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世纪初粮食生产调整期(低潮)时的思考

 LM0318 2012-05-08

本世纪初粮食生产调整期(低潮)时的思考

(2009-08-07 12:07:33)
标签:

杂谈

分类: 工作

**这是2003年底粮食生产处在低潮时写的,通过对水稻的重新认识,呼吁重视水稻生产。

水  稻  遐 

水稻是人类的好伙伴,很少有生物能伴随着人类历史一万年之久。一首歌中唱到“没有花香,没有树高,你是一棵默默无闻的小草”,就是你真实的写照。朴实无华的外表,几乎很少人会注意你的开花结果,当你的颖花还没有开启,就匆匆忙着授粉(自花)、灌浆,向人类奉献果实。你的果实中,营养丰富,养育着世界二分之一,中国三分之二的人。你还将伴随着人类文明,一年一年延续下去。

笔者从事水稻技术推广工作30余年,今日的水稻已没有昔日“以粮为纲”年代农业“老大”的风光。曾几何时,作为水稻生产的工作者,为我国杂交水稻的育成推广而自豪,为水稻亩产过千斤,粮食亩产跨吨粮而欢欣鼓舞。然而本世纪初开始的,为上海经济发展所进行的种植业结构调整,短短几年时间市郊水稻面积几乎减少一半,面对机构的压缩,人员经费的减少,怎么还在搞水稻苗情疑惑的目光,只有无奈。最近国家提出要重视粮食生产,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号召;上海市府提出稳定10亿公斤粮食的生产能力,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水稻生产又开始新的转机。形势的变化,促使我思考,上海郊区的水稻,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空间,产出理想的效益……

产量篇:

高产稳产是水稻对人类的第一贡献,丰收年景可以不愁吃,灾年的稳产可以保证人类对吃的最低要求。很难想象,如果缺少或没有粮食,人类文明的进程不可能这样快,人类历史也许仍停留在农业社会中,整日为吃而辛勤劳作着。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世界第一的大国,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到粮食自给有余,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世界为之惊叹。主要是因为国家长期以来对粮食生产的重视,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产量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上海为例,市郊水稻单产由解放初的不足200公斤,发展到现在的500多公斤,而且还在继续提高。今年起,上海市府提出要稳定10亿公斤粮食的生产能力,水稻无疑是主力军。2003年水稻种植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72%,而总产量却达到85%。

稳定粮食总产,首先要稳定面积,要保持市郊160万亩水稻播种面积。其次是提高单产,尽管上海郊区水稻产量已达较高水平,要进一步提高单产,任务艰巨。但随着市郊已经开始的新一轮“三高”农田建设,优质高产新品种的推广,科技投入力度加大等举措的稳步推进,市郊水稻产量必将有新的发展。

品质篇:

当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后,提高稻米品质,安全生产成为新的追求。上海从2001年起,开始实施优质水稻三年推进计划,加快优质品种推广速度。优质品种由2000年不足10%,仅用短短三年时间, 2003年达到87%,基本实现水稻品种优质化。和上世纪末相比,稻米品质有了本质的提高。

目前提高稻米品质,安全生产还存在一些问题,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的用量过多,我们的市场缺少通过认证的高品位有机米和绿色AA级米,目前能和泰国产的高品位优质米竞争的品种少。

如何进一步提高稻米品质,首先要加快新品种的筛选鉴定和推广速度。目前生产上能达到一级米标准的只有寒优湘晴,一些品质高有希望的品系还处在试验阶段。而寒优湘晴栽培技术要求高,大面积推广有难度,迫切需要有新的品种替换。其次推广应用优质、高产、安全栽培技术,降低化肥农药用量。第三通过合理有效的市场运作,争创知名优质米品牌。

环保篇:

环保是目前乃至今后最重要课题。我们对水稻关注点,过去仅是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实水稻还具有许多重要的环保生态功能,等待我们去认识。最近凌启鸿教授提出:首先稻区是季节性巨型“蓄水库”,可以减少防洪压力。长江三角洲稻田蓄水量,相当于1.7-2.0个太湖的正常储水量。其次稻田的水层可以调节土壤酸碱度(pH值),使偏酸或偏碱土壤的pH均向7靠拢。可以平稳大气(也包括土壤)温、湿度变化。可以固定外来的落尘。遇暴雨时因有田埂阻挡,不会引起表土的冲刷和流失。第三水稻对更新空气具有较高的能力。水稻的叶片挺立,单位土地面积上能容纳的最大绿色叶面积指数比其他植物高,具有更强的固定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能力。第四稻田是保障生态安全的人工湿地系统,与天然湿地一样,具有净化污水,消解有机有毒物质,钝化或无效化无机有毒物质的功能。

崇明岛的一块东滩湿地大家都非常重视,也确实应该重视,因为那是上海唯一的自然湿地。而数百万亩稻田,与天然湿地一样具有环保功能,我们也不应该忽视。近年来的城市持续高温,谁能说和上海及周边地区水稻面积锐减没有关系。

其实,水稻还有许多功能有待开发。上海农科院正在研究观赏水稻,培育色彩斑斓的品种,盆栽供人观赏,祝他们早日成功。坐在飞机上看大面积水稻,苗期遍地绿色,成熟期呈金黄色,那是一幅美丽的“抽象画”。水稻有多种颜色品种,如果世博会期间,能利用水稻(及其它植物)的色差,组成上海人民欢迎你等字样、图案,一定会给世界带来惊喜。水稻有香稻品种,如何大面积推广利用,使上海的空气中弥漫稻的香味。建议世博会组织机构及有关领导予以重视,组织力量,研究攻关。

栽培篇:

长期以来水稻生产一直是以提高产量为首要目标,对稻米品质和安全重视不够。近年来随着粮食生产的自给有余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水稻优质和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为实现优质、高产、安全的水稻生产,市郊相继推出优质稻米三年推进计划,减肥减药的三年行动计划,扩种绿肥计划等。2001年启动的优质水稻推进计划,取得显著效果,市郊已经基本实现品种优质化。以寒优湘晴、嘉花1号、秀水110等优质高产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为改变市郊化肥和化学农药使用不合理和造成的污染,2003年至2005年启动化肥和化学农药使用减量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单位面积化肥用量减幅15%,农药用量减幅20%。为保护生态环境,少用或不用化肥,市郊2003年秋种开始,扩大绿肥种植面积,并给予相应的补贴。计划每年种植绿肥30万亩左右,每五年郊区的绿肥水稻种植模式轮换一次。一方面用绿肥替代化肥,同时通过轮作,用地养地相结合,提高土壤肥力。

栽培技术方面也在变化,改变过去高投入、大群体的栽培思路;强调稳健生长,增强植株抗性,降低化肥农药用量。呈现出各种栽培模式,保优栽培,无公害栽培,有机栽培。采用适时早播,合理稀植,平衡施肥、生物防治等技术措施,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提高稻米生产质量。

2004年起市府为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恢复水稻补贴政策,必将对水稻生产带来促进作用,希望水稻生产明天更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