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是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的最根本的问题.√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要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3.挫折是指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遭遇的障碍或干扰.× 4.当代科学发展,一方面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是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体现了综合化.整体化趋势.√ 5.道德的实质是人的行为效益的最大化,师德建设就是要使教师的每一个教育行为都产生最大效益.√ 6.懂得科学.数学和技术基础知识的人是有较强事业心和有自知之明的独立的人.√ 7.读书学习是一生一世的事,是现代人的第一需要.√ 8.对科学进行真理性评价,对技术进行价值性评价.√ 9.对学生提交的作业.电子作品的分类.评价和归档等管理属于教学资源管理.√ 10.法的空间效力,是指法的效力的起止时限以及对其实施前的行为有无溯及力.× 11.个性化是一种求同的过程,旨在保证个体为社会所接受.成为社会的基本成员.× 12.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我国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13.家政与生活的技术能力是教师需要的通用技术能力.√ 14.教师的站姿应是:抬头.挺胸.收腹.立腰,身躯正直,下颌微收,双眼平视,双肩自然放松,身体重心落在两脚正中.√ 15.教师即研究者,因此,教师应该像专业研究人员那样开展研究.× 16.教师就是那把开启人身上天命的钥匙.√ 17.教师劳动手段具有主体性特点,即教师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劳动手段.√ 18.教师良好的意志力主要表现在目的性.果断性.坚定性与自制力四个方面.√ 19.教师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20.教师所需要的技术活动能力主要是信息技术能力.× 21.教师与家长之间是完全平等的.在接待家长时,教师要学会平等协商,切不可武断,也切不可自己说了算.√ 22.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一个主体,在当今教育法制化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已经成为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执法者.√ 23.教师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社会职业,经历了从兼职到专职再到专业的发展过程.√ 24.教学后的反思是指结合各方面的教学反馈信息,在教学结束后有批判地对自己前一节或前几节课教学行为以及效果的分析与思考.√ 25.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知识”.× 26.教学媒体按使用媒体的感觉器官可分为听觉媒体.视觉媒体.视听媒体和交互多媒体.√ 27.教育的功能大致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两个方面.√ 28.教育的目的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但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因缺乏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导致了教育过程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均衡发展.× 30.教育真正的巨大力量存在于教育的本质.人性的本质.教育的人文精神之中,对它们的不同认识和贯彻都会产生相同的教育价值观.知识价值观.学生观和教学观,进而导致相同水平的教育成果.× 31.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既是基层群众性组织,又是国家机关.× 32.开家长会时可以在教室里张贴排名榜,可以点名批评一些品学都比较差劲的学生.× 33.科学素养是可以通过学习.培训.科普教育等手段来培养.提高并不断发展的.√ 34.科学素养是最基本又是终身起作用的科学素质和心理品质.√ 35.课前说课是一次预测性和预设性的说课活动,主要关注教学设计中的思想方法.策略手段.√ 36.课堂教学的一般思路是”检查预习——导入新课——学习新课——教学总结——布置作业”.√ 37.孔子把礼看作人生的指导思想和维持国运的支柱,他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38.良好的艺术素养是教师能够艺术设计教学的前提和保证.√ 39.马斯洛认为,高层需要在个体发展中出现较晚,对于人的生存具有迫切性,但是高层需要的满足能得到更深刻的幸福感,达到精神安宁和内心充实.× 40.没有师德规范的自由很有可能演变为教师自由权利的滥用和失范.√ 41.美育,即审美教育,就是与美的感受相结合的教育.√ 42.冥王星被开除出行星”星籍”.√ 43.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44.热爱.尊重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职业素养.√ 45.人文素养的本质,是个人一种内在的修为和品格,是个人一种成熟和稳定的价值体系.√ 46.人文主义的关注点是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做人”.√ 47.设计观课记录表的目的是便于观课老师围绕主题记录课堂中相关信息,提高观课的针对性,获得对所研究问题的全面观察.√ 48.设计和创造的技术能力属于信息技术能力.× 49.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就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0.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验,能使备课理性化,对于上课是一种更为严密的科学准备.√ 51.说课与备课都要学习大纲或课程标准,吃透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设计教学过程.√ 52.所谓”素养”,一般来说,就是指人们后天形成的知识.能力.习惯.思想修养的总合.√ 53.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54.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扭转长期以来困扰我国中小学课程类型单一.科目比重失衡的局面,体现学校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56.我国政权组织形式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7.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不仅指个体在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品质,而且也指一种良好的功能状态.√ 58.心理咨询的一般过程是首先要建立咨询关系,任何心理咨询学派的理论与方法都必须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平台.√ 59.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指导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 60.行动研究不同于专业研究人员所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科学研究”或旨在树立教育理想的”哲学研究”,而是直接着眼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改进.√ 61.形象,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最初展示,具有强烈的心理暗示功能.√ 62.荀子著有《礼论》一书,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 63.研究表明,单纯使用视觉比单纯使用听觉所获得的知识在3天后的信息保持率要高.× 64.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65.以学生为本,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 66.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67.有一定的动手能力是具有技术素养的公民的特点之一.√ 68.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营养.√ 69.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 70.指导型说课是由水平较高的教师把自己对某一课题的处理办法.依据说给中青年教师听.√ 71.中国有服章之美,故称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72.专业阅读是教师走向专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教师提高理论素养的基本途径.√ 73.自然科学从物质运动的角度来研究整个客观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