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蒲公英的药用价值

 淳淳之美书屋 2012-05-04

蒲公英 又名黄花地丁,见《唐本草》。苏颂云:"春初生苗,叶如苦营,有细齿,中心抽一茎,茎端一花,色黄"。李时珍说:"小科布地生,断之有白汁,嫩苗可食"。此草各地自生,系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作药用。

    药效有 健胃、利胆、清血、净血,并有催乳,以及缓和轻泻之功。本品为有效的抗菌消炎、清热解毒药,适用于感染性炎症发热,如:上感、流感、急性气管炎、肺炎、胆襄炎、乳腺炎等,对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亦有卓效。

急性及亚急性胆寨炎,肋间病、寒热、呕吐、便秘:
鲜蒲公英全草60-90克,水煎服,15日为一疗程,连用1~2个疗程,有根治之例。

乳痈肿病:
蒲公英30克,金银花或忍冬藤叶9克,以黄酒、水合煎,温服。

胃、十二指肠溃疡:
蒲公英根焙燥研细末,温水送下,每服约1克,一日2~3次,连服10天为一个疗程。

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喉病,发热头疼:
蒲公英15克(鲜草30~60克),生甘草3-6克,水煎服。

中耳炎化脓期:
蒲公英、紫花地丁各30克,水煎,一日分2~3次服,并取药液滴耳。

急性眼结胰炎 (风火赤眼门):
蒲公英60克,水煎服,同时取药汁少许洗眼,一日3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