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疗暴力的本质是医生丢了信任

 昵称9441983 2012-05-03

2012-05-03 11:41:24

浏览 2108 次 | 评论 0 条

医疗暴力的本质是医生丢了信任

“医务工作者”在过去社会享有较高的职业声誉和地位,是救死扶伤的代表,专业技能和职业角色使得这一职业被很多人看好--是一份稳定又伟大的饭碗。人们一度礼赞医生为“白衣天使”。

然而现在的情况却不是这样,医疗体制弊病下的医疗生态饱受诟病,医疗潜规则及利用专业技能敛财横行不息。医院、患者、医疗商业之间衍生出一条条生猛的食物链,患者的权益屡屡收到侵害,哪怕是在生命与健康这样涉及基本人伦底线和道德的边界上,医生亦不能维持职业责任。白衣天使不再是人人敬仰的对象,而成了医闹泄愤的对象,成了医疗体制弊病的买单者。医疗暴力不断上演的本质是社会丧失对医生的信任。

同教师职业一样,中国社会一直从道德和口碑层面强调医生的职业荣誉,而忽略作为普通职业一员背后常态的职业责任履行和制度性监管。这直接导致了医生群体在现行医疗体制下沦为逐利者,上演从“白衣天使”到“黑衣专家”的职业退化。当然从“江湖”的角度看,医生也是受害者,所谓身在江湖身不由己,整个医疗体制和管理机制决定了他们的工作生态与趋向,作为个体,面对弊病而下的医疗挫势,他们无从应对,只得把患者当成待宰的羔羊。

近日,两部委发文严打侵害医生犯罪。据卫生部统计,2010年全国发生医闹事件17243起,比五年前多了近7000起,更有黑社会借此牟利。业内人士指出医患纠纷愈演愈烈主要是双方不信任越来越深。

“肆意夸大病情”、“收受红包贿赂”、“大量开药增加患者负担”......诸如此类的医疗腐败已近公开化,普遍化。医疗生态以及医院和医生在同一管理体制下共生,共谋。医疗产业市场化以后,政府甩掉了这一原本必要承担的社会福利和责任,将医生和医院推向市场,然而又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管和辅助管理机制,导致问题不断累计和爆发。

在任何一个国家,医疗事业的公益性都要远远高于其盈利性,更罕见有国家将其产业化发展。作为政府核心职责的医疗福利本应该强调公共财政和资源在这方面的支出,而不是放手不管,这不是市场做的事情,医疗应该属于政府。

笔者认为即便是成立第三方独立机构处置医患纠纷,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医疗问题。医疗暴力的本质是患者丧失对医生的信任,是公共职能和资源缺失于医疗领域的必然结果。不可逾越的办法是政府恢复和加大对医疗福利作为的义务,强化医疗的公益性,改变现有的医疗产业利益链,再辅助以民间医疗资源和第三方NGO组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