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播稻作技术应用风险大

 LM0318 2012-04-28
直播稻作技术应用风险大
作者:方圆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8-4-2 10:02:48
   水稻直播方式是在夏熟作物让茬后耕翻整地,将稻种直接播入大田的一种稻作方式。与移栽稻相比,直播稻减少了育秧、拔秧、插秧等环节,省工省力,省秧田,省成本。
  由于直播能减轻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压力和缓解夏季农忙时节劳动力紧张的矛盾,在近年来农村劳动力缺乏和水稻条纹叶枯病大暴发的前提下,水稻直播方式应用得到迅猛发展,应用面积和应用区域逐年扩大。据调查,2007年全省直播稻种植面积为786万亩,比上年增338万亩,增幅为75%,是2002年110万亩的6倍,其中苏州、泰州、镇江三市直播稻面积已占全市水稻种植总面积50%以上。
  水稻直播虽是一项省工节本的轻简化稻作技术,但也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一是品种与播种期不配套。主要表现为多数地方直接选用与当地正常育秧移栽相同生育期的品种直播,或者播种期过迟,导致直播稻生育期偏迟,后期遇低温寒潮的风险增大。二是播种质量不能保证,齐苗匀苗难。主要表现为田面平整度差,播种不匀,水分管理粗放,导致缺苗、死苗现象时有发生。三是杂草和稆生稻难防除。直播稻田草相复杂,草欺苗现象严重,杂草防控难度大,同时因连年直播造成稆生稻发生量大。四是抗灾能力差。近几年我省梅雨季都发生不同程度的涝灾,此时直播稻正处于苗期,耐涝能力差,受涝害严重。五是群体肥水调控难掌握,倒伏威胁大。直播稻分蘖节位低、群体基数大,按常规管理施肥浇水易造成中期群体偏大,苗体素质差,根系分布浅,植株抗倒性差。为此,省农林厅作栽站水稻科科长杜永林强调,水稻直播栽培技术虽属于简化式的粗放型栽培,但栽培管理要求高,难以实现高产稳产,正常情况下比大面积水稻亩产量低50~100公斤,生产风险大,应慎重选用直播稻技术。里下河南部和苏南部分直播稻技术应用基础好的地区,应选用适宜品种和抓好关键技术环节,努力提高直播稻产量。
  采用水稻直播技术应选用比当地大面积水稻品种生育期短的品种,里下河地区宜选用中熟中粳稻品种,苏中沿江、沿海地区宜选用部分生育期短的迟熟中粳稻品种,沿江及苏南地区宜选用生育期短的迟熟中粳稻或早熟晚粳稻品种。苏中地区尽量在6月10日前播种结束,苏南地区在6月15日前播种结束。播前精细整地,达到“早、平、实、通、净”的标准。每亩用种量为3~4公斤,每亩基本苗控制在8万~10万。采取促前、稳中、攻后的施肥方法,重视有机肥和磷钾肥的施用。水分管理采取浅水分蘖、多次轻搁、后期间歇灌溉的灌水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