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古今对女性年龄的歧视 花随月转阴晴收录于东方飞龙博客
现代有“男人四十一朵花,女人四十豆腐渣”之说,对女性的年龄充满歧视。其实古代也有这种严重歧视女性年龄的说法。 唐代任环有一段著名的怕老婆理论涉及到对女性年龄的评价,他说:“妇当怕者三:初娶之时,端居若菩萨,岂有人不怕菩萨耶?既长生男女,如养儿大虫,岂有人不怕大虫耶?年老面皱,如鸠盘荼鬼,岂有人不怕鬼耶?以此怕妇,亦何怪焉!”鸠盘荼鬼是佛教所说吃人精气的老丑之鬼。任环把年轻的老婆比喻成活菩萨,把中年的媳妇比喻成母老虎,把老年的妻子就比喻成鬼了。 明代活埋菴道人徐树丕也有一段关于女性评价的理论,他说:“女子十五至二十五,补阳和血,美颜色,悦精神,节而行之,能成地仙;二十五至三十五,我施彼受,虽无裨亦无大损耗;四十以上,能致疾;若天癸既绝,如枯枝吸水,不异鬼交,杀身而已。”徐树丕与任环一样对青年女性充满赞美,但对中老年女性却充满贬低与歧视了。 宋代陈自明主张:“男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司马光谈论婚仪时认为:“男不过三十,女不过二十耳,过此则为失时矣。”而宋人罗愿宣称:“男至于三十则知虑周可以率人。”显然宋人也有歧视女性年龄的倾向,认为男性比女性年轻十岁。 综上所述,古往今来都有歧视女性年龄的倾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