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斋:会做人,让你人财两旺

 東泰山人 2012-05-02

会做人,让你人财两旺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2-04/26/content_1684540.htm

大洋新闻 时间: 2012-04-26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胡国俊

 

  胡国俊 

  中国画报出版社

  为人处世要留有余地

  《菜根谭》中有一句这样的话: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留人宽绰,于己宽掉,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为人处世中,留余地,就是不要把事情做绝。于情不偏激,于理不过头。这样才会使自己得到保全。

  韩国北部的乡村路边有很多柿子园,每到深秋,处处可见农民采摘柿子的身影。采摘结束后,有些熟透的柿子却被留在了树上,成为一道特有的风景。当地果农说,不管柿子长得多么诱人,也不会全部摘下来,因为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

  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柿子留给喜鹊吃?原来,这里是喜鹊的栖息地,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有一年冬天,下了很大的雪,几百只找不到食物的喜鹊在一夜之间都被冻死了。第二年春天,柿子树重新吐绿发芽,开花结果,就在这时,一种不知名的毛虫突然泛滥成灾,使得那年的柿子几乎绝产。从此以后,每到收成季节,果农都会留下一些柿子,吸引喜鹊来这里过冬,喜鹊仿佛也知恩图报,到了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这一年柿子的丰收。

  多么神奇啊!其实,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给别人留有余地,往往就是给自己留下了生机与希望。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待人处世中,万不可把事做绝,要时时处处为自己留下可以回旋的余地。给别人留有余地,其实就是给自己留下了一条退路。《红楼梦》中的平儿,虽是凤姐的心腹和左右手,但在待人处世方面,始终注意为自己留余地、留后路,既没有犯凤姐所说的“心里眼里只有了我,一概没有别人”的错误,更不像凤姐那样把事情做绝。平儿对于众人绝不依权仗势,趁火打劫,而是时常私下进行安抚,加以保护。一方面缓和化解众人与凤姐的矛盾,另一方面顺势做了好人,为自己留下余地和退路。凤姐死后,大观园一片败落,平儿却多次获得众人帮助渡过难关,终得回报。

  无论是在平时的生活中与人交往,还是特定的情形下与人相处,留有余地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因为有余地,别人才会有更多选择的机会,但是最终获得利益的还是你。      

  宋朝精通《易经》的大哲学家邵康节与当时的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是表兄弟,同时和苏东坡有往来。但二程和苏东坡一向不睦。邵康节病得很重的时候,二程弟兄在病榻前照顾。这时外面有人来探病,程氏兄弟问明来人是苏东坡,就吩咐不让苏东坡进来。躺在床上的邵康节,此时已经不能再说话了,他就举起一双手,比划成一个缺口的样子。程氏兄弟有点纳闷,不明白他做出的这个手势是什么意思。不久,邵康节喘过一口气来,说:“把眼前的路留宽一点,好让后来的人走走。”说完,他就咽气了。

邵康节的话是很有道理的。人生大舞台,风云变幻,何处没有矛盾?何时没有纷争?社会上的人,有坦荡君子,也有戚戚小人,如果你没有宽容的心怀,就无法与他人和睦相处。与他人发生矛盾时,你若能够理解包容,留几分余地,矛盾也许会迎刃而解,还会得到更多人的信任和尊敬。

拒绝别人,也是一种技巧

  拒绝是为人处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个人走向成功、成熟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部分,缺少了对拒绝的掌握和操练,很难说你是成功的和完善的。

  俄国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先生有一次在巴黎举行演奏会,获得巨大成功。有一位贵妇人对他说:“伟大的钢琴家,我真羡慕你的天才,我也去看你的钢琴演奏会,可是票房的票已经卖光了,您能帮我找一张门票吗?”鲁宾斯坦先生手中也没有票,又不愿给演奏举办者增添麻烦,当然不想答应她的要求,但是,他没有直接拒绝,因为直接拒绝攻击性太强,锋芒太露,因此,他采用先承后转法,把拒绝间接化。他平静地答道:“遗憾得很,我手上一张票也没有。不过,在大厅里我有一个座位,如果您高兴……”贵妇人非常兴奋地问道:“那么,这个位置在哪里?”鲁宾斯坦先生答道:“不难找——就在钢琴后面。”

  这样的座位自然是属于钢琴家自己的,但是,由于这个拒绝是间接的,直接语义上的同意提供座位,让对方心里产生满足感,然后间接暗示出座位的虚幻性,使对方的心理预期落空,既风趣幽默,又使人从紧张中得到松弛,很自然地接受你的拒绝。尽管鲁宾斯坦先生没有满足贵妇人的要求,但贵妇人并不埋怨他,这一切都是因为拒绝的艺术。

  不管是谁,遭到拒绝都是很正常的,但用“不”、“不行”、“不知道”、“没有”等冷冰冰、硬邦邦的回答,必然增加对方心中的不快和失望。巧妙、婉转的拒绝,不仅可使这些不快和失望降到最低限度,而且还会得到对方的谅解和认可。和鲁宾斯坦先生一样,美国出版界的传奇人物赫斯脱先生也是善于拒绝别人的高手,他总是能用自己巧妙的方法,既拒绝了对方的要求,同时又不让对方感到不快和失望。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拒绝别人呢?

  1.耐心倾听对方的要求。即使在对方述说中途就已经知道必须加以拒绝,也要听人把话说完。既表达对其尊重,也可更加确切地了解其请求的主要含义。

  2.拒绝的话不要脱口而出,否则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拒绝别人时,要首先感谢对方在需要帮助时可以想到你,并且略表歉意。注意,过分的歉意会造成不诚实的印象,因为如果你真的感到非常抱歉的话,就应该接受对方的请求。

  3.必须指出拒绝的理由。指出真诚的并且符合逻辑的拒绝理由最好,有助于维持原有的关系。如果你觉得拒绝的理由不充分,也可以直接拒绝不说明理由。千万不可编造理由,因为谎言终究会被揭穿。当你说明理由后,对方试图反驳,你千万不可与之争辩,只要重申拒绝就行了。争辩会把理性转化为感性。

  4.拒绝对事不对人。一定要让对方知道你拒绝的是他的请求,而不是他本身。

  5.让对方知道拒绝是为了他好。如果有人叫你一起去干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或者涉及原则性的问题,你应当坚决拒绝,并陈述其利害,让他觉得这样做对自己不利,你的拒绝确实是为了他,明白了这些,他就不会对你怀恨在心,也较容易放弃自己的念头。

该聪明时聪明

  该糊涂时糊涂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生活中难得的不是聪明,而是难得糊涂。“过程糊涂、结果不糊涂,表面糊涂、心里不糊涂,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这是中国人糊涂哲学的精髓。糊涂哲学体现的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一种谦卑为人的态度。会做人,就要学会该聪明时聪明,该糊涂时糊涂。假如有人告诉你:“某某人在背后骂你。”你听后会作出什么反应?你可能会非常恼怒,想立即去找这个人算账。如果是这样,那你不仅气坏了自己的身体,而且还会扩大事态,徒增痛苦。

  富弼是北宋名相,在他年少时,有一次走在洛阳大街上,平白无故地遭人斥骂。有人过来悄声说:“某某在背后骂你!”富弼说:“大概是骂别人吧。”那人又说:“人家指名道姓在骂你呢!”富弼想了想说:“怕是在骂别人吧,估计是有人跟我同名同姓。”骂他的人听到后很是惭愧,赶紧向富弼道歉。年少的富弼分明是假装糊涂,却显示了他的聪明睿智。

  为人处世中,人与人之间不免会产生些摩擦,引起些烦恼,如若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往往越想越气,这样很不利于身心健康。如做到遇事糊涂些,自然烦恼会少很多。

  二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激战后两名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这两名战士来自同一个小镇。两人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安慰,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依然没有与部队联系上。有一天,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又艰难度过了几天。可也许是战争使动物四散奔逃或被杀光,这以后他们再也没看到过任何动物,仅剩下一点鹿肉,背在年轻战士的身上。

  有一天,他们在森林中又一次与敌人相遇,经过再一次激战,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他们自以为已经安全时,只听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亏伤在肩膀上!后面的士兵惶恐地跑了过来,他吓得语无伦次,抱着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并赶快把自己的衬衣撕下来包扎战友的伤口。晚上,未受伤的士兵一直念叨着母亲的名字,两眼直勾勾的。他们都以为自己熬不过这一关了,虽然饥饿难忍,但他们谁也没动身边的鹿肉。天知道他们是如何度过的那一夜。第二天,部队救出了他们。

  事隔三十年,那位受伤的战士安德森说:“我知道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战友。当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他发热的枪管。我怎么也不明白,他为什么对我开枪?也许他想独吞我背着的鹿肉,我也知道他想为了他的母亲而活下来。但我当时假装不知道谁开的枪,如果我说破了,我们两个人可能会拼命,那样,可能我们两个人都会丢了性命。此后三十年,我假装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来,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那一天,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几十年的朋友,如果可能,我愿意永远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就这样糊涂地过一辈子。”

  生活中,有的人很聪明,但办事却处处受阻,有的人在事业上能够勇往直前,而在人际关系的问题上却疲于应付。也许,他们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缺一点“该糊涂时糊涂”的人生智慧。

送礼,是一门学问

  送礼,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说,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也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它能反映出感情投资者的一种文化、教养、交际水平,还能反映出他对对方的一种了解程度以及关系的远近。如果送礼送得恰当的话,会收到非常好的成效,它不仅让受礼的人接受得轻松、愉快,而且送礼者自己也会很开心。

  首先,你选择的礼品必须使受礼者觉得你的礼品非同寻常,倍感珍贵。一般说来,对家贫者,以实惠为佳;对富裕者,以精巧为佳;对恋人、爱人、情人,以纪念性为佳;对朋友,以趣味性为佳;对老人,以实用性为佳;对孩子,以启智新颖为佳;对外宾,以特色为佳。还要谨记一点的是,礼物的好坏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

  要学会送礼,还要选对时间、地点,更要注意场合,这样才能使人接受。送礼的场合是可以随机应变的,有很多人特别喜欢选择在晚上到对方家里,但这未必是最好的拜访时机,晚上很可能对方不在家,送去了礼物却未见到要见的人,真的是很遗憾。有时对方在家,但家中又有客人,带着礼物也不如你所愿。最好的时间就是在他上班还没动身之前,这样既没有旁人的打扰,礼送到了,要办的事就可以办了。

  其实,送礼的关键还是要有适当的理由。在送礼时总要有一个恰当的理由,没有由头的送礼,别人如果碍于面子,碍于外界的谈论而推托,这时就更加麻烦了。但有了理由就好办了,比如说在对方生病、生日、子女考上好的学校等这样特别的日子,就是送礼的最好时机。因事出有因,名正言顺,所以对方比较容易接受,在谢你的同时,也不会有太多的顾虑。礼是送到了,可你来的目的还没实现呢,你怎么好说:“我送这礼其实是想让您帮忙办事的。”对方是不会接受的。要找一个恰当的理由,让对方收下礼。在送礼的过程中,“送”是整个办事过程中的最后一环。送得好,方法得当,皆大欢喜,境界全出;送得不好,让人挡回,触了霉头,堵心数日。所以,只有巧妙掌握送的技巧,才能将整个办事过程画上一个漂亮的句号。

  1.借花献佛。假如你给对方送的是一些土特产品,你可说是老家来人捎来的,分一些给对方尝尝鲜,东西不多,请他收下。一般来说,受礼者那种因盛情无法回报的拒礼心态可望缓和,会收下你的礼物的。

  2.暗度陈仓。如果说你给对方送的是酒一类的东西,千万不要谈“送”字,可以说是别人送你两瓶酒,来和对方对饮共酌,请他准备点菜。喝一瓶送一瓶,关系也近了,礼也送了,还不露痕迹,岂不妙乎。

  3. 异曲同工。有时候送礼不一定要自己掏钱去买,然后大包小包地送去,其实某种情况下人情也是一种礼物。比如,你能通过一些关系买到出口转内销、出厂价、批发价或优惠价的东西,当你为朋友、同事买了这些东西后,他们在拿到东西的同时,已将你的那份“人情”当做礼物收下了。你未花分文,只不过搭上点人情和工夫,而收到的效果与送礼一般无二。受礼者因交际花钱,收东西时心安理得,毫无顾虑;送“情”者无本万利,自得其乐。

有所为,有所不为

  《动物世界》是一个很多人都很喜欢看的节目,看各种各样的动物的生活状态,看它们姿态各异的生命过程,看它们在宽阔的草原上奔跑。在看过有关虎、狮子等动物的片子后,可以发现这些动物界中的“大人物”,在向心中的目标迈进的时候,是从来不会对路边的蚂蚁、草丛里的蝈蝈、水边的青蛙太在意的,它们会以最快的速度坚决去除它们的威胁。而实际上,在动物世界中它们已经成为了老大,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动物敢拦它们的路。

  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明智的艺术就是清醒地知道该忽略什么的艺术。”生活中每一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时间和生命都是有限的。你不可能什么都想做,什么都想要。“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句话,哲理颇深,小到做事,大到做人,小到经营企业,大到经营国家,都是如此。有的人常常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很重要,觉得地球离开他就不转了。每天都像个陀螺一样忙个不停,却常常忙不出什么成果。     

  原因何在?在于不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处世原则。不懂得舍弃某些东西,什么都想要,结果,什么都没有得到。

  鲁迅先生说:“即便是资质平平的人,花十年的工夫做一项事也会成为专家。”设想如果真有这样一个人,专心做这样一件事,真要有些有所不为的精神才行。如果朋友请喝闲酒,为了面子,去了;同学叫打麻将,盛情难却,去了;同事邀请打牌,为了关系,又去了。如此三来两往,或许弟兄们感情是维护住了,但要做的事情,别说十年,就是二十年恐怕也难以做好。人的一生会有几个二十年?若一味不加节制地事事都为,那么你的人生也会因此而荒废掉。

  古往今来,有以忠名留青史者,如伯夷、叔齐;有以智佐定天下者,如韩信;有以义折服世人者,如豫让;有以贤开创伟业者,如诸葛亮。他们皆有所为,有所不为,伯夷、叔齐不食周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韩信受胯下之辱,付出了尊严的代价;豫让自毁相貌,付出了身残的代价;诸葛亮不受刘备禅让,拒绝了帝王的荣位……正是他们的有所不为,所以才成就了大作为。

  “有所不为”是企业战略的重要工具,也是作为管理人员的管理法宝。可以让企业轻装上阵,更加理性地进行模式的选择、项目选择以及制度选择。

  在柯达,“尊重个人”是对待员工、对待同事都必须遵守的一个准则,即使领导也不例外。

  有一次,柯达的一位高级职员跳槽到竞争对手的公司担任董事经理。人力资源总监在她离开时对她说:如果你想回来的话,请随时告诉我,柯达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着。两年后她想再回到柯达来发展,如那位总监所说,柯达的大门朝她敞开着,柯达尊重了她的意愿,她又重新在柯达担任了重要的职务。还有一位柯达的销售人员认为他更加适合于人力资源工作,他提出申请后,柯达人力资源部门花费数千美元对他进行“职业适应性”评估后,满足了他的要求,这就是柯达“尊重个人”的真实案例,即“有所为”之事。在企业中,“有所不为”是让经营者要学会放弃,“有所为”是帮助管理者发现哪些重要因子给企业带来了大部分的利益。    

为别人的成功鼓掌

  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很受启发。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在动物王国的体育大赛上,狗熊获得了摔跤冠军,猴子获得了攀登冠军,小鹿获得了跳远冠军。在猩猩与野猪的赛跑比赛中,猩猩跑到中间便败下阵来,但却毫无怨言地为跑到终点的野猪鼓掌致意。比赛结束,猩猩获得了最佳荣誉奖。狮子说:“当大家都在为自己家族的运动员取得好成绩欢呼雀跃时,唯有猩猩不忘为别人喝彩。”

  “为别人喝彩”,竟值得这样推崇。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愿意为别人鼓掌呢?有些人在谈及仕途得意、职场如意、事业顺利的成功人士时,往往是失落和不悦,甚至说:“这小子,不知道走了什么运?” 

  对此,有些美国人就显得很有器量。有一次,美国总统选举结果揭晓,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当天就打电话给连任的布什总统,承认竞选失败,诚恳地并祝贺布什成功连任。布什也在随后发表的简短演讲中称赞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是一个“令人钦佩的对手”,并赞誉克里在竞选中的出色表现。这个美好的局面,使原先担心因总统大选出现的选票争端而损害美国形象的分析家们松了一口气,支持克里的说他们没有看错人,布什的支持者也认为克里的表现无可挑剔,说他是输了大选,却赢得了尊敬,克里虽败犹荣,以一个智者的形象很体面地告别大选。

  把掌声送给别人,不是刻意抬高别人、贬低自己,而是对别人的闪光点进行肯定。把掌声送给别人,需要一个宽广的胸怀,器量狭小的人是做不到的。

  哥伦布是15世纪的有名的航海家,他经历千辛万苦终于发现了新大陆。对于他的这个重大的发现,人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很多声誉,但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以为这没有什么了不起,话中常吐露出讥讽。一次,朋友在哥伦布家中做客,谈笑中又提起了哥伦布航海的事情,哥伦布听了,只是淡淡一笑,并不与大家辩论。

  他起身来到厨房,拿出一个鸡蛋对大家说:“谁能把这个鸡蛋竖起来?” 大家一哄而上,这个试试,那个试试,成果都失败了。

  “看我的。”哥伦布把鸡蛋的一头敲破,鸡蛋就竖起来了。

  “你把鸡蛋敲破了,当然能够竖起来啦!”人们不服气地说。

  “现在你们看到我把鸡蛋敲破了,才知道没有什么了不起。”哥伦布意味深长地说,“可是在这之前,你们怎么谁都没有想到呢?”

  以往讥讽哥伦布的人,脸一下子变得通红。

  这些挑衅者自己不能成功,还不能容忍别人成功。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态,这种小肚鸡肠很可能会发展到害人害己的地步。

  周瑜虽年轻挂帅,意气风发,却因诸葛亮的精彩表现而自惭,责怪上天“既生瑜何生亮”,终因气量狭小而亡;庞涓贵为魏国大元帅,屡立奇功,却因妒孙膑之才,设下阴谋诡计以膑刑加害于他。孙膑任齐国军师后,所向无敌的庞涓终于落得个兵败身亡的下场。

  为别人鼓掌,是胸怀宽广的表现。在我们的成长时期,成功人士的经历往往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他们的成功会正确指引我们,在无形之中帮助我们。当我们走向成功时,更要学会为别人鼓掌;为别人鼓掌,也会获得别人的喝彩。

别轻易许下承诺

  那些相信承诺的人在傻傻地等承诺的实现,可是那些许下承诺的人却早已忘记了自己的承诺,或者是身不由己无法实现承诺。不管怎么说,当承诺无法实现时,这对于那些等待承诺实现的人都是一次不愉快的经历。因为他们的梦想破灭了。

  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要想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那就把诺言视为第二宗教,遵守诺言就像保卫荣誉一样重要。”

  谨慎承诺,许诺以后就一定要履行承诺而不能失信于人,这关系到一个人的信用问题。一个人的诚实与信誉是他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走向成功的基础,而能否兑现承诺是一个人是否讲信用的主要标志。

  曾参是儒家的代表人物,有一次,他的妻子带孩子去市场买菜,一路上孩子哭闹不停,曾参的妻子就对儿子说:“你回去吧,等我回去杀猪给你吃。”儿子果然乖乖地回家了。等她回到家里,就看见曾参正准备杀猪,就急忙阻止说:“我不过是想安抚儿子罢了,和孩子不用这么计较。”但是曾参不同意:“怎么能和孩子开这样的玩笑呢?孩子现在还小,你这样说话不算数,他一定有样学样。你现在欺骗他,就是教他不守信用,而你不遵守约定,就会让孩子对你这个母亲失去信任,教育孩子可不能这样做。”说完之后,曾参就把猪杀了。

  生活中,有些人在生活或工作上经常不负责,许下各种承诺,而不能兑现承诺,结果给别人留下恶劣的印象。比如:你今天答应一个朋友要一起吃顿饭,可是临时有事你去不了了。比如你跟一个曾经的同事打电话说明天我去看你,可是最后因为一些原因你没去。再比如你答应要帮别人办某件事,到最后那个人一直等不到你的消息等等。如此一来,你的形象就会大跌,别人也就不会再相信你了,也不再愿意与你共事,不愿再与你打交道,那么,你只有孤军奋战。

  承诺不可随意为之、信口开河,为人处世,就讲究言而有信。所以,承诺别人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承诺时,要留有余地。如果你对情况把握不大,就不要斩钉截铁地答应别人,应留有一定的余地。例如,使用“尽可能”、“一定努力”、“尽力而为”等较大灵活性的字眼。当然,留有余地并不是为自己的不努力寻找理由,而是给自己一定的回旋余地。

  2.不马上答应别人。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你原来可以轻松做到的事可能会因为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而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你轻易承诺下来,会给自己以后的行动增加困难,对方因为你现在的承诺而导致将来的失望。所以,即使是自己的事,也不要轻易承诺,不然一旦遇上某种变故,让本来能办成的事没办成,这样一来,你在别人眼里就成了一个言而无信的伪君子。

  3.量力而行,话不说满。别人求你帮忙,你要考虑自己的能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要告诉别人,自己做不到的就说做不到,切不可强行答应别人,打肿脸充胖子,那样只会害了别人,也苦了自己。须知,有了承诺,就应该努力做到,千万不要乱开“空头支票”,不然不仅伤害了对方,还会毁坏自己的声誉,使你在社会上难有立足之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