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价:2452.01 涨跌:11.93 涨幅:0.49% 总手:102204871 金额(万):10237829 换手率:3.29%
业内瞩目的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将于5月7日、8日两日在京召开。证监会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及各证券公司主要负责人将共聚一堂,集思广益,商讨证券公司创新发展大计,为今后证券公司发展指明方向。(点击查看>>>影响股名单) 自郭树清执掌证监会以来,加快改革已经成为证券业乃至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去年以来,“郭氏新政”给资本市场带来耳目一新的变化,业内人士因此对本次券商创新大会更为关注。据悉,此次会议内容将涉及新型营业部创立、允许券商代销金融产品、拓宽券商资金应用范围、简化监管审批程序等券商行业重大制度变革一系列热点话题。 “这些制度变革将有利于券商改善盈利结构、提高资金效率、发展创新业务。”民生证券金融行业分析师李锋表示,由于此次会议涉及重大制度变革,利好券商,尤其是创新能力和业务水平居前的券商。 实际上,监管部门对证券公司新业务的支持早已有表态。年初,郭树清在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证券期货领域的改革开放。4月3日,证监会副主席庄心一在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期间表示,凡是证券公司自治、行业自律、市场制约能够解决的问题,均应取消行政审批,留出足够的空间让证券公司提高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4月13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关于证券公司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标准的规定>的决定》,降低了证券公司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经纪业务相关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比例要求。这一政策将使证券公司可以释放出更多资本金用于支持创新业务的发展。 华泰证券分析师郭春燕在最近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券商的创新业务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买方业务创新、经纪业务转型和投行业务向场外市场的拓展。 买方业务在主流华尔街投行的收入中占比很大,其优势主要在于跨市场、跨品种和多种策略的组合产品。目前券商的资管产品过于单一,亟须拓展广度和深度。经纪业务方面,目前已经在试点中的股票约定式回购和即将展开的转融通业务,将大大提高券商服务优质客户的能力。而全国性的场外市场已经确定了发展方向,向场外市场拓展则将大大提高投资银行的业务空间。 ------------------------------------- 【券商诉求】 备受关注的券商创新大会今日召开,政策信号早已明确,政策措施则备受期待。 事实上,自郭树清主席上任以来,券商的创新正以较快的速度在向前推进。仅证监会层面推动的,就包括转融通业务、场外市场业务以及发展中小企业私募债业务等框架性的新业务。 据记者了解,此次创新大会召开前,证监会已就券商的创新工作数次展开调研或者发文征求意见。2月之前,证监会机构部曾以不同的形式召集各券商展开了调研,调研内容就涉及到券商如何创新的问题。4月上旬,证监会向各券商下发了《关于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的调研提纲》(下称“调研提纲”),向各券商征求意见。业人士预计,此次征求的部分意见将在创新大会上得以体现。 从证监会调研时券商反馈的意见来看,券商的创新需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希望监管层推出更多满足需要的产品,允许券商从事更多的业务,以及对一些限制性的条款予以松绑。 除了证监会层面,证券交易所也正在推进各类创新产品,上证所推进的带有融资性质的“股票约定式回购”试点已扩大,深交所主导的“现金宝”业务在信达证券试点之后,已在各家券商推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已对券商产生了利润贡献。国信的金天利也开创了证券行业现金管理的产品领域的先河。 但除了上述由行政主导的创新之外,由市场自发形成的创新其实并未大范围开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对券商监管的思路问题。目前提得最多的监管新思路是“放松审批,加强监管”。不过这一说法并未正式确定,因此诸多业内人士希望在本次创新大会上能予以明确。 目前监管层对券商一直实行的“事前审批”,即法律法规 ,以及证监会明文允许的事情才能做,创新也多是由于行政力量的主导才得以开展。但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之外,市场驱动下已经产生了大量的创新需求。 券商经纪业务部门一直希望可以销售更多的如包括银行、信托 、保险、PE等产品,但目前并未得到法规允许;在资产管理领域,券商也希望投资领域可以扩大,希望发行如分级等创新型产品。但这些传统业务因受到审批和管制的影响,暂时无法进行有效的创新。 而券商的多个业务部门都过度受制于净资本红线的要求,导致杠杆率过低,规模难以扩大。 此外,经营模式也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某大型券商资深投资顾问对本报记者说到,“目前营业部盈利模式单一,价格恶性竞争,重销售开发,轻服务培训现象严重。这是由于过去多少年来券业门槛较高,券商坐地收钱,好日子过久了,缺少长远打算动力,再加上自08年09年以来,又陷入恶性竞争,无暇顾及其他,有实力尝试创新,创新做得好的非常少。但任何只打价格战的产业,最终就是无利可赚,行业完蛋,因此,券业已到了一个非改不可的地步了。”(证券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