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动了我的大脑——强迫下的挣扎(文字版)

 皖林 2012-05-04
谁动了我的大脑——强迫下的挣扎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5月29日 17:37 来源:CCTV.com

     
    [内容速览]一个人走路拐弯的时候,一定要标准的九十度的拐弯,否则,他要退回来重新再走;还有些人站在火车道的旁边,看着火车过来的时候,就一定要冲过去,看看到底谁快……这些都属于强迫症状。方方和周言都曾是强迫症患者,而他们的表现却大不相同:一个反复检查开关煤气、门窗,强迫自己成为能控制别人的人;另一个则担惊受怕,反复强迫自己想象跳楼自杀、偷窃、车祸等一系列惨痛的场景。他们努力控制自己停止这一切想法和行动,然而越是控制,就越是强烈,控制本身也成为一种强迫。那么引起他们这种思想和行动的背后因素是什么呢?

  强 迫 行 为

  主持人:真正的强迫症表现是什么呢?比如,在走路拐弯的时候,他一定要标准的九十度的拐弯,否则,他要退回来重新再走。有些人,他站在这个火车道的旁边,看着火车过来的时候,就一定要冲过去,一定要看一看到底谁快。其实到了这种程度,一般情况下而言,就是强迫症了。已经不是说是有强迫行为的出现了。所以说这个时候就必须要接受专门的治疗。今天呢我们就给大家讲一讲强迫症的一些病例。

  方方:有时候用煤气。然后就是我把煤气关了之后我就反复不停地想,我都想得特别害怕,我为什么害怕,因为我就想着,如果煤气没关,我忘了关了,煤气会把我给呛死的。我立刻就想到死亡了。然后我就不停地跑,到那检查煤气。

  方方每检查一次,就在手心里画一个圈,如此反复很多次,手心里画满了圆圈,她还是控制不住跑向厨房。

  方方:我检查一遍,我心里有数,关了。然后停个三五分钟,我到底关了没有,是不是我弄错了,是不是我眼花了,然后再跑去一遍,再检查一遍,还是关了。反复至少这样能做好几次。然后是真的不知道到底关了没有。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周言身上,他因为小时候看到咬人的蛇,从此便担心蛇会爬到自己的床上来。

  周言:当我躺到床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在想这件事情,然后会有非常强烈的紧张感,就是我老是想,那个蛇会不会顺着那个床沿,爬到我的床上来。

  每天睡觉前,周言都控制不住地把床单被套翻腾很多遍,因为他总觉得有条蛇就藏在床上的某个角落。

  周言:睡觉之前就要先检查一番。把被子卷起来看一看,而且是仔细地看一看。

  不断检查煤气,反复检查床铺,这些都是强迫行为的表现。强迫行为还有很多,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行动中。甚至于连穿衣服都有先后次序,先穿上衣还是裤子,先伸左脚还是右脚。

  王长虹:先穿左边的袜子,然后再穿右边的袜子。然后再穿秋衣,这样按照程序地来。如果不按照这个程序,或者是某一个环节做错了,重新再来。

  就这样把衣服反复地脱掉再穿上,虽然她知道很浪费时间,她也被折磨得一身疲惫,但是她自己却无法控制,因为不按照顺序把衣服穿好,她心里就像有一个疙瘩没有解开,一整天都会难受。

  王长虹:想控制控制不住,他是已经形成了这种模式化的动作,习得性的行为,这就是跟她的机制,跟她这个强迫症状发生的机制是有关系。


  强 迫 观 念

  然而,这些都只是行动上的强迫,强迫症还有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在思想观念上的强迫,这却是更痛苦、更难以承受的。她最初的强迫观念的出现,是发现自己的脑子里充满了“为什么”,为什么天是蓝的,为什么草是绿的。

  方方:人为什么要长一个鼻子。人为什么要吃饭不吃草。人为什么都要穿着裤子怎么不穿开裆裤子呀大人。你现在想想肯定很可笑是吧,但是,是这样我说真的,当时控制不了自己了。

  爱问为什么,这对于孩子来讲,是值得高兴的事。而方方已经步入成年,即使对于有些问题已经知道了答案,她依然会不断地去想。

  王长虹:对于像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孩子,想这么幼稚的问题,并且反复地考虑,并且还感到很痛苦,这就是问题了。

  方方:走路的时候,基本我脸上没有表情。基本我也不自己说说笑笑。但是我走路的时候好像,还正和人说着话,还正在干着这,还正在忙着那。

  走路的时候想着跟别人说话,真正说话的时候,却又不知道在想什么。包括我在采访方方的时候,她都告诉我,她虽然在跟我聊天,但脑子里依然不停地出现别的东西。

  方方:别看我现在跟你说着话,其实我的脑子可能注意力不会集中了。咱俩现在所发生的,你坐在我对面,我就能突然想到,好像你在那个小饭店里出现了,我问过医生,医生说这是叫强迫联想。

  说到强迫联想,周言的体验比方方更深刻更恐惧,当他走到楼下,仰望楼顶,就会马上设想自己跳楼自杀的情景。

  周言:只是在内心中一直告诫自己说,我不能这样想,我不能这样想。但是,当我告诉我自己我不能这样想的时候,当这个念头再次袭来的时候,我突然感觉我怎么又这样想了。一直处于这样一种过程中,他是一种不由自主出现的。

  即使是在大街上,周言还想象自己会去偷别人的钱包,尽管这种行为完全违背自己的意愿,但是他想象自己偷钱的情景依然在他的眼中挥之不去。

  周言:其实我自己在心里面,也相当接受不了。其实这些东西只不过是自己想象出来的。但是自己好像把它当做一种真实,好象真实发生了一样。

  难道周言真的有自杀或者偷窃的念头吗?恰恰相反,他不但对自杀及其恐惧,同时,对偷盗行为也有着极为强烈的排斥。那这些情景为什么还是不断地在他的脑中闪现呢!

  周言:我突然感觉到我想这个事情了。说明我的品质很低劣很低下。然后我自己会感到很痛苦。然后我会再继续加强这样一个结论,就是我自己品质很低下。然后这个念头会强迫你自己不停地想,又想又加强。


  周言一想到这些,就会认为自己品质低下,他害怕自己成为这样的人,越害怕就越想。或者说,他过于担心自己生活中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从而一触及某个情景,就会像条件反射一样,想到一些最坏的结果。

  王长虹:往往这种强迫观念他是害怕自己犯错误。害怕自己会有某些控制不住的冲动。他的动机是好的,他不想犯错误,不想有冲动。

  如此的联想在他的生活中无时不在。看到新闻中报道车祸,就会想到自己被车撞的惨景;点一根蜡烛,又立刻想到蜡烛被撞倒而导致大火燃烧。

  周言:不由自主就想到自己。然后就,就是说你意识很清醒,清醒到自己不会做某些事情。但是你不由自主地会想。但问题和困难就是说你说服不了自己。因为当你说服自己的时候,会有另外一个,就你内心的一个声音,又会继续说服你自己。

  另外一个声音来源于何处?来源于对坏结果的恐慌?几乎每个人都有过恐慌,但是周言的恐慌却无时不刻地在他的脑中!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对生活要求太完美了,不允许一丝负面现象的出现。并且负面现象除了致命的灾难,还有涉及到生活中其他的方方面面。

  周言:我可能打过一次架,我这个人品就不行了,或者我跟同学吵架,如果我骂了一句脏话,那么我,就我人品就不行。

  周言不允许自己打架,也不允许自己骂人,因为在他看来,这样的行为哪怕出现了一次,自己的人品就遭到损害,人生就不完美。因此他极度害怕出现这样的情况,便习惯性地去想象。然而,这种想象使他遭受难以摆脱的痛苦,他又竭力地控制自己不去想,可怕的是,越是控制,越会去想。

  主持人:强迫症在神经病学的领域当中属于是神经症的一种,但是它的表现绝对不会像一些精神分裂症或者是歇斯底里的一些病人出现的表现。在我们周围他们可以很正常地工作生活,因为毕竟同事也好朋友也好,我们的接触很难让我们能够察觉到他们的这种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而且这是很难得到控制的。但是我们想,他身边最亲密的人,恐怕面对这一切的时候,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周言,曾经就谈过一个女朋友,那么毫无疑问我相信,他的这种病情肯定会给这个恋情,带来一定的影响。

  周言如此苛刻的完美心态,最终导致他与深爱的女友分手。分手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女友的一次失约。

  周言:她决定说我们去做一些什么事情,比如我们去逛公园吧,然后当时我就在校门口等着她,但是等到她过来的时候,她就说今天我不想去了。这个时候我就会感到很生气,我就感觉到好像就是说,我的计划已经安排好了,而你竟然就改变了这种计划,我就感觉到这是一件很不可理解的事情。

  女友只是觉得疲惫而不想去逛公园,却没有想到周言居然大发雷霆,还非要强迫自己去。周言的反应大大出乎了她的意料。

  周言:太追求完美。就是任何事情我既然决定去做,就不能够更改。我说要去公园,那么我们就必须去公园,但是对于她来讲,她就感到很不可思议,难道说我说我不想去了,你就会这么生气吗?

  令女友更加惊异和无奈的是,她还没有来得及因为这件事而伤心,周言就已经正式向她提出了分手。


  周言:她感到非常震惊,她说这件事情难道就是我们分手的理由吗?然后就是小女生感到非常震惊这件事情,然后她极力地想挽回我们的这份感情,但是当时的我,那种强迫思维是非常强烈的。

  尽管周言也不愿这样离开心爱的女友,但是他内心的另一股力量更强大,那就是这段感情已经不完美,就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周言:我作为一个非常追求完美的人,我认为男女朋友之间的关系就应该是非常非常和谐的。但当时对于我来说,我就感觉好像是我们的关系进入到一个不可弥补的状态一样,我们的关系已经不和谐了,我们必须分手。

  产 生 原 因

  强迫症状不是在一两天之内发生的,而是随着长期的心态和思维方式的形成而逐渐产生的。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周言这样的心态呢,他那偏激的完美标准跟他自身的经历和性格又有什么关系呢?

  完美的定义,在周言的脑中是如此之偏激,程度如此之强烈,让我们不得不想象,在他二十多年的成长历程中,似乎从来没有人对于他的偏激给予指正,即便是有,他却从来没有听过。

  周言:我小时候是一个独子,是一个独生子。就是家里人对我多少有一些溺爱心理。这让我小的时候无形中形成一种潜意识,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必须按照我想的那样去做。

  周言习惯了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他给自己制定了极端的完美标准,并且严格按照这种标准去执行,但同时他又承受者无穷无尽的恐慌,以及极力想摆脱恐慌的痛苦和无奈。

  周言:任何事物必须是随着我的意愿进行的,这是我自己在我的潜意识里面这样两种错误的认知。

  我们再把目光转向方方,她其实并不只是反复地检查煤气、开关门窗,在她的内心,依然有着一种强迫出现的想法,这种想法,不同于周言的苛求完美,但却更让人难以接受。

  方方:我要控制住某一些人,让他们为我服务,让他们为我们卖命。但是现实生活中我因为这种病我又达不到这种状态,又没有人教我为人处事,所以就买了大量这方面的书。像《厚黑学》、《方与圆》,还有那个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的那个《新人际关系学》。

  为了满足自己的控制欲,方方经常把自己沉浸在一堆书里,这些书往往都是名人传记和励志名录。一个刚刚成年的女孩子,尚未走出茅庐,竟有如此大的控制欲望,这在常人看来是难以理解的。但她的这种欲望并没有因此而削减,反而愈加强烈。

  方方,我要变成天下最年轻的女人。但是我这个女人还得学武术,我不喜欢当比较传统的女人,我不喜欢那样。我要搞的人人自危让他们听我的话。

  方方到现在还没有找到一个真正被她控制的人,但她依然强迫这种意愿不断地出现,或许是为了安慰自己,让自己有安全感?!如果真是如此,她的不安全感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王长虹:像她的这个主体的原因,跟她的这个生活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父母的离异,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母亲出于对父亲的恨,把气撒在了她女儿身上。

  原来方方的母亲对她的父亲积怨很深,俩人离婚后,方方就成了母亲的发泄对象,整天遭受无尽的数落和责骂,跟其他感受母爱的孩子相比,方方却一直在忍受着无情和冷漠。

  方方:她自从离完婚之后,看到我就好像看见我亲生父亲一样,她和我亲生父亲关系搞得很砸,他们经常打架,离婚之后看到我,好像看到他一样。离完婚之后,一直都到现在她还不停地打我,有时候故意找我的茬,她每次打完我,她就这样捣着我的额头,指着我的额头就这样,你就像谁谁谁,说我亲爹的名字,就像他一样狠毒卑鄙,怎么样怎么样。

  王长虹:这时候她得到的信息是父亲不好,自己长得又像父亲,妈妈不喜欢我,所以都是很强的压抑和自卑的性格特点,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孩子就容易出现相关的心理问题。

  此时不得不提及我们拍摄期间的感受,在我们接触和采访的心理疾病的患者当中,大多数人都在幼年时期遭受到家庭的不幸,或者心灵上的打击和创伤。当方方在成长的每一天里,无不伴随着强忍和酸楚,同时,也跟健康而阳光的心态逐渐远离。

  王长虹:民主的家庭环境往往孩子都是能健康地成长,如果是不民主,过分地否定,看不到孩子的闪光点,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就不自信。就比较敏感,不自信敏感的这种基础下就容易产生一种反复核对,反复检查,反复推测,从而形成强迫症状。

  方方在家里极度的压抑之下,渴望从朋友那里得到慰藉,然而,她的自卑和敏感又使她根本无法与别人沟通。

  方方:但是我感觉我讨厌我自己。我讨厌我为什么那么幼稚,我为什么那么笨,我喜欢自己变成一个老奸巨滑的人。

  方方逐渐陷入一个人闭塞而孤独的境地,没有亲人的温暖,没有朋友的安慰,她开始对周围的人产生敌意,通过对别人的排斥来增强自身的安全感。

  方方:她的心里有时候很阴暗,好像是要产生报复社会的心理,因为我不是说恨所有的人。我跟人人际关系搞不好所以我就恨其他人。

  从被冷落和孤立,到憎恨其他人,再到想要控制其他人,方方越是想要得到安全感,便越是反复不断地加强自己控制别人的想法,并且形成了一种思维习惯,甚至把这种习惯转化成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不必对号入座

  现在我们回顾一下刚才所说的强迫症的一些表现,比如反复洗手、检查门窗,走路的姿态、以及穿衣服的顺序等等,也许有很多人会想到这些事情都曾经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他们是不是正在担心自己也患上了强迫症呢?

  王长虹:这里面是有一个区别,我们每个人在这个整体的生活过程中,或生活经历中,可以说都有一些核对一些检查,这种情况往往是不痛苦的,不引起痛苦这不是强迫症状。

  由此看来,判断是否是强迫症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当事人的主观感受,强迫症患者往往由于在行为上重复次数过多,在强迫观念上程度过深,从而会感到极端的痛苦;而生活中适当的检查和核对,以及对某些事情的反省和思考,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远远不属于强迫症的范畴。

  方方:我感觉最大的不一样就是强迫跟不强迫,不强迫它能自己控制住。我想这可能是最大的区别。但是强迫是越想越厉害,你越是想控制就越是想得厉害。

  此外,还有一个明显的判断标准,就是像方方所说的那样,是否能够自我控制。强迫症患者往往对一些强迫行为和观念无法控制,而正常范围内,人们依然是自己行动和思想的主人,而不会失控地成为它们的奴隶。

  相对来说,患上强迫症的方方和周言,无疑是忍受了很多失控的痛苦和无奈,方方的强迫行为,以及强烈的控制欲望,也许一时还很难扭转;但是周言已经在医生的治疗和朋友的引导下,猛然醒悟。

  方方:第一方面我是树立了自信,对我自己的自信。可以说是有两个转折点,当时王教授,我们就是一句话,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当周言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把它当作解救自己的法宝。于是,每当他的强迫行为和观念再次出现时,他就会命令自己“顺其自然”。然而,这种命令不但没有起到作用,反而促使他的强迫症状愈演愈烈。

  方方:就是我一个朋友,他是很无意中一句话,让我有启发,我突然间明白,当你自己问你自己的时候,我为什么还在想的时候,其实你已经没有顺其自然,你还在强迫你自己,强迫我自己不去想,强迫我自己顺其自然。顺其自然不是强迫的。

  主持人:那么面对这样一个结果,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去办呢?怎么让自己能够远离强迫症呢?医生告诉我们说,其实也是比较简单的,没事多去做做锻炼,做一些能够让自己喜欢的事情,分散开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就可以从某一个程度上,减轻我们对于强迫动作、强迫想法的这样的一些依赖。另外,我们在人生的目标和态度上也要让自己变得平和一些。的确,谁都想功成名就,谁都希望能够在这个社会上能做出更多的成绩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追求太多的完美,不能苛求自己事事都要做得非常的好,同样,对于最后的目标而言,我们可以说是非常重视这个目标,但是也千万不能被这个目标本身所累,这样的话我们可以说,自己就已经远离强迫症了。感谢大家收看今天的《走近科学》,下期节目我们再见。

责编:走近科学
 
勇气可以释怀

——6月6日《谁动了我的大脑——强迫下的挣扎》编导手记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5月30日 09:59 来源:CCTV.com

进入[走近科学]>>

  【周言(化名)采访 带二 时码00:05:10

  我可能打过一次架,我这个人品就不行了。或者我跟同学吵架,如果我骂了一句脏话,那么我,就我人品就不行。

  【周言(化名)采访 带二 时码00:06:30

  现在新闻里面报道的是一些负面的东西,比如说哪个地方出车祸,我就会想象那样一个情景,就是好象我自己在那个车祸现场一样。我自己就是出事故了。然后感到很恐惧。越恐惧越想。

  【周言(化名)采访 带三 时码00:14:15

  ……太追求完美。就是任何事情我既然决定去做,就不能够更改。我说要去公园,那么我们就必须去公园。

  【周言(化名)采访 带三 时码00:09:06

  我作为一个非常追求完美的人,我认为男女朋友之间的关系就应该是非常非常和谐的。

  以上是我在采访强迫症患者时对方的几句话。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因为完美主义心态,是强迫症产生的一个重要心理基础,是强迫症这种心理疾病的病灶。

  追求完美,本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激励,但是此处所说的完美,已经将这种自我激励转变成了自我束缚,这种束缚具体来讲是对自我的一种不打折扣的要求:趋近好的——远离坏的。

  因此,对于“好”与“坏”的判定是健康完美心态的一个内在因素。

  “从不骂人不打架是好,一次打架骂人就品质低下,是坏”……

  “完全按照计划行事是好,破坏计划是坏”……

  “恋人之间没有任何摩擦是好,有了一次争吵就不和谐,是坏”……

  这种对于“好”与“坏”的判定是歪曲的,而这种歪曲也来源于心智本身的不成熟。

  除去对“好”与“坏”的界定,强迫心理的根源更多地在于对“坏”、对负面情绪的绝对排斥,同时对“好”、对美好事物的绝对追求。

  对负面情绪的拒绝和排斥的背后,是内心的恐惧,是软弱,是缺乏面对痛苦遭遇的勇气,是对不良结果和情绪的逃避。

  对美好事物的绝对追求,来源于内心强烈的欲望,是贪婪,是骄奢。

  当鼓足勇气去面对恐惧,才突然发现自己内心变强大的乐趣,

  当蓄积力量去挑战难题,才突然感觉自己潜力被激发的快感,

  吃亏是福,失败乃成功之母,失去而学会珍惜,伤痛而懂得满足,得意忘形,乐极生悲,昔日的权威被现今解构,自然的消逝成全着城市的变更……

  积极与消极同在,快乐与痛苦并存,褒与贬相互转化,好与坏彼此轮回。

  享受是人的本能,是自然;承受是被动的反击,需要勇气和力量。而当勇气和力量都在,恐惧和软弱消失,又有什么是值得强迫的呢。

  我不是心理问题的专家,本不该如此评析。单就近期对此方面的走访和了解,抒发个人感受。如此,编导手记也就成了心得。

  中国强迫症援助站http://www./

  (编导:张丽颖)

责编:走近科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