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挥优势、准确定位,促进洪湖市域经济健康发展

 悟智逸仙 2012-04-30

发挥优势、准确定位,促进洪湖市域经济健康发展

 

以武汉为中心,由黄石、黄冈、鄂州、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和洪湖、京山、广水等城市构成的武汉城市圈,国土面积不到全省的三分之一,却集中了全省一半以上的人口和六成以上的GDP总量,是湖北人口、城市、产业最为密集的区域和经济共同体。武汉被定位国家中心城市,必将首先发挥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目前圈内的武汉“一城独大”,其它城市都处于边缘地带,谁的经济规划、发展战略、城市定位等占位高、起点高、发展快,谁就能把握经济增长的引擎,实行市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洪湖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鱼米之乡,土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她与大武汉地缘相临、人脉相亲、产业相连、生态相关,有着良好而广阔的合作基础。同时洪湖又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武汉城市圈的观察员之一、鄂西生态旅游圈成员单位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武汉带动洪湖发展有利于发挥武汉在城市圈和长江经济带中的龙头作用,这完全符合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城市反哺农村、以大带小、城乡统筹的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洪湖加快与武汉及其它各城市的资源整合,寻求与各城市在发展条件、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等方面的互补性和错位性,成为提升洪湖竞争力和融入武汉城市圈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积极推动洪湖融入武汉城市圈,有利于对接以武汉为中心城市群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促进优势资源的互补整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集聚效应;有利于在接受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工业结构,促进骨干产业的提档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有利于与圈内的城市特别是武汉建立统一的、开放的大市场,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按照城市圈内设施建设和城市发展的总体布局,加强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化水平;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技术的合作交流,推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同时,洪湖积极融入武汉城市圈对于促进洪湖自身的建设和实现跨越发展以及推动城市圈的建设与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洪湖市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明显

建设武汉城市圈的抓手是“五个一体化”,我们认为一体化的要害是分工,分工的依据来自于比较优势。洪湖要想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就必须认清自身的比较优势,做到知己知彼,才能与龙头共舞,与城市圈内的其它城市协调发展,具体的讲我们有以下比较优势:

一是区位比较优势:洪湖直接与武汉市汉南区接壤,与蔡甸区毗邻。其市区距武汉主城区在100公里以内;洪湖的地理位置绝不亚于已经加入城市圈的多数县市。可以这么说,没有洪湖的加入,武汉城市圈的西南角便缺了一块,使“趋圆性”大打折扣,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圈。如果洪湖被排除武汉城市圈之外,会对武汉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在交通、市场和产业、生态方面的整体规划、布局和一体化建设等方面带来严重的阻碍。

二是交通比较优势:水路方面,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可通江达海,洪湖城区拥有长江港口码头16个,年吞吐量180多万吨,可停泊30005000吨级的货轮。正在规划建设的还有洪湖新港、新滩港和洪湖旅游港口;陆路方面,汉洪东荆河大桥及汉洪高速正式通车,洪监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建设,目前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洪湖段,燕窝长江大桥和乌林长江大桥的规划建设也正在稳步推进,逐步完善与京广、京九等铁路和京珠、沪蓉、随岳等高速公路的无缝对接为洪湖连接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三是产业比较优势:洪湖初步形成了石化设备制造、水产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和汽车零部件制造四大产业集群,特别是石化设备制造产业已聚集160多家生产企业,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重点扶持的60家产业集群之一,其产业集群规模和科技含量是武汉周边县市少有的,既在全国有非常强的竞争力,也与武汉的石化产业有相应的配套能力;洪湖经济开发区的水产品加工园已被省政府确定为6家省级重点水产品加工园区之一,水产食品加工产业有望成为我市又一个全省重点扶持产业集群;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正蓄势待发;特色农业已形成水稻、水产、果蔬、畜禽、林木等七大特色板块,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62家,绿色无公害特产生产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重要影响。

四是旅游比较优势:洪湖发展旅游业基础好,潜力大,特色鲜明,前景广阔,在武汉城市旅游圈中独树一帜。有以大湖为依托的生态旅游、以湘鄂西苏区革命纪念公园等为基础的红色旅游、以“悦兮·半岛”国际温泉度假村为载体的温泉旅游资源和以新农村建设成果为基础的乡村旅游。目前,已经开发成熟的景区有国家AAAA级蓝田生态旅游风景区,“悦兮·半岛”乌林国际温泉度假村,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湘鄂西苏区革命纪念公园,茶坛岛旅游风景区等。正在开发中的有规模宏大的“洪湖岸边是家乡”湿地生态旅游城、滨江度假区、中国特奥运动训练基地等。“观大湖、游红都、品湖鲜、沐温泉”的休闲度假式旅游格局在圈内少有。

五是生态比较优势:洪湖地处武汉城市圈上游,对武汉等多个城市的生态环保有着直接影响,早在20038月国务院批复的《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中,洪湖就与武汉、嘉鱼、鄂州、黄冈等地作为一个整体,纳入“鄂东南天然湖泊湿地群”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洪湖市境内有大小湖泊102个,面积468.7平方公里,洪湖是全国第七大淡水湖,面积348.3平方公里,水生高等底栖动物量居全国首位,底栖动植物量居全国第二位。作为全国少有的湖泊生态湿地和长江生态湿地,洪湖对武汉及城市圈的生态价值功能更是无可替代的。

二、洪湖市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定位

洪湖要想做好“融入”这篇文章,我们觉得不能搞“大而全”,面面俱到只会淹没洪湖特色,模糊战略定位。必须摆正自己在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定位,在全局中甘当发展“配角”,在局部争做“主角”,具体而言,就是要突出重点,扬长避短,在区域专业化分工体系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力求在重点领域、特色功能上挖掘洪湖发展潜力,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

洪湖融入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定位:按照省委、省政府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重大部署,坚持“规划同步、交通接轨、工业配套、农业入市、旅游加盟、资源共享”的方针,充分利用洪湖的比较优势,积极承接大武汉产业转移,有效承担大都市功能延伸,在建设“四大基地”过程中,不断提升洪湖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开放水平,把洪湖建成最具特色的卫星城、滨江现代工业城、生态文化旅游城、水乡园林宜居城和湖北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按照专业化分工和区域化协作的总体要求,洪湖与武汉城市圈对接的重点是建设好“四大基地”:

第一,现代制造业协作配套基地。武汉是华中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在十二五期间,她将打造以四大支柱产业和六大优势产业为载体的现代制造业,带动城市圈工业的发展。洪湖石化设备制造、水产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和汽车零部件制造等主导产业在圈内特色与优势明显。以武汉打造现代制造业为契机,充分发挥洪湖经济开发区、新滩新区、府场经济开发区、洪湖临港工业园等园区集聚效应,加强主导产业与武汉的协作配套,优势互补,双向拉动,多重辐射,产生“共赢效应”。

第二,农副产品加工供应基地。与圈内各市相比,洪湖农业资源较为丰富,农业大市地位突出。可面向大武汉,放眼大江南,做好圈内城市特别是武汉居民“吃喝这篇大文章,大力发展纯天然、无公害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延伸主导农产品的产业链,把洪湖建成武汉的“米袋子”、“油罐子”和“菜篮子”,使洪湖成为城市圈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区。

第三,旅游休闲度假基地。洪湖是武汉城市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圈内唯一的集绿色生态旅游、温泉养生旅游、红色革命传统旅游、乡村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县市。通过加强旅游资源整合,特别是打好“洪湖牌”,吸引更多的武汉市民和到武汉的游客就近到洪湖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使洪湖成为武汉城市旅游圈名副其实的“后花园”。

第四,区域性物流连锁配送基地。洪湖是鄂西南的门户,地理特殊,交通便捷,市场广阔。可面向大武汉,构建大市场,搞活大流通,把洪湖建成城市圈内重要的区域性连锁配送物流区,逐步成为鄂湘两省交界的区域市场中心。

三、推进洪湖市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融入这两个字,说起来简单,但要想真正得到落实那也是非常难的事。不管怎样,摆在我们面前的只能勇往直前,没有退路可言。下一步我们将采取积极的态度,运用多种形式和办法全力推进融入工作。

第一,突出行政引导和专班运作,高位推进融入工作。一是成立高规格的领导小组。实践证明,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仍然是推进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重要保证。因此我们准备成立由市委书记任主任,市长任第一副主任,市“四大家”有关领导任副主任,市委、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各乡镇区办一把手为成员的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委员会。二是建立强有力的工作专班。我们打算专门成立由一名市委常委任主任的融入工作办公室,负责统筹、组织、协调推进全市的融入工作。同时,我们正在制定融入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将工作目标分解到各地各部门,并纳入到全市目标管理之中,真正做到上下齐心,左右合力,形成融入工作“一盘棋”。三是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融入活动。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开展高层对话,尽快达成合作协议,把洪湖与武汉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连接在一起;要充分利用洪湖与武汉的地缘人脉关系,加强与武昌区、汉阳区、硚口区、武汉经济开发区、东湖高新区等地的交流与协作,积极争取武汉的产业转移或配套,并建立干部互派挂职锻炼机制;要坚持每年在武汉举办12次有一定规模的推介联谊活动,组织我市企业与武汉企业互帮互助共谋发展。

第二,突出规划先行和交通对接,同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编制总体规划。要基础规划先行,依靠科学规划指导区域协作,引领未来发展。洪湖在武汉城市圈中的发展规划,要与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整体接轨,做到全局一盘棋。同时要按照洪湖在城市圈中的定位编制完成全市“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实施方案,以及空间、产业、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综合交通等各个方面的专项规划等。二是建立三个示范区。建立中心城区、曹市—府场镇、新滩镇三个“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把示范区内的工业园建设作为发展的突破口,按照“产业相对聚集、布局相对集中、土地相对集约,人有我优,适度超前”的原则,提高现有园区的档次与品味,瞄准省级、国家级园区标准进行建设,力争把三大园区建成承接武汉产业转移的桥头堡,把示范区建成环境友好的先导区、“两型”产业的聚集区和城乡一体化的先行区。三是做好交通对接。围绕构建“一小时经济圈”坚持外抓对接,内促循环,加强洪湖以武汉为轴心的交通建设,形成承接武汉、呼应全国、联通县市、沟通邻省的开放型、立体式大交通。重点是对接“外网”,我们要抓住武汉市启动“环形放射状”路网建设的机遇,推进“两路两桥一港”(汉洪监高速、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洪湖段、燕窝长江大桥、乌林长江大桥和洪湖新堤港区)的建设,积极争取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洪湖段南移途经乌林长江大桥,使洪湖更多的区域进入连接“1+8”的辐射交通圈,能与武汉、长沙、岳阳、荆州、咸宁等大中城市快速对接。

第三,突出比较优势和差异竞争,积极推进产业融合。产业对接是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基石。我们要从武汉产业结构调整中寻找自身支柱产业与武汉产业发展和转移的结合点,在产业协作上坚持优势互补、错位发展、联动发展。洪湖的产业发展现状决定我们要走竞争性被动转移和配套性局部转移的路子。因此,关于我市石化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问题,我们必须抓住武汉将打造中部地区石油和化学工业生产基地的战略机遇,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引导分散在各地区的石化设备制造企业向府场—曹市工业园搬迁,提高我市石化设备制造企业的聚集度,成为武汉石油和化学工业的配套产业链。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将洪湖建成全国石化设备制造产业的技术研发中心、产品生产中心、市场交易中心和信息传递中心。关于我市水产食品加工产业的发展问题,我们必须抓住武汉人口稠密、食品消费量大、重点发展食品加工产业的战略机遇,一方面引导我市水产食品加工向规模化、集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我市水产大市的优势,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在武汉等圈内城市建立“洪湖水产集贸市场”,成立营销专班,推介洪湖水产。关于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问题,我们必须抓住武汉推进东风本田二厂、神龙三厂、东风自主品牌乘用车等项目建设的战略机遇,明确定位新滩新区为汽车零部件产业专业园区,加大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汽车工业区协作配套,进一步通过大力招商,做大做强特色,使其成为承接汽车零部件产业专业园区的“桥头堡”。关于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问题,我们必须通过给足给优政策,使洪湖经济开发区向专业化园区发展,为承接武汉品牌服装工业园和汉正街家纺工业园转移打好基础,使我市纺织服装产业能形成纺纱、制衣、印染、后处理等完整的服装产业链。关于旅游产业的发展问题,我们必须聘请专家策划、包装,开发周末游、自驾游、节假游等短期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以吸引更多的武汉人。引导旅行社在武汉及圈内其它城市互设门市部,采用武汉城市圈统一旅游服务标准,打造圈内旅游宣传促销平台,形成圈内景区互动、线路互推、客源互送、互惠互利的局面。

第四,突出“四大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特色卫星城建设。一是建设现代制造业协作配套基地。重点培育发展兴洪纺织、天进纺织、德炎水产、洪湖浪米业、长江石化、昌发容器、昶润汽配等30家骨干企业,着重抓好长江石化、德炎水产和振声集团的政策扶持上市工作,加快培育石化装备、汽车零部件和农产品加工业两个百亿元特色产业集群,打造洪湖经济开发区、府场经济开发区和新滩新区三个百亿元产业园区,使洪湖成为武汉产业转移和协作配套的最佳基地之一。二是建设农副产品加工供应基地。以“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为纽带,联结和延伸洪湖在城市圈内有比较优势的农副产品,做到“餐桌消费在武汉,活鲜供应在洪湖”。着力抓好82万亩优质稻、50万亩“双低”油菜、70万亩水产、20万亩水生蔬菜、五万头牲猪、30万只水禽生产基地的标准化建设,为武汉提供优质农产品。着重发展水生蔬菜、瓜果、肉类、蛋类和水产品的冷藏、保鲜、速冻、脱水加工及分割包装项目,以适应城市“农改超”的需要。三是建设旅游休闲度假基地。以大湖生态旅游板块、红色旅游板块、乌林温泉和三国文化旅游板块为基础,重点将“悦兮半岛”温泉、蓝田生态园、茶坛岛、滨湖渔家风情园、湘鄂西革命纪念公园等旅游景点(区)推向武汉市场,形成温泉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等产品系列和与此相对应的多条旅游线路,使洪湖真正成为武汉的“后花园”。四是区域性物流连锁配送基地。依托武汉等圈内城市的大市场,突出洪湖特色,强化聚集功能,加快建设和完善我市的水产品、粮食、棉花、油脂等区域性的农副产品专业市场。重点推进闽洪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后期冷链物流、信息化工程的建设,支持德炎水产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冷链系统、安全系统和可追溯系统的建设,推动农产品流通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洪湖特色产业,促进洪湖鲜活农产品和加工产品方便快捷地进入以武汉为中心的圈内市场乃至全省、全国的大市场。借助武汉商贸流通业发达的优势,推进洪湖流通产业的创新,争取武商、中商、武汉工贸三大商业集团到洪湖兴办购物中心、连锁店和超市,形成以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为重点的新型商贸流通板块。

当然,我们也清楚,能不能被武汉城市圈所融入,并不是我们说了算。如果武汉城市圈敞开胸怀,接纳我们,能让我们尽快融入,那也是我们盼望已久、梦寐以求的事。要是我们暂时还不能被吸纳,那只能说明我们的条件还不具备,与其它圈内城市还存在着明显的距离,我们也不会因此而放弃,更不会气馁,我们将举全市之力奋力拼搏,争取让洪湖在跨越发展的现实中尽快融入武汉城市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