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说“以貌取人”

 月未圆书斋 2012-05-09

趣说“以貌取人” 

  俗话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如光凭“貌”取人,有失偏颇,但不谙“以貌取人”之道,率性“貌”现,那就非闹出笑话不可。

  某日,鄙人一早上班,走近电梯间时被大堂保安喊住:“喂!你过来登记一下!”我有些忿忿:“为什么要登记?”保安说:“你不是送快递的吗?”“我是来上班的!”我声调提高了八度。“哦——对不起!”保安认出了我,脸呈尴尬相。

  进了自己的办公室才意识到保安让我登记的原因了。我是骑助动车上班的,冬天骑车包裹得只留两只眼睛。那天匆忙,停车后,腿上厚厚长长的护套忘了摘,还斜挎着书包,活脱脱一个快递员嘛。混在一堆衣着光鲜的白领中间,不拦你,拦谁?傍晚饭桌上说给妻子听,妻子差点喷饭。

  说到“以貌取人”的趣事,鄙人还真碰上不少。上世纪80年代初,我还在外地工作,陪着文化馆的一个朋友到上海采购收录机。那时从海外流入大陆的日本手提式收录机特吃香。马路上只要有人拎着一台播着音乐的两喇叭收录机,后面必跟着一群看稀罕的半大孩子。陪朋友走遍南京路大小商店,均告知日本的收录机都是海外侨胞探亲捎带进来的,一般商店没有进口渠道。回家途经天山百货店,抱着再试试看的心态,迈进了店堂。跃入眼帘的是胶鞋雨具柜台。神了!柜台后面的货架上赫然摆放着几台日本收录机,最耀眼的是一台“声宝”四喇叭。

  “同志,请你把这台‘声宝’拿下来让我们试听一下!”

  坐在柜台里的两个年轻女营业员正在聊天,没搭理我们。我又重复了一遍。其中一位用胳膊碰碰另一位,示意有顾客来买东西。谁知,谈兴正浓的那位咕哝了一句:“像咯买得起啦!”

  “侬讲啥?”我换用上海话发问。

  那位女营业员听到我讲上海话,才懒懒地起身:“我讲侬买得起?”

  我的身子有些战栗,都说上海人看不起外地人,这回让我这个老上海也领教了。我的朋友听出了对方的藐视,瞬间掏出三扎十元票面的三千元款子往柜台上一摔:“老子买定了!给我拿下来放!”

  这一声厉喝,引来一圈看热闹的顾客,跟着起哄的还嚷着:“放!放……”

  这时,一位年长的男性营业员从货架后赶了出来,忙不迭地向我俩致歉,并解释这是一批海关没收的走私商品,他们这家店是海关指定的销售点。因为价格昂贵,许多年轻人试听后并不买,遇上我俩也以为是听听稀奇,才造成误会。

  那位女营业员接通电源后插入一盘当年流行的“听众喜爱的20首优秀歌曲”磁带。“祝酒歌”欢快激昂的旋律回荡在店堂,让我第一次领略了啥叫“立体声”。2860元,营业员点钞收款。价格相当于我当时73个月的工资。老营业员还用牛皮纸在收录机包装箱外捆扎了起来,特别关照:“迭咯东西太招人眼目,帮你们遮起来,安全点。”

  走出店堂,我和朋友相互一打量,噗嗤而笑。难怪年轻女营业员的藐视。我俩身着旧军装,还戴着一顶鸭舌帽,操一口皖北普通话,一副“北佬”腔调,浑身上下找不出一丝买“声宝”的派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