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轮复习小专题训练:等值线图

 hjh2004 2020-03-09

二轮复习小专题训练:等值线图

一、选择题

下图示意我国沿海某城市某年等降水量线分布,该年降水量接近当地多年降水量平均值。据此完成1~3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降水量最少的地点是(  )

A.乙   B.丙

C.丁   D.甲

答案 D

解析 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等值线分布规律,可知甲地为低值区,四地比较,只有甲地降水量在550 mm以下。

2.M地年降水量较大的原因可能是(  )

A.河水蒸发量大,水汽充足

B.位于山地迎风坡

C.距海较近,受海洋影响大

D.城市的热岛效应显著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该城市年降水量多在800 mm以下,因此应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沿海地区,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由图可知,M地年降水量最大,其附近的甲地年降水量最小。M地与甲地之间可能有山地,M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年降水量较大;甲地位于背风坡,年降水量较小。

3.该城市的自然植被主要是(  )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答案 A

解析 由上题可知,该城市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自然植被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下图为某湖泊区域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中等值线为该区域250万年以来沉积物等厚度线。据此完成45题。

4.该湖湖盆形成主要因(  )

A.风化侵蚀   B.搬运沉积

C.构造抬升   D.断裂下陷

答案 D

解析 读图,结合图例可知,该处湖盆周边地区为地壳抬升地区,湖盆地区应为断裂下陷形成,C项错误、D项正确;风化侵蚀及搬运沉积均属于外力作用,外力作用一般使地表趋于平坦,不是湖盆形成的原因,A、B两项错误。

5.在外力作用下,该湖盆区的湖泊最容易形成陆地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甲、乙、丙、丁四地中,图示甲区域等厚度线稀疏,说明湖盆平坦,且厚度值较小,说明沉积深度较小,最容易被泥沙淤积形成陆地,故A项正确。

下图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植被   D.坡向

答案 D

解析 据图可知,甲地位于山脉南坡山麓地带,乙地位于山脉北坡山麓地带,两者皆为山麓地形,植被相似,但坡向不同,甲地位于阳坡,乙地位于阴坡,A、C两项错误,D项正确;甲、乙两地所在的山麓地带皆离山谷中的河流较远,B项错误。

7.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  )

答案 B

解析 根据左图可知,建筑物北侧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建筑物所在地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形平坦。结合右图可知,建筑物南侧分布有大量农田,地势相对低平。甲地地形区内建筑物建在海拔55~57米之间,人工开凿山体后,57米等高线向高值方向弯曲,为相对低平区域,55米等高线向低值方向弯曲,为相对变高区域(人工垫高),这样在55~57米之间出现相对平坦的聚落分布区。故选B项。

负积温是冬季日平均气温小于0 ℃的累加,是重要的农业气候生态指标之一。一个地区负积温的高低,影响着当地农作物和果树的安全越冬及农业病虫害的发生蔓延和农药施用量。下图为1961~2008年我国北方局部地区负积温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810题。

8.影响图示地区负积温值东西差异的因素有(  )

纬度位置 地形地势 距海远近 大气环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结合题意可知,负积温等值线表示地区热量条件,是冬季日平均气温小于0 ℃的累加。纬度位置对气温和热量的影响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同纬度的东西差异不是由纬度位置引起的,错误。图中同纬度负积温等值线东高西低,东为华北平原,西为黄土高原,海拔(地势)高低影响负积温东西差异,②正确。东部距海较近,受海洋影响,冬季气温较西部高,正确。冬季图示区域受来自西伯利亚寒冷的西北风影响,西部距离冬季风源地更近,影响较大,加之受太行山脉等的阻挡,东部气温较西部高,正确。所以C项正确。

9.图中虚线地区负积温等值线向北弯曲的原因可能是(  )

A.冬季多晴天,太阳辐射量大

B.植被覆盖率高,保温作用强

C.山脉阻挡冬季风,气温较高

D.沿岸洋流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虚线地区负积温等值线向北弯曲,说明虚线地区负积温值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冬季热量条件较好。虚线沿线冬季气候与图示整个区域一致,都是降水少,多晴天,所以A项错误。结合图文信息无法判断出虚线沿线植被覆盖程度,B项错误。图示虚线走向基本与太行山脉走向一致,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对冬季风阻挡明显,使山脉背风坡温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好,C项正确。洋流主要影响沿岸地区,虚线沿线,尤其是南段距海较远,受洋流影响小,D项错误。

10.甲地负积温等值线明显弯曲可能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是(  )

A.减少农药使用量    

B.缩短农作物生长周期

C.改变耕作制度    

D.利于果树的安全越冬

答案 A

解析 甲处负积温等值线向南弯曲,说明甲地冬季气温更低,热量条件较同纬度其他地区差。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表现在,不利于农作物和果树的安全过冬;对病虫害的抑制更佳,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若对农作物生长周期有影响亦是延长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从热量条件来看,与周边地区有差异,但差异较小(负积温不超过100 ℃),所以对农业耕作制度影响不大。所以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读图一和图二,回答1112题。

 

11、在形成图一所示降水分布状况的当天,最有可能出现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一可知,该日全国降水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和长江流域。图二中丙显示,东北地区和长江流域受低压控制,且其槽线位置与降水量分布基本一致;图二中甲显示长江中下游地区有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天气晴朗;图二中乙显示长江流域被高压控制,天气晴朗;图二中丁显示长江中下游地区被高压脊控制,天气晴朗。

12、图二中所示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最可能出现在我国冬季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B

解析 冬季时,我国主要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影响,图二中乙显示我国西北方向存在一个强高压,且其影响几乎覆盖全国;甲、丙、丁三图整体上气压值较低,且有许多低压中心存在,不可能出现在冬季。

二、非选择题

12.读我国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油菜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条件。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西起新疆,东至沿海各省,不论是青藏高原,还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总可以看到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

(1)根据图示信息,归纳我国东南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分布的基本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2)4月1日的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在黄淮流域有明显向北凸出之势,为什么?

(3)我国东部6月1日和7月1日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向什么方向延伸?为什么?

(4)新疆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的分布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答案:(1)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大致呈纬向分布(或油菜花由南向北依次开放)。我国东南部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或太阳直射点位置由南向北推进,气温也随之由南向北逐渐上升)。 

(2)该地区春天升温比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山地更快。 

(3)向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此时,全国普遍高温,水分条件成为主要制约因素,距海洋越近,水分越足,开花日期相对越早。 

(4)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呈半环状分布,随海拔上升而推迟。地势成为这里主要的制约因素,地势低处气温高,开花日期早;高处气温低,开花日期晚。

13、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今年暑假对我国西南某地区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下图是他们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处有一石碑“×河源”。请在图中画出发源于该处的小河。小组同学发现,图示区域内该河的上游和下游段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水流缓慢,你是否能解释其中原因?

(2)该小组的几位同学在山上玩起了“躲猫猫”游戏,其中一位同学站在C处、另一位同学站在E处,如果不考虑树木等物体的影响,请问站在D处的同学能否看到上述两位同学?为什么?

(3)该小组的两位同学分别画出DE、GH一线的剖面图,出现了图右侧①②两种情况,你认为正确反映GH剖面的是____________,请在①②两图中标出GH和DE的交点I。

(4)两位同学分别在A、B两地测量当地的温度,你认为两地之间的温差为多少?为什么?

答案:(1)图略。该小河上游、下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故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故水流相对缓慢。 

(2)看不到C处的同学,因为C、D之间有山脊阻挡了视线;能看到E处的同学,因为D、E之间是低谷,不会阻挡视线。 

(3)② 图略(分别在最低、最高处)。 

(4)3 ℃ 根据等高线可知,两地高度相差500米,而在近地面,高度每增加1 000米,气温下降6 ℃。

二轮复习小专题训练: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一、选择题

读地质剖面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示地区地质作用先后顺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褶皱的形成晚于断层的形成

B.水平岩层的形成晚于倾斜岩层的形成

C.沉积物的形成早于喷出岩的形成

D.岩浆岩的形成早于沉积岩的形成

2.关于图示地区地形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是风力侵蚀形成的谷地

B.乙处是堆积作用形成的山

C.丙处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谷地

D.丁处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山

解析:1选B,2选D。第1题,从图中断裂面两侧岩层的分布可以看出,岩层弯曲后才出现断层,故褶皱的形成早于断层的形成。先形成的岩层位于下方,后形成的岩层位于上方,因而水平岩层(沉积岩1)的形成晚于倾斜岩层(沉积岩2、3)的形成。喷出岩岩层上有沉积物覆盖,所以沉积物的形成晚于喷出岩的形成。岩浆侵入沉积岩,所以岩浆岩的形成晚于沉积岩的形成。第2题,甲处有断层,可能因流水侵蚀而形成谷地;乙处两侧的沉积岩被侵蚀变低,乙处地势相对较高而形成山;丙处谷地不是断裂下陷形成的,是外力作用形成的;丁处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山。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相应的地形剖面图,图中甲、乙两图表示的实际范围完全相同(乙图等高线被省略),根据两图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在形式上存在差异。据此完成3--4题。

3.乙图比甲图(  )

A.比例尺更小

B.比例尺更大

C.等高距更小

D.等高距更大

4.在实际地面上,EFMN四地海拔的关系是(  )

①E、F海拔一定相同

②E、F海拔可能不同

③M、N海拔一定相同

④M、N海拔可能不同

A.①③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3选C,4选D。第3题,图中甲、乙两图表示的实际范围完全相同,图幅相同,所以两图的比例尺相同,A、B两项错误。根据剖面图曲线,甲图剖面线平直,乙图剖面线弯曲较多,说明乙图比甲图等高距更小,对地表起伏表示的更详细,C项正确,D项错误。第4题,根据图示中的海拔线,E、F在500~600米,M、N在同一海拔线上,在实际地面上,EFMN四地海拔的关系是E、F海拔可能不同,①错,②对;M、N海拔一定相同,③对,④错。

下图为福建某旅游山区等高线示意图,右图为该山区甲、乙两地坡面上设计的两个小区房屋排列图,读图回答5~7题。

5.玻璃栈道能让游客体验悬空、惊险、刺激,图中规划最合理的玻璃栈道是 (  )

A.R B.L  

C.T D.K

6.下列对甲、乙两个不同坡向的小区通风效果的说法合理的是 (  )

A.甲、乙均冬季通风效果好

B.甲、乙均夏季通风效果好

C.甲夏季通风效果好,乙冬季通风效果好

D.甲冬季通风效果好,乙夏季通风效果好

7.建筑物的间距越小,越节约建筑用地,为了保证山坡上的建筑物底层有充足日光照射,山坡上的建筑物应有合理的日照间距。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甲处,坡度越大,建筑物间距越小

②在甲处,坡度越大,建筑物间距越大

③在乙处,坡度越大,建筑物间距越大

④在乙处,坡度越大,建筑物间距越小

A.①②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5选B,6选B,7选C。第5题,玻璃栈道能让游客体验悬空、惊险、刺激,应选择地形坡度大,甚至有陡崖或接近陡崖的地方,图中规划最合理的玻璃栈道是L,距地面高,坡度陡;R位于鞍部,地形平缓;T处距地面低,缺少悬空感觉;K处横穿等高线,坡度太大,工程难度大且过于危险。第6题,结合图中甲、乙两地不同坡向,建筑高度,小区通风效果,甲、乙均北侧建筑高,冬季受西北风影响,通风效果差,A项错误。甲、乙均南侧建筑低,夏季受东南风影响,通风效果好,B项正确。第7题,建筑物的间距越小,越节约建筑用地,为了保证山坡上的建筑物底层有充足日光照射,山坡上的建筑物应有合理的日照间距。在甲处是阳坡,坡度越大,建筑物间距越小,①对,②错。在乙处是阴坡,坡度越大,建筑物间距越大,③对,④错。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A.380米B.400米

C.590米D.620米

9.如图所示区域的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是(  )

①地形以丘陵、盆地为主

②地势南高北低

③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④甲地所在地形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8选C,9选B。第8题,图中最高点为M地附近,海拔为600~700米,最低点为河谷底部,海拔为100~200米,故高差范围为400~600米,最大高差接近600米。第9题,图中地形海拔多在200~500米,等高线较稀疏,以丘陵为主,甲地所在地区四周高中间低。

澳大利亚(图一)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 ℃,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二)。据此完成10~12题。

10.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一所示的(  )

A.①地附近  B.②地附近

C.③地附近  D.④地附近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该类住宅形成于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的地区,说明该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读图可知,①地附近属于地中海气候,②地附近属于热带沙漠气候,③地附近属于热带草原气候,④地附近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故B项正确。

11.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

A.收集雨水  

B.方便通信

C.增加采光  

D.通风换气

答案 D

解析 据图二可知,该类地下住宅位于土体和岩石之下,比较封闭,通天井直通地面,便于地下住宅的空气与地面上的空气进行流通交换,起到通风换气的作用,故D项正确。

12.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该类地下住宅建于地下,受大气影响小,年温差小,冬暖夏凉,类似于黄土高原的窑洞,②③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读两则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6月3日,阳光明媚,东南风3~4级。某学校高二年级学生集体到“玄泰景区”旅游。

材料二“玄泰景区”略图。(图中等高线单位是m,①②③代表三座古寺)

(1)全体学生相约在玄湖之南的古寺会合,这座古寺是________(填数字代码)。之后开始爬山活动,最后登上C所在的位置,C的海拔为______多米。会合的古寺和C地之间的温差大于______℃小于________℃。 

(2)当天第二项活动是乘船游览玄湖风光,有两个方案:甲方案(从A到B),乙方案(从B到A),都是直线航行。哪个方案更快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享受“漂流探险”的乐趣,你能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介绍一下在支流

a和泰河上游b“漂流”分别有什么特点吗?(从落差、流速等角度分析)

(4)在图中D处拟建水坝(如图:“‖”),水坝建成后,三座古寺中有可能被水淹的是______(填数字代码),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图例、指向标判断,古寺数字代码是①。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判断,等高距为100米,可以数等高线条数,判断C的海拔为900多米。古寺与C地之间的高差为700~900米。所以温差范围是4.2~5.4 ℃。第(2)题,根据材料,此时是6月,该日盛行东南风,从A到B是顺风航行,所以甲方案速度快。第(3)题,读图,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支流a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说明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速度快,更加惊险刺激。上游b流经地区等高线较稀,说明河流的落差较小,水流平缓,速度慢一些。第(4)题,根据大坝的高度,位于100米等高线之间,水库蓄水在100米等高线范围内。②古寺海拔小于100米,低于大坝的高度,所以可能淹没②古寺。

答案:(1)① 900 4.2 5.4

(2)甲该日吹东南风,从A到B是顺风航行

(3)支流a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说明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速度快,更加惊险刺激。上游b流经地区等高线较稀,说明河流的落差较小,水流平缓,速度慢一些。

(4)② 该处海拔小于100米,低于大坝的高度。

14、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白水河的流向以及甲村与龙山之间的温差范围。

(2)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

(3)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最少四点)。

(4)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地设在A点,有的同学提出质疑,感觉不够公平合理,试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由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再结合图左下角指向标,可判断河流从东向西流。图中等高距为100 m,龙山的海拔为900 m<H<1 000 m,甲村的海拔为300 m<H<400 m,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500 m<ΔH<700 m,再依据海拔每升高1 000 m,气温下降6℃,可计算出两地温度差。第(2)题,地形、地势特征可从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高低及变化以及特殊地貌等方面描述。第(3)题,从海拔高度、地形类型及与河流的相对位置等方面分析。第(4)题,注意图中AB、AC两线路等高线的疏密及坡度陡缓的差异。

答案:(1)自东向西。3℃到4.2℃之间(3℃<T<4.2℃)

(2)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或以低山、河谷为主);北、东、南三面地势较高;中部为谷地,地势较低。

(3)①海拔在300~400 m;②位于山麓谷地中;③有河流经过;④白水河北岸;⑤谷口朝南。(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4)C线路等高线比B线路等高线密集,说明该线路的坡度较陡,攀登难度较大。(其他答法,合理也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