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等值线的判读专题测试

 昼晴夜雨 2012-05-10

等值线的判读

专题测试(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2011·郑州模拟)下图示意台湾省台东县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图中每个正方形网格的实地面积为4平方千米。读图,完成1~2题。

1.坡面的垂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叫坡度。甲、乙两地之间的坡度最接近(  )

A.10%           B.20%

C.30%                                  D.35%

解析:根据等高线可知,甲、乙两地的高差为200米;根据每个正方形网格的空地面积为4平方千米可知,正方形网格的边长为2千米,甲、乙两地水平距离约为1千米,故甲、乙两地的坡度最接近20%。

答案:B

2.形成东兴与苏巴阳之间河流地貌的地质作用(  )

A.堆积大于侵蚀                                 B.沉降大于隆起

C.侵蚀大于堆积                                 D.隆起大于沉降

解析:东兴与苏巴阳之间存在着适合聚落分布的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这说明该地流水的堆积作用大于侵蚀作用。

答案:A

(2011·浙江高考)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下图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4题。

3.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  )

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

B.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

C.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

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

解析:蒸发量的测算需要专业的气象观测设备,可排除A、B选项;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山区实习,因此不可能观测到台风的降雨量,可排除C选项;综上,选项D正确。

答案:D

4.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乙、戊

解析:首先明确题干中的关键词“溪谷”,其次明确学生实习得知的是“溪谷的坡度”及“堆积物粒径大小”,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知乙和丁均位于山脊,即可选出正确答案B。

答案:B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7月气温及年均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5.该地区7月气温分布状况是(  )

A.各城市均高于24℃

B.①处气温低于24℃

C.太原与石家庄最大温差小于4℃

D.①与②处气温相同

解析:根据7月等温线的分布可知,太原市均温低于24℃,在20~24℃之间,石家庄温度在24~28℃之间,故两地的最大温差接近8℃;①处的气温低于24℃,②处的气温为24℃

答案:B

6.关于该地区年均降水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京的年均降水量小于郑州

B.④处的年均降水量大于③处

C.山区、高原年均降水量大于平原

D.太原、石家庄年均降水量均小于600 mm

解析:北京和郑州的年降水量均在600~800 mm之间,A错;④处的年均降水量小于③处,B错;黄土高原的年均降水量小于华北平原,C错;太原、石家庄年均降水量均小于600 mm,选D。

答案:D

下图为中国自然灾害年均损失等值线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东部数值比西部高,是因为(  )

A.东部自然灾害种类比西部多

B.东部人口比西部多

C.东部单位面积的经济产值比西部高

D.东部单位面积的灾害数量比西部多

解析:东部地区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单位面积的经济产值比西部高,故发生自然灾害的年均损失也比较大。

答案:C

8.关于图中四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地春季常有旱灾                                B.乙地夏季常有涝灾

C.丙地秋季常有台风                                D.丁地冬季常有寒潮

解析:甲地位于华北地区,春季常会出现春旱;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常有涝灾;丙地位于福建沿海,夏秋季节常受台风影响;丁地位于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不易受寒潮影响。

答案:D

(2012·沈阳模拟)右图为北半球某地理事物示意图,a、b、c所

表示的数值由南向北逐渐减小。据此回答9~11题。

9.若图示为一组等压线,则(  )

A.①处吹东南风                          B.②处风速比①处大

C.甲地位于低压槽线附近           D.乙地处在阴雨天气中

解析:由于甲处的等压线由数值小的弯向数值大的,故图中甲处的虚线表示低压槽线。

答案:C

10.若此图为等温线分布图,且甲、乙分别代表陆地和海洋,则此时(  )

A.南极考察船正在返航

B.此时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风

C.华北平原小麦生长旺盛

D.地球距离太阳较近

解析:若图示为等温线,甲为陆地、乙为海洋,则此时陆地上的温度小于同纬度的海洋上的温度,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近日点附近,离太阳较近。

答案:D

11.若此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水稻梯田俯视图,且a、b、c为梯田边界,则(  )

A.甲线表示分水线,乙线表示集水线

B.a与b的高度差一定等于b与c的高度差

C.①②两处的海拔基本相等

D.在①处肯定能看见②处正在插秧的人

解析:我国西南地区的梯田是沿等高线修建的,故图中a、b、c的梯田边界可以看作三条等高线,①②两处都紧靠b,海拔基本相等。

答案:C

下图为欧洲西部农业集约度等值线分布图,指数越高,表示集约度越大。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集约度指数最高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解析:由于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且该区域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适合乳畜业的发展。

答案:B

13.影响欧洲农业集约度指数分布空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平原面积                                 B.降雨日数

C.土壤肥沃程度                          D.工业化程度

解析:读图可知,欧洲西部农业集约度指数由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向四周降低,与工业化的扩散方向吻合,故选D。

答案:D

(2010·江苏高考)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是(  )

A.KLOP线                           B.KMOP线

C.KMNQ线                          D.KRQ线

解析:从图中看出,在甲、乙两河之间只有KMOP线穿越山脊地区,因此其为甲、乙两河的分水线。

答案:B

15.拟在K点与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合理的路线是(  )

A.KRQPT线                                B.KMNQPT线

C.KLOPT线                                D.KST线

解析:比较四条线路穿过的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KST线穿越该区域东北部,等高线稀疏,表明地形起伏相对和缓,因此适宜建设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

答案:D

二、综合题(共40分)

16.(2011·南昌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

材料1: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单位:m)图。

材料2:下图为该地七月等温线(单位:℃)分布图。

(1)材料2图中①与③之间等温线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结合材料1,从地形、地势对气温的影响角度简要分析材料2图中②地气温最高的原因。(4分)

(3)分析材料1图示区域内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4分)

解析:第(1)题,从等温线走向,数值变化等方面总结分布特点,结合经纬度位置,考虑横断山脉的影响。第(2)题,②是四川盆地,受地形影响,气温最高。第(3)题,从水量、落差及修建水库条件等方面分析。

答案:(1)等温线大致呈南北走向,数值由东向西递减

山脉呈南北走向,地势由东向西逐渐增高

(2)②地地势最低,处于夏季西南风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地形比较封闭,热量不易散失。

(3)降水丰富,河流流量较大;地势起伏较大,河流有较大落差;峡谷众多,利于形成较好的水库坝址。

17.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m)地形图及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6分)

(1)右上图为甲地局部放大图,请在图中画出河流及其主要支流。(1分)

(2)该区域拟在图示M、N两地中选一处建取水口,为沿海城市供水,________地合适。(1分)

(3)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特征。(4分)

(4)简述该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对环境的潜在影响。(4分)

(5)该区域拟将湖泊以北的山坡分成三部分,分别进行封山育林、经济林种植和适度规模的农业种植。试对该土地利用方案作出合理划分并加以简要说明。(6分)

解析:第(1)题,可以根据等高线中“指高为低,指低为高”的规律来画河流。第(2)题,M地的水源充足,供水稳定,适合建取水口。第(3)题,首先进行空间定位,确定该区域地处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然后再分析其地形和气候特征。第(4)题,从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上可以看出,该区域耕地面积大,结合地形和气候条件可知,过度垦殖易引发一些环境问题。第(5)题,土地利用要根据地形条件来开展,要因地制宜合理开发。

答案:(1)略。

(2)M

(3)地处我国南方,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4)过度开垦和破坏地表植被易加剧水土流失,引发土壤贫瘠、湖泊淤塞、河流下游洪涝灾害多发等。

(5)海拔200米以下的部分地势平缓,可以发展种植业;海拔200米400米的部分坡度较缓,可种植经济林;海拔400米以的部分,坡度较陡,应该封山育林。

18.(创新探究题)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1:2011年3月24日《生活报》消息 黑龙江省气温连续22年偏暖,作物生长期干旱略多。干旱集中区由松嫩平原西南部向大兴安岭地区北移,2000年以来,干旱频发且强度增强,原来干旱发生相对较少的三江平原,目前干旱也时有发生。今年气候将相对正常,气温和降水都比较适中,春季降水略少,有关部门需要注意春旱。

材料2:下面是我国东北地区年干燥度等值线图,年干燥度为年可能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

(1)M点的值可能是(2分)(  )

A.0.4                              B.0.8

C.1.2                              D.1.0

(2)①、②两地年干燥度有明显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2分)

(3)N地等值线向南凸出,其主要原因是N地(2分)(  )

A.海拔高于同纬度地区

B.年降水量小于同纬度地区

C.光照大于同纬度地区

D.受西北季风影响大于同纬度地区

(4)一般年份,东北地区的春旱比华北地区影响小,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解析:第(1)、(3)题,根据干燥度概念,数值大代表蒸发强,降水少,图中从M到N方向,等值线弯曲,中间数值小于同纬度两侧,说明弯曲经过的方向上,降水多,蒸发弱,结合地形图,可知该线经过的地形为大兴安岭,海拔高,蒸发弱,山地降水多于西侧的背风坡和东侧的平原。从等值线弯曲可以判断,M点外闭合等值线的数值为1.0,M数值在0.5和1之间。第(2)题,①为长白山山区,②处为松嫩平原,①处降水量明显大于②处,所以,降水不同是导致干燥度不同的主要原因。第(4)题,从水源供给和需水量小两个方面分析。东北地区的纬度较高,春季气温相对较低,蒸发量较小,而且有积雪融水补给,同时该地区农耕时间较晚,春季需水量较小。

答案:(1)B (2)降水 (3)A (4)蒸发量小,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而且需水量较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