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后办学现状调研报告

 汤道坦 2012-05-06

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后办学现状调研报告

最近,笔者调查了肥西县铭传乡小学布局调整工作。该学区的学校布局调整促进了有限教育资源的配置与优化重组,撤并学校与危房改造、校安工程相结合,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改善了办学条件。布局调整使有限的师资相对集中,缓解了学校布点多、规模小、师资不足、学科不配套、课程难以开齐等一系列矛盾,也缩小了校际之间的差距,推动了学区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随着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是部分学生身心负担加重,部分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学校管理难度加大,学校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这些问题值得重视。

一、小学布局调整实施情况

铭传乡南分路学区1996年实现“两基”达标,有小学16所,在校生2502人。随着农村计生成果日渐显现、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农民工子女随迁人数增多,学区内适龄儿童逐年减少,2001年秋季,小学在校生下降到1800人,到2010年,小学生不足1000人。出现不到5人的小班、不足30人的小学校。调整学校布局,通过并校使资源达到一定程度的集中,成为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必然选择。南分路学区小学布局调整从2002年开始,经历了两个阶段,共撤并小学11所。

第一阶段是在农村税费改革后,政府首次实施校舍危房改造工程期间,于2002年、2003年结合校舍危房改造,撤并了5所村小。

 第二阶段是在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成立了乡镇中心校,政府实施校安工程期间,于2006年至2010年间,再撤并6所村小。保留的众兴、南分路、潜山、共和、井王5所小学分布于学区的东、中、西三片,且位于街道(社区)和新农村建设点,人口相对集中,生源比较稳定。

二、布局调整后面临的新问题

(一)部分学生的身心负担加重。

学校布局调整改变了几十年的“小学不出村、初中不出乡”的办学格局,大多数孩子在家门口上学时的便捷、经济、安全的优越条件随之改变。南分路学区学校布局调整后小学的服务半径均值大约为67华里。大多数学生上下学路程增加1倍以上,约36 %学生上学路途超过5华里,上下学存在耗时长,乘车难,家长护送难等问题。

1、耗时长。学生上学路途远,每天在路上消耗时间长,消耗的体能多,影响学生的精力;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体质弱,步行上学十分困难。据调查,5华里以上的孩子每天上下学在途中步行约需2小时,冬季需要起早贪黑,影响孩子睡眠,遇到雨雪、大风等恶劣天气,更增加了上学的困难,少数学生因此厌学、弃学。

表一:南分路学区小学生上学里程统计表     2012.4.28 

上学里程(单程)

2华里之内

23华里

34华里

45华里

56华里

6华里之上

学生数

184

122

143

99

98

212

所占总数之比

21.4%

14.2%

16.7%

11.5%

11.4%

24.7%

单程步行时间(分)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

2、乘车难。农村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尚未建立,没有定时班车,学生无法乘车上下学。部分远道学生家长联合租车,送孩子上学,约占总数 10.2 %。约有31.9 %家长骑车接送孩子上下学;学生自行上下学约占57.8 %。学生上下学路途中的不安全因素较多,“村村通”道路路面窄,弯道多,坡度大,家长合租的车多有超载;此外,南分路学区内学生上下学沿途经过47口当家塘、水库等,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表二:南分路学区小学生上下学乘车情况统计表     2012.4.28 

类  别

家长接送

乘 车

自行(步行)

骑车

学生数

274

88

450

46

所占总数之比

31.9%

10.2%

52.4%

5.4%

3、护送难。家校之间的路程增加,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每天长距离来回奔波,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农忙季节往往顾不上接送。大约15%的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照管,接送孩子对老年人来说也是一件难事。

(二)部分家庭的经济负担加重

学校布局调整给远道的学生家庭带来了交通费、生活费。据调查:每名学生一年的消费在1400——2100元之间,这对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部分家长购置了摩托车、电动车等交通工具,花时间和精力接送孩子上下学,徒增了误工负担。近两年来,有 60多名学生到县城或外地上学,家长陪读,产生了租房费和生活费。

表三:南分路学区学生交通、餐饮年消费额统计表   2012.4.28

项   目

交    通

餐  饮

4—5华里

5—6华里

7华里以上

中餐

饮水

每天消费额(元)

4

5

6

3

1.5

全年消费总额(元)

800

1000

1200

600

300

(三)学校的管理难度加大

布局调整后,学校的管理工作面临新的难题,集中表现在后勤服务不配套、教室与教辅用房紧缺及增加教师工作量等方面。

南分路学区的所有小学都没有食堂,远道学生中餐只能在附近的农家“小餐桌”搭伙,目前有5家“小餐桌”,就餐学生170多人。虽能解决就餐问题,但难以保证吃得好、吃得安全。少数学生自购零食,在农村食品市场质量监管相对较弱的情况下,确实令人担忧。

南分路中心校规模扩大后,部分班额人数超过50人,原先设计的教室面积较小,在大班额的情况下,更是拥挤,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大班额教学,导致每个学生被教师的关注度降低,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了,却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南分路学区小学的教学设施、装备、师资等,与城镇学校差距很大,南分路中心校是铭传乡乡政府所在地的中心学校,目前生均建筑面积不足2.5平方米,与国家规定标准相差近两倍。办学条件差,客观上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也是导致生源外流的原因之一。

  (四)校产流失严重

据调查,南分路学区撤并的11所小学校园土地面积60多亩,建筑面积 4220平方米。而校舍被学校有效利用的只占5%。绝大多数要么被村委会处置,要么无偿拆除,要么被占用,要么任其破损,撤并学校资产的流失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心校在撤并学校校产处置中面临诸多困难,主要是校园土地权属不明、校产处置缺少权威性的文件及政策依据。

三、几点思考

针对上述因布局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妥善处理以下问题。

(一)、妥善处理学校布局调整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问题

南分路学区地处肥西边远农村,当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学校的底子薄,对照标准化的硬件建设、专业化的师资配备、规范化的学校管理都有很大差距,难以满足当地群众对优质义务教育的需求。在地方政府实施“十二.五”教育规划时,应给予一定的倾斜。

1、建设寄宿制中心校。在生源相对集中的中心校新建学生公寓,办寄宿制小学,对远道的学生、留守儿童进行集中管理。根据需要建设餐厅、洗浴等生活设施。在众兴小学、中心校新建餐厅,解决学生吃饭问题。

2、加速推进学校的标准化建设。按标准配置农村小学的图书、教学仪器、体育器材、电教设备等,特别要解决运动场地。南分路学区小学目前尚无一处标准化田径运动场。

3、改善教师待遇。乡村小学位置偏僻,教师工作生活条件较差,济待遇低,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极易产生职业倦怠。建议地方政府设立农村教师专项交通、通讯补助,建设教师公租房,加大对农村教师培训力度,以此改善农村教师待遇,提高农村教师专业素质。

(二)、妥善处理学校布局调整与农民负担问题。

小学布局调整以保证每个儿童都能接受更好的义务教育为前提,为了维护儿童的受教育权和家长的合法权益,政府对因学校布局调整而增加负担的家庭,应设立专项补偿性基金,建立专项补偿制度。对因学校合并需要寄宿的所有学生给予寄宿和生活补贴,对家庭确实困难不能寄宿的学生给以交通补贴。采取政府补贴的形式落实校车,或给学校配备学生专用校车,解决学生上下学交通问题。

(三)、妥善处理学校布局调整与教育国有资产管理问题

及时稳妥地处置撤并学校校产,充分合理高效地利用资源,防止学校国有资产的流失。县(市)政府应设立撤并学校校产管理专门机构,研究制定撤并学校校产处置办法。明确学校土地、校舍的产权,为规范校产管理和处置奠定基础。

建议撤并的农村小学,校产产权归属中心校。由中心校依法管理、使用、维护。对撤并学校资产的处置本着教育优先、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只用于教育,对不能使用的闲置校舍,依法向社会公开拍卖,拍卖资金专项用于学校建设。严禁单位和个人擅自处置校产,侵占校产,杜绝在学校撤并中造成学校国有资产的流失。

   肥西县南分路学区中心学校

汤道坦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八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