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防已地黄汤实重滋阴养血,开后人育阴熄风之端

 昆山同德堂邹羿 2012-05-09
防己地黄汤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治病如狂,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组方:防己一分,桂枝三分,防风三分,甘草一分,上四味,以酒一盅,浸之一宿,绞取汁,生地黄二斤,呋咀,蒸之如斗米饭久,以铜器盛其汁,更绞地黄汁,和分再服。
      吾师常言:“仲景治疗精神异常多使用大剂量的鲜地黄,百合地黄汤用生地黄汁一升、防己地黄汤用生地黄二斤就是其中代表方。患者一派阴津亏耗之象,使用鲜地黄更为合适。”故吾师认为防己地黄汤可治中风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精神症状,当然亦可治其他原因引起的精神症状,只要“方证对应”。

       防己地黄汤亦可用于治疗脑卒中后引起的不自主运动,以下为吾师广州市名中医黄仕沛的三则医案,供同道参考:
       例一:皮疹痴呆双手舞动案
利某,女性,84岁。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数年前开始出现近事遗忘,但对答尚切题。曾行CT提示多发腔梗、动脉硬化。一年前不慎跌倒致左股骨髁上骨折长期卧床。三月前因护理不当开始出现骶尾部褥疮,褥疮逐渐增大。一月前开始出现双手不自主舞动。
20091217因褥疮来我院住院。当时见其全身皮肤干燥开裂,两颧及双手潮红,全身散在红色皮疹,以下腹及骶尾、腹股沟区为主,骶尾部褥疮。
    予甘草泻心汤治之,处方:
甘草三十克  黄芩十五克  川连六克  党参三十克
大枣十五克  干姜六克
四剂无效,皮疹有增无减,两颧及双手通红。
1220黄师查房,见其双手十指型似兰花,撮空舞动而无休止,结合本患者高龄,长期卧床,既往CT提示多发腔梗、动脉硬化,近年有认知功能下降,一月前开始出现双手不自主舞动的病史,考虑此乃血管性痴呆引起的行为异常。患者虽有褥疮、皮疹,无明显渗液,非甘草泻心汤证也。全身皮肤干燥开裂,两颧及双手潮红,一派阴津亏耗之象,故当以大剂量生地黄治之。
以百合地黄汤,更加苦参。处方:
百合四十五克  生地黄九十克  甘草三十克  苦参十五克
四剂,两颧及双手潮红稍减轻,双手舞动有所减少。
1225考虑皮疹已明显减少,遂专任防己地黄汤,予处方:
防己二十四克  生地黄九十克  甘草三十克  防风二十四克
桂枝十二克
四剂,两颧及双手已无潮红,双手无不自主舞动,皮疹亦明显减少。

例二:嘴巴不自主抖动案
卢某,女性,75岁。201093因头晕入院。入院时,见其嘴巴不自主的抖动,作不停咀嚼状,与其对话,因嘴巴抖动,几不能成句,双手托腮,而不能止。走路步态如常。追问病史,既往有脑梗塞后遗症史,20098月自中风后开始出现此现象。入院后,考虑未排帕金森综合症,予多巴丝肼口服,服药后嘴巴不自主抖动未见好转。97,黄师查房。见其舌红少苔,口干欲饮,皮肤干燥。
阴虚液枯也。当选防己地黄汤合芍药甘草汤,处方如下:
防己二十四克  生地九十克  甘草三十克  防风二十四克
桂枝十二克,白芍六十克。
四剂。患者服中药后出现呕吐,纳差,拒绝服用中药,暂予对症处理。但仔细观之,其嘴巴不自主抖动却较前明显减少。
        915,患者已无呕吐,经反复劝说,仍予继续服用防己地黄汤,因恐防防已味苦致呕,暂去之。又服四剂。不自主运动症状进一步好转,予出院。
出院后,患者坚持就诊于黄师。仍予防已地黄汤合百合地黄汤,但不复再有呕吐。服药至国庆前夕,患者嘴巴不自主抖动症状进一步减轻。
        928,黄师认为此非帕金森综合征,建议尝试停用多巴丝肼,但患者又恐停药后症状复发,暂未敢停用。中西药合用至108,其嘴巴不自主抖动已基本缓解,始停用多巴丝肼。
       1015复诊,症状未见复发,续守前方。
1026,多巴丝肼已停用半月。未见嘴巴不自主抖动,料是中药之效。心烦不寐,口干咽干,拟结合阿胶鸡子黄汤法:
龙牡各三十克(先煎) 生地九十克  麦冬三十克  防风十五克
防已十五克  桂枝十二克  百合三十克  阿胶十五克(烊化)
炙甘草十五克  鸡子黄一个(兑)  
七剂,水煎服。
1122电话随访,嘴巴不自主抖动未见发作,患者遂自停药。

例三:左侧上下肢不自主舞动案      
梁某,男性,76岁。高血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糖尿病病史。2009年曾有脑梗塞病史,治疗后无后遗症状,坚持服用降压及抗血小扳、降糖、调脂药物。20101127日晨运时不慎滑跌在地,当时未注意。20101128患者如常晨运时,开始出现左侧肢体乏力,上、下肢不自主舞动,再一次滑跌在地。当天上午症状未见好转,由家属送至我院住院。考虑为急性脑梗塞可能大,予改善脑循环并行头颅MR检查明确诊断。头颅MR示:双侧半卵圆区及双侧放射冠、左小脑半球陈旧性脑梗塞,右侧丘脑、内囊后肢急性脑梗塞,明确诊断后,开始予规范Ⅱ级预防。
       1129黄师查房,刻诊:口眼轻微歪斜,语言蹇涩,语音较前低沉,语速较前减慢。左侧肢体大幅度,较快频率的不自主舞动不停;左上肢自内而外,呈“8字弧形舞动,影响持物。坐姿时屈膝,则膝盖左右摆动,行走时身形左右摇晃,影响步履。查体:左侧肢体肌力Ⅳ级,肌张力下降,腱反射(+++)。
予防己地黄汤合百合地黄汤加减,处方如下:
防己二十四克  地黄九十克  桂枝十五克  甘草十五克
        百合三十克   石膏六十克  麻黄十五克(先煎)   四剂。
2010123左侧肢体仍有明显不自主舞动,其家住三楼,家属料此次中风症状奇异,恐难复原,故着人物色电梯房子租住,并选购电动轮椅,以方便出院后行动。黄师以言语慰之。
与防己地黄汤合风引汤加减,处方:
生龙牡各三十克 石膏六十克  滑石三十克(上四味布包先煎)  
防己三十克  地黄一百二十克 桂枝三十克  甘草十五克  
四剂。嘱以水七碗,煎至三碗,加花雕酒半支,再煎至一碗。复渣。日服两次。服药次日,肢体不自主舞动开始减少,下肢摆动明显减少,大便溏泄,日四次。
124,上肢舞动已较前减半,下肢摆动已甚少。家属见病情转佳,喜甚,带其到院外酒楼食饭,不料回来时却下肢乏力,需坐轮椅回院。黄师告知,虽初见疗效,不宜过快走动。
125,家属致电黄师,告知上肢舞动已较前减半,然不及下肢恢复明显,欣喜之甚。
126,左侧肢体不自主舞动的幅度明显变小,频率明显减慢,自诉舞动已减少三分之二有余。可站立、行走自如,仍守前法治之。处方:
生龙牡各三十克   生石膏九十克  滑石三十克(上四味布包先煎)
生地一百八十克  防已三十克  甘草十五克  桂枝三十克  
肉桂十五克   三剂,煎法如前

上述三则医案,症状不一,病有类同,分析如下:
         例一、例二都是既往有脑梗塞病史, 一者表现为“双手十指状若兰花,撮空舞动而无休止及手足舞动”。一者表现为“嘴巴不自主抖动,作不停咀嚼状”。都是不能自主。考虑脑梗塞的后遗症状,是一种不自主运动。
        例二开始时,考虑为帕金森综合征,以多巴丝肼治疗。多巴丝肼对帕金森综合征是症状控制药,并不能阻止帕金森的病情发展。理论上,停用后会症状又复出现的。但停用十天,症状不复出现,显然疗效与多巴丝肼无关。
        例三:是急性脑梗塞。由于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运动障碍。是椎体外系疾病,是一类损害自主性运动调节,而不直接影响肌力、感觉及小脑功能的疾病。这类疾病主要因基底核病变引起。基底核的基本环路由三个相互影响的神经元回路组成。第一个回路是皮质—皮质环,起自大脑皮层经尾状核和壳核、苍白球内侧部及丘脑,再回到大脑皮层;第二个是黑质—纹状体环,连接黑质与尾状核、壳核;第三个是纹状体—苍白球环,从尾状核和壳核投射到苍白球外侧部,再到丘脑底核,最终到达苍白球内侧。
        患者以大幅度、不规则、无目的、较快速度的不随意运动为主要表现。考虑为丘脑缺血性病变,由于丘脑底核对苍白球的负反馈作用减弱,而引起的对侧半身的舞蹈症状。

防已地黄汤实重滋阴养血,开后人育阴熄风之端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所载中风方包括:侯氏黑散、风引汤、防已地黄汤。并有附方:《古今录验》续命汤、《千金》三黄汤。
         就《金匮要略》中风篇所载各方,也是各有适应证。
         如:《古今录验》续命汤以治:“中风痱”为“的证”重在温通。候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方中重用菊花(菊花用四十分,而白术、细辛、茯苓、牡蛎、吉梗……各药分别均只用三至十分)。而风引汤“除热瘫痫”方中用石膏、滑石、寒水石等七种金石介类。防已地黄汤:“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方中却重用生地黄二斤。是否可以看成除续命汤外各方,给予后世中风治法一个启迪。开后世凉肝熄风、滋水涵木、金石介类潜阳之先河?
        如叶天士犹重内风之说。《临证指南医案?肝风门》载医案三十二案,其中用地黄者凡二十多案。可见生地之重要。吴鞠通之加减复脉汤、一甲、二甲、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等乃至张锡纯之建瓴汤内均有之。《金匮要略》风引汤以大队金石介类药如龙骨、牡蛎、石英、赤、白石脂、石膏、寒水石、滑石配合大黄、甘草、桂枝、干姜以治“热瘫痫”。又开介类重镇潜阳之端。“瘫”者不动,“痫”者妄动也。故华岫云于《临症指南?肝风门》曰:“介类以潜之,酸以收之,厚味以填之,或用清上实下之法。”徐灵胎评《临症指南》中有一段话,更是耐人寻味:“但阳气上升,至于身体不能自主。此非浮火之比,古人必用金石镇坠之品,此则先生(指叶天士)所未及知也。忆余初至郡中治病。是时喜用唐人方。先生见之。谓人曰:有吴江秀才徐某,在外治病,颇有心思,但药味甚杂,此乃无师传授之故。已后先生得宋版《外台秘要》读之。复谓人曰:我前谓徐生立方无本,谁知俱出《外台秘要》,可知学问无穷,读书不可轻量也。先生之服善如此,犹见古风。所谓药味杂,即指金石品也。”是故黄师于此案中取风引汤意以金石介类之品合防已地黄汤又收奇效。风引汤之“引”,冉雪峰释作“眩”,又有人释作“饮”。录之以备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