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梦想的流浪者——《沧浪之水》读后感

 生有限知无涯 2012-05-02

梦想的流浪者——《沧浪之水》读后感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屈原《渔父》 带着复杂的心情看完了《沧浪之水》,这是一本探究人生意义的书。也是现代知识分子心灵的独白。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屈原《渔父》
  带着复杂的心情看完了《沧浪之水》,这是一本探究人生意义的书。也是现代知识分子心灵的独白。更是一本知识分子的处世哲学书。
                                                     一 、抗争
  “那种佣人哲学轻如鸿毛,我觉得实在可笑,也实在是不屑一顾。别人愿意用世俗的方式体验世界,那是他们的选择,我绝不会走上那条路的。似乎一种神秘的声音,从灵魂深处生长出来的声音提醒着我,我注定要为天下,而不是为自己活着,这是我的宿命,我别无选择。”
池大为,一位医科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走上了一条为官的道路。他安贫乐道、他踌躇满志,在他心中燃烧起一把炽热的火焰,他誓要融化世间一切的不公,要用手中的剪刀剪破社会的黑暗。他拥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使命感、道德良知、人文精神。他对追求名利、权势的人感到不屑。他称这些人为“猪人”。
  看着刚刚从医科大学出来的池大为,我看到我自己的影子,那一个轮廓,那一把声音,是如此的熟悉。在那刚踏出校门的岁月里,我们都充满了放眼于天下的豪情。我们都满怀激情,希望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知识将世界变得更美好。我们年轻、我们有活力,我们的脉搏有力地跳动着。相信每一个初涉社会的毕业生都认为:我可以驾着自己的小船,乘风破浪,到达胜利的彼岸!
  然而当我们走进了这个浮躁喧嚣、纷繁复杂的社会,一切远不止奋斗、努力那么简单。社会成千上万年积淀下来的潜规则,正如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纵使我们使出浑身解数,一锹一锹地撼动,这座“规则”的大山仍旧纹丝不动。愚公移山不过是一个远古的神话罢了!理想变得那么虚无缥缈,抗争变得那么微乎其微。你会深深地感到,我们的努力有一种“蚍蜉撼大树”的可笑。也正是那一刻,你会听到梦想第一次碎裂的声音,那样清晰,那样震撼,那样酸楚,仿佛自己的心在一瓣一瓣地撕裂,胸前一片殷红。
                                                      二、妥协
  “我仍崇拜那些圣人们,但我再也不能跟他们走下去。对世界我无能为力,我有权利放弃,我只能如此。无能为力,无可奈何,这是我的理由,也是我的解脱,我感到如释重负的轻松。那些猪人,那些狗人,其实是最聪明,幸福的人啊。”
  在与社会不公现象的抗争中,池大为感受到深切地孤独。看到厅里领导乱用公款、滥用公车时,大为义无反顾地站出来,义愤填膺地指出。而他的正直换来了别人的嘲笑,报复。他被调到了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本来与世无争的他对这一切也无所谓,觉得自己乐得清闲。但是,一系列事情的发生让他横下心来要剪断对世界的任何念想,舍弃道义人格和良知,顺从可亲可近可悲可鄙的现世主义。
  在那些无权无名的日子里,池大为感受到人微言轻的无奈。三代挤在逼仄的房子里,却申请不到一间房子;妻子在遥远的一个区上班,却调不到市里;儿子被开水烫了,跪在地上哭天抢地,别人也视而不见;儿子要就近入学,而好的幼儿园早已是权势之人的囊中之物……这一切不公现象的发生,都是因为池大为是一位无权无势的人。这些事情像重锤一般,一锤一锤地敲击着大为的心灵,每一锤下去都是彻骨入髓地痛。
  我想到了自己,一年前出来时是那样的愤世嫉俗,对不公的现象深恶痛绝。而一年后,在社会这个大缸泡久了,自己也染上了一些社会的习气。对于这个社会,我们慢慢妥协了,我们学会了圆滑、请客、拉关系、走后门。我们深谙“改变不了世界,只能改变自己”的道理。我们也清楚鸡蛋碰石头,最后不过会落得粉身碎骨的下场。在“撞过南墙”后,我终于调回了头,知道屈原、知道陶渊明的无奈,屈原选择了投江,陶渊明选择了遁世,而我选择了在盛世生存,所以我给自己定了一条生存法则:外表圆滑,内心正直。
                                                      三、追逐
  “这个问题是董柳提出来的,我感到了绝望。人只有一辈子,这一句话把所有的道理都说完了。厅里也有办事员做到老的。可我,厅里的第一个研究生,就这样过一生吗。科长、处长这些我以前不屑一顾的头衔,现在都有了一种神秘的光环,可望而不可及。”
  经历过人生的春华秋实后,池大为终于卸下道德责任、人文精神的包袱。他放下了尊严、自我,戴上了一张又一张的面具。他学会了奴颜婢膝,察言观色,明哲保身,他开始平步青云,扶摇直上。他渐渐体会到权力带来的快感——房子问题解决了,孩子上学问题解决了,妻子调动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因为官职的升迁,都迎刃而解了。权力就有这样的威力,所以世间上许多人耗尽一切力量,都要爬上那金字塔的顶峰。
  看看当今社会,什么学历,什么证件,什么地区,这不过是对一些无权无财者设下的道道栅栏,如果你有什么亲戚掌权,你的求职道路、升官道路都会一路畅通。虽然这样说是消极的,抹去了许多奋斗的颜色,然而却是真实的,是我——一个大学毕业一年的人,真真切切感受到的。无权的举步维艰令我们都削尖了脑袋,挤上那座顶着光环的金字塔,处长、科长、主任,这些头衔有多么诱人的魅力。它们引诱着许多人哪怕扭曲了人格也要去追逐、追逐。
                                                      四、顺从
  “而我,你的儿子,却在大势所趋,别无选择的口实之中,随波逐流地走上另一条道路。那里有鲜花,有掌声,有虚拟的尊严和真实的利益。于是我失去了信念,放弃了坚守,成了一个被迫的虚无主义者。”
  在走上权力顶峰后,池大为尝试改变厅里腐败的习气,他还是一个讲道义责任的人。然而,权势的这棵大树在我们看不到的黑泥中,早已是盘根错节,相互勾连,这棵大树早已修炼成是千年老妖,并不是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决心就能撼动的。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大为是一个孤独的抗争者,他没有任何一个战友与他并肩作战。毫无悬念,他败下阵来。
   最后,他顺从了社会,其实他也别无选择,他只能顺从,只能随波逐流,只能做一个被迫的虚无主义者。“举世皆醉我独醒”换来的不是内心的骄傲,而是无法排遣的抑郁。
  梦想最后被敲碎了,一片一片,随着那社会的大波浪上升、下沉、旋转,然后流浪到远方……
 
  《沧浪之水》作者——阎真简介
 

 
  阎真,男,1957年9月出生。湖南长沙人。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8 年获湖南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同年8月赴加拿大留学,在圣约翰大学社会系学习。1992年回国。现为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曾在天涯》、《沧浪之水》、《因为女人》。
(责任编辑:licha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