、头孢氨苄、头孢唑啉钠可引起伪膜性肠炎和真菌

性肠炎。长期使用四环素、某些磺胺类药物和甲硝唑可诱发胰腺炎。
     

(四)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

如大剂量长期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易致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表现为意识障碍、呕

吐、惊厥、昏迷、呼吸困难、肌肉痉挛、抽搐等。氨基糖苷类药物如卡那霉素、庆大

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等以及新霉素、万古霉素等均可损害前庭神

经和耳蜗神经。链霉素、多黏菌素B和灰黄霉素等可致视力障碍。使用大剂量新霉素

、链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卡那霉素和静注多黏菌素,对骨骼的神经肌肉接头处

有阻滞传导的作用,可引起呼吸肌麻痹。尤其与镇痛剂、麻醉乙醚、局部麻醉药、硫

酸镁等联用时,易引起肢体瘫痪、呼吸暂停,甚至死亡。
(五)对血液系统的损害。1. 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2. 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和

粒细胞缺乏症;3. 对血小板及凝囟血功能的影响。病龟表现为体色深晦,口腔膜和

舌苔呈淡白或灰白无色。

(六)对患体局部的损害。如肌注部位疼痛硬结等。

抗微生物药物有哪些过敏反应?

答:一般可分为过敏性休克、血清病型反应、血管神经性皮炎和变态反应性心肌损害

等。

什么叫二重感染?

答:正常龟类动物的口腔、鼻咽部、肠道和排泄口等均有多种寄生菌,这些菌群之间

相生制约,维持平衡共生状态。如果长期或超量使用广谱抗微生物药物,致龟体内敏

感菌被抑制,而未被抑制的细菌和真菌却乘机大量繁殖,引起了菌群失调而致病,此

称为二重感染。例如,以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口腔、肺炎、支气管炎症和败血

症最为常见。

什么叫耐药性?

答:由于抗微生物药物的广泛应用以及使用不当,从而导致耐药菌株的日益增多。这

已成为当前治疗感染性疾病面临的共同难题。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

,革兰氏阴性杆菌对链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红霉素、四环素类药物和半合成青霉素

类药物的耐药率也很高。耐药菌株以金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

居多。笔者发现,有70%以上的患病金钱龟种龟的耐药珠很高,有的到了无药可救。

什么叫交叉耐药性?

答:细菌对某种抗微生物药物产生耐药后,有时对其他抗微生物药物也同样具有耐药

特性,这种现象称之谓交叉耐药性。例如,当细菌对任何一种磺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性

后,对其余的磺胺类药物也就不再敏感了。

一些交叉耐药性的形成与用药剂量大小、时间长短没有必然相关。如,大肠杆菌对喹

诺酮类药物的交叉耐药性率已超过60%,而呋喃妥因应用50多年仍未见耐药,铜绿假

单胞菌对头孢吡肟和美罗培南也很少耐药。

什么叫药物的协同作用?

答:指两种药物合用时,一种药物对另一种药物的血药浓度没有影响,并改变后者的

药理效应。

药物的协同作用包括:(一)相加作用。如三磺合剂将三种磺胺类药物合并应用,其

抗菌效应相加,而对肾脏的毒性反应降低。(二)增强作用。如青霉素与丙磺舒合用

增强青霉素的抗菌作用。(三)增敏作用。如可卡因可抑制交感神经末梢对去甲肾上

腺素的再摄取,而出现去甲肾上腺素和甲肾上腺素作用增强。(四)拮抗作用。是指

两药物并用时效应小于它们分别作用的总和。如青霉素与红霉素联合用药,药效不如

单用青霉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