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闽南游踪·细读泉州:蔡氏古民居

 易之复 2012-04-29


蔡氏古民居

 

    传统的闽南民居以及闽西的土楼,历来被誉为福建的两支民居奇葩。此行我已经看过了漳州的二宜楼。在离开泉州之前,又专门抽了半天的时间,跑到南安去看著名的“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蔡氏古民居,位于泉州南安市的官桥镇漳里村所属的漳州寮自然村,距离泉州市区只有 20 公里,距厦门市约80公里。与几公里外324国道的喧闹相比,这里显得极为冷清,也许还是因为旅游淡季的原因吧,自己随便讲几句话都会觉得会打破了周边的宁静。

    整座古民居群规模宏大,布局严整,设计独特,雕饰精美,是闽南清代传统民居中的典型代表。不仅单体建筑的设计施工为闽南民居之上乘,其宏大的规模更为闽南所仅见,所以闽南人称其为“皇宫体”民居,而本地人索性直呼为“小故宫”。因为它大量沿袭、保留了传统的闽南民居建筑风格,集中表现了闽南独特的建筑技艺,因而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1996年9月2日,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9月,入选“泉州十八景”。

 

 



 

 

 



 



 

    这处建筑群是由旅居菲律宾的富商蔡启昌和他的长子蔡资深为蔡氏家族营建的,自清朝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始建,至宣统三年(1911)年竣工,前后历时达44年之久。据蔡氏后人说,他们的祖先初来时,此地还是一片无名荒野,将就搭个草寮把家安顿下来,遂取名“将就寮”。后来发了,不再将就了,就取谐音改为“漳州寮”,其实是和漳州毫不相干的。 

 

 



 


   

    蔡姓是福建省的大姓,按照2007年的统计在全省排行第11,在全国排行第44。若从历史人口学的角度来看,福建蔡姓当然也无法回避中原移民南迁的历史背景。

    蔡姓的始祖,可追溯到西周初年的蔡叔度,乃周文王第五子,周武王之弟。武王克商后,叔度受封于蔡(今河南上蔡县),史称蔡叔。武王去世,成王继位,蔡叔等发动叛乱,被周公平定后,遂被放逐。在此之后,周成王仍将蔡叔之子胡封于蔡。

    春秋时,蔡姓主要繁衍于现在的河南省境,其间因受楚国所逼,曾先后迁徙于新蔡(今属河南)和州来(今安徽凤台,时称下蔡)。西晋惠帝时,曾将蔡氏聚居的河南陈留郡的一部分划出设置济阳国,后改济阳为郡,辖区相当于今河南兰考、民权一带。故蔡姓族人大都以“济阳”作为郡望或堂号。

    两晋时期,战乱频仍,迫使蔡姓族人随同中原士族大举南迁,辗转定居于江浙各地。至唐初时,蔡姓宗族已开始入迁福建、广西等地。安史之乱暴发后,中原蔡姓族人又一次大举南迁,与唐初先入闽之蔡姓混成一体,逐渐发展成福建大姓,并成为今天台湾和广东蔡姓的重要来源。宋朝时期外族不断入侵中原,仍留在北方的蔡姓族人不得不再次大规模南迁,进入江浙、皖南、福建、广东等地,使南方蔡姓人口大幅增加。至北宋蔡襄时,已是名扬天下的大族。今日晋江青阳蔡氏祠堂的正厅有一副对联,上联是:“裔出周代,肇基唐代,官封宋代,长绵百代振家声”,下联是:“脉映济阳,支分莆阳,派衍青阳,好就三阳开泰运”,概括说明了青阳蔡姓的源流和发展。官桥镇漳里村的蔡氏堂号也是“济阳衍派”,正是源于蔡襄这一支脉。

 





 “荔谱传家”

 

 

   

“莆阳世胄”

 

    明清时代,蔡姓已迁衍各地,并远播海外。南安地方贴近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唐宋以来,历代都有人出海谋生,明清时代更有大批人出洋闯荡,其中不乏成功者。蔡氏古民居的创建者蔡启昌、蔡资深父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据民国四年《南安县志》中《蔡启昌》一文记载:“蔡启昌,名树清,三十五都漳里人。商于吕宋,积资甚裕,量宏好善。捐修文庙考棚,筑造寺院桥路,恤孤怜贫,施茶舍药,倡设拯婴堂,靡不踊跃乐输”。

    据菲律宾柯蔡济阳公所《蔡永明翁传略》记戴 :蔡资深,乳名浅,字永明,号安亭。于清朝后期与其父南渡菲律宾,父子同心协力,在岷市的后街仔开设晋益小烛铺子。1850年蔡启昌回国,铺子交由蔡资深经营。蔡资深克勤克俭,取信于当地百姓,在岷市广置产业,经营范围和规模盛及一时,先后涉及百货、布匹、木材、房地产、家具、大米、纺织、铁器等方 面。

    积累起雄厚财力的蔡资深热心公益,乐善好施,办学兴教,收养弃婴,修桥造路。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时逢安徽、浙江、江苏遭受水灾,他捐金万两,又集资数百万两赈灾济民。为表彰义举,清廷封了他一个“资政大夫”的闲职,其妻也诰封为二品夫人。

    中国人传统的重土轻商观念,使蔡氏父子感到经商如水中浮萍,没有土地的厚重与坚实,认为“久远之业商不如农”,故应“仕农工商全面发展”。于是在故乡广购荒地,组织兄弟子侄开垦种植,并于其中择地建立祠堂祭祀先祖,先后帮助兄弟辈在此建起了这二十多幢大宅。

 

 





 

 

    虽然也有学者认为福建(尤其是沿海地区)的民居具有海洋文化的痕迹,但就现存的多数民居而言,更多的还是受到本土文化,特别是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蔡氏古民居也是如此。

    蔡氏古民居东西通长200多米,南北通宽100多米,占地面积约16000多平方米。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建筑16座,东部三排两列,西部两排两列,南北纵深,前后平行。绝大部分宅第的中轴线取向南偏西5度,夏季南面日晒不入室内,冬季北风被后墙挡住,是闽南地区的最佳民居朝向。最大的一座宅第处于西端,是群体中惟一东西朝向的建筑。最小的一座地处东端,东北角上建有一座两层的读书楼,当地人称之为“梳妆楼”,是蔡氏的家塾及主人聚宴消闲之处。

 



 

    每排宅第之间前后相距10米左右,其间砌以石埕(埕——《高级汉语词典》:“福建和广东沿海一带饲养蛏类的田”。此处似应作“小型广场”解)相连。每列宅第的左右山墙之间,铺设两米宽的石路,作为防火通道,通道下面则是排水用的阴沟。建筑群的南端,隔着石埕有一排倒座的侧屋,俗称“花向”,那是佣仆的居所。

 

 



石埕

 



防火道

 

 

 





“花向”——佣仆居处

 

    宅第的单体建筑多为三进或两进的五开间布局,平面上以庭院为核心,再于庭院两侧(或一侧)布置条形房屋,称为“护厝”。构成方形院落的各间住屋相互联属,屋面搭接构成天井,紧紧包围着中间的院落,俗称“四水归堂”。在湿热的夏季,天井可以产生阴凉的对流风以改善小气候,同时具有通风,采光功能。正房的屋顶采用硬山式,部分门厅和厢房作卷棚式。为了减少台风的损害,屋脊常常做成漏空图案。

 

大门旁还开有两个侧门

 



  

  一道屏门挡在大门与天井之间

 

 


    



进入天井

 

 



从天井回看屏门

 

 

 



“护厝”,其实就是北方的厢房

 

    古民居的建材以砖石为主。闽南沿海地处台风带,一般的土木建筑难以抵御台风的侵袭。而这一地区盛产优质石料和精细的粘土砖,因而闽南民居的最大特色就表现在极为和谐的砖石混砌外墙。红砖墙面磨砖对缝,纹理细腻多变,墙面装饰以及色彩纹样表现出独特的地域风格。石材主要用在墙基、室外的立柱和柱础、门窗边框,以及花台和台阶,在周边的红墙映衬下,青白色的石质部件勾勒清晰而富有立体感。而室内则全部为传统的穿斗式雕梁木架。窗的种类繁多,有砖构窗、石构窗、瓷构窗、木构窗等。 

 

 



 砖石混砌的外墙,磨砖对缝,周边饰以砖雕

屋顶是透空屋脊,檐下饰有彩绘泥塑

 

 

  

虎脚造型的花岗岩勒脚

 

 



  

辉绿岩高浮雕柱础

 

 


  



  穿斗式木梁架

 

 


   

石窗

 

 



 

镂雕石窗

 

 



 

高浮雕木窗

 


    在整体造型上,古民居的平面长宽尺度明显大于高度,给人的印象像是牢牢地扒在大地上,让人马上会联想到它的抗风能力。朱红砖墙、红色瓦顶、白色石材和绿色的琉璃花饰,色调和谐而明朗。山墙博风上的白色浅浮雕悬鱼,琉璃镶嵌漏花气窗,以及燕尾形屋脊高昂起翘的翼角,无不增加了建筑的轻盈感。 

 

 



琉璃镶嵌漏花气窗 

 

 

 




燕尾形屋脊

 

 


  

 

 

    建筑内外雕梁画栋,装饰着精美的木雕、泥灰雕、砖雕,以及花岗岩和辉绿岩的石雕,采用透雕、浮雕、平雕多种手法,塑造出飞禽走兽、花草虫鱼、山水人物、戏剧故事和博古图案。门墙厅壁间,到处点缀着书画,其中很多是当时的名流书画,如读书楼上木隔扇中,就有清末泉州籍状元吴鲁和清同治朝状元陆润庠的书法真迹。 

 

 



覆莲式木雕垂花

 

 

 





木质高浮雕戏文

 

 





山墙博风上的泥灰浅浮雕

 

 





 

 





交趾陶塑

 


 





大门外的石刻书画

 

 





陆润庠手迹 

 

 

    早在晚清时代,这样一座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蓦然矗立在冷清的闽南乡野,应该是极为辉煌而引人注目的。从壁板间的字画题款上,也可以看出宅第的主人与当时社会名流间的频繁往来。从某些题字的内容中,也可以看出聚族而居的蔡氏宗族是如何探讨以“忠”、“恕”二字为核心的“睦族之道”。

 

 



 

    在宅第落成之后的近百年间,国内先后发生了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战争、辛亥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乃至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其中有很多都是直接影响到闽南地区。尽管这处老宅子也曾经历了三灾八难,可它还算是囫囵着保存下来了,基本上没有伤筋动骨。

 

    事实上,当年也并非所有的蔡氏族人都住在这所大宅子里,按照蔡资深当初设想的那样开垦务农,其中仍很多人都走上蔡资深一样的道路,到菲律宾,或是厦门经商。如今,蔡氏的后代已遍居全国和世界各地,至今仍在蔡氏古民居居住的仅又十几户,百余人口。海外族人已久不通音讯,漳州寮的人们也说不出个准确数字。 

 




 

 




 





制作红薯淀粉,这是闽南人最常吃的粉线的基本原料

 

 



 



厝边小园

 

 


    



大宅子里最年轻的蔡氏族人 

 

    改革开放以来,蔡氏民居成为文物保护对象,并几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播的屏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将之列为古建筑保护对象,在不长的时间里,蔡氏民居又变得引人注目,这座尘封古宅院的身价陡然看涨。走近蔡氏古民居,宛如走近一段历史。那些随处可见的精美石雕、木雕和砖雕,虽经日月侵蚀,却依然弥足珍贵。令人慨叹的不仅仅是“济阳衍派”的蔡氏宗族,更多的恐怕还在于先人留下的这些令人惊叹的文化遗产。创造这些文化遗产的先人是闽南人,更是华夏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