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9

 fuchj 2012-05-02
四. 实事求是看问题
    要推行TPM,不能光凭一股热情,也要正视可能的问题。
(一)、资金的支持
    我们的工作中,也需要环境条件的支持。
    首先,我们坚信会得到公司有力的行政支持。
    其次,职工培训基地的建立需要设备条件,基层文件的编制需要电脑的配备,预知性维修需要检测设备等等。这些都需要资金的支持,才能得以展开。
(二)、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急噪冒进,期盼一夕见效的思想必将导致“花瓶管理”,虎头蛇尾的结局。日本的TPM计划推行周期是六到七年,车间的自主保全三年做到七步中的第三步。我们如果想一朝练就最高层功夫,必然扎不好根基,把一个先进的管理方式搞成花架子。循序渐进,做一样收获一样,应该成为我们的永恒追求。这样做工作才会有收效。
(三)、白璧之中亦有瑕——月亮并不总是外国的圆
    当然我们主要是学习日本同行的先进经验,但也不排除借鉴他们不成功的角落。比如他们的设备清擦状态并不好;个别职场因为业务重要性不被理解而情绪低落;维修资金投入巨大,积压记录文件堆积如山,却没有去估算投入与产出的最佳结合点。这些,显然是我们工作中应该注意的课题。
(四)、我们的文化特征
    当然,我们不想否定我们民族悠久光辉的文化。但中国人从小所经历的成长环境和日本人有极大的差异,文化特征反差太大。我们积累了许多比日本人懒散的个性,其次还有意识问题。因此我们推行人家先进的管理,必将面临比日本人更加大的困难,必须要有心理准备。
(五)、我们的优势
    日本人也有压力,来源何在?就是他们也意识到我们的能力。我们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他们很多人认为,中国在几年内就会赶超日本。   
这次学习,我们发现他们对设备原理的掌握深度并不比我们更好,甚至不如我们。但他们的员工队伍水平非常整齐,要提高大家一起提高。我们则是强的甚强,弱的却非常弱。他们的基础教育非常扎实,我们则或有或无。但只要我们虚心去学,我们相信会和日本同行做得一样好。
以上是我们这次到日本学习的体会。我们得到的收获实在太多,所以才会有这洋洋万言的感想。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的收获,必将彻底改变我们的设备管理理念,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管理财富,最终推动公司生产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