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部族东迁徐水考

 布狄厄布狄厄 2012-05-02
  《河北日报》2004年6月23日【据新华社电】称:“据专家学者考证,易县后山是5000年前黄帝部落由西北高原东迁后聚居、生活、发展、祭祀的根据地。史书记载的黄帝大战于涿鹿之野,就是以这里为中心。其地域北到涿鹿,西到太行,传说中炎黄大战、黄帝战蚩尤、釜山会盟、黄帝造车、嫘祖养蚕染五色衣、仓颉造字、伶伦制乐器作五律制十二钟等,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一带。至今这里尚存嫘祖洞、黄帝洞、蚕姑坨、釜山、钟模坑等传说遗址。”

  最近,我们就这个问题在徐水、易县、涞水以及涿鹿、灵宝、高平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和考古材料,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现整理出来抛砖引玉,以期获得史前社会炎黄文化研究的深入。

  炎帝、黄帝部族发祥于陕西渭河上游流域。“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姬水当即古漆水,发源于今陕西麟游县西部偏北的杜林,在今武功县汇入渭河。“姬、漆二字可以通假,”(黄石林语)。漆水河两岸为姬周故地,沿河两岸台地上发现许多处仰韶、龙山、先周、西周遗址。姜水为渭河支流岐水下游的一段,即今之清姜河,在宝鸡汇入渭河①。由于炎黄二部族相处地近,婚姻相通,互相学用生产技术,逐渐形成了一种较为长久而巩固的联盟关系,即炎黄集团,这种关系一直维持到姬周和炎姜共同推翻殷商。后来炎黄集团一部分逐渐东移,黄帝部族东迁的路线偏北,大约顺北洛水南下,到大荔、朝邑一带东渡黄河,沿中条山、太行山边逐渐向东北走。山西南部沿黄河的区域,姬姓建国的很多,可能与黄帝部族东迁时沿途留下的支族有关。河北正定、中山一带的鲜虞也是姬姓,也属于黄帝部族的支族②。黄帝部族的另一支在望都、唐县、顺平一带定居下来,后来发展成为唐尧族。在发生阪泉、涿鹿之战前,黄帝部族到达现在徐水釜山一带,并暂时停顿下来。

  《山海经·山经第三卷·北山经》提到了轩辕山和伦山。它们的地里位置参考张步天教授“《山海经》考察路线图”的“北次三经”中从太行山到无逢山共46座山的图示,恰好在今保定西北部。轩辕山和伦山从名称上说肯定是来源由自,与轩辕黄帝在保定西北活动有关,轩辕山很可能就是徐水的釜山。

  近二十多年来,北京大学、河北大学、河北省文研所等单位考古人员在徐水县西北部先后发掘了多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文村遗址出土了较多的仰韶和先商时期遗物,典型器物有红顶钵、红顶盆、陶支架、支座、壶、甗、釜、瓦盆、瓮等,还发现了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遗址。金家坟遗址,也为仰韶文化遗址,东西长120米,南北宽未探明,文化层厚1-2米,距地表2.5-3米。出土的器物有红顶钵、红顶盆、釜、壶、器盖、圈足、器耳等各类陶片。遂城遗址文化层呈叠压状,南北长150米,东西宽16米,厚2米,断面可见灰层、灶坑、木炭、烧土、陶片等。出土有盆、红顶钵、碗、罐、鬲等各式器物的陶片及器耳、器足和石斧等。红顶钵、盆、器足等陶质为细泥陶、泥质加砂陶,陶色多为桔黄色及灰色,部分磨光,仰韶特色明显,同时龙山时期的环底钵、绳纹器足、早商时期的细绳纹鬲、磨光黑陶罐、夏家店下层的绳纹盆等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大赤鲁村遗址面积约16000平方米。经局部发掘,出土的有烧土块、炭屑、陶片和部分完整的器物,经修复、整理有鬲、瓦、盆、罐、石刀、石镰、纺轮等。这些器物,除磨光黑陶折角鬲具有鲜明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特征外,其他器物既具有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某些因素又具有中原文化的某些特征,反映了两种文化的相互交融。瀑河遗址在修建燕长城时已被破坏,现存东西长100米,宽度不一,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从遗址断面可见灶坑、烧土、骨头、陶片、石器等。采集的大量标本中能辨认器形的有石刀、石斧、磨棒、石杵、纺轮、石球、煫石、钵、罐、盆、碳等,还有部分彩陶。陶质以加砂褐、红陶为主,纹饰有草刷纹、席纹和素面陶、磨光陶。该遗址属于雪山一期文化。后来还发现了防凌、北贺寿营等多处仰韶文化遗址。

  这些考古资料说明,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早期,徐水釜山附近生活着众多的先民聚落。这些先民所创造的物质文化遗址中所具有的中原文化的因素说明,他们很可能就是黄帝部族从黄河中游迁徙到古黄河下游的移民(关于古黄河下游的走向问题在后面还要谈到)。

  关于炎帝、黄帝部族东迁的原因,主要是与当时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状况有密切关系。

  人口增加原有适于氏族生活的地域由于人口过于稠密,一些新的氏族不得不远出寻找新的宜居地区。《帝王世纪》说:“禹平水土,还为九州,今禹贡是也。是以其时九州之地,凡二千四百三十万八千二十四顷。民口千百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三人。”在尧舜禹时代,还不具备精确的大范围统计的方法和条件,这些地亩和人口数肯定不准确,但有学者估计当时人口不下百万,黄帝部族有500多个氏族,炎帝也多达100多个氏族。人口繁盛,而靠采集和原始农业,没有大面积的农场和牧场是难以长久维持的。这就是说受“人们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谋得方式”(恩格斯语)的限制,生产生活区域过于狭小,势必引起更多的争夺生活地域的争斗,甚至部族之间的战争,迫使一些氏族不得不到远处去寻求生活资料。《史记·五帝本纪》所描绘的“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就反映了这种情况。

  水源不足考古和文献都证明,大禹治水之前人民还不知凿井的技术。《吕氏春秋·勿躬篇》说“伯益作井”,《经典释文》卷二开封下引:《世本》云:“化益作井”。宋衷解释说:“化益伯益也,尧臣”。据《孟子》和《史记·秦本纪》所说,伯益是大禹治水时的重要人物。所以可以肯定黄帝时人们还不知作井技术。虽然《经典释文》同条下也曾引《周书》之:“黄帝穿井,”但考古工作者还没在离水边一二公里之外的地方找到过石器时代的遗址。掘井技术的出现相当晚。郑州大学王星光教授说过:“在仰韶文化遗址中目前还未发现水井”③,“目前在黄河流域所发现最早的水井为河南龙山文化早期,其时代为据今四千五百多年”④。大宛在汉代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城中还没有井,在城外流水中汲水。“新得秦人”(中原人),才学会穿井取水(《史记》卷十百二十三大宛传)。由于不会作井,古人类的活动仅限于河流和湖泊附近,适用于农业种植的广大平原也不能开垦,人们的经济生活来源就只能靠迁移来扩大生活区域。

  黄帝之所以迁徙到河北中部,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与当时此地区的气候有密切关系。进入全新世之后,全球气温不断上升。到距今8000-3000年之时达到高温期。竺可桢同志曾根据物候的研究,推定华北地区在仰韶文化时期的年平均温度,大部分时间里比现在高2℃,一月份温度比现在高3℃-5℃(《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很接近北亚热带的气候了。这一点,徐水县南庄头遗址作了充分证明。南庄头遗址出露面积的约5000平方米。碳14为9690±95年。1986年5月进行了3×6米探方挖掘,出土了大量鹿角、兽骨、鱼骨,骨角器、木炭、木棒、树根、磨盘、磨棒等,还发现了植物的种子、茎、杆﹑枝叶及少量陶片。木炭和部分兽骨有不同程度的石化,部分兽骨砍砸过,颜色较深,有明显的蒸煮特征。经北京自然博物馆鉴定;认为鹿角有麋鹿和斑鹿,其他标本有食肉类、偶蹄类、鸟类。还发现了鸡猪等动物的遗骸,是否为家养尚待探讨。

  可以想见,河北中部是一派“草木畅茂,禽兽蕃殖”的景象,成为东迁先民们的首选居住地。

  二是黄帝部族之所以沿黄河东迁为什么发展到徐水一带并在这里暂时停顿下来?这里一方面与当时的古地理有关。有学者考证,“至少从新石器时代起,古黄河是经河北平原注入渤海的”。对此,《山海经·北山经》、《尚书·禹贡》、《汉书·地理志》均有记载。如《山海经·北山经》记载的大河,大致从现在的河南荥阳县广武山北麓起,经过新乡、滑县、浚县,沿太行山东麓北流,东北流至永定河冲积扇南缘,折向东流。经过现今大清河北一线,到今天津市区入海⑤。还有的学者认为卫河、海河、滹沱河等为“古黄河的支流”⑥。如此看来,河北地区的古黄河道应是在现今京广线路以西,北至高碑店附近、涿州之间,折向东流,在永定河和大清河之间天津市区入海的。

  由于河北平原地势平坦,比降较小,流速较缓,中游带来的泥沙容石沉积而使河床抬高,加上没有堤坝的约束,在大汛时便时常发生泛滥改道,有时还可能分成多股漫流入海,《禹贡》所说的“北播为九河”,到现在仍有“海河流域,九河下梢”的说法。

  同时,据周昆叔先生考证,古白洋淀湖区曾扩及到太行山前,距太行山只有3-4公里。尽管现在为平川之地,然虞夏时期,位于太行山前。古白洋淀边居民与安新容城一带居民是隔湖相望,交往不便⑦。前面提到的南庄头遗址也证实了这一点。南庄头遗址在现今京广铁路西侧,位于徐水高林村镇和定兴固城镇之间,遗址属湖相地层,地层剖面说明,该处曾是沼泽、湖泊。据此推断,古白洋淀周边大致是南边从徐水釜山以北、瀑河水库,现佃头村应是淀头村的误写。西边是易县塘湖高陌,北到涞水高洛川,东至高碑店、白沟河。定兴县的大部属于淀区,这么大范围是现今的白洋淀的几十倍,今保定徐水以北,几为泽国。当时的漕河、瀑河、易水、南拒马河、白沟河成了古白洋淀的淀区支汊。古黄河直接注入古白洋淀,在大清河和永定河之间流入渤海。这样在古黄河、古白洋淀南部和西部,釜山北麓和太行山东侧到古白洋淀边3-4公里的狭长地带就形成湖岸台地,便于耕种和渔猎,为黄帝部族东迁途中提供了良好的集中生活区域。这也是这一带仰韶文化相对集中的主要原因。由此看来,豫北冀南冀中属于考古学上所谓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我们说黄河文化创造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自然也包括豫北和河北的大部地区。

  另一方面,黄帝部族沿古黄河两岸东迁,逐渐接触到了东夷部族的生活区域。东夷的部落集团首领是蚩尤和太昊,少昊,这是一个相对先进而强悍的部落集团。他们结成部落联盟的地域东到沿海,南至江淮,西至古黄河东岸,北至辽宁(西部)、内蒙古南部一带。现今张家口涿鹿县有蚩尤城、蚩尤寨、蚩尤泉、蚩尤坟等传说古迹,与涿鹿边界相连的涞水县也有蚩尤山、蚩尤沟、蚩尤洞等种种传说遗址。这些都可以证明,蚩尤集团在黄帝部族到达这里之前,就已经成为这里的主人了。杨亚长在《炎帝黄帝传说的初步分析与考古学观察》中就认为在涿鹿之战前,“涿鹿最初为蚩尤民族的聚居地”。黄帝部族的到来,势必引起两大部族在相互接触地带的争夺和摩擦,相互争夺日趋紧张激烈。面对这种形格势禁的情况,黄帝集团也不得不在徐水釜山附近停顿集结,以便审时度势,再决定进退和战之策,所以釜山附近,古黄河、古白洋淀西南侧就成了黄帝部族的大本营。

  文物部门考察发掘证实,徐水仰韶文化遗址较多,而易县涞水仰韶文化遗址较少,但龙山文化、“雪山一期”遗址相对大量增加。如涞水遒澜河两岸,几乎相隔不足500米便有一两处“龙山文化”古村落遗址。龙山文化古村落遗址的突然增加,与黄帝部族东迁在徐水停顿下来,经过一个时期才又北上有直接的关系。在当时经济、卫生条件相当落后的情况下,人口增长率不会很高,仅靠土著人口繁殖短时期大量增加几乎是不可能的。合理的解释是外来部落迁移,导致人口密集,村落增加。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亦称雷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易县人民政协组织编写的《易县风采》收有根据当地传说写成的《狼山北支蚕姑坨》说:“黄帝战蚩尤于涿鹿之野,会诸侯于釜山,途经易水,见当地黎民锦衣华服,鲜有以兽皮、枝叶蔽体者。访知,西陵氏有女名嫘祖,教民植桑、养蚕、织锦而为衣裳。黄帝遂聘为元妃。”蚕姑坨有巨大山洞,当地称为“蚕姑缫丝洞”,金元以来曾建庙宇15余间,俗称“蚕姑圣母祠”,各种碑刻数十通。蚕姑坨下有以嫘祖命名的“嫘祖村”(罗村),村内有“嫘姑台。”还有两个村,“东步乐,西步乐”,实为“东部落,西部落”,相传为西陵氏部落居住地。西部落村每年正月二十一为庙会,以纪念嫘祖生日。此地养蚕织锦历史悠久,明清时所产丝绸列为贡品。建国初期,河北省林业厅在易县还设有蚕场。《山海经·海外北经》谈到跂踵国的“呕丝之野在(大)[反]踵东,一女子跪据树呕丝。三桑无枝,在呕丝东,其木长百仞,无枝。”这段话讲了这样一个传说,黄帝在战胜蚩尤以后,大摆庆功宴,命令手下的乐官演奏乐曲,让士兵们随着音乐跳起雄壮威武的舞蹈。就在作乐庆功的时候,天上突然飘下来一位女神,她手里握着两捆细丝,一捆像金子一样灿烂,一捆像白银一样耀眼。这位天神自称是蚕神,特地赶来把精美的蚕丝献给黄帝,作为庆功宴的贺礼。这位蚕神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唯一让人觉得奇怪的是,她身上披着一张白色的马皮,而马皮就好像包裹在她身上一样,与她合二而一,根本脱不下来。蚕神自我解释说,她住在北方的荒野,其东边有三棵高达万仞、只有主干没有枝丫的大桑树。她常常半跪着趴在一棵上以桑叶为食,然后从口里吐出闪亮的丝。用这些丝织成美丽的丝绸,就可以给人们做衣裳了。因为她日日吐丝,所以她居住的荒野叫呕丝之野。黄帝听了大为赞赏,就让蚕神教导妇女们养蚕纺绸,并在百姓中推广。传说中特别强调蚕神身披的白马皮,而且脱不下来。蚕神所在的呕丝之野在跂踵国内,跂踵国又在什么地方?《山海经·海外北经》把跂踵国和共工台列在“海外北经”之中,当相距不远。《尚书·舜典》说舜“流共工于幽州”。幽州的地望在今辽宁、河北中北部一带。那么蚕神的传说就有可能与易县白马的村名有关。如果此说成立,进一步佐证了嫘祖的“西陵国”就在易县的白马一带。

  从《史记·五帝本纪》来看,他们逐渐发展到太行山北端,远到燕山以北今涿鹿一带。不仅司马迁这样认为,先秦文献也有记载。如《礼记·乐记》说“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是说武王克殷后刚到朝歌,未及下车就封黄帝族的后人到燕去建国。西周时燕的都城在蓟,今北京附近。燕所包括的区域为河北中北部、山西东北部和辽宁、内蒙古的一部分。这就说明黄帝部族很早就活动在燕地,不过,这是黄帝部族赢得了涿鹿之战以后的事情了。

  关于炎帝族的部分东迁,大约是顺渭水东下,再顺黄河南岸向东,所经之地,涉及到河南西南部,包括唐河县、南阳市、许昌市。因为路线偏南,他们同苗蛮部族出现犬牙交错的情况。他们向东发展曾到山东北部,因为周初齐姜在山东建国之前,早已有姜姓居住。《左传·昭公》、《国语·周语》、《山海经·海内经》已有记载,说明炎帝部族东迁时就到达了山东。

  炎黄部族的东迁,使他们的生存和发展获得了新的空间,同时,促进了史前先民部族在更大范围内的交往和融合,从分散状态逐步走向统一,这样就朝着民族的形成跨出了第一步。

  注:

  ①《黄河传》(陈梧桐、陈名杰著)关于黄帝部族的发祥地,较多的说法一是陕北高原说,徐旭生、张岂之、邹衡、缪凤林、林祥庚等主是说;二是河南新郑说。今从陕北说。

  ②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P45

  ③《黄帝铸鼎原论文集》,王星光《炎黄时代与科技文明》

  ④杨亚长《炎帝、黄帝传说的初步分析与考古观察》(《炎黄汇典》文论卷)

  ⑤参看陈梧桐、陈应杰著《黄河传》

  ⑥董琦著《虞夏时期的中原》

  ⑦周昆叔《关于环境考古论题》,《环境考古研究》(第一辑)
  —— 保定日报  周长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