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直在坚持相亲的人

 奔四的男人 2012-05-03

一直在坚持相亲的人

小童是典型的气质美女,30岁,1.70米,胖瘦均匀,服装公司大区经理,这么好的条件却是个“剩斗士”。她从27岁开始相亲,从开始有一次没一次的非正式相亲,到跨入30岁后的相亲大战,无法计数,却毫无收获。她曾经把“2010年底前嫁出去”列为自己的首要工作。 

 我要找到恋爱的感觉”

3年前,她27岁,刚结束了一段感情,人总是想谈谈恋爱的,而且她也处在应该轮番谈恋爱的年龄,亲戚好友都很关心,在大家里应外合下,她开始挖掘身边资源。

最让她动心的是一个哈佛毕业的男人,36岁,很有才华的。也许是在国外待久了,所以给人感觉很儒雅,进电梯一定会挡门,开车一定要帮你开门,很有绅士风度,她当时就觉得,这人素质还是蛮高的,她对他特别感兴趣。他和她见过一次面后也说很喜欢她,那之后,她也惦记他的,但两个星期才有一次联系。她就觉得,他是喜欢她的,但没到迫切的程度,大概她自己也一样。就这样拖拖拉拉了两个月,她与他约会见面不超过10次,看过几次电影,手都没牵过。很突然的,一天,她到他家看碟,他抱了她,手伸到了她衣服里面,还问她能不能那晚留下来,她当时就想“男人怎么都这样啊,全是下半身动物啊。”

依照当时的关系,小童认为怎么都需要一段时间的培养期,她当时期待的,还是那种恋爱的感觉,每天都要有联系,就算不见面,心里也装着两个人。但他没提供给她,而且,她发现自己即便交往着,也没很认真地想过结婚,所以小童很生硬地拒绝了他。

那时的感觉真不一样,虽然觉得可惜,但再怎么想他,小童都不会主动给他发信息的——又不是找不到男人。那之后,偶尔有一些过客,但自己就觉得差那么一口气,没那种感觉,只是说大家都能处下去。她就想,情侣如果不来电,像好朋友一样,那还结婚干什么。谁知这样一晃,3年就没了。

30岁,我突然慌了”

相亲108次,结果还是一个没好上!迈进2009年,小童就慌了,所有亲戚朋友只要一聊到她,就肯定说到结婚。7月份,她过30岁生日,她妈明示暗示很多次,能否带一个出来,都把小童逼急了,真想过临时拉一个出来。

生日宴后,她很认真地想了下,首先,小童认为自己肯定是要小孩的,所以她必须尽早结婚,而且她又是巨蟹座的,家庭观念很重。再说,现在“90后”的都开始结婚了,她自己都30了,还是早点嫁出去保险。最重要的是,小童把工作、家庭、自己的重要性排了一下,发现第一位是家庭,但她自己居然落下了,她一直都挺自信的,现在这个样子太不像自己了,所以,她要结婚!

小童当下说的结婚,和找恋爱的感觉是有区别的。现在有多少结婚的人,是深爱对方的?没了他,自己活不下去了?她相信爱情,绝对相信,但这个比重有多大?100对夫妻中,能有这么一个,真的就很幸运了。真的就是那句话:“这一点爱,其他不够,但是结婚肯定够了。”大家适合,又比较有好感,就可以结婚。

小童几年前读了一个在职MBA,有一个1972年出生的优质女同学,到现在都没有男朋友,眼看着这位同学一年又一年就这么过去了,小童看着她的这位同学就像看着面镜子。20多岁的时候想过结婚,但没仔细想过;30岁开始抓狂,拼命了几年后,还没找到,35岁的时候突然不着急了,有心想就见见,见见后大多也不说什么,自由惯了。这就像炒股一样,深套不如浅套急,跌了个50%,也不去天天盯盘了。反倒是她这种,可进可退的,就想抓一根最后的救命稻草。所以,小童决定把这个事情当作一个工作去完成,2010年底前,必须把自己给嫁出去。

浅套期的疯狂

朋友们说小童要求太高,都不给她介绍了,该介绍的也差不多早给她了,身边资源挖完了,于是小童就想着自力更生。积极主动的中标率肯定比忽视怠慢高——一周两个,这是指标。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上最火的世纪佳缘交友网站,还花钱登了“光明榜”,挂了照片,好让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信果然是纷至沓来,最多一天收到600多封,她每天都看,看了一星期后,挑了1000多封,实在来不及,没敢再登。她找表妹和闺密一起看,分配任务,每人至少每天帮她看100封。小童想,百里挑一,她1000里面也能挑出10个,结果呢,还真是挑不出10个来!

小童找的对象都在大她自己0~8岁之间,这些男人见的女人也多了,肯定有过很多感情经历。所以,他们目的性肯定很强。有些是真想找老婆的,第一次和她见面,就会看各方面是否合格,就像一个面试一样,以前是初试,现在是直接终审。如果各方面还行,见面结束后就会要求她给一个答复,问得很直接:“我们有没有可能?”这是普遍现象,她还遇到一个更夸张的,问“是不是第二次就可以见家长了?”

5年前,谈恋爱,8年抗战也许都无所谓,觉得事业不稳定,就先谈着,时机ok就结婚。现在不一样了,小童觉得自己不可以浪费这个时间,男的好像也觉得她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奉陪你。比如,五六年前,对方即便没有房子,小童一点都不会在意,但现在,如果相亲的对象没有婚房,她就会犹豫,因为她希望他是个成品,而不是半成品,毕竟,30而立,不能再是潜力股了啊!

以前一直追逐的恋爱感觉早作为附加项被删除了,条件匹配放到了第一位,每个人都尽可能地把恋爱的时间缩得越短越好,感情培养可以放到婚后。虽然她内心深处,可能会不甘心,但也没办法,不这样,她还要拖到什么时候?!

鱼龙混杂的男人们

除了这些男人外,还有一类男人也目的鲜明,就是性。小童从1000封信里先选了10来个,按顺序,特别有感觉的就先见。第一次见的男的,很自信,谈吐还不错,讨女孩喜欢,他开车过来接她的,她本来想随便找个茶座,他就很奇怪,把车开到了一个关门的公园门口停着,说就在车上聊聊。话题一开始就问小童分手多久了,小童说3年,他就说不可能会这么好几年都没男人,然后就往性上扯。他说他分手才2个月,从没断过女朋友,所以,这一次特别着急,空当完全没法忍受。说着手就不老实了。小童一害怕,就回家了,没敢再见。

她觉得这种情况挺多的,大多第一次见面还是挺规矩的,但是,第二次,她就会感觉他们的需求很急迫。虽然他们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有一个男的对小童说:“身体不爱,怎么能爱。”还有一个说:“这方面如果不合适,不能谈。”他们觉得,见两三次面,互有好感,就试一下,如果都合适,那就可以尝试下去。所以,蛮多的都是第二次、第三次cancl掉的。她觉得,这点虽然重要,但没有感觉是不行的。

很多人去看了《非诚勿扰》后,在相亲启事最后都会写一个“非诚勿扰”,说白了,“我不是过来玩的”,或者就说”不是来玩弄女性男性的“。网络资源相当巨大,但太鱼龙混杂,于是她就考虑到婚介所,至少她能确定她相亲的对象是要找个老婆的。

我说服不了我自己”

小童在婚姻中介的需求表上这样填——外在标准身高:174cm以上;月薪:2万元以上;年龄:大我8岁以内;资产:一套住房。另外需要稳定的收入、大本以上学历、不能有烟瘾(小童想要一个健康的宝宝)。内在标准:本性纯良,人好就好。

任何一个途径都要尝试,任何一个机会都不能放弃,像完成业务一样去相亲,不择手段,必须完成指标!

第一次见的人,就不符合标准,1969年生人,婚介阿姨说看不出来,经济条件特别好,交大的博士,自己有3家公司,4部车、多处房产。领证未办,其实就是离异的,有点闪婚。她见了面,确实看不出年龄,但就是太不对胃了,完全不敢想象两个人能交往。他穿了件西装,但只是西装款式,单排扣的,晴纶料,小童怀疑是他大学的衣服,颜色灰不灰,青不青,蓝不蓝,现在没人穿这种衣服,太土气了一点。谈吐举止感觉不好,坐在那里,特别拘谨,基本都是她问他答,小童其实不想问,但不能冷场啊,“介绍一下你自己”,这是他问她的第一个问题,也是差不多唯一的一个,真是没话题。结束后婚介的人来问她感受,小童就如实相告。结果阿姨说:“以后你可以调教的啊。”这位阿姨说得很简单,可小童不觉得,因为夹着层东西,就是感觉。

她一直觉得,第一次相亲的时候,要有眼缘,不一定如何高大威猛,至少看起来要舒服。

人肯定从外在到内在是一体的。但在相亲过程中,女的和男的不同,男的遇到个女的,长相身高合适、性格温柔贤妻良母,那就差不多了。就像HR看的就是你的学历和工作经历一样。

再其他,男人就不是很计较了,他们是感官性动物。

但女的,是靠感觉来评价的,男人长相身高,比重顶多40%,来不来电,占到很大比重,没那个感觉就没办法结婚。所以,虽然小童可以一再现实,但她实在说服不了她自己。现在,她对年底目标真是心里没底,如果没完成,也许小童会再放低标准。

相亲中,女人会抵触的细节

■ 吝啬:毕竟是在中国,AA制还是别轻易尝试。
■ 以貌取人:总是在说:“你长得真漂亮”。
■ 动手动脚:第一次就热乎得好像是一家人。
■ 像个孩子:自说自话,或者就是连门都不记得帮女士挡一下,太过自我。
■ 自大:自我感觉太好。

感受一个“差不多”的人

以“对”的标准来相亲,像“选宝”,自然风险很大。相亲,是心灵的选择,直觉的判断和理性的决断。

单单是理性的挑选——“物化”了另一个人,在心理上降低了对方那个“人”的存在。

自然,就很少人或甚至没有人能“胜任”了,因为你的眼中“无人”!这是根本的错误——条件很好,但人不好。外求了标准,忽略了“软件”:人的成熟、品质、思维等,

所以,相亲的胜算在于,开放自己的感觉,去观察、感受一个“差不多”的人就可以。

接受两个人的思维、价值观的差异,寻找到契合点:价值趋同、能力互补、性格反差就可以了。

当然,这也可能是个“选宝”。只是不同的感觉,前者是生生的购物似地相亲,而后者则带着“心”的眼睛去发现另一个鲜活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