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山市红岭国家湿地松、杂交松良种基地

 勤早斋 2012-05-08


内容简介:湿地松造林措施

  1、造林地选择:应选择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台地,要求光照充足、土层深厚、湿润肥沃、质地中等,土壤为泥质岩、砂质岩第四纪红粘土发育而成的红壤土。
  2、造林规划:一般要在7~8月份进行调查规划作出下年度的造林安排。根据造林地实际情况,做好防火林带规划,原则上以山脊分水线为界,设置生物防火林带,面积以500~1000亩/块为宜。
  3、整地备耕:细致整地是湿地松造林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促进湿地松的根系尤其是菌根的发育、植株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在造林前一年的秋冬季进行,最迟也要在造林前一个月完成整地工作。
  操作规程:除杂→炼山→定穴→挖树穴→下基肥→回土。
  ⑴、除杂炼山:林地是否干净,是湿地松种植后前期生长加快慢的主要因素。所以,要求先除杂再炼山,即把林地上的灌木砍除,保持灌木树头不高于30cm,有利于炼山后林地干净。炼山后,如果对杂灌木仍然较多的荒地、迹地,要进行除杂。
  ⑵、定穴:主伐期为15年的湿地松丰产林,亩植74株,即株行距为3m×3m。湿地松为强阳性树种,造林密度太大会造成林相过早郁闭,影响湿地松的冠幅生长、胸径、单株材积、危害后期生长,造成"前期生长快,后期生长慢"的早衰现象。通过多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湿地松造林密度为3×3m植距,其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及蓄积量均最高,生长量可提高10%以上,蓄积量提高近30%。因此,湿地松用材林造林密度不能低于2.5m×2.5m。
  ⑶、挖树穴:挖明穴,规格为40×40×30cm。挖穴时应将表土和底土分放在穴的两旁,以便于将表土回入穴中。
  ⑷、下基肥:每穴施过磷酸钙0.25公斤、0.1公斤优质复合肥作基肥。把肥料放到树穴的中下部或底部,不宜把肥料放在树穴的中上部,否则,种植后容易出现烧苗现象。
    ⑸、树穴回土
  第一步:先回少量富含有机质的表土(不超过三分之一),将泥土与肥料充分混合。
  第二步:将表土或风化的泥土(注意打碎泥块)填满树穴,并略高于地面。如果回土时没有填满树穴,种植后穴内容易积水浸苗,或下雨时泥土冲入穴中将小苗埋没,影响苗木成活。
  4、造林种植:
  ⑴、种植时间:选择春季至秋季、下雨后土壤湿润时进行种植。如果土壤湿润,下雨前也可种植。
  ⑵、种植方法:种植前先将容器苗淋透水再上山,种植时小心将薄膜袋撕掉,保持营养杯土团完整不松散。但注意不要将营养杯土团捏实,否则会影响苗木根系生长。种植时要做到"根舒、苗正、打紧",苗身要直,苗的周围可用碎土压紧,泥土覆盖高于营养杯约0.5~1cm为宜。

信息来源:台山市红岭国家湿地松、杂交松良种基地 | 责任编辑:台山市红岭国家湿地松、杂交松良种基地管理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