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青翠竹?竹韵幽幽

 缘归故里 2012-05-05

青青翠竹 竹韵幽幽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郑板桥

青青翠竹 <wbr>竹韵幽幽

青青翠竹 <wbr><wbr><wbr>竹韵悠悠

        很小的时候,就爱青青翠竹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更钟情于青青翠竹。翠竹因吸天地之精华,集天地之灵气而造就了如此秀挺、如此高风亮节的青青翠竹了。自古以来,梅兰竹菊四君子气节风骨为人称颂。尤其是“红梅化作骨,翠竹化作神”,显然翠竹更胜一筹。从古到今不少名人留下许多颂竹的美好的名诗佳篇。

      

        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要数郑板桥的《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竹子的从容若定,不畏狂风吹击的精神,让人佩服竹之毅力,竹之顽强。 

 

     历来人们把竹子喻为君子,无论是在古代,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当今改革创新年代,所涌现出来的“青青翠竹”数不胜数,事例也不胜枚举。我还是以郑板桥为例,他为官清正廉明深知民间疾苦。他画竹抒怀,写竹陈情,一种“忧国忧民”和“泽加于民”的思想能从他的这些作品中充分的体现出来。

 

        如他在《潍县暑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诗中:“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诗中赞竹是“表”,抒发心中“心连民间、情系百姓”是“质”,以竹声喻民间疾苦,而且要“一枝一叶总关情”,足以表达了他的一片深情。他不但感受到了,还用他的实际行动为百姓办事而不计个人得失的真情

 

       是啊,人如其文、文如其人、画如其人、诗如其人,我们在他的作品中就能感悟到他的人品、文品、画品,犹如这----

清清翠竹 幽幽

 百折不

青青翠竹 <wbr><wbr>竹韵幽幽--113节

青青翠竹 <wbr><wbr>竹韵幽幽--113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