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种孤独 毕淑敏
阅读的感觉难以比拟。 它有些像吃。对于头脑来说,渴望阅读的时刻必定虚怀若谷。假如脑袋装得满满当当,不断溢出像香槟酒一样的泡沫,不论这泡沫是泛着金黄的铜彩还是热恋的粉红,都不宜阅读,尤其是阅读名著。 头脑需嗷嗷待哺,像荒原上觅食的狼。人愈是年轻的时候,愈是贪吃。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吃得渐渐地少了,但要求渐渐地精了。我们知道了什么于我们有益,什么于我们无补。我们不必像小的时候,总是把整碗面都吃光,才知道碗底下卧着个鸡蛋。我们以为是碗欺骗了我们,其实是缺少经验。有许多长寿的人,你问他常吃些什么,他们回答说,什么都吃,并无特殊的禁忌;但有许多东西他们只尝一口,就尖锐地判断出成色。至于读什么书好的问题,要多听老年人的意见,他们是有经验的水手。也许在航道的选择上有趋于保守的看法,但他们对风暴的预测绝对准确。 阅读是一种孤独,几个人共看一本书,那是在极小的时候争抢连环画。它同看电影看录像听音乐,会是那样的不同。前者是一块巨大的生日蛋糕可以美味共享,后者只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窃窃私语。他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说过同样的话,但你此刻只感觉到他在为你而歌唱。如果你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你“啪”地合上书,就把一代先哲幽禁在里面。你一下子苍老又顿时年轻。但你忍不住又要打开它,穿越历史的灰尘同他对话。 阅读名著不可以在太快乐的时光。人们在幸福的时候往往读不进书。快乐是一团粉红色的烟雾,易使我们的眼睛近视。名著里很少恭维幸运的话语,它们更多是苦难之蚌分泌而成的珍珠。 阅读名著也不可在太富裕的时刻。阅读其实是思索的体操,富裕的膏脂太多时,脑子转动就慢了。名著多半是智者饿着肚子时写成的,过饱者是不大读得懂饥饿的文字的。真正的阅读,可以发生在喧嚣的人海,也可以坐落在冷峻的沙漠。可以在灯红酒绿的闹市,也可在月影婆娑的海岛。无论周围有多少双眼睛,无论分贝达到怎样的嘈杂,都可忘却。真正的阅读注定孤独,那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的捶击,那是已经成仙的老爷爷特为你讲的故事。 (选自2009年9月22日《广州日报》有删改)
16.第 4 段说到“你一下子苍老又顿时年轻”,请根据文意,解释“苍老”和“年轻”的意思。( 4 分) 苍老: 年轻:
17.文章写阅读的感觉“有些像吃”,这与“阅读是一种孤独”,有怎样的关系?(4分) 答:
18.为什么说“真正的阅读注定孤独”? (4 分 ) 答:
答案:
16.苍老:指阅读时对先哲曾经的人生岁月的体验;(2分)年轻:指阅读后自我获得的精神享受。 17.头脑觅食与头脑阅读都是独立的体验,都是个体的渴望。(2分)写作与阅读都会在孤独中饿着肚子,如此才能彼此心灵相通。(2分) 18.真正的阅读,需要独处,孤灯和清茶相伴;(1分)需要超越,有些不快和饥饿。(2分)进而听懂灵魂的私语。(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