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填高考志愿的准备工作

 知足常乐开心好 2012-05-06

1、做好前期信息收集工作。为了不影响考生的复习,家长要提前收集各种信息,做好准备工作。一些家长误认为要到分数出来后才考虑志愿填报,其实分数出来后时间非常有限,面对诸多的学校,考生和家长都不可能一一去了解。由于志愿填报涉及考生兴趣性格的认识、行业发展及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了解、未来职业方向的初步规划、学校招生政策、录取规则以及招生分数的分析等众多因素的考虑,在有限时间内靠考生单独做出判断十分困难,家长应该坚持以考生为主的原则,引导考生积极投入志愿填报的准备工作中,同时积极出谋划策,帮助考生科学决策。同时要从网络、媒体、学校以及志愿填报专业人士等多渠道了解信息,做好充分准备。

 

2、充分认识自我,深入了解兴趣、性格、潜质及职业倾向,对未来发展进行思考。对一项关于职业理想的调查中显示,我国80%的小学生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到了中学只有不到50%的同学有职业理想,高中只有不到20%的同学有自己明确的职业理想。很多考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思考自己的未来,探索自己内心深处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专业存在一定得盲目性。家长可以提前帮助孩子做好这些方面的规划。

 

3、充分了解适合的学校信息。家长在孩子作出选择前,应该对自己想要报考的学校进行细致的了解,知己知彼,从而使在填报过程中不至于感觉盲目。在了解学校的过程中,要了解学校相关资历及发展历史、学校性质、往年录取分数线、招生计划、招生章程、专业设置及优势等各方面的基本信息,同时也要重点了解学校和专业的就业信息,包括就业率、薪资、工作能力、就业流向等基本情况。

 

4、克服焦虑,营造良好心理环境。家长一方面要担心孩子的成绩在最后一年成绩能不能有所提高,能不能保持稳定;另一方面担心考生成绩能够上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将来就业好不好等问题。“考试焦虑症”在超过一半的家长身上表现得比考生更严重。不少家长失去了自我,考生成为一个家庭的中心,在家里说话都不敢大声。单位上请了假,与朋友的聚会等社交活动也尽可能都取消了。这些异常的举动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他们的行为时刻把压力传达给孩子,就更加强化了孩子的压力,对考生备考和高考带来负面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