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师生角色的再认识

 天雷教育 2012-05-03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师生角色的再认识

时间:2012-04-05 23:41来源:知行网www. 编辑:麦田守望者

摘要:本文从几个方面对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这些师生角色的再认识,有助于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环境,更好地促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法的改进,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学生;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是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和系统科学的方法,对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1]。现代教育技术拓展了教育时空,更新了教育理念,促进了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变化,对建构教师和学生互动合作的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与方法。本文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师生角色的探讨,力图在认识上达到一个新的层次,从而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所帮助,并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
一、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的再认识
1.教师是新型的知识传播者和教学组织者
传统教学结构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主动的施教者,对整个教学活动有绝对控制权;而学生则是知识传授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多媒体计算机等教学设备的介入,使原本单一的“教师——学生”的关系变成了“教师——传播媒介——学生”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学工作中心也由教师的“教”为主转变成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绝对控制地位不复存在。随着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平台的“以学为主”的支架式、抛锚式、启发式等教学策略的广泛应用,表面上看,教师仍然是知识的传播者,但己由传统教学中的“填灌机”变成了要会用教学设计方法去分析学生、设计教学模式、实施教学策略的教学系统设计专家。因此,教师角色的本质虽未发生改变,但外延扩展了。
2.教师是教学信息的加工者和处理者
随着传播媒介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教师要兼具教学信息的制作者、加工者和处理者的角色。这就是说,教师既要能从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中抽取所需的教学信息,并进行加工、组织,还要能根据教学信息制作出教学软(课)件。同时,在设计、制作教学软(课)件时,要能够把启发式原则贯穿于软(课)件设计的全过程,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优势,是能以动静结合、可触可感的形式,把教学内容形象地呈现给学生,有助于学生融入教学情景并从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这个角色支配下的教师必须明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它是便于师生共同融入教学情景的工具。所以说,不能把课堂当作放映室,更不能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当成彰显个人的工具,教师更不能只是一个放映员或解说员。
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导者和指导者,是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者
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传递人类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夹杂着糟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学生可以通过Internet、电子图书馆等轻松获取大量信息资源。从这个角度,教师要承担起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作为引导者,是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作为辅导者,是使学生能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迅速找到需要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其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的能力;作为指导者,是使学生能够清醒、自主地区分信息的价值类别和利害程度,避免不良信息的侵害。另外,在生活中,教师仍应该是学生的朋友和榜样,教师要通过高尚的师德培养学生成为道德高尚、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人,成为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者。
4.教师应具有更大的兼容性与包容性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面对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层次的多样化,教师应努力掌握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具备对学科知识更大的兼容性,从而保证优质的教学效果。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平台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四个要素必须互动,强调“自主、互动、创新”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互动教学环境中,学生的非常规性提问、质疑、争辩、甚至不满都会发生,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亲和力,构建出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满意、愉快的学习态度,化解掉不和谐因素。尤其不能让学生整天仅与电脑屏幕打交道,而忽略师生间的直接交流,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设法增加师生间的直接交流,因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是良好教学质量的前提,其教育价值是不可替代的。
5.教师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不断追求的学习者
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提出的挑战是巨大的,教师必须通过终身学习来接受挑战。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学信息的流通不再是一个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流动过程,而是一个师生之间能够实现信息互动的双向反馈过程。因此,教师必须成为教学信息及资源的研究者,善于对各种来源的信息进行研究、比较、过滤、精选、整合,然后再提供给学生,确保教学的高效和优质。教师还要不断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特点、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等,要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专家。
6.教师应是新教学模式的实践者、开路先锋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学生习惯于被动的灌输式、听从式教学,教师不仅决定着教学方向、内容,也掌握着教学进程、方法和结果。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应是新教学模式的实践者、开路先锋,要既注重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这要求教师必须从以往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适应交互式、非线性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观念、思维习惯由平面式的、单一功能的、静态的运作方式,向立体的、多层次的、多功能的动态运作方式转变,构建以教学活动、科学实验、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的“立体培养模式”,把“单一学习”过程变为“综合实践”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不断求新和勇于创新的能力。
二、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学生角色的再认识
学生,是极具发展潜能及发展需要的不同素质的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是学校教育的对象,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1.学生应成为主动学习的主体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对象,而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学生要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习主体性发挥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技术环境和条件。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在学习过程中,注意、观察、记忆、思维等智力因素与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都对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因此,学生要想提高学习成效,必须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提高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效应,者、促进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作为认知主体的作用。
2.学生要有自我激励与相互协作的能力
自我激励就是持续激励自己,保持勤奋刻苦的学习劲头和坚忍不拔的学习毅力,它是学有所成的必要条件。一个有着强烈学习动机的人,才会有强大的学习动力,也才可能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学生要善于自我激励学习动机,促使自己主动地学习,从中体验乐趣。对大学生而言,由于心理的日趋成熟以及对社会发展状况的认识,他们大多会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包括能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总结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等,这一阶段,自我激励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因为学习过程不是一个平坦的过程,学生往往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挫折,当他们遇到挫折特别是不断地遇到挫折时,就要依靠自我激励能力,培养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并通过心理活动调整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和情绪,保证学习在最佳的状态进行。有了自我激励,就能发现学习的趣味性,并能从挫折的解决中获得成就感,从而以兴奋活跃的思维状态去进一步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中,学生是否具有相互协作能力也很重要。在建构性的教学中,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往往体现的更充分。不同的学习者对某种问题可以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通过小组讨论、意见交流、辩论、协同、竞争等形式可以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沟通互动,学习者之间既可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接纳、互助。通过这种合作和沟通,便于学习者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学生对自主探究方式应具有选择和自我评价能力
自主探究方式的选择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学生在校学习,对很多知识的掌握都要依靠自己探究,在自主探究时,只有建立科学的学习策略,确定科学的学习目标,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但在学习过程中,哪些方法对自己最有效,哪些知识对自己最需要,是要经过比较后选择确定的。因此说选择是一种能力,要由自己去把握、去判断。而自我评价是自己建立的对学习策略、学习计划、学习方法调整完善的评判标准,是把握学习进度的基本依据,是对所完成选择的一种评估。在阶段性的学习中,通过自我评价反馈,及时查漏补缺并调整学习的起点和路径,也是现代教育技术环境要求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之一。
三、结语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与学生的涵义及相互关系都发生了变化,对教师而言,这些变化不是教师地位的退化,而是教师职能的多元化体现,是对教师角色要求的提高;对学生而言,由于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充分体现了其主体地位,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虽然文中对师生角色的认识与思考还不全面,但这些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环境,能更好地促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的改进,有助于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向更深层次推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