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褚遂良书《乐毅论帖》旧拓

 昵称974066 2012-05-09



唐代褚遂良书《乐毅论帖》旧拓

唐代褚遂良书《乐毅论帖》旧拓

唐代褚遂良书《乐毅论帖》旧拓

唐代褚遂良书《乐毅论帖》旧拓

唐代褚遂良书《乐毅论帖》旧拓

唐代褚遂良书《乐毅论帖》旧拓

    褚遂良书《乐毅论帖》旧拓

 

   《乐毅论》是三国时期魏夏侯玄(泰初)撰写的一篇文章,文中论述的是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及其征讨各国之事。传王羲之抄写这篇文章,是书付其子宫奴的。有人考证说,官奴是王献之。这一书迹,早在去东晋未远的南朝曾被论及。梁武帝在与陶宏景讨论内府所藏的这篇书迹时说:“逸少迹无甚极细书,《乐毅论》乃微粗健,恐非真迹”,陶宏景表示赞同,曰:“《乐毅论》愚心近甚疑是摹而不敢轻言,今旨以为非真,窃自信颇涉有悟。”那么,梁朝内府的藏本,宜是摹本而非真迹。
    尽管如此,陈、隋之际释智永却视《乐毅论》为王羲之正书第一。据他说:“梁世模出,天下珍之。自萧、阮之流,莫不临学。陈天嘉(650-565)中,人得以献文帝,帝赐始兴王,王作牧境中,即以见示。吾昔闻其妙,今睹其真,阅玩良久,匪朝伊夕。始兴薨後,仍属废帝。废帝既殁,又属余杭公主,公主以帝王所重,恒加宝爱,陈世诸王,皆求不得。及天下一统,四海同文,处处追寻,累载方得。”
    唐朝初年,《乐毅论》入于内府,曾经褚遂良检校鉴定,认定为真迹。褚氏著录内府所收王羲之书迹,为《右军书目》,列《乐毅论》为王氏正书第一,并注明“四十四行,书付官奴”。唐太宗最为宝重的书迹是《兰亭序》与《乐毅论》。唐内府收藏的《乐毅论》,最初摹拓分赐大臣是在贞观年间。褚遂良《榻本(乐毅论)记》曰:贞观十三年(639)四月九日,命直弘文馆冯承素摹拓,分赐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侯君集、魏徵、杨师道六人,“于是在外乃有六本。”武平一《徐氏法书记》载:“至高宗又敕冯承素、诸葛贞拓《乐毅论》及杂帖数本,赐长孙无忌等六人,在外方有。”摹本的传布范围,限於皇亲国戚或近侍大臣而已,世人罕见其貌。
    《乐毅论》墨迹本今已不传,真迹则更不待言了。据唐韦述《叙书录》称,内府所藏的《乐毅论》,“长安、神龙之际,太平安乐公主奏借出外榻写”,“因此遂失所在”。徐浩《古迹记》记载得更为具体一些,曰:後归武则天女太平公主,其后为一咸阳老妪窃去,县吏寻觉,老妪投之竈下,真迹遂永绝於世。宋朝程大昌肯定了这一说法,其所著《考古编》卷八谓:“开元五年(717)裒大王真迹为百五十八卷,以《黄庭经》为正书第一,无《兰亭》、《乐毅》,则开元时真本不存明矣。今世传本,必是摹拓,又未必正是当时传本。按,褚遂良、武平一皆言贞观中尝敕冯承素等拓本赐长孙无忌等六人,人间遂有六本,其内本之经褚河南叙录者,凡接缝及卷首、卷尾皆印‘贞观二年’以识。今传本又皆无之,知是拓非原拓不疑也。”《宣和书谱》著录的《乐毅论》,恐怕就是程大昌所指的非原拓的再拓本。
    另外,宋沈括在《梦溪笔谈》卷十七中还提出一新说,他认为“王羲之书,旧传惟《乐毅论》乃羲之亲书于石,其他皆纸素所传。唐太宗裒聚二王墨迹,惟《乐毅论》石本在。其后随太宗人昭陵。朱梁时,耀州节度使温韬发昭陵得之,复传人间。或曰‘公主以伪本易之,元石曾入旷’。本朝高绅学士家,皇佑中绅之子高安世为钱塘主簿,《乐毅论》在其家,予尝见之。时石已破缺,末后独有一 ‘海’字者是也。其后十余年,安世在苏州,石已破为数片,以铁束之,后安世死,石不知所在。或云‘苏州一富家得之。’亦不复见。今传《乐毅论》,皆摹本也。笔画无复昔之清劲。羲之小楷字于此殆绝,《遗教经》之类,皆非其比也。”沈括此说实际上是把传世的石刻拓本追认到王羲之那里,以他所见的刻石为原石。权作一说存之。
    《越州石氏本》拓本,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传为宋高绅任湖北转运使时得《乐毅论》刻本残石于秣陵,石存前半段二十余行。沈括尝亲见,并认为是王羲之亲书于石的刻石。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卷四亦有类似沈括之说的记载:“右《乐毅论》石,在故高绅学士家。绅死,人初不知惜,好事者往往就阅,或模传其本,其家遂秘密之,渐为难得。后其子弟以其石质钱于富人,而富人家失火,遂焚其石,今无复有本矣。”现在传世的《乐毅论》,皆摹刻本。著名者,南宋有越州石邦哲《越州石氏帖》本,明朝有文氏《停云馆帖》本、陈巗《玉烟堂帖》本、吴廷《余清斋帖》本、王肯堂《郁冈斋帖》本,清朝有冯铨《快雪堂帖》本。《越州石氏帖》本,仅存二十九行,帖首第一至五行下方缺一角,第一行“初”字,第二行“为劣是以叙而”六字,第四行“必迂回”三字,第五行“其”字。第二十九行仅剩行末“海”字,亦称“海字本”,与沈括所记相符,当是据高绅所藏残石旧本摹刻。
    《余清斋帖本》拓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余清斋帖》乃吴廷摹刻于明朝万历二十四年(1596),摹刻皆精善,可惜刻于木板。但仍然是明朝丛帖名刻,杨守敬认为“出明代诸集帖之上。”今初拓本,比之《停云馆帖》等,尤为难得。其中《乐毅论》帖,未有“异僧权”三字,其下又增刻“永和四年十二月廿四日书付官奴”一行。《珊瑚网》卷一录董其昌跋“梁摹《乐毅论》真迹”云:“余所见《乐毅论》宋拓本,及唐贞观摹真迹,二本皆无'付官奴'三字,独此有之。”董氏所见,可能是吴廷收刻《乐毅论》所据的原本。又,“异”为隋朝朱异的押署,“僧权”为梁朝徐僧权的押署,见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自古跋尾押署”条。
 

                                                                                    

 

唐代褚遂良书《乐毅论帖》旧拓
    王羲之书《乐毅论》

《乐毅论》原文:
   世人多以乐毅不时拔营即墨(为劣是以叙而)论之。夫求古贤之意,宜以大者远者先之,必迂回而难通,然后已焉可也,今乐氏之趣或者其未尽乎,而多劣之。是使前贤失指于将来不亦惜哉,观乐生遗燕惠王书,其殆庶乎机,合乎道以终始者与,其喻昭王曰:伊尹放太甲而不疑,太甲受放而不怨,是存大业于至公,而以天下为心者也,夫欲极道之量,务以天下为心者,必致其主於盛隆,合其趣於先王,苟君臣同符,斯大业定矣。于斯时也,乐生之志,千载一遇也,亦将行千载一隆之道,岂其局迹当时,止於兼并而已哉,夫兼并者非乐生之所屑,强燕而废道,又非乐生之所求也。不屑苟得则心无近事,不求小成,斯意兼天下者也。则举齐之事,所以运其机而动四海也,讨齐以明燕主之义,此兵不兴于为利矣。围城而害不加于百姓,此仁心着於遐迩矣,举国不谋其功,除暴不以威力,此至德令於天下矣;迈至德以率列国,则几于汤武之事矣,乐生方恢大纲,以纵二城,牧民明信,以待其弊,使即墨莒人,顾仇其上,愿释干戈,赖我犹亲,善守之智,无所之施,然则求仁得仁,即墨大夫之义也,任穷则从,微子适周之道也,开弥广之路,以待田单之徒,长容善之风,以申齐士之志。使夫忠者遂节,通者义著,昭之东海,属之华裔。我泽如春,下应如草,道光宇宙,贤者托心,邻国倾慕,四海延颈,思戴燕主,仰望风声,二城必从,则王业隆矣,虽淹留於两邑,乃致速於天下,不幸之变,势所不图,败于垂成,时运固然,若乃逼之以威,劫之以兵,则攻取之事,求欲速之功,使燕齐之士流血于二城之间,侈杀伤之残,示四国之人,是纵暴易乱,贪以成私,邻国望之,其犹犲虎。既大堕称兵之义,而丧济弱之仁,亏齐十之节,废廉善之风,掩宏通之废,弃王德之隆,虽二城几于可拔,覇王之事逝,其远矣。然则燕虽兼齐,其与世主何以诛哉。其与邻敌何以相顷。乐生岂不知拔二城之速了哉,顾城拔而业乖,岂不知不速之致变哉,顾业乖与变同,由是言之,乐生之不屠二城,其亦未可量也。
《乐毅论》今译:   
    世人大多认为乐毅不能按时攻克即墨是错误的,因此,(我在此)记叙并论述他。   
    探求古代贤能的心意,应该先从大的方面和远的方面想,一定是(先感觉)曲折难懂,然后方可领会啊。如今(对)乐毅之事的曲折有人还未能彻底了解,因而大多认为他错了。这样让前代贤人在将来被人误解不是很可惜吗,看乐毅赠给燕惠王的信,他大概在谋略上是差不多了,合乎于仁道而且能始终如一。他告喻昭王说:伊尹流放太甲而没有猜疑,太甲被流放而没有抱怨,这是(因为)把大业放在最公正之处,并且是以天下为考虑了。如果想极尽仁道的度量,一定要以天下为己任,一定要使得他的君主兴盛发达,与先君情趣相合,君臣同心协力,这样,大业就能稳定了。在这个时候,乐毅的志向,是千年一遇啊,也将推行千年一遇的崇高仁道。哪里是他拘泥于时局,仅仅为满足兼并呢,兼并(齐鲁)不是乐毅所希望的,使燕国强大而废除仁道,也不是乐毅所希望的。不屑于苟且有成,也就心中没有眼前的小事情了,不渴求小的收获,这是意在一统天下啊。这样看来,攻打齐国是要借此机会来撼动天下,讨伐齐国的目的是要阐明燕王的仁义,没有动用武力是为了谋求更大的利益。包围城池而没有加害于百姓,这样仁慈之心将传播很远,攻打别国不为谋求(私人)功劳,除掉暴君不用武力,这样,最高尚的美德就能普遍天下;率领其他诸侯国倡导仁道,近乎于商汤和周武王了,乐毅恰好弘扬仁道,放弃(攻打)两个城市,让百姓安生,表明诚信,来等待他们(齐国)出现弊端,使得即墨县和莒县的百姓回头怨恨自己的国君,(最后)愿意放下兵器,像亲人一样依赖我们。善于守卫的智慧,(是)不要随便做什么事情,这样,想要仁道就能得到仁道,(也是)即墨士大夫的仁义啊。责任到了尽头就会随从,只有他才是合适周全的方法。开通更广阔的渠道,来等待田单一类人(降服),助长容纳善良的风气,申明齐国士人的志向。使忠诚的人实现节操,明理的人显著道义,天下昭彰,传给后世。我的恩泽就像春光,百姓就如春草,道义光耀宇宙,贤能之人托付真心,邻国之人倾心羡慕,天下引领向往,(都)想推戴燕王。随着众人的呼声,两座城邑一定会降服,这样,霸王之业就可实现。即使停留在两城,也会很快告喻天下。不幸发生变故,在当时形势是不希望的,功败垂成,乃是命中注定。如果用威势逼迫,用武力攻打,则攻城只为求的暂时的功劳,让燕国和齐国的士人在两座城池间流血,拼杀形成很多伤残,让四个国家的人来看,这样(是)用放纵残暴替换战乱,贪婪私利,邻国看到,我们就成了豺狼。既丢失了用兵的意义,也丧失了扶弱的仁道,使齐国士人节操受损,废除清廉优良作风。拥有的是大义废弃,丢弃的是崇高的王道,即使两座城池能够攻克,称霸天下的事情也背离很远了。再说,燕国即使兼并了齐国,对世人又如何诛伐?与(原来的)邻敌又怎样相处?乐毅难道不知攻克两城很容易么,只是考虑到城池攻克时也就背离霸业了;难道不知不能迅速攻克会产生变故?只是考虑到背离了霸业与产生变故是一样的。因此说来,乐毅没有屠戮两座城池,那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唐代褚遂良书《乐毅论帖》旧拓
   

唐代褚遂良书《乐毅论帖》旧拓

唐代褚遂良书《乐毅论帖》旧拓

唐代褚遂良书《乐毅论帖》旧拓

唐代褚遂良书《乐毅论帖》旧拓

唐代褚遂良书《乐毅论帖》旧拓

唐代褚遂良书《乐毅论帖》旧拓

唐代褚遂良书《乐毅论帖》旧拓

唐代褚遂良书《乐毅论帖》旧拓

唐代褚遂良书《乐毅论帖》旧拓

唐代褚遂良书《乐毅论帖》旧拓

唐代褚遂良书《乐毅论帖》旧拓

唐代褚遂良书《乐毅论帖》旧拓

唐代褚遂良书《乐毅论帖》旧拓

唐代褚遂良书《乐毅论帖》旧拓

唐代褚遂良书《乐毅论帖》旧拓

唐代褚遂良书《乐毅论帖》旧拓

唐代褚遂良书《乐毅论帖》旧拓

唐代褚遂良书《乐毅论帖》旧拓

 

唐代褚遂良书《乐毅论帖》旧拓

    摹《兰亭序》(整体与局部)

 

    《褚摹兰亭序》卷,唐,褚遂良摹,纸本,行书,纵24cm,横88.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兰亭序》原迹为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所书,其妍美流便的风神,被后世视为行书的典范和楷模。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羲之书法,在得到《兰亭序》真迹后,曾命当朝书法名家褚遂良、欧阳询以及弘文馆拓书人冯承素等勾摹数本,分赐臣下,以广布扬。真迹据记载已随唐太宗殉葬昭陵。这些唐摹本主要有两个系统,一为褚遂良摹本,存世的褚遂良、虞世南、冯承素等墨迹摹本,多属此系统,以冯摹的“神龙本”为最佳;一为欧阳询摹本,刻帖“定武本”即源自欧本,为存世最佳的石刻帖本。
    此卷根据卷前项元汴标题“褚摹王羲之兰亭帖”,定为褚摹兰亭序。同时卷中有米芾题诗,故亦称“米芾诗题本”。
    全卷有宋、元、明诸家题跋或观款,以及鉴藏印记215方,又半印4方。其中“滕中”等2方北宋印和南宋绍兴内府“绍兴”、“内府印”、“睿思东阁”等7方玉印属真,第一后纸上米芾诗题及7方钤印亦真。米芾诗后接纸上范仲淹、王尧臣、米芾等5家题词及钤印均伪,当是南宋末年所临。以后接纸上的元、明诸家题识均真,然疑是别处移来配上的。
    以后纸题跋、印章考证,此卷当为北宋米芾前临摹本。又据作品质地属楮皮纸,是宋以后方普遍使用的纸质,也可印证此为北宋摹本。全卷由两幅纸拼接,前纸19行,后纸9行,行款排列较松匀,点画用笔少锋芒,与近真的《冯摹兰亭序》(神龙本)呈鹅毛笔书写特点的风格迥异,亦和以褚摹为底本的唐摹本墨迹不同,当属于唐以后一再重摹的宋摹古本。此卷以临写为主,辅以勾描,因此书写较为流畅,亦具一定功力。
    此卷流传鉴藏经过大致为:北宋滕中、南宋绍兴内府、元赵孟頫、明浦江郑氏、项元汴、清卞永誉、乾隆内府。曾著录于清顾复《平生壮观》、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吴升《大观录》、安岐《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阮元《石渠随笔》等书,并刻入“兰亭八柱”。

   

    褚遂良(596-659),唐朝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初学虞世南,晚年取法钟繇、王羲之,融汇汉隶,丰艳流畅,变化多姿,自成一家。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书家。相传虞世南死后,唐太宗叹息无人可以论书。魏征称赞说:“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魏征认为,他对王字理解的深刻,有辨认王字真伪的能力。他的传世书迹有楷书《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伊阙佛龛》。
    褚遂良的书法,初学虞世南,晚年取法钟繇、王羲之,融汇汉隶,丰艳流畅,变化多姿,自成一家。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书家。相传虞世南死后,唐太宗叹息无人可以论书。魏征称赞说:“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魏征认为,他对王字理解的深刻,有辨认王字真伪的能力。

  他的书法学王羲之、虞世南。《唐人书评》说他的字是:“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他所写的《雁塔圣教序》,最有自家之法。在此碑中,他把虞、欧法融为一体,皆波势自然。从气韵上看直追王逸少,但用笔,结字,圆润瘦劲之处却是褚法。
    他不仅书法写得“古雅绝俗,瘦硬有余”,而且还有一双精妙神奇的书法鉴赏慧眼。唐贞观十二年,因著名书法家虞世南不幸病逝,便召见褚遂良,并任命他为侍书。
    用位高权显来描述褚遂良是毫不为过的,他是历代书法大家中介入封建社会权力中心的少数人物之一。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正确理解褚遂良的书法。

    褚遂良其父褚亮,为唐代开国元老,进爵开国县侯,卒年八十八,以贞观功臣陪葬昭陵。以家庭背景和他自己的才能,褚遂良颇得太宗重用,先后任六品秘书郎、谏议大夫、太子宾客、黄门侍郎、检校大理卿,直至大权在握的中书令(首席宰相),甚至作了辅佐太子(唐高宗李治)的顾命大臣。褚遂良忠义直言,唐太宗多所采纳。而太宗崩,高宗继位,褚遂良的直谏却遭来了杀身之祸。唐高宗永徽六年,为反对高宗废王皇后立武昭仪,褚遂良义正词严,当庭置朝笏于阶上,脱冠解巾,伏阶叩头,以至于头血迸溅。武则天于帘内大骂:“何不扑杀此獠!”但最终高宗还是改立昭仪为后。不久,褚遂良以潜谋不轨之罪贬爱州,卒于任上。此后,子孙流配,两子彦甫、彦冲被杀。一代良臣,结局悲惨,然褚遂良声名亦届此载入史册。

    褚遂良被推为初唐楷书四家之一,其主要成就也在楷书。前人评褚遂良书法“若瑶台青琐,窅映春林,美人婵娟,不任罗绮,增华绰约,欧虞谢之”,(张怀瓘《书断》)“婉美华丽”(朱长文《墨池编》),“褚登善以姿态胜,故举笔辄变”(蒋衡《拙存堂题跋》)。足见其书风属于秀美一路。但褚遂良的疏瘦则并非枯瘦,王澍言“褚公书看似疏瘦,实则腴润,看似古淡,实则风华”,当是识者之言。综言之,褚遂良楷线条瘦劲,结字谨严,用笔富于节奏,华丽而不失刚劲,上承隋人书法,下开有唐一代书风,他是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有人云其书法平民化云云,实则言褚遂良书法有普及之功耳。

    褚遂良楷书,世称“褚书”,为后世效法的经典法书之一。然究其所自,却断非无源之水。张怀颧《书断》言“少则服膺虞监,长则祖述右军”。虞监书法,恪守右军,圆融内蕴,与褚遂良瘦硬迥异。而其父褚亮与欧阳询相善,观褚遂良早年书法,颇多隶意,与欧阳询多相似之处。褚亮与欧阳询同在隋朝为官时,褚遂良年十六左右,正是志学之年,故其学当自欧阳询。观其《伊阙佛龛碑》,碑近隋碑风格而亦有欧体风神,可为佐证。另外,李嗣真《书后品》言唐太宗、李元昌(汉王)、褚遂良“皆受之于史陵”。史陵为隋人,《书断》称其“亦有高古,伤于疏瘦”,恰与褚遂良风格相近。然虞世南与褚遂良的关系,势必影响到褚的书风。唐太宗于贞观元年在宏文馆招集二十四名五品以上子弟,“敕虞世南欧阳询教授楷法”,次年在国子监设立书学,置书学博士教授书学。褚遂良当时为负责图书缮写秘书郎,书风受到虞世南、欧阳询的影响应所难免。所谓“祖述右军”,当在贞观十三年太宗搜集王羲之书法之后。贞观十年,褚遂良被太宗召为侍书,世人所献大王书迹,均由褚遂良鉴定,“天下争赉古书诣阙以献,当时莫能辨其真伪,遂良备论所出,一无舛误。”并编辑了《右军书目》。然此时褚遂良书风已基本确定,只是进一步完善而已,故右军书法,对他影响并不是根本上的。其影响最重要的是得虚实之辨,而非一味瘦硬。

    由此可知,褚书书法,受史陵影响最大,其总体风格还未跳出隋代碑刻书法的圈子,但后期则多少透露出唐楷书风的风神,故上文所言上承隋代,下开有唐,意在斯也。

    褚书之短,前人谓“丰艳雕刻”、“恨乏自然,功勤精悉”云云。作为一个积极入世,极有作为的权臣,他的书法也基本是基于实用的。国子监的书学课程也应该是学习实用书法,故雕刻、规整、不够自然等等是在所难免的,这也是整个唐代楷书的通病。相对而言,褚遂良书法倒比其他几位唐代楷书大家更为生动活泼,这是今天书法界一度出现褚遂良热的主要原因。然今之学褚者,或失之软弱,或失之枯瘦,不知褚书于瘦劲中显丰腴,灵动中有刚劲,是学者之失,非褚氏之过也。

    褚遂良传世书法有十余件,多为碑刻。《孟法师碑》多存隶意,用笔多圆,风格近于欧、虞,结字用笔失于拘谨。优秀者当推《雁塔圣教序碑》与《大字阴符经》。前者是褚遂良的代表作,字体瘦劲,结字精密,兼用行书笔法,华丽秀劲,风神疏朗,人谓金生玉润、古雅风流,堪称杰作。《大字阴符经》为墨迹纸本,传为晚年之作。笔力劲峭,意韵古淡,沉着痛快。虽有伪迹之嫌,然其艺术成就昭然在目,足可以假当真。其他碑刻墨迹亦足参学,然须知道取舍,取其精华方可。

                                                                                                  

延伸阅读 

唐代书法的开山鼻祖——褚遂良
    欧、虞大部分时间生活在陈、隋,入唐时均已六十余岁。唐代书法的真正开创者,理当首推褚遂良了。上承钟、王、欧、虞,下启张旭、鲁公,卓然成为唐代书法的中流砥柱。
    一、
    褚遂良(596-658),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褚氏先祖本在河南阳翟,晋室南迁时徙居江南,为当时名门望族。父褚良是位博学精艺的名流,陈、隋时官至东宫学士、太常博士,入唐后,为弘文馆十八学士之一,与欧阳询、虞世南为相知有素的同僚。因魏征推举,褚遂良步入政治舞台,并得到唐太宗的重用,历任起居郎、谏议大夫、中书令。贞观末,与长孙无忌同受太宗遗命辅政。唐高宗时,累迁尚书、左仆射、知政事,封河南郡公,认称“褚河南”。
    褚遂良早年深受父的影响,常出入于名士官场之中,博涉经史,潜心翰墨。青年时,其楷书为欧阳询所称,视为难得之材。又曾师虞世南,精研羲之笔法。其间,又曾师从以“疏瘦”见称的书法名家史陵。据记载史陵的楷书“笔法精妙,不减欧、虞。”(《金石录》)这对褚遂良晚期书风的形成,起到相当大的影响。
    贞观十二年(638),被唐太宗喻为“与我,犹一体也”的虞世南去世,太宗悲痛不已。曾对魏征说:“虞世南死后,无人可以论书。”魏征即推荐道:“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即日诏令褚遂良为侍书。
    唐太宗因酷爱书法,曾不惜重金遍求羲之遗迹,又亲自为《晋书·王羲之本传》作《赞》;设弘文馆,诏令五品以上京官子弟去弘文馆学书,并将书学立为国学,书学由此蔚然成风。当时,太宗征得羲之遗墨甚多,真伪难辨。褚遂良为此一一作了详细的鉴定,一无舛误,成为中国鉴定史上第一人。并编定《右军书目》,藏于内府,为以后研究王羲之书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褚遂良既以书法为太宗所赏识,既进而又以其政治上和人格上竭智尽忠、直言不讳的秉性,深得太宗的信赖。太宗在位的后十年中,褚遂良先后提出了几十条有益的建议。大多为太宗采纳。太宗曾叹道:“立身之道,不可无学,遂良博识,深可重也。”(《旧唐书·本传》)
    褚遂良早在任起居郎时,唐太宗曾问他:“朕有不善,卿必记邪?” 褚遂良答道:“守道不如守官,臣职载笔,君举必书。”因为,“遂良不记,天下之人亦记之矣。”可见其耿直磊落的秉性。
    当国力日趋强盛,唐太宗便打算进一步扩展领土与势力。曾派侯君集征服了高昌,继而又每年调发千余人去防守其地。褚遂良上疏,认为这样既得不到当地人民的信服,又苦了军臣。不如选择有实力有能力得高昌首领为领袖,予以高昌人民自治的权利,又使其成为唐朝的藩属。太宗接受了他的提议。不久,唐太宗又打算征服高丽,褚遂良极力上疏劝谏。太宗不但没有听取,执意御驾亲征。结果遭到了高丽人的坚决抵抗,败师而回,后悔当时不该不听褚遂良的劝诫。
    皇子的成长与皇位的继承,历来为地帝王们极为关注和焦虑的大事。唐太宗曾打算将一些年幼的皇子出任都督、刺史等要职。褚遂良得悉后,立即上疏太宗,认为皇子年幼,难以管辖众臣、处理公务,不如留在京都,既可以使他们时刻感到皇帝的权威,不敢胡作非为,又能观摩朝政。使他们成才之后,再出任都督、刺史等,便能临重任而胜任之。太宗以为此提议颇为深刻,便予以采纳。在皇位的继承上,唐太宗举棋不定,苦恼不堪。最后,在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和褚遂良共同商议,遂立李治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太宗卧病不起。那时,房玄龄已死,李勣被猜忌而遭贬。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便成了太宗顾命托孤的大臣。一天,太宗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召入病榻前,说:“卿等忠烈,简在朕心。昔汉武寄霍光,刘备托葛亮,朕之后事,必须尽诚辅佐,永保宗社。”又对太子说:“无忌遂良在,国家之事,汝无忧矣。”即命褚遂良草诏高宗即位。
    然而,这位名重两朝的忠臣和伟大的书法家,同封建社会中其他忠臣烈士一样,没有逃脱悲惨的厄运。当褚遂良写完名重天下的《雁塔圣教序》后两年,残酷的现实为他写下了生命的最后一章。
    唐高中李治即位的头几年,由于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辅政,尚有贞观遗风。永徽六年(656),唐高宗便准备废除皇后王氏,立太宗的才人昭仪武氏(则天)为皇后。为此,高宗召长孙无忌、褚遂良、李勣和于志宁进殿商议。褚遂良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具有忠义坚贞,疾恶如仇的性格,并出于对其他三位大臣的安危着想,以及维护国家和君主的尊严,决定由他一人挺身独当。起初,高宗对废后之事尚难以启齿,因为昭仪武氏的身世和同太宗的关系,是天下人有目共睹的。当高宗话音刚落,褚遂良便严正地上前说道:“皇后本名家,事奉先帝。先帝疾,执陛下手语臣曰:‘我儿与妇,今付卿。’且德音在陛下耳,可遽忘之?皇后无他过,不可废!”高宗听了,非常不快。翌日,又议其事。褚遂良再次苦谏道:“陛下必欲改立后者,请更择贵姓。昭仪昔事先帝,身接帷第,今立之,奈天下耳目何!”说罢,褚遂良便将手中的笏扔在台阶上,边叩头,边大声疾呼:“还陛下此笏,乞归田里!”血流满了褚遂良的前额。高宗勃然大怒,而一直在帘内偷听窥视的武则天,不由咬牙切齿地喊道:“何不扑杀此獠!”幸亏长孙无忌极力阻拦,褚遂良才免于受刑。正在此时,那位元勋李勣却奉迎高宗说:“此乃陛下家事,不合问外人。”废后之事,由此而定。
    高宗既立武则天为后,从此,褚遂良便一再被贬。初被贬为潭州(今湖南长沙)都督;显庆二年(657),贬为桂州(今广西桂林)都督;不久,贬为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次年,忧愤而死。死后被追夺官爵,子孙被流放到爱州,子彦甫、彦冲在流放中被杀。
    褚遂良尽管遭此不白之冤,但天下人对他的道德品行和精湛的艺术,给予崇高的敬仰。在他死后的第五年(龙朔三年),在他任过职的同州,重新摹刻了他生前的杰出名篇《雁塔圣教序》(世称《同州圣教序》),以此寄托对他的深深怀念。
    二、
    褚遂良传世作品仅存《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房玄龄碑》和《雁塔圣教序》。
    《伊阙佛龛碑》(又名《三龛记》),是现存褚遂良最早的书法作品。现存河南洛阳龙门山。虽名为碑,实为摩崖刻作碑状。贞观十年(636),长孙文德皇后去世,其子李泰(太宗四子)在洛阳龙门山开凿佛窟,为长孙皇后冥福,数年凿成。贞观十五年,由岑文本撰文记其事,褚遂良书丹,时褚遂良46岁。长孙氏是位贤德的皇后,曾为初唐开明的政治起过积极的作用,朝廷文武大臣以至天下民众,莫不敬崇于她。也许正是出于这种静慕之心,又加上此碑置于佛窟之内,具有一个庄严的主题。所以,褚遂良将此碑写得特别的端整静穆,清虚高洁。横平竖直,刚严实在,朴质宽博,犹如仁者之言行,磊落坦荡,清澈见底,没有过多的修饰。笔势往来,时而显露出隶书所特有的波磔之笔,浑朴中似有一种婀娜之气。再从技法和书风上看,褚遂良充分吸取了汉、隋诸碑和欧阳询“铭石之书”的特点内疏外密,字体较扁,横向取势,重心较低,这与隶书的书势相类;方刚挺劲,纵横质实,,又近于欧体;同时又融入了自己从容浑朴的个性与刚严的气度,展示了一种度特的艺术风采。此碑虽有些地方尚显板滞,但已流露出了褚遂良惊人的艺术天才,尤其在情感方面的处理上,是相当杰出的。在他的笔下,书法已成了寄托和表现心境和情感的艺术,达到了“心画”的境界。这只要我们将此碑同其他上碑比较一下,便可悠然会心。对此,后人予以很高的评价。杨守敬《评碑记》:“方整宽博,伟则有之,非用奇也。”并称“盖犹沿陈、隋旧格。登善晚年始力求变化耳,又知婵娟婀娜,先要此境界。”翁方刚称此碑为“唐楷中隶法”,而刘熙载赞美更甚,说它“兼有欧、虞之胜”。这些平说,大多着眼书势用笔。事实上,最为可贵的是其中所包含的情感与个性,这同他为政为人的品格和气度是一致的。此所谓书者如也,如其人,如其志。
    《孟法师碑》,全称《唐京师至德观主孟法师碑》,贞观十六年(642)刻。由岑文本撰文,褚遂良书丹。原碑早已不存,现存宋拓孤本也已残缺不全,仅存769字。原拓本曾为清李宗瀚所藏,为“临川四宝”之一。近代流入日本,归三井氏听冰阁。细看此碑,可以感到也许因对象和情感的不同,虽仅次《伊阙佛龛碑》一年,而气息境界大有不同,似乎看上去是两人所书,不仅深受欧、虞的影响,更具有六朝人的气息。如《高贞碑》唐初殷令民的《裴镜民碑》,并开了王知敬、张旭的先河。其书法温婉闲雅,平和丰润,宽舒安祥,如得道指士,谈笑间,自有一种超尘拔俗之姿。结体平中见奇,和中见智,虽似无惊人之举而足以惊人。设想,如果没有博大精深的学识,没有超越荣辱的气度和志气平和的心境,怎能写出如此境界的作品?从技法和风格上看,此碑几乎将前碑中板滞之弊一洗而尽。在书势上,虽仍与前碑颇为相近,但更为圆熟,不再重心偏低。在用笔上,隶书的遗意更浓,又参以虞世南圆润虚和的风韵,在平和中似有一种翩跹之势,方愿出入,美不胜收,尽得自然。此碑可谓集陈、隋碑志和欧、虞之大成,可以探知褚遂良此时已悟得魏晋之神韵,并将这种神韵发挥得淋漓尽致。褚遂良这一突破,为历代书家所推崇。李宗瀚跋道:“遒丽处似虞,端劲处似欧,而运以分隶遗法,风规六代之余,高古追钟、王以上,殆登善早年极用意书。”很显然,褚遂良将欧的刚严、虞的圆润融于其中,并表现出自己的独特的审美理想,真正拉开了唐代书法的先河。沈尹默虽为以代宗师,但其所临总感到有欠苍茫之气。
    《房玄龄碑》,又称《房梁公碑》。唐永徽三年(652)刻,为陕西醴泉昭陵陪葬碑之一。时褚遂良57岁。此碑现仍在,但磨泐严重,碑文二千余字,今仅存三百余字。现存唯一宋拓本,亦是残本,笔迹清晰的字有八百多个,亦为“临川四宝”之一,民国时流入日本,为中村不折氏收藏。此碑与《孟法师碑》相隔10年,不论从结体、用笔,还是从书风上看,大相径庭,仿佛完全出于两人之手。按常理,此碑是为已故丞相房玄龄所书,有一个严肃的主题,该写成早年两碑“铭石之书”的样子。但是,褚遂良忠实于自己的书法理想,重视书法中的风韵情趣,并付之实现,把该是较为端庄的“铭石之书”写成这个样子,结果诞生了千古杰作,这实在是个创举。从主观上看,前已说过褚遂良曾深受史陵的影响,但史陵的字今已不存,其书风应接近于《龙藏寺》。再从更远的方面看,与汉代的《礼器碑》为一脉,均属于疏瘦刚硬的一路。如将《龙藏寺》写得流畅一点、华丽一点,就是褚遂良这一书风,只是前者为古质,后者为今妍。在书势上,这三碑均取横势,捺法均与隶法相通,尤其是同《礼器碑》,捺法的节奏和轻重均表现得比较夸张,起到一个支撑全体和“峻拔一角”的作用。故从传统的书学上讲,学褚遂良晚年书,《礼器碑》是必学的,所谓“旁参汉魏,以强筋骨”。薛曜学的虽是褚遂良,然筋骨太露,已失丰润之姿和无肌肤之丽,实开了柳公权和宋徽宗的先河。加上在书写时,褚遂良更多地沉浸在叙述房玄龄一生忠烈的文辞中,忘乎于笔墨的工拙,任情恣性,笔势更为豪放,无拘无束。值得注意的是,宋拓孤本虽仅存八百余字,但明显有枯笔迹象的竟达四十余处,这在楷书的碑文中是绝无仅有。笔画虽如游丝,但清雅劲峻,如铁线老藤,毫芒转折,曲尽其妙;又如春蚕吐丝,文章具在。纵横牵制,八面生势,点画之间,充盈了一种刚正不渝的性格。但他的挺健并非直来直往,而是笔笔三过,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曲线之美,尤其是横、竖、钩、折,时时有温婉玉润、美丽多方的灵秀之气,有美人婵娟,铅华卓约之称。结体宽绰雅逸,朗洁清丽,如琴韵妙响于空林,余音袅袅,使人赏心悦目,表现出一代忠烈之臣温文尔雅的另一面情愫。
    《雁塔圣教序》唐永徽四年(653)刻。原石有两块:以块是《大唐太宗文皇帝制三藏圣教序》,文字为唐太宗御撰;另一块是《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是唐高宗为太子时所撰,均为褚遂良书丹。后碑的字略大于前碑,两石分别镶嵌于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南墙左右。因此两碑嵌于壁间,未受雨淋日晒的剥蚀和人为的破坏,故至今基本完好,只是拓摹以久,已成碑底,诸多用笔的细节已不复存在。此碑为名刀万文韶所刻,故能传其神采。然自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出,天下为之风行。又因褚遂良曾极力反对立武则天为后,武则天对此耿耿于怀。故自褚遂良被贬,曾先后又另立了两块《圣教序》,以此同褚遂良所书相抗衡。一块为王行满所书,名为《招提寺圣教序》;另一块是集王羲之书而成的名为《集字圣教序》。
    《雁塔圣教序》从书风上讲,此碑与《房玄龄碑》是比较接近的,只是因所书的时间和对象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艺术趣味和时间感的暗示性格有异趣。《房玄龄碑》是为已故丞相所书,褚遂良虽比房玄低一辈,然感情深笃,临碑作书,充满了一种情感的冲动,也很少有顾虑,故势随情生,法因势生,节奏极为明快,枯笔由此而生。《雁塔圣教序》则为御制文字,深感圣恩,故下笔较为小心谨慎,笔笔写来,志气平和,不激不厉,神情清远,所谓“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清远萧散,疏瘦劲炼,容夷婉畅,铅华卓约,尤其是《记》,写得更为灵和劲逸。
    三、
    作为唐代书法的中流砥柱,褚遂良的影响是既深刻又广泛的。刘熙载《书概》中称:“褚河南为唐之广大教化主。”确实符合历史的状况。自《雁塔圣教序》出,天下为之风靡,冒他的名字的膺品也陆续出现,如《阴符经》、《倪宽赞》、《枯树赋》等等,但这些伪作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对更全面地了解褚遂良的书法艺术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自此以后,唐代的书法莫不受其影响,几乎与王羲之平分秋色,由此真正拉开了大唐书法的序幕。
    褚遂良传世的作品虽然只有四件,但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却能领略到不同的艺术风采。从前期的两件作品上看,《孟法师碑》尽管仅次《伊阙佛龛碑》一年,其书风竟会相差如此之大,是其他书家所难以抗衡的。显然,褚遂良在刻苦追摹古人的同时,能悟得书道三昧,既是师承又非单纯的师承,最终使他能以自家本色别开生面。褚遂良在深受欧、虞和史陵的影响的同时,又能在宫中看到并精心临摹众多前贤的名迹,使他能很快地领悟到古人的各种用笔的方法,以致挥运自如,得心应手。从上两碑中,我们可以细察到欧的刚方、虞的圆润和史陵的疏瘦等特点。三者中,对其影响最深刻的应该是史陵。据记载,史陵的书法保持了南朝高古的气韵,一是疏瘦,二是有汉隶遗风,隶、楷相间,使史陵的书法在用笔上显得格外的丰富优美。也许正是如此,褚遂良在学习欧、虞史三家的基础上,旁习汉、陈、隋碑志和“二王”书法。这果然同文字由隶变楷的发展过程有关,但更多地表现出褚遂良对隶书遗韵的思慕。这种“复古”,不是文字学意义上的,而时有深刻的审美趣味的文化背景,与褚遂良文人学士的儒雅本性不无内在的关系。从这里我们可以探知一些褚遂良早期书法“隶楷”风格的成因。正是这一点,尽管是碑,因刻工甚精,处处能给人一种翰墨淋漓的感觉,这在初唐期他书家中所难以看到得。对学书而言,更重要的是因此碑取法甚广,通过它既可以进一步对欧、虞有更深的了解,也为今后打开“二王”的门径,获得更丰富的内涵和信息。但随着书家艺术个性和情感的变化,褚遂良最终又抛弃了早期的那种风格,创造了一种更新、更令人振奋艺术风格,《房玄龄碑》和《雁塔圣教序》的诞生,就是这一新风格成熟的标志。
    自贞观十二年,褚遂良迁为侍书以后,曾为唐太宗鉴定王羲之书法真迹,这样,他比任何书家更容易更广泛的接触到“二王”以及前人的名迹,更便于学到羲之的神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这些书迹,大多属于南派的书简之作(又称为帖),与他前期所作的“铭石之书”(又称为碑)在实用上属于两种不同的书风和书写形式。前者强调的是笔墨情趣和韵律感,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后者注重于充实端严和便于深刻,具有严肃的主题;其功用的不同,艺术的表现形式与作风也就自而各异。加上史陵的“疏瘦”和唐太宗对王羲之的极力推崇,这对褚遂良晚年书风的形成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初唐书法由陈、隋遗风到对王羲之书法的继承,最终走向个性化的发展道路,其在继承上的广度与深度,是唐代书家中是屈指可数的。从他早期的两件作品上看,他基本上是沿着陈、隋及欧以来的“铭石之书”的旧格,写得平和稳健,追求的是骨法用笔的充实感和实在感,并以力取横势的隶书作风,展示了与前人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也只有达到这一点,褚遂良才又可能在其晚年表现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从其晚年代的两件作品来看,与前期整整相差十年,期间没有留下任何作品,不管从风格还是从技法上讲,几乎与前期没有任何关系,好像完全出于两人之手。最终,褚遂良以其独特的审美理想和艺术个性,将这种强烈的笔墨情趣、左右映带的书简之风,淋漓尽致地表现在“铭石之书”上,给人以全新的艺术风采,这是褚遂良晚年书法的最大的特点。楷书到了他之手,第一次将碑和帖得到了完美的融合,逐成千古绝唱,由此开创了一个时代。
    从褚遂良晚年的两件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以下几个特点:
    (一)首先是将书简之作的作风融入于“铭石之书”中,使楷书的笔法、笔势和结构等方面获得最大程度的解放,开辟了行法楷书的新天地。这样,就将楷书直接同行书构成了内在的联系。也就是说,只需将其楷书点画写得更活泼一点,并简化偏旁部首和某些笔画,上下字带动以下,便能直接写成行书。就这一点而言,在所有的楷书中占有最大的优势,这对以后学习书法开辟了一个新的门径。这对以后在艺术审美上对“逸品”的重视和提倡,在创作提供了成熟的艺术形式,其影响是深远的。
    (二)正因为上述的特点,在创作上褚遂良采取以势生势,以势生法,以势立形,增强了点画之间的贯穿和联系的同时,突出了点画之间的流动感和韵律,强调笔笔能达其意而运之,贵能其中有物,其中有韵,达意生变,迹存其情。并且,一笔数字,一气呵成,从分显现了书法中“无声之音”的艺术特征,故写到劲疾处出现枯笔,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所谓“带燥方润,将浓遂枯”(《书谱》)。正因如此,其用笔是八面出锋,八面生势,左右映带,上下飞动,穷尽变化,一气运化。这样,既使骨法用笔的技巧予以明朗化,又增强了点画用笔生动性和丰富性,使笔触更明显地蕴含着抒情的色彩,故有唐代书法的集大成者之称。
    (三)疏瘦,但疏则朗洁,瘦而不薄。其原因有三:(1)行笔时采用平面运动与深度(提按)相结合的方式,即颜真卿所谓的“屋漏痕”,在曲折波动之中,获得一种古藤似的坚忍不拔的审美意象,增强了笔触的深度意味;(2)充分发挥长锋笔的优势,用中锋即便入纸重按至八分,笔画的粗细与笔的直径相对应。这样,既能加强运笔时的力度,又能使点画紧结厚实,这既是褚字用笔极重要的特点,也是学褚字的最基本的要点;(3)在书势上,采用隶法,力取横势,尤其是是捺法,与《礼器碑》相同。从而使整个字在书势上得到了一个强有力的支撑,达到了“俊拔一角”的艺术目的。当然,这种隶法,只是总体气格上的,而不是激发的累加,主要是为了表现书势上的宽博与横向飞动的艺术感染力。
    上述,既是褚遂良书风的特点,也是对后人产生深远影响的地方。他以其辉煌的艺术成就,向人们清晰地展示了楷书与行书间的内在的联系,展示书道艺术语言的共通的规律——“印印泥”和“锥画沙”。从那以后,历代书家均或多或少地受到过褚遂良的影响。就初唐而言,有敬客、薛稷、薛曜、钟绍京和魏栖梧等。在唐受其影响并获得最高成就的,是草书第一大家张旭和唐代书法的象征颜真卿。从张旭的《郎官石记》上看,与褚遂良早期的书风甚为接近。在颜真卿的书法中,我们虽然已很少能看到其影响的痕迹,但他曾师从张旭,潜心学过褚遂良的书法,这在史料中是有据可查的,他晚年所提出的“屋漏痕”其实滥觞于褚遂良,这种笔法尤其在薛稷的书法中已表现得相当普遍和成熟。在宋,最受褚遂良影响的莫如米芾了。米芾对古人书法多所讥贬,却对褚遂良情有独衷,在其《自叙帖》说:“余初学,先写壁,颜七八岁也。字至大一幅,写简不成。见柳而慕紧结,乃学柳《金刚经》。久之,知出于欧,乃学欧。久之,如印板排算,乃慕褚而学最久。”对褚遂良的评价也甚高,认为:“褚遂良如熟驭战马,举动从人,而别有一种骄色。”(《续书评》)而他的小行书和小楷《向太后挽词》十有七八出于褚法。从那以后,十有八九的书家都从褚遂良书法中汲取营养,以求得书法三昧。近代,学褚遂良一派而获得最高成就的,当首推沈尹默了,他的楷书基本上是得力于褚遂良的《孟法师碑》,只是少了些苍茫之感。
    从对“二王”书风的突破而言,褚遂良是“初唐四家”中的第一人、也是最成功的一个。当然,这种突破是建立在前两家的基础上的,并提供了一个很清晰的继承与发展的线索,这不仅对以往即便是今天,更有着很重要研究和反省价值。                                    (白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