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争取言简意赅,围绕教育、成长、奋斗的话题,分享我的经历,谈谈什么造就了成绩优异的学生,什么造成了成绩的分层,我怎样克服障碍,最终名列前茅。我提高成绩不靠延长学习时间,而是提高效率、增加睡眠时间;不靠心血来潮的“猛学”,是按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我克服了对考试和排名的过度重视,将考试拉到了日常的检测计划中,不计较平时考试的得失。 第1章 高考:初证“功夫不负有心人”
每个班级都有听不懂课和听得懂课的学生。将各班听得懂课程的学生集中到新班级,原先听懂课的人会听不懂。为什么?很简单,任何班级,老师都不会也不能照顾最慢的同学的进度,总要照顾大多数:你名列前茅,听课当然如鱼得水;你在后面,讲课节奏自然比你的接受能力快。集全国各省精英于清华北大,考试也有倒数第一,上课也有人听不懂。听懂和听不懂课是普遍存在的。分层次教学将学得差不多的学生集中上课,却造成了新的分层。中国学生很多,班级人数多,总有后面的同学,总有人听不懂课。 第2章 清华:再证“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进清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茫然。 我到清华的第一天就睡得很香。这是我奋斗来的生活,三年不停歇的努力实现的愿望。住进清华,我的生活开始了。 一位学姐带我转了清华园,为我讲解各处景点的历史。午饭闲聊,她说同学睡觉都很晚,大概要十一二点吧。我就问:“怎么这么晚才睡觉啊?” 第4章 反思:再论“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们的成绩就像正弦曲线,时高时低,不会是固定值。这一次考50名,下一次可能考40名或者60名。某一次成绩突然波动上来并不代表成绩平均值的改变。年级第一也不一定次次第一,他从第三名再回到第一名不代表进步,还是在前三名的区间浮动。我们关心的是浮动区间的平均值是否有提升,偶然的一次上升并不一定代表成绩浮动均值发生了变化,可能仅仅是考试正中下怀,或者超常发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