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尼泊尔】--巴德岗
在尼泊尔逗留期间,特意为巴德岗留了两天时间,就想有充足的时间去游逛这座 古城的古老小巷。
这里的游客相对加都少了很多,也非常的清静。
住在杜巴广场边上的一家私人旅店,是个不错的选择。二楼的窗户面临大街,房 间干净舒适,房价只有300RS.
中国游客在巴德岗古城可以享受到VIP的待遇,一般外国游客入城的门票是750卢 比,但中国公民与南亚组织成员国的公民一样,只要50卢比(不足人民币5元钱)。
从白色的拱门进城,左侧建筑门口的石狮是由布彭德拉国王建造的。大门墙壁两 侧分别是两尊恐怖之神的神像,建于1701年。据说雕刻这两尊神像的雕刻家在完成神 像之后就被废去了双手,以防止他复制自己的这两件杰作。
巴德岗不愧为加都的精华所在,广场布局规整、开阔整洁,处处显得古朴宁静。 难怪在地图上的首页就印着一位英国学者的话:“如果整个尼泊尔不在了,只要巴德 岗在,就值得你飞过半个地球来看她。”...
这座建于1702年的塔庙,是尼泊尔境内最高大的印度教庙宇,高达30米。尼亚塔 波拉不仅是巴德岗,也是整个尼泊尔的旅游标志之一,它的五层顶檐由108根大柱支 撑,柱上刻有印度教神吉祥天女的108个不同形象的彩色木雕,反映着女神各种各样 的传奇故事。而在五层台座上则分别有五对神和兽的巨大石雕,当地人认为,每向上 一组,其力量就增加10倍。
塔拉珠女神庙里的长方形水池是古时王宫的浴池,在池中和池周有6条石雕的神 蛇相护,如今干枯的水池,只有水池上的蛇头还在显示它曾有的庄严。
出水口是一只类似穿山甲骑着一条类似鳄鱼咬着一头类似羊,看不懂的复杂。
已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孔雀窗,可说是尼泊尔木雕的极致。精细的花朵与动物雕刻 布满在四周的窗框,正中央则是一只浮雕的开屏孔雀,只只木雕翎毛让人惊叹不已。 构图奇妙繁复,已经成为尼泊尔艺术的标志性图形。
每一处古迹的细节都是构成历史的字节,长长地延绵在每一个街区,布满每一个 角落,时光在它们身上留下了岁月的纹理,如老人脸上殷实的皱纹,曾经的风华依然 可辨。
在游人看来,巴德岗人身上有种天生的气定神闲。没有人会对自己生活在一座千 年古城而特别在意,也没有人会指着一根石柱向你炫耀那有多少多少年的历史。
他们世代生活在这里,不愁尘事,悠然自得,在古居中生活,在古井中汲水,在 古庙前卖菜。
在这个被誉为“露天博物馆”和“活的遗址”的地方,人们可以随意的坐卧在古 迹之上。
巴德岗的房子,没有超过四层的。店铺在前卖货维持生计,店铺后面就是一家人 平平实实地过日子。所以,经常在巴德岗纵深的街巷里,忽然就撞见提了水罐的妇女 ,一身最民族的服饰下,却都是踩着最常见的塑料拖鞋。
卖货的使用的是天平,一端放着砝码,与国内的秤相比,总觉得那天平更令人放 心一些。
在古城里,古老的房子都有着低矮的门。据说每一座房子都有一个神灵。把门造 得很小,是让人们在进门的时候就低下头,对神佛虔诚的施礼。
巷内,人们在肢解一头猪,血腥的场面不易见到。
有空穿过小巷,沿着一条小路,游逛到古城郊外,眼界也许会更宽阔。
一条肮脏的小河边,是个神庙,岸边的烧尸台上还弥漫着特殊的气味。有人在河 水中洗脸、洗脚。
神庙很红火,院内有许多类似的磨盘,这中间的石柱, 它叫Lingum“林伽”,据 说石柱象征的是男性生殖器官, 下面的圆盘就是便是女性的生殖器官。
古树根上的石雕也具有神灵,总是被涂满红色。
一名死者的家属,经过个仪式后,在准备梯度。
......
相关资料 巴德岗 又称巴克塔普尔,是加德满都三镇之一,位于加市以东约13公里。从13世纪至18 世纪曾为独立的马拉王国之都。该市素有“露天博物院”之称。 这里有长达500年马拉王朝的王宫,包括许多各具艺术特色的宫殿、庭院、寺庙 、雕像等,被誉为“中世纪尼泊尔艺术的精华和宝库”。其中的金门和55窗宫,惟其 精美的铜铸和木雕艺术而闻名,是罕见的艺术珍品。离王宫广场不远的尼亚塔皮拉庙 ,即著名的五层塔,是尼泊尔最高的寺庙建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