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鄂霍次克

 布狄厄布狄厄 2012-05-06

再往南看,在南极洲北部罗斯海形成的海湾中又缺少了一块古陆壳,那
块陆壳一部分构成了澳大利亚,另一小部分构成了新西兰。 再往北观察,人们同样还可以发现,亚洲东北角原苏联境内的鄂霍次克
海,当把勘察加半岛迁入后也近于吻合,可见原始上它们是互相连接的部分。 让我们再往东考察一下南北美洲总体陆块的裂断形状。猛一看南美洲这 块大陆,第一个印象就是它很像一个三角形,如果把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 岛及部分南极洲放在它们中间,那么南美洲与非洲就更明显地证实它们是属 于同一古地壳连接中最近的部分,尤其南美洲是月球原始推挤运动过程中到 达最远的一大陆块,后期在地球自转影响下掉队了,它相对太平洋中心又漂 移回来了一段距离。因此它的西部大陆架边缘显得格外垂直、窄狭,临界海
沟也必然较深。所以南美洲西海岸形成为地球上高低最为悬殊的地区。 北美洲北部显著的特点是,形成了世界上大岛环抱且多大湖泊的地方,
地震在地球上并不是均匀分布的,据统计全世界 95%以上的地震都发生
在 5~30 千米内的地层里,而且地域分布规律很严格,例如就全球范围主要 有两个地区地震是最集中的。
一是环绕太平洋周围的地震带,典型的是南北美洲西海岸、非洲东海岸、

亚洲东海岸等边缘。 二是地中海沿岸和南亚沿岸以及现代板块接合处与大裂谷地区。 这些区域内陆震活动最为频繁,约占全世界地震总数 85%以上,而且很
多的深源地震都发生在这里。例如 1906 年北美洲旧金山发生的地震达里氏震 级标度 8.25 级。近年来世界上最大的地震 8.7 级也发生在南美洲西海岸的智 利。1976 年我国唐山大地震也发生在太平洋东海岸这一带。这一切绝不是偶 然的。
  人们还记得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达尔文就这样写道:“我曾沿着南美 洲海岸考察数百里,最打动我的就是海岸在近期内曾升高数百尺,但是竟没 有沉积物。”这就足以说明地壳大规模沉浮,在某些地区至今还是有迹象可 查的。
  为什么偏偏在太平洋周围和地中海一带是地震多发区呢?到目前已有很 多科学家们相信,如果日本发生一次巨大的地震运动,那么在秘鲁、墨西哥、 加利福尼亚以及其他太平洋地区,也都可能发生相应的一系列地震。总之对 每一次大地震都要从整个地球考虑,才能认清这些普遍现象。由此看来在浩 瀚辽阔的太平洋周围之所以不能太平,这不外乎是由两方面因素造成的。
 
--------------------------
  大陆边缘

  大陆边缘也称大洋边缘,是大陆与大洋盆地之间广阔的过渡地带。大陆边缘沿大洋周边绵延约350000km,总面积约占大洋总面积的22%。依据大陆边缘的地形和结构,通常将大陆边缘划分为两个基本类型: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和太平洋型大陆边缘。

  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即稳定大陆边缘,也称被动大陆边缘、离散大陆边缘、拖曳大陆边缘等,总面积为2710km2,约占海洋总面积的7.5%。它由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构成,地形比较宽缓。大陆架是濒临海岸的浅水海域,宽度变化于30~300km之间,平均为75km,大陆架呈缓倾斜,平均坡度约0.001°。大陆架与大陆坡之间水深变化的坡度转折点,极区为600m,赤道地区不超过100m。大陆坡的坡度为0.04°~0.20°,大陆坡之下为坡度略小于0.01°、宽80~500km的大陆隆,大陆隆只出现于被动大陆边缘(图4.4)。

  大陆架和大陆坡上的沉积层,厚的可达数千米,但也有沉积较薄甚至缺失的地方。大陆坡上还分布有很多的海底峡谷,正是这些峡谷才把来自大陆坡的沉积物输送给了大陆隆和深海盆地。大陆隆主要由富含悬浮固体颗粒的高密度水流,在重力驱动下所形成的浊流沉积所组成,最厚可达10000m,其沉积总量超过了大陆架。

  大西洋型大陆边缘主要分布于大西洋两侧、印度洋西北侧、澳大利亚和南极洲周缘、白令海的阿拉斯加大陆边缘、鄂霍次克和日本海两侧即西伯利亚和朝鲜大陆边缘,以及我国东海、南海的大洋边缘。

  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即活动大陆边缘,也称主动大陆边缘等。该大陆边缘由大陆架、大陆坡和海沟组成,无海隆。大陆架比较狭窄,一般仅几十千米宽,陡峭的大陆坡直落至深邃的海沟,海沟的两坡很陡,坡度达5°~10°。海沟内堆积着浊积物①、硅质沉积、火山碎屑和滑塌堆积。

  与位于漂移大陆后缘的大西洋型大陆边缘相反,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则位于漂移大陆的前缘,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而依据地震震源带则可勾画出板块俯冲的三维空间产状。由于太平洋型大陆边缘与相邻大陆的活动构造带相平行,故依据地形结构可进一步划分为安第斯型和东亚型(岛弧—海沟型)大陆边缘。前者主要分布于太平洋东海岸,那里的中美海沟、秘鲁—智利海沟直逼中美洲及南美洲西海岸,阿拉斯加南缘也属于这种大陆边缘;后者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海岸,即东亚沿海海域,后者共同的特征是,由有海沟和火山岛弧的大陆架和大陆坡构成。此外,大西洋中的波多黎各海沟和南桑德韦奇海沟,以及印度洋中的爪哇海沟也属于这种岛弧—海沟型大陆边缘。

  ①  另一说法是总长约80000km。

  ①  一种含大量泥砂物质的高密度流,沿海底峡谷或海底斜坡流动且直达海沟的混杂沉积物。
 
----------------
  大 陆

  地球陆地除岛屿外,可分为欧亚、非洲、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和南极大陆6部分,其中包括欧洲和亚洲的欧亚大陆是地球上最大的大陆。欧洲位于欧亚大陆的西部,实际上是欧亚大陆西部突出于大西洋中的一个大半岛,四周高、中间低,地质上,它是一个以东欧地台①为核心,总体上为向南增生的大陆。最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喀尔巴阡山—高加索山为中新生代褶皱带②,而褶皱带南部的意大利半岛等地块,地史上则与冈瓦纳古陆有亲缘关系。亚洲是欧亚大陆的主体,地形上与欧洲的最大不同是中部高,多高原(我国的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边侧低,多是平原、盆地和丘陵。此外,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还环绕着断断续续的弧状岛群。地质上,亚洲大陆至少由6个地台(西伯利亚、塔里木、中朝、扬子、印度、阿拉伯)及其边缘地壳增生带所组成,其中以夹持于塔里木、中朝、扬子和印度地台间的喜马拉雅褶皱带最为壮观,是冈瓦纳古陆北缘微陆块不断解体,并向北俯冲、推移,拼贴到欧亚大陆南缘所形成的。

  全球第二大大陆是非洲大陆。它是一个外形比较完整,周边显现平直,沙漠面积广大的热带大陆。东非高原西部的串串湖泊是非洲大陆地形上的重要特征。地质上,非洲大陆主要由非洲克拉通及其北缘属于阿尔卑斯褶皱带一部分的阿特拉斯褶皱带所组成。克拉通本身从前寒武纪起就是一个较为稳定的隆起陆块。部分地区发育晚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盖层,与南美、印度、澳大利亚和南极洲的地层类似,故认为晚中生代之前它们同属于冈瓦纳古陆。

  位居第三的全球大陆是北美大陆。地形上东西高,中间低,西部是科迪勒拉山系,东部是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是密西西比河平原。地质上,北美大陆是以北美地台为中心的单式大陆。褶皱带围绕地台四周分布。地台中心为结晶基底——加拿大地盾,因此,总体上北美大陆表现为大陆同心式向外增生。

  与北美大陆仅有一河(巴拿马运河)之隔的南美大陆,则是全球第四大陆。平面上南美大陆像一个三角形,其向东伸入大西洋西岸的一个角,可以非常吻合地插进大西洋东岸非洲大陆的几内亚湾。据信,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在0.8亿年前是连在一起的,二者都是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中三叠世时,冈瓦纳古陆开始解体,侏罗纪时大西洋进一步张开,非洲和南美洲滑离,白垩纪晚期(约0.65亿年前)南美洲和非洲完全断开。

  位居全球第五大陆的是南极大陆,它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是地球上巨大的天然冰库。现有的地质资料表明,它可能是一个以东南极地盾为中心的单式大陆,褶皱带围绕地盾向外增生。南极大陆被认为是前白垩纪冈瓦纳古陆的中心,第三纪才形成现在的南极大陆地貌。作为板块南极洲是没有海沟的一个例子,这种异常现象说明,球体是不能用许多巨形板块来盖满的。

  位于南半球的大洋洲是地球上最小的大陆,陆地面积约为全球陆地面积的1/16,其中澳大利亚是大洋洲大陆的最主要的部分。其地质主体也是以澳大利亚中西部的澳大利亚地盾①为中心的,内缘为澳洲东部古生代褶皱带,外缘为新西兰中新生代褶皱带,以及由美拉尼西亚等群岛所组成的新生代火山弧。
------------
 
 
板块构造学说诞生后,随即风靡全球,极大地推动了传统地质学的研究和发展,并由此开创了全球地质科学变革的新时代,史称创新地质学时期的开端。

  第一节 板块概念与板块划分

  板块(Plate)这个术语是加拿大著名学者J.T.威尔逊在创立转换断层时提出来的。他认为连绵不断的活动带网络将地球表层划分为若干个有限的刚性板块,刚性板块即地球表层大小不一的球面盖板,盖板的表面即地球的固体表层。由于地球表面是曲面,因而球面盖板或板块是弯曲的,单个球面盖板的面积较大,多为107~108km2,但厚度较小,尽管也在几十千米至200km之间,但相对于相同板块的横向尺度及6370km的地球半径,仍然是一块薄板,故称为板块,全称是岩石圈板块。板块构造(platetectonice)则是地球表面岩石圈板块破裂成若干块体,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移动所形成的构造,也就是一般所说的活动论构造。其实,所谓板块构造的板块也并不是整板一块,大洋板块往往为成组断裂带所切割。这些成组出现、近于平行的断裂带常把大洋板块切割成几千千米长、几百千米宽的板条。板条是大洋板块的一种基本构造形态。当板条构造在俯冲带插入地幔后,称板舌构造。板舌下插深度可达600~700km。大陆岩石圈碰撞带也有板舌构造,但下插深度较浅,一般在200km左右。此外,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比,虽大陆板块没有大洋板块的板条构造发育,但大陆板块具有比大洋板块复杂得多的多层结构——多层滑脱构造和多层剪切构造。

  现代地球板块的轮廓,最早是由勒皮雄勾画的。勒皮雄是法国地球物理学家,他曾于20世纪70年代乘深潜器潜入大西洋中脊亲眼察看火山景观,发现了含黑色硫化物的流体,沿着一条高达10m的烟囱状通气口向上喷出。勒皮雄认为“我们所见的一切都证实我们正处于火山之上,直到最近它还是一座活火山。”

  勒皮雄在自己的文章中把全球岩石圈系统地划分为6大板块(图5.1),它们是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澳(印度)板块和南极(洲)板块。随后,学者们又将美洲板块分解为北美和南美板块,印澳板块分解为印度(洋)和澳洲板块,这样全球又有了7大或8大板块之分了。8大板块也还有另外的划法,它们是非洲板块、欧亚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南太平洋板块和北太平洋板块(M.Mattauer,1980)。在8大板块之间,还镶嵌着14个中小板块(陈运泰,1997),它们是阿拉伯板块、婆罗洲板块、加勒比板块、加罗林板块、科科斯(可可)板块、印度支那板块、戈达板块、华北板块、纳兹卡板块、鄂霍次克板块、菲律宾

  (海)板块、斯科舍板块、索马里板块和扬子板块。

  8大板块为一级板块,它们既包括陆地也包括海洋。例如,太平洋板块基本上包括太平洋水域,但还包括北美圣安的列斯断层以西的陆地和加利福尼亚半岛;南美洲板块既包括南美洲大陆,也包括大西洋中脊以西半个大西洋南部;北美板块既包括北美大陆,也包括大西洋中脊以西半个大西洋北部,以及西伯利亚最东端的楚科奇半岛等。

  中小板块是次一级的板块,板块面积约为105~106km2或更小。中小板块的作用虽不及大板块大,但相对于相邻板块的运动还是相当显著的,它们在全球板块运动中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