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肿瘤治疗常规(中)(2008-07-28 20:38:39)
化 疗 部 分 化疗原则: 1 建立在肿瘤基本切除的基础上 2 根据肿瘤的组织类型和不同的临床期别选择化疗方案 3 血尿常规、肝肾功、心电图、胸片等检查正常 4化疗必须正规、足量、及时。 联合化疗方案的配伍原则: 1 每一药物单独应用时均有效 2 各药应具有不同的抗癌机制,分别作用于肿瘤细胞代谢的不同环节 3 各药之间的疗效至少是应该相加的,或者是协同作用的 4 各药对主要器官的毒性有所不同 5 联合用药所引起的毒性反应不超过可以耐受的范围,且可在短期内消 退以保证 疗程的反复进行 对毒性反应的几点特殊注意: 1 顺铂对肾的损害,Cr>1mg不得用药或需停药;24小时尿肌酐清除率 <60应慎用。化疗当天的尿量应>=2500ml,停化疗后应至少水化1~2 天。 2 阿霉素对心脏的损害,如ECG异常则不能使用。其终身剂量为 400mg/m2如渗透到皮下可造成局部坏死。 3 平阳霉素可引起肺纤维化,每个疗程开始前应摄胸片,如出现呼吸改 变,应行肺功能测定。异常则应停用。成人的终身剂量为360mg(250mg/m2)。儿 童或老人应适当减量。 化疗前应核对的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 > 4.0×109/L 中性绝对值 > 2.0×109/L 血小板 > 8.0×109/L 尿常规: 蛋白(-) 肝功能: 转氨酶 < 40 IU/L 肾功能: 肌 酐 < 1.2 mg/ml 尿素氮 <20mg / ml 24小时肌酐清除率 > 60ml / min 肾 图: 至少一侧的肾脏排泄功能正常 胸 片 肺功能 心电图 (用阿霉素、泰素者) 心肌酶谱 * 24小时尿肌酐清除率的计算方法: Ccr = 尿肌酐浓度(mg/dl)×24小时尿量(ml) 正常值:100+ 10ml / min 简化算法: Ccr = 尿肌酐浓度( mg/dl)×24小时尿量(L) ×0.7 用DDP期间对肾功能监测应用肾血流图,而不是用Ccr ,因为: 肾血流图反应肾小管的功能,而Ccr 反应肾小球的功能,而DDP对肾小管有损害。 肾功能下降早期有肾血流图改变,严重时才有Ccr 下降,而用DDP要求只要一侧肾功能下降即应停化疗。 标准的检测血Cr 应素食三天。 常用化疗药物及主要副作用 (各种化疗药物均对生长活跃组织有毒性作用,都有不同程度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下表仅指其需要特别注意的副作用) 药物 环磷酰胺 出血性膀胱炎 剂量大(>1g/m2)时发生率升高, 故剂量大时应查尿常规: RBC、蛋白管型 异磷酰胺 骨髓抑制 顺铂 消化道反应 耳毒性 神经毒性 指、趾端 卡铂 米托蒽醌 心脏毒性 氨甲蝶呤 阿糖胞苷 阿 霉素 血管刺激 渗到皮下可致 皮肤坏死 博来霉素 平阳霉素 泰素(紫杉醇) 长春新碱 (周围神经炎) 走路猫状 5-氟尿嘧啶 因为抑制了大肠杆菌生长 鬼臼毒素 (足叶乙甙) 常用化疗方案的选择 上皮性癌常用的化疗方案: 一线方案: PAC P C 大剂量PC 腹腔静脉大联合 二线方案: 泰素+DDP 泰素(单用) 米托蒽醌(Mx) DDP+异环磷酰胺 PVB BEP(E为VP-16) 二线方案: PV PVE VAC *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子宫肉瘤参照生殖细胞肿瘤的化疗方案 * 输卵管癌则参照上皮性癌的化疗方案 化疗副反应&处理: (一)骨髓抑制 1 一般在用药期间血细胞计数无明显改变但经过多程化疗者例外。 2 血相下降多开始于停药后,至停药8~9日达到最低点,在低水平维 持2~3日,即开始回升,历时7~10日后可恢复至正常值。 3 不同抗癌药物的血相变化规律基本相似,但下降程度不同。比较之, 以卡铂、米托蒽醌、环磷酰胺、MTX等造成的骨髓抑制最为显著, 6-MP次之,5-FU及KSM较轻。 4 血相下降按上述规律,而且无并发症出现的征兆时,严密观察即可。 5 若停药后血相下降过早、过低、或不及时回升者应予成分输血或输少 量新鲜血每日或隔日一次。或者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有脉快或发热者,应寻找感染灶并选用广谱的抗生素。 6 血小板低下且有出血倾向者,为应急可慎用强的松类药物,但为时不 应过长。 **G-CSF的用法为:2~5ug/kg/日,皮下注射,每天一次。同时每天复查血相,当两次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超过10×109/L,停药。 **化疗期间若血相异常或发热,应暂停当天化疗,并复查血相,若连续3天均异常,本疗程即放弃。 (二)恶心、呕吐 1 轻者或经济较困难者,可用灭吐灵(10mg)和安定(10mg)于生 理盐水200ml 中静脉点滴,或用冬眠I号1/3量 im 。一般要在入化 疗药前30分钟开始使用。 2 重者可用5羟色胺受体阻断剂(如康泉、呕必停或枢复宁、枢丹等强 力止吐剂)止吐,应用这类药物时应注意它可抑制肠蠕动,防止便秘 发生。 3 对于化疗过程中或化疗后呕吐严重中,应注意出入量及电解质平衡, 呕吐量应比较准确的计量。 (三)口腔溃疡 1 用药5~6日后开始出现,至停药一周左右,逐渐愈合。 2 抗代谢类药物所致的溃疡多发于唇颊粘膜。严重者可延及咽部、食道 以至肛门,少数可波及阴道口及尿道口。 3 更生霉素所致的溃疡,多在舌边及舌根,溃疡深、疼痛重。 4 常用的化疗药中,以MTX及更生霉素发生的口腔溃疡最多且重, 5-FU次之。 5 应用高压消毒水冲洗、清洁口腔后,双氧水漱口,并用口腔溃疡散, 每日1~3次。 (四)腹痛、腹泻、便血 1 多见于应用5-FU化疗之病人,其次为MTX,而应用KSM的患者较 少出现腹痛、腹泻、或便血。 2 发现腹泻,及时送大便普通细菌培养和厌氧培养,并追随动态的大便 涂片检查结果 3 根据涂片的培养结果,选用抗生素。在未出化验结果前,先予表飞鸣 3 g,每日3次口服;若高度怀疑伪膜性肠炎,则可用万古霉素口服。每次0.25g,每日3次。 (五)药物性肝炎 1 停化疗一周,取血查肝功能,异常者予口服五味子蜜丸,每次1丸每日2次。或口服联苯双脂,每次10粒,每日3次。一周后再复查肝 功能。正常者停用保肝药物,但联苯双脂不能一下停用,应逐渐减量。 2 化疗前即有肝炎病史者或HBsAg(+)者,联苯双脂服用时间应延长。 (六)其它副作用 如色素沉着、脱发、指甲凹纹等,停化疗后可自然恢复,不必处理。 伪膜性肠炎(Pseudomenbranous Colitis) 一、临床表现: 1 化疗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以及大手术尤其是肠道手术后。 2 大便次数增加 大便性状改变:软便-稀便-蛋花汤样-海水样 3 腹胀;严重时有腹膜刺激征,伴发热。 肠鸣音亢进-减少-麻痹-梗阻-巨结肠。 二、诊断: 1 大便涂片:找难辨梭状芽胞杆菌(G+杆菌) 涂片变化:G-杆菌减少,G+球菌及G+杆菌增加-故涂片以G+杆菌为主 2 大便厌氧培养,同时普通培养对照,连续三天 3 毒素结合试验:葡萄球菌A毒素 三、处理: 停用有关抗生素,同时采取如下措施: 1 表飞鸣 10# Tid 2 酸奶 3 万古霉素 0.25 g Tid (若用去甲万古霉素,则为 0.2 g Tid) 4 灭滴灵 口服或静脉 口服:0.2~0.6 g Tid 5 严重时正常人大便灌肠 7 补液、维持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 肠梗阻专用汤 放射免疫显像(Radioimmunoimaging,RII) 1 及早做好肾图,因做RII注射标记后短期内不能做肾图。 2 送RII申请单到核医学科 3 术前1~7天口服Lugals 液 5滴 Tid (可滴至馒头或饼干上进食) 4 有腹水者,在扫描拍摄前1天放净腹水,以免影响扫描显象;抽出的腹水送检CA125,最好同时送血CA125 5便秘者RII前两天及前夜共服两次泻药,无便秘者前夜服一次即可 6 临去核医学科注射标记抗体时,肌注 2mg 地塞米松 7 注射标记抗体回病房后让患者在地上走动半小时 8 注射标记抗体后10~24小时、72小时左右扫描显象 9 注意有无药物过敏史 淋巴造影准备: 1 术前一日泡脚 2 2%普鲁卡因 2ml × 4支 TSPA 20mg 美兰 2支 造影用 碘苯酯 2ml × 6支 3 酚酞 2# 4 术日晨禁食 5 药物注射完后立即摄片 24小时后摄第2次片 单克隆抗体治疗 1 每周二及周五作,病人多为当日出院,故一般只需写出入院记录 2病人到病房后与妇科实验室联系 3 开一式两份的处方:OC859 单抗 2mg / 2mg 皮下注射 4 医嘱:取血查 CA125、淋巴细胞功能 地塞米松 10mg 肌肉注射 (注射单抗前30分钟) OC859 单抗 2mg 皮下注射 st 5 治疗后至少观察2小时方可出院。 动脉插管化疗注意事项及医嘱: 注意事项: 1) 2) 3) 4) 5) 6) 7) 8) 9) 动脉插管医嘱: 常规准备明日上午行血管造影术 备皮 碘过敏试验( ) 5% GNS 1000 ml iv drip (明6 Am) 5% G S 1000ml N S 1000ml 3号绷带×3 手套 ×2 76% 泛影葡胺 20ml×10支 安 定 10mg im (去造影前) 苯海拉明 20mg (去造影前) 卵巢癌随访与监测 卵巢癌易于复发,应长期予以随访和监测 .临床症状、体征及全身、盆腔检查。 .影像检查:B超、CT、MRI(有条件者)。 .放射免疫显象(RII)(有条件者)。 .肿瘤标记物:CA125、AFP、HCG。 .类固醇激素测定: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对某些肿瘤)。 .“二探”。 术后随访时间:术后1年,1次/月;术后2年,1次/3月;术后3年,1次/6月;>3年,1次/1年。 卵巢癌治疗的疗效评定标准 1 手术时切净肿物,临床已无观察指标 缓解:根据上述标准无复发。 复发:符合上述标准中任何一项。 2 手术未切净,临床仍有观察指标 完全缓解:肿瘤完全消失达>3月。 部分缓解:肿物缩小>50%,达>3月。 无 缓 解:肿瘤大小无变化或缩小<50%或增大<25%。 进 展:肿瘤增大50%或肿瘤增多。 早期卵巢上皮性癌(Stage I)的化疗指征: I期卵巢上皮性癌的预后与亚分期、组织学类型、细胞分级、肿瘤包膜完整、术中是否破裂、腹腔液细胞学等有关。Stage Ia/b、G1,不需要辅助治疗。患者具有下列一个以上的复发高危因素,术后应予化疗: 无精确手术分期,即未行大网膜切除和(或)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 透明细胞癌。 中分化或低分化肿瘤(G2、G3)。 卵巢表面有肿瘤生长(Ic)。 肿瘤破裂或包膜不完整。 肿瘤与盆腔粘连。 腹水或腹腔冲洗液阳性(Ic) 化疗方案及疗程: 据研究,化疗方案不影响预后,应以顺铂为主,采用较为简便者,如PC方案。疗程以6个为宜。 晚期卵巢上皮癌影响预后或危险因素 年龄:年轻者(<50岁)。 期别:主要因素,I期更好(>90%)。 病理分级:高、中、低分化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9%、25%、7%。 初次手术肿瘤切除的彻底性,或残留肿瘤体积大小。残留愈大,预后愈差。 肿瘤组织类型: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较粘液性癌及子宫内膜样癌预后差。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阳性预后差。 肿瘤细胞减灭术后4周的血清CA125水平下降不满意(不及术前的50%)或术后两月未降至正常,预后差. 肿瘤病人活动状态评定标准 卡劳夫斯基(Karnofsky) 100 90 进行正常活动,有轻微病症 80 70 生活可自理,但不能维持正常活动或积极工作 60 正常偶需帮助,但能照顾大部分私人的需要 50 需要颇多的帮助及经常的医疗护理 40 失去活动能力,需要特别照顾和帮助 30 失去活动力,要住院,但暂未有死亡威胁 20 10垂危 0死亡 DDP(顺铂): 1 2 3 4 卡铂:用卡铂时也有5%出现急性肾衰,所以也应保持液量。 K+极低时可用深静脉泵,泵入KCl,<1g/h,溶于20~30ml N S中。 上皮性癌 PAC方案 ───────────────────────────────────── 药物 ───────────────────────────────────── DDP 70mg ADM CTX ───────────────────────────────────── 一次为一疗程,间隔3~4周 具体用法: 1 10%GS 1000ml iv drip 15%KCL 20ml 25%MgSO4 Vit C 1.0 Vit B6 200mg 2 枢复宁 8mg iv 入壶(入化疗药前30分钟) 地塞米松 3 DDP 3%Na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