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子的智慧(台湾著名学者《百家讲坛》主讲傅佩荣著作)

 林足 2012-05-11
       目录

    前言自信的快乐

    第一讲孟子这个人

    第二讲教育这件事

    第三讲孝顺很重要

    第四讲修养见工夫

    第五讲仁政有理想

    第六讲异端要批判

    第七讲辩论不简单

    第八讲性善有说法

    第九讲人生的快乐

    第十讲"人"能写多大

 前言 自信的快乐

    前言自信的快乐

    孟子的自信不是建立在他个人的能力与成就上,而是奠基于他的儒家学说,亦即他从孔子那里所得到的思想启发。

    儒家的观点是什么?孟子认为,一个人只要真诚,就会发现内心有一种自我要求的力量,提醒和督促自己去做该做的事。该做的事可以总称为"善",其内容是需要教育来界定的。于是,人在接受教育之后,始终以真诚态度面对自己的责任,并且勇于实践,择善固执,最后可以止于至善。

    这样的人是坦荡荡的,是俯仰无愧的,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同时也是快乐无比的。

    孟子晚于孔子一百多年,他所处的战国时代中期比孔子的时代更为混乱险恶,但是他了解孔子的思想,进而深刻阐述,广为传扬,使儒家学说形成完整的系统,可以应用在人生的每一方面。《孟子》一书就是最佳的例证。

    孟子是"温故而知新"的典范。他熟读《诗经》、《书经》,信手拈来,如数家珍;他善于使用语言,留给后代的格言与成语又多又美;他精于现场辩论,在一问一答之间,使人茅塞顿开,连万乘之君也对他心存敬畏。但最重要的是,他所宣扬的一切都能结合自己的实践心得,从而产生充满自信的快乐。

    现代人最重要的不是快乐吗?现代人最缺乏的不是自信吗?那么何不向孟子请教呢?真正的快乐不是源自外在成就,因为外来的东西可得可失,可多可少,并且始终在紧张的竞争状态中。真正的快乐来自真诚,遵从内心的要求去做人处事,就是对人生的肯定与感激,人性的尊严与价值亦在于此。

    当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邀请我主讲孟子时,我心中想的就是如何清楚地介绍这位古代哲人的伟大贡献。他能被后世尊为"亚圣",与孔子思想合称"孔孟之道",著作又被后代学者定为《四书》之一,这一切荣耀是否实至名归?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希望本书所展现的是孟子的全方位观点,其中又以人性论、修养论、教育观、人生境界说最为关键。这些思想组合为一个结晶体,每一个侧面都映现出核心理念的精彩。

    学习孟子,可以明白人类之所以伟大,人性之所以可贵,从而使我们加倍珍惜时光,进行成就自我的修炼之旅。在这一过程中,自信的快乐将泉涌而出。孟子亲身作了示范,我们不妨亦步亦趋。

 教育这件事(1)

    第二讲教育这件事

    孟子说,如果人类的生活就是吃饱了、穿暖了,生活安逸而没有得到教育,就跟禽兽差不多。听了之后我们会吓一跳,吃饱穿暖、生活安逸不是经济发展之后的成果吗?不是人类长久以来的追求吗?为什么孟子会把教育看得如此重要,以至于说成是人跟禽兽的差别所在?孟子所说的教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要教什么内容呢?

    作为万物之灵,人类有许多特别的地方,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具有非常强的学习能力。与自然万物相比,人有自由,可以思考,可以选择,这样就有"应然"的问题,也就是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因此,每一个社会,不论古今中外,都很重视教育,当然这个教育包括官方的、民间的,家庭的、社会的,等等各方面的教育。我们发现,孟子特别强调的是人伦教育,就是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哪些是应该做的事。孟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滕文公上》),也就是父子之间有亲情,君臣之间有道义,夫妇之间有内外之别,长幼之间有尊卑次序,朋友之间有诚信。这叫做五伦。五伦使得人际关系有一个适当的方式来表达,社会因此而稳定发展,这是教育的作用。

    既然教育这么重要,那我们首先就要问两个问题:第一,谁有资格当老师?第二,怎样才算好学生?

    一、谁有资格当老师

    孟子发现人们有一些通病,比如他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上》)——人们都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一个人遇到了问题,旁边的人都给他提建议,似乎每个建议都有道理,每个人说的都对,但是这个人是不是应该接受呢?你们所说的道理,自己能做得到吗?不一定。这就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我们给别人出主意、提建议,似乎很有办法;可自己碰到问题时却总是一筹莫展。所以孟子提醒我们,如果自己没有准备好,就不要随便当别人的老师。他还说,现在有很多人的毛病就是放弃自己的田地,去替别人耕田。我们常常说,人的心就是福田,只有好好耕耘,将来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自己的田不耕,替别人耕田算什么呢?对别人要求很严格,自己承担的责任却很轻;希望别人变成好人,却忘记了自身修养的重要,这样给别人提建议,别人会听吗?所以,不能光凭着愿望和热情说我喜欢当老师,喜欢给别人建议,给别人指导。当老师是需要条件的,哪些条件呢?

    第一,要自我修炼。

    第二,要开拓心胸。

    第三,要知行配合。

    第四,要有教无类。

    下面我们分别说明一下。

 教育这件事(2)

    第一,自我修炼。这当然是很重要的事情,孟子也特别强调这一点。他说,真正的好老师是用自己觉悟的道理让别人觉悟,但现在很多人是用自己没想通的道理让别人觉悟,这怎么可能呢?一定要自己先把学问研究好,才能去启发、指导别人,这是常识。

    那么,怎样自我修炼呢?《孟子·离娄下》中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这段话很有意思,也很值得我们今天参考。孟子是说,第一,要广博地学习,知识不够的话,就无法触类旁通,把学问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第二,要详细地阐述,也就是要把你学得的知识、领悟的道理,完整清楚地表达出来。最后的目的是什么呢?四个字,扼要说明,也就是用自己的话作扼要的概括。

    举个例子,有人观察哈佛大学的教学方式,特别提到一点,他说下课以前,老师让学生们每人用1分钟的时间把50分钟上课的内容概括一下。学生说,1分钟怎么够呢?你讲了50分钟,给我10分钟吧。不行,只给1分钟,1分钟到了就不让你讲了。老师就根据学生说的了解他课堂学习的情况。不要小看了这最后的概括,不管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都是非常有用的。只有这样才能够综合起来,将自己的心得进行总结,这个总结的过程其实就是将学得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消化的过程。

    做到这一步以后,还有别的方法。孟子在好多地方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过,有一段话阐述得比较完整,是这么说的:"君子依?正确方法深入研究,就是希望可以自己领悟道理。自己领悟道理,就可以安稳地守住它;安稳地守住它,所受的启发就会深刻;所受的启发深刻,运用在哪一方面都可以回溯本源。所以君子希望可以自己领悟道理。"我这是用白话把孟子的意思说出来,不免啰啰嗦嗦,孟子的原文讲得既优美又简练。其中有一句话是"取之左右逢其原",今天称为左右逢源。孟子是语言高手,他把我们的汉语讲得既精彩又动听,今天习用的不少成语,就是从《孟子》里来的,除了左右逢源,还有明察秋毫、揠(yà)苗助长、±水车薪等等。

    总结一下孟子这段话,该如何读书呢?最主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心得,有了心得你才会去执著地坚持它、实践它。如果没有弄懂,没有真正地觉悟、了解的话,为什么要去做呢?这种自我修炼,蕴?了各种挑战在里面,需要我们去下功夫,对学问真正有了自己的心得之后,再设法加以实践。

    学生要努力,老师也要用功。我教书三十年了,刚开始教书的时候曾给自己写过一个座右铭,说当老师要比学生更用功,否则教几年书就没有什么材料再发挥了,这也是从《孟子》中学来的。

    第二,要开拓心胸。在这一方面,孟子有一段话讲得特别生动,他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尽心上》)。意思是说,孔子登上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为什么?登得高望得远,心胸、眼界都不同了。等到登上泰山呢?觉得天下都变小了。接下去的话更有意思:"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因此,看过大海的人就不会被别的水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就不会被别的言论吸引了。孟子实际上在讲他自己呢:我在潜心学习孔子创立的学说,但是很可惜,生得太晚了,不能做孔子的学生,只能私底下把有关孔子的材料找来好好地研究,也就是私淑孔子。事实上,孟子的确说过:"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离娄下》)孟子觉得,这也算是在圣人门下学习过,所以其他各种理论、言论都不值一提,我在圣人门下学过了,我看过大海了,这些河流算什么!孟子以此来说明,老师和学生都一样,要开拓心胸和眼界。

 教育这件事(3)

    第三,再进一步,要知行配合。知识跟行动配合,才有可能去验证我们所了解的是否正确。孟子说:"自己不走正道,妻子儿女也不会走正道;不依正道去使唤别人,就连妻子儿女也使唤不动。"古代家庭以男性为主,言行具有示范作用,就是所谓的"身教",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以身作则。可见,孟子很强调知跟行要配合。知行配合,是后来儒家的一个基本原则。我们都知道,儒家也受到很多批判,后面的墨家、道家,对儒家都有批判。其中最严重的一点是说,你们儒家讲仁义讲得好,但是你们自己做到了吗?《庄子》里面就有批评儒家的话,说你们说得很好,但是做不到,变成了假仁假义,不仁不义。这其实是冤枉的,因为儒家思想最强调真诚,就是说,我做的任何事都是内心情感的流露。为什么要受教育呢,为什么要学习礼仪、法律等各种规范呢?这是因为我有真实的情感要表达,而这些规范给我提供一种表达的方式。如果只剩下表达方式而没有真诚的情感,那就是虚伪。儒家最反对虚伪,最后却反而被人质疑,这是很可惜的事。所以,儒家提到老师,一定要讲知行配合。

    第四,要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我们知道这是孔子的话,孟子并没有说过这四个字,但他实际上在实践这四个字。有一次孟子在滕国的上宫宾馆居住,并给学生上课。看门的人把一双没有织好的草鞋放在窗台上,结果不见了。有人就跑来问孟子:"是不是跟随你来的人把草鞋藏起来了?"这个人讲话很婉转,草鞋不见了,有可能是被人偷了,但他说是不是有人把它藏了起来。孟子怎么回答?孟子当然不太高兴了,他说:"你以为这些人是为偷草鞋而来的吗?"这个人就说:"大概不会这样。先生开设课程,对学生是离开的不追问,要来的不拒绝。只要他们诚心来学,就接纳,所以难免良莠不齐啊。"故事本身并不是要正面阐述有教无类的道理,但任何人想听课他都不会拒绝,看来孟子的确实践着有教无类的原则。这正是作为老师所应具备的条件。

    二、怎样才算好学生

    接着我们就要问了,怎样做才是好学生呢?在孟子眼中,做一个好学生,也需要四个条件:

    第一,要取法乎上,不能要求老师降低标准。

    第二,要专心学习。

    第三,要持之以恒。

    第四,要诚心请教。

    我们先说最重要的第一点,取法乎上。既然是学生,要学当然学最好的。孟子说,古代的神射手后羿教人射箭,一定要求把弓拉满,弓没有拉满,蓄积的力量不够,怎么能射得准、射得远呢?他还说,高明的木匠教导人,一定要用规矩,就是圆规跟曲尺,该画圆就圆,该画方就方,要照规矩来。

 教育这件事(4)

    孟子的学生听他谈人生的道理,觉得实在是太好了,却不容易做到。有个叫公孙丑的学生说:"先生所说的人生正道,既高尚又美好,简直像登天一样,似乎是不可能达到的,为什么不让它变得有可能达到,然后人们可以每天努力去追求呢?"公孙丑的意思是希望稍微降低标准,让学生可以跟得上。孟子回答说:"高明的木匠不会为了笨拙的工人而改变或废弃绳墨(木匠打直线用的工具),后羿不会为了笨拙的射手而改变拉弓的标准。君子教导别人,正如射手拉满弓,但是不发箭,做出跃跃欲试的样子。他站在正道的中间,有能力的人就会跟着他学。"作为老师,努力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在这个过程中使生命的力量充分施展开来,这样才是人生的正路。孟子后来谈浩然之气的时候,任何人都会心生羡慕,即使不见得多么了解其中的道理,也会觉得他讲得真是有一种力量,活着真是痛快,做个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人生的愿望就可以实现了,而不必执著于那些富贵名利。

    孟子这样谈到老师,学生该怎么办呢?学生不能让老师降低标准,学生要往上提升。这就叫取法乎上,这个"上"当然不限于身边的老师。

    孟子强调两点:第一点,向古人学习,跟古人做朋友,也就是"尚友"古人。怎样跟古人交朋友?吟咏他们的诗,阅读他们的书,同时还要讨论他们在当时的所作所为。比如,大家喜欢读历史、传记方面的书,了解古人的生活、志向与作风,就等于跟古人做朋友一样。《孟子·滕文公上》中说"有为者亦若是"(有所作为的人也会像他那样),他做得到我也做得到,很多人正是以这种方式获得了成长。

    第二点,向圣人学习。孟子着重提到他眼中的两位圣人。一是伯夷。伯夷和弟弟叔齐,本是孤竹国国君的儿子。父亲死后,二人谦让,都不接受国君之位,反而离开国家,逃到西边的周国。正好碰到周武王起兵造反,讨伐商纣,两兄弟认为做臣子的不可以造反,就劝阻武王。武王自然不会理睬他们。推·商朝之后,两兄弟说我们不吃你周朝的粮食,就逃到首阳山上饿死了。司马迁觉得这么好的人有如此遭遇,实在是天道不太公平,便把伯夷排在《史记》列传的第一位。在古代,常常把这两个人看成志节、节操的代表,他们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随便妥协。孟子说:"听说了伯夷作风的人,贪婪的变廉洁了,懦弱的立定志向了。"成语"廉顽立懦"即出自这里。

    二是柳下惠。柳下惠生活的年代跟孔子比较接近。他非常随和,你好不好是你的事,我尽量做我该做的,我对别人都不拒绝,跟伯夷正好形成对照。孟子说:"听说了柳下惠作风的人,刻薄的变敦厚了,狭隘的变宽和了。"

    孟子认为,听到圣人的事迹,每一个人都会振作起来。所以做学生,首先要取法乎上,好好跟着学,要跟古人做朋友,向圣人学习。这是第一步。

 教育这件事(5)

    其次,要专心学习。孟子曾讲过一个故事: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他教两个人下棋,第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讲解。第二个人虽然也在听讲,却一心以为有只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的话,第二个人怎么可能学得好呢?

    当然,专心致志,也需要外部环境条件的配合。《孟子》里有一个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有一个楚国人,想让自己的儿子学齐国话。孟子问戴不胜说,是找齐国人教他,还是找楚国人教他呢?戴回答说,当然找齐国人教嘛。孟子又说,请齐国人来教,但很多楚国人跑来干扰,这样的话,即使用鞭子打他也学不会啊。这里有一个成语,叫"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xīu)之"。傅,就是师傅来教他,是个动词;咻,就是喧嚷、打扰。孟子还说,如果把这个孩子带到齐国都城住上几年,就是天天鞭打他逼他讲楚国话,也不可能做到。

    第三,要持之以恒。在这方面孟子就直接说了,听到鸡叫就起床,孜孜不倦地去做好事,是舜一类的人;听到鸡叫就起床,一直不停地求利,是盗跖(zhí)一类的人。孟子还讲过一个比喻:"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尽心上》)意思是说,做事情好比挖井,挖到六七丈深了,水还没出来,仍是一口废井。学习不是一样吗?已经学到这个程度,为什么不坚持到有结果出现呢?我们说顺利毕业,拿到毕业证书,好,也算一种修成正果吧。如果你差一个月,那还是没毕业,还是没有文凭。当然我讲的不是文凭,而是对于学问要有真正的领会,有真正的心得。

    第四,诚心请教,这点又特别重要。孟子有一个学生叫公都子,他说,先生门下有一个人叫滕更——一看名字就知道,滕更是滕国的贵族,似乎是属于应该以礼相待的人,可是先生为什么不回答他的问题呢?孟子说,有五种情况问问题我不回答,这可以看到孟子的坚持了。第一,仗着地位高来发问;第二,仗着有才德来发问;第三,仗着年纪大来发问;第四,仗着有功劳来发问;最后一点,仗着老交情来发问,我也不回答。滕更占了其中的两项。

    我们再简单说明一下。比如我有一个年轻的学生,电脑非常好,我不懂电脑,想向他请教。我年纪大,是老师,地位比他高,我跟他说你过来教我电脑,他可能不太情愿。他心里想,老师你教我哲学我就认了,现在你叫我教你电脑,好像态度不是很谦虚啊。唐代韩愈说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是很有道理的话。一个人在这方面是老师,在别的方面却可能是学生,没有人会精通所有的领域。只有这样,每一个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有可能在社会上立足。人家教你,在这一点上他就是老师。

    所以我们要懂得,请教别人的时候一定要态度谦和,诚心诚意,说话客气一点,避开孟子说的那五种情况,这样人家教你的时候也才会心甘情愿。

 教育这件事(6)

    三、教育的方法

    现在可以进一步讨论,教育的方法是什么?我们都知道,在儒家里面,从孔子开始,就特别强调"因才施教"四个字。因才施教是很好的方法,但这只是个原则,怎样因才施教呢?孟子提到教育有五种方法,我们分别来介绍一下。

    第一种,像及时雨一样的,润泽点化。针对学生某方面的问题,老师可以因时、因地、因事而随机指点,帮助他转化提升。在《论语》里面,孔子提到的是启发式教学。很多人以为启发式教学是老师的责任,这是忘记了孔子的话。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什么叫"不愤不启"呢?不到你想懂而懂不了的时候,我不来开导你。什么叫"不悱不发"呢?不到你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时候,我不来启发你。换句话说,想要老师启发,就要自己先下功夫。想懂而懂不了,想说而说不出,这时候启发最有效,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及时雨。所以老师需要学生配合。西方特别强调,有三种职业要配合才能够有效果。第一种是农夫,农夫种田,没有老天的配合,不刮风、不下雨,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有好的收获。第二种是医生,病人不遵嘱服药,就算你华佗再世也没有用。第三种就是老师,你再怎么努力而学生不愿意配合,怎么会有教学成果呢!

    第二种,成全品德的,就是说,老师教学生要修养品德。这在儒家是没有问题的。孔子教学生分四科,第一科就是德行科。因为德行才是一个人的生命目标,是真正的光明大道。

    第三种,培养才干的。教育的重要目的,是要培养才干,使其用之于社会,造福于百姓,这是历代读书人的共同理想。

    第四种,解答疑问的。比如我们读书,有很多疑惑,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疑惑把问题说清楚。

    以上三种方法,是分别针对品德、才干、见识来指导,是为了考量学生的不同需求。

    第五种,"有私淑艾者",就是靠品德和学问使别人私下学习的。孔子这个老师,对孟子来说就是留下品德、学问让孟子自己去学的,而孟子把书写出来,留下他的品德、学问,后代的人也可以跟孟子学。我们不可能随时都碰到好老师,所以有时候就只能跟古人学,跟外国人学,从书本上来学,这当然也是一种教育。

    孟子甚至还说过,我不屑于教一个人,哎,已经是教他了,就是以不教为教,这也是跟孔子学的。

    《论语》里面有一个故事。孔子有个学生叫孺悲,他做错了事,想去见孔子,跟他说明解释,但是孔子托病不见。传话的人刚走出孔子的房间,孔子就把瑟拿下来,弹瑟唱歌,故意让孺悲听到,我好好的,根本没事,我就是不见你。所以孟子说,为什么这么做呢,不教也是教啊。有些人往往做错事之后跑来找老师,出来之后就跟别人说,老师已经了解了,他已经原谅了,你们就不要再责怪我了。事实上老师只是听他说说话,也不便说什么,而孔子不给这种人这样的机会。

 教育这件事(7)

    四、孟子到底要教什么

    孟子教什么内容呢?孟子说过一句话:"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告子上》)学代表学习,问代表请教,学习请教的原则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的心找回来。这说明儒家思想对这个心特别重视。

    什么是心呢?心代表一个人的自觉能力,不管做任何事一定要记得我在做,我是主体,我对于行为的结果要承担责任。如果没有这样的自觉,心就很容易在外面游荡,这样生命就没有主体性,就不能逐渐成长为健全的成熟的人格,是非常可惜的。

    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到儒家对人的主体的肯定。很多人都认为儒家强调家庭、家族这些关系,这当然不错,但最基本的还是每个人都是价值的主体,这一生要自己负责,不能依靠别人提高自己,必须自我完善。只有这样,一个平凡的人才可能成为君子,成为"大人",最后成为圣人。宋代的学者喜欢说,希贤、希圣、希天,就是要求自己成为贤者,再成为圣人,再向天学习。孟子的想法是每一个人都是可造之才,"可造"两个字不是说只成为表面的专业人才,更重要的是把内在的人性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发挥出来之后,一个人的生命才会慢慢往上成长,最后达到我们前面所说的那几种境界。

    谈教育还不能忽略一点,就是家庭教育。这个问题很特别,因为它跟儒家的孝顺密不可分。孟子说,古代的人是与别人交换儿子来教育的,即易子而教。为什么?孟子接着说,父子间不要互相用善来责备对方,如果用善来互相责备,就会彼此疏远,没有比这更不幸的了。这里谈到家庭教育的特别之处,也是儒家思想里面不容易说清楚的地方。一方面,要有家庭教育,像孟母三迁的故事,做父母的有责任把孩子教育好,使其走上正路;另一方面,孩子要懂得人生道理,获取各方面的知识,还是需要老师,需要学校整个的设计。在家庭里面,则是亲情为重。比方说,爸爸教儿子做好人,教久了之后儿子难免会有点意见,他会说,父亲大人,您所教的,您自己好像没做到。这样一来,父子间的感情就出问题了。

    女儿小的时候,我常常教她不要在背后批评朋友。有一天我心情不好,在家里面聊天,就批评一个最好的朋友。女儿听了就说,你不是说不要批评朋友吗,怎么现在也在批评呢?我知道自己身教有问题了,立刻说我是善意的,但再怎么善意也还是批评啊。

    所以,家庭教育要拿捏分寸很不容易,一方面要给子女好的教育,另一方面要知道底线,就是不伤害亲情。命中注定是一家人,只要没有明显的邪恶行为,大家就互相尊重,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作风,这也可以算作一种"和而不同"吧。

    儒家谈到教育的时候是考虑得非常全面的。

 孝顺很重要(1)

    第三讲孝顺很重要

    父母让我们可以成长,父母就是我们的天,我们的地。全世界大概没有谁会反对孝顺,但是不同文化的人,对孝顺有着不同的理解与不同的要求。我们中国人讲孝顺就非常有特色,对于儒家和孟子来说,孝顺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孝顺的真谛

    我看过一些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的书,常常会提到孝顺。但是麻烦在于,在英文里面,包括法文、德文,都没有孝顺对应的词。第一种·译,是把重点放在"顺"这个字,说孝顺就是子女服从父母。但是这种说法我们听着都觉得怪怪的,服从领导,服从老师,跟服从父母一样吗?当然不一样了。第二种·译,是把重点放在中国的传统,把孝当成一种有宗教背景的东西,像祖先崇拜一样,所以如果·回中文,孝就变成了儿子的虔诚。虔诚是宗教方面的表示,这种·译我们觉得似乎太严肃了,孝顺怎么变成儿子或女儿的虔诚呢?好像是要祭拜神明一样的。

    儒家思想中有不少关于孝顺的说法,但存在着很多误解。比如说儒家讲孝顺,从三纲五常以后变成一种严格的规范,好像父母都是对的,子女必须好好听父母的话,这才是孝顺。其实不然。因为儒家也知道,在现实生活里面,很多父母不见得有正确的观念或者正确的行为,如果父母做错了,做子女的应该怎么办?这类问题考虑不到的话,光讲孝顺没用,到最后就会变成礼教吃人。

    中国人有句老话,叫百善孝为先,孟子是怎样来说明这一点的呢?他举了几个例子,第一位是有名的孝子曾参。曾参的父亲曾o'是孔子的学生,曾参16岁的时候父亲对他说,你也跟我的老师学习吧!所以父子两代都跟孔子学习。曾参非常敦厚,他学习的时候,听到孔子强调孝顺,就去努力实践。他跟同学们说,我可孝顺了,父亲打我我从来不跑,直到让父亲打到满意为止。这个话传到孔子耳中,孔子就有点担心。他对曾参说,父亲打你,你让他打到满意为止,这样不太好吧?曾参说,这是孝顺啊,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你父亲是大人,你是孩子,大人出手比较重,他如果拿粗棍子一打,把你打伤了,别人就会嘲笑你父亲。让父亲被人嘲笑,你就是不孝顺。那怎么办呢?孔子说,父亲拿粗棍子,你就跑,跑反而是孝顺;父亲拿细棍子,你就好好挨打吧,反正只是皮肉之苦。

    孝顺要有一种真诚的心意,希望父母平安无事。不仅不要自己得罪父母,让父母生气,也要考虑到千万不要让外界对父母有所责怪。这是儒家的思想,非常具有变通性。

    曾参后来有什么样的表现呢?《孟子》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曾参奉养父亲曾o'的时候,每顿饭一定有酒有肉。撤除食物时,一定要请示剩下的饭菜给谁。他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父亲虽然年老体衰,眼睛看不清了,但是他也希望能做好事。在儒家思想里面,一个人的心意就是能够做好事,帮助别人,做多了,会活得很痛快。所以曾参按照父亲的意思,把剩下的食物送给附近的穷人家。父亲再问,还有多余的饭菜吗?他一定说,还有,让父亲不用操心。

 孝顺很重要(2)

    多少年之后,曾参自己老了,儿子曾元奉养他的时候,也是每顿饭有酒有肉,但是撤除食物时,不再请示剩下的饭菜给谁。父亲问他,有多余剩下的吗?他说没有了,准备留到下一顿热了再给父亲吃。

    孟子以这祖孙三代的事例说明,曾参才真的是孝顺。曾参的儿子只是奉养父亲的口体,而曾参除了奉养父亲的口体之外,还能养志。养志就是让父亲的心意可以实现,每天吃完饭还可以做好事,帮助别人。孟子的分辨非常深刻。曾参的示范,让我们重新思考孝顺的真谛,相信对大家都会有所启示。

    二、什么是不孝

    孝顺是人类的美德,但古今中外都有很多不孝顺的例子。《孟子》中对不孝有两种分类方式:

    第一种分类,是当时很流行的五种不孝。前三种都是不管父母的生活,反映了养儿防老这样的观念。

    第一种不孝,是手脚懒惰不去工作赚钱,不管父母的生活。

    第二种不孝,是喜欢喝酒赌博,把钱花光了,不管父母的生活。

    第三种不孝,是贪图钱财,爱护自己的小家庭,不管父母的生活。

    第四种不孝,是放纵耳目欲望,作奸犯科,到最后让父母觉得羞辱。

    最后一种不孝,是喜欢逞勇打斗,让父母陷入危险。

    孟子为什么提这五种不孝呢?背后有一个比较特别的故事。当时孟子在齐国,有个叫匡章的人,全齐国人都说他不孝——我们可以想一下,一个人被全国说成不孝,一定是个很特别的事故。学生问孟子,您为什么跟匡章做朋友呢?照理说孟子是儒家的代表,匡章这样的人,避之唯恐不及,为什么还跟他做朋友呢?我们先说一下匡章的家庭背景。

    匡章是齐国的大将军,父亲也是贵族,母亲不知怎么得罪了父亲,被父亲杀死,埋在家里马厩底下。匡章知道后,一再苦劝父亲,不要做得太过分,结果造成父子失和,几乎断绝了父子关系。匡章很难过,他不能孝顺父亲,也不能帮助已经过世的母亲,就回到自己家中,把妻子、儿女赶出门,终身不要他们照顾。他在心里想,不这样做,罪过就更大了。匡章是这样一种情况,所以孟子替他辩护。他说,五种不孝,匡章犯了哪一种呢?他没有嘛。他只犯了一点,就是忘记了儒家说的"父子不相责善"。要求行善,是朋友相处的原则;如果父子间以善来互相责备,最容易伤害亲情。孟子讲五种不孝,其实是为匡章辩护。儒家思想自有原则,不会因为世俗上说哪个人不孝就不理他,而是要自己判断。

    孟子说的第二种分类,是三种不孝,来源于孟子那句有名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最近还有人跟我说,中国现在有十三亿人都是孟子害的,因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大家非生儿子不可。这种话其实有些误解。下面我们详细说一说。

    孟子并没有明说哪三种不孝,后来东汉的赵岐注解《孟子》的时候找出来了:

    第一种不孝,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子女用各种委屈顺从的方式来讨好父母,结果让父母陷于不义。什么意思呢?父母有可能做坏事、做错事,子女却想尽办法说您做的都对,您怎么想都不错,这就容易出问题。所以真正的儒家讲孝顺,做子女的一定要知道什么叫是非善恶。孔子说过,发现父母犯错,要委婉地劝阻,如果父母不接受建议,子女不能生气,更不能和父母吵架,还是要尊敬父母,内心忧愁,但是不要抱怨。做子女的只能逆来顺受,设法多积功德,为父母补救一些过失。

    第二种不孝,是"家贫亲老,不为禄仕"。家里很穷,父母老了,孩子不出去做官做事,以赚钱奉养父母。这一点比较容易接受,跟前面所说的五种不孝中的第一种意思是差不多的。

 孝顺很重要(3)

    第三种不孝,是"不娶无子,绝先祖祀"。孩子成年了,不结婚,没有儿子,以至于祖先的祭祀停下来了。这本来排在第三位,孟子却说"无后为大",为什么?

    他是为舜作辩护。下面我们讲一讲舜的故事。

    三、舜的故事

    舜长大之后,德行非常好,他到任何地方去,都会有很多人喜欢他,愿意跟他在一起。这时候,尧当天子,考虑着让舜来接替他,并想把两个女儿嫁给舜。但尧知道舜有个后母,家庭情况比较复杂,如果正式提亲,肯定有麻烦。舜也知道,如果向父母禀告,说天子要把两个女儿嫁给他,也会出问题——等一下各位就会知道为什么这么复杂。没有儿子,这是很大的罪过;娶妻不向父母禀告,这也是很大的罪过。两害相权取其轻,舜还是先娶妻。孟子是为舜作辩护的,所以才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读书最怕断章取义,单单把这八个字拿出来作为一个最高标准,并不是儒家的观点。

    舜的故事还有不少,《孟子》里反反复复讨论得相当深入。我们今天就介绍一下这个天下最大的问题家庭。

    舜很小的时候,母亲就过世了。父亲再婚后,又生了一个儿子,叫象。这个弟弟非常坏,坏到什么程度?《孟子》中说"日以杀舜为事"(《万章上》),象每天就想着怎么杀死哥哥。而且,一家四口,三个人联合起来要杀一个,太可怕了。那个时候,舜已经娶了天子的两个女儿。这个尧真是了不起,他发现舜的德行很好,不但把两个女儿嫁给他,还让九个儿子都当舜的部下,文武百官全听舜的指挥,让舜当代理的天子。但是,舜在家里面的情况并没有什么改善。

    父母叫舜去修谷仓,等他上了屋顶就抽掉梯子,父亲瞽瞍(Gǔsǒu)还放火烧谷仓。两个贤慧的妻子早就预料到这种诡计,帮舜准备了像滑翔翼一样的衣服,飘下来了。父母又叫舜去修水井,然后把井口盖起来,没想到舜带着铁器从旁边挖洞回到房间去了。象说:"谋杀舜都是我的功劳,他死了之后财产怎么分配呢?粮食、牛羊给父母亲,干戈,还有弓、琴归我,再让两个嫂嫂替我整理床铺。"他得意得很,等到走进舜的房间,一看舜在床边弹琴,只好说:"哥哥,我想念你啊。"表情非常尴尬。

    舜当然知道弟弟的诡计和心思,也知道父母特别疼爱这个弟弟。舜就说,有很多老百姓需要照顾,你帮我去吧,就把弟弟封到有庳(bì)国担任国君。照当时的规矩,哥哥做天子,弟弟不能只当老百姓,这跟后来所说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点相似。

    学生万章问孟子说,象是最没有仁德的,却让他去当诸侯国的国君,可以这样做吗?孟子说,舜派了几个能干的大臣去帮他治理国家,并收取贡税,象不能在他的国土上任意行事。而且,舜常常召见弟弟,反正你是诸侯,我是天子,随时可以叫你来。象回来的时候,可以和父母相会,一家人就比较和乐。到最后,舜的父亲终于被感动了,也很开心,觉得舜这个儿子还不错。

    舜的故事可以告诉我们,我们不能选择父母,也不能选择兄弟姐妹,当自己要努力行善,父母家人不能配合怎么办呢?回答是:不要抱怨,非但不要抱怨,还要趁这个机会努力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儒家思想认为,如果尽好自己的责任,跟你相关的方面就会受到好的影响。这是有道理的。

 孝顺很重要(4)

    四、孝顺的方法

    有时候我们会说,我做了好久,怎么这个人没感动呢?千万别那么想,只要做了,一定有某种影响。他表面上也许不说,因为如果说你对我很好,我终于被你感化,说出来有点没面子,不好意思,但心里面确实会慢慢转变。

    所以儒家认为,伦理是一种相对关系,不能说你对我好我才对你好,我对你好不是为了你对我好,而是尽我的责任。我们把这个思想掌握住了,儒家思想的价值才会出现。

    比如在公交车上,一个老太太上车了,年轻人让不让座?如果发现老师、校长就在旁边,他肯定让座,对不对?如果旁边没有认识的人,为什么要让座呢?这一来,他的行为是受外在的压力影响,没有内在的价值。一个人行为的真正价值应该由内而发,由真诚引发力量,让自己去做该做的事。我觉得该做我就做,完全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这种行为才会影响内在的自己。当我把座位让给老人家的时候,不是老人家得到一个座位,而是我得到一个机会肯定我是一个人。这就是儒家思想,把这个思想掌握住了,一个人才会活得自信,活得自在。

    对于孝顺,儒家并没有绝对地说一定如何如何,更不会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是宋代学者的话,不是孔子、孟子说的。儒家思想重视的是孝顺的原则,每个人应该去努力调整,找到一种自己可以做得到的方法。

    学习儒家之后,我开始懂得怎么和父母相处,跟大家交流一下我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吧。我父母是上海人,他们生了七个孩子,但是我母亲身体不好,在50岁的时候脊椎骨长肿瘤,动手术失败,半身不遂。我从美国读完书回到台湾的时候,母亲已经躺了十二年了。做子女的看到母亲受苦,当然希望她开心。怎么做才能让她满意呢?我就跟母亲商量、沟通,最后她说,你陪我打麻将吧。打麻将,在家里算是娱乐,我就这样开始学打麻将了,一到周末就陪父母打麻将。我很小离家在外读书,中年之后跟父母的感情越来越好,知道以儒家的方式跟父母相处没有问题。我把这个故事说得更完整一点,说明儒家的思想到底怎么样去用在实际生活上。

    打麻将打了半年,母亲又说了,你不是希望我快乐吗?我说是啊。你现在不是当教授了吗?我说是啊。你每星期不是只有八节课吗?我说是啊。那你为什么不每天陪我打麻将呢?母亲先提出她的请求了。这时候我有两个选择,说好或者说不行。我要说好的话,以后每天打牌,昏天黑地,怎么读书做学问呢?我们要了解,再怎么亲密的关系都有说不的时候,因为每一个人的快乐需要自己负责,别人只能从旁协助。所以我跟母亲说,我大概没办法做到啊。她问我为什么,我大概哲学学了几十年,反应还蛮快的,就说有两个理由。第一个,做子女的陪父母一起娱乐,自己也很快乐,这种快乐我怎么可以一个人独占呢?因为我有七个兄弟姐妹,不多也不少。第二个,我说我除了是您儿子以外,还有六个角色要扮演。结了婚,是做先生;有了小孩,是做父亲;在学校教书,是做老师;在社会上,是个公民;我还要结交朋友,同时也是兄弟姐妹之一,加起来正好七个角色。我就说一个星期有七天,您有七个孩子,我有七个角色,所以我每星期陪您一天不是正好吗?说实在的,这个理由说出来我自己听了都觉得无懈可击。我母亲很聪明,她说,好,以后你每星期陪我一天我就满意了。

 孝顺很重要(5)

    所以,人跟人相处一定要沟通,这个时候你要讲理,要合乎人情世故,大家就会接受。

    人跟人相处需要找到一个稳定的模式,才能长期维持和谐的关系。我们的感情,我们的时间和力量,都是有限的,如果别人要求你怎么做就怎么做,怎么可能让每一个人都满意呢?要分本末轻重。父母亲最重要,就是孝顺。尤其在父母年老的时候更要用心,事实上我们做的永远是不够的。当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方式。有的父母要求孩子把书读好,这不是为自己的面子,而是为了孩子有好的未来。还有的父母希望孩子多多赚钱,但有时候是能力所限,所以要了解沟通的重要。否则你为了父母的要求就一定去做,万一违背社会规范怎么办呢?万一超过你的能力,过度劳累怎么办呢?儒家思想对我们现代人是非常有启发性的。

    五、以亲情为重

    《孟子》里面有一个关于舜的著名假设。孟子有个学生叫桃应,他向老师提出了一个高难度的问题:"舜是天子,父亲杀了人,应该怎么办?"孟子说:"逮捕他就是了。"学生就问:"舜不会阻止吗?"孟子说:"舜怎么会阻止呢?法官是于法有据的。舜把丢弃天下看成像丢弃破草鞋一样,他会偷偷地背着父亲逃跑,沿着海边住下来,一辈子开开心心,快乐得忘记了天下。"

    好,问题来了,很多人会说,你看,你们儒家重视人的情感,忽略社会正义,难道被父亲所杀的人是活该吗?这还得了,你怎么可以违背法律呢?等于是窝藏犯人啊!

    这个问题可以说得更早一点,《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楚国有一个大夫跟孔子说:"我们那里有一个坦诚正直的人,父亲偷了羊,他便去告发。"孔子说:我们那里坦诚正直的人跟你们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这里面。"这个例子与孟子所讲是连在一起的。要不要为了亲情违反法律呢?这是儒家思想今天备受质疑的地方。我们学儒家不要怕被质疑,儒家思想经得起思考的检验,才能有真正的作用。

    那应该怎么说呢?在这里我们要了解,如果舜既要当天子,又要保护他父亲,绝对不可以。当天子就要执行法律,任何人犯罪都要依照法律公平对待。但是舜辞掉天子之位后,就是一个单纯的人,父亲的儿子,儿子保护父亲是天经地义。父亲做什么事,我们无从进一步了解,比如我可以说,父亲杀人说不定是人家要先杀他,他是要保护自己啊;说不定是那个人借钱不还,把父亲逼急了;说不定是误杀,等等,有各种理由。不管怎么样,父亲还是父亲,做儿女的应该尽量保护父母的周全,但是法官按照法律绝对可以追捕。如果追捕到了,舜一定接受,每天负责送牢饭,这是儒家的思想。

    在舜的情况下,作为儒家,当然要选择放弃外在的权力,或是各种名位,然后来孝顺父母亲。不能简单地判断亲情、法律孰重,我们要了解,法律不能离开亲情。如果一个社会,父亲有错子女都去检举,这个社会能存在下去吗?一个人犯错有各种可能的情况,我们不是法官,也不可能代替法官来裁断。如果父亲犯错,我去检举他,意味着希望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说你看,这个人大义灭亲。但儒家思想里面没有"大义灭亲"这四个字,为了国家如何而去对付自己的父母亲,这不是儒家,这是法家。我们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大部分都是阳儒阴法,表面打儒家的招牌,实际上是法家,并没有真正实践儒家的思想。我们今天谈孟子,在这点上意义特别重大。

 孝顺很重要(6)

    我们再引申一下,前面说到过"父子不相责善",所以古人易子而教,也是为了保持亲情的融洽。父母教子女教到最后,往往打也不是,骂也不是,毫无办法。我自己教书教了几十年了,有人跟我说,你那么会教书,教女儿一定很有办法吧?我说你错了,我碰到女儿只有四个字,叫束手无策。让别人来教,反而比我要教得好。这就是易子而教的道理。我们这样讲,不是说不要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当然重要,但它有一个分寸。

    儒家强调人性向善,内心真诚才有力量,这个力量由内而发,做到之后快乐也由内而发。在孝顺方面,孟子有句话说得非常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先孝敬自己的长辈,有能力有机会的时候,再推及孝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子女,有能力有机会的时候,再推及爱护别人的子女。这是儒家的思想,你要有原则,有差等,先照顾自己的家人,但是一有办法就推及出去。孔子也说过,仁是什么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这就是儒家思想,能够普遍地把每个人都当成自己的责任。所以儒家思想的出发点非常精准,就是落在家庭里面。孟子说:"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告子下》)尧舜之道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是"孝"和"弟"(悌)而已。你能够孝顺,到外面自然可以有仁爱之德;你能够"弟",友爱兄弟,到外面去自然可以有义,做正当的事。有"孝"、"弟",就推出仁义,有仁义天下就没有问题了,因为每一个人都从自己开始,做他该做的事。

    作为仅次于孔子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非常强调孝顺,他甚至说,不能得到父母的欢心,没有办法做人;不能顺从父母的心意,没有办法做儿子。儒家认为家庭是一个生命的出发点,每一个人都从家庭出发,上了年纪的时候也希望在家里面养老,家庭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儒家讲孝顺的话,是非常活泼的,只要有一颗真诚的心,能够选择适当的方法,调节彼此之间的差异,经过理性的沟通,就可以找出一条路来。

 修养见功夫(1)

    第四讲

    修养见功夫

    听到修养这个词,很多人可能会有压力,为什么非修养不可呢?修养到什么程度才算够呢?修养是很辛苦的事,可能带来快乐吗?孟子会告诉我们这一切的答案。

    一、孟子的?验

    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离娄下》),人跟其他动物的差别只有一点点,我们应该设法去存养扩充,如果没有把这一点点发展开来,实践出来,那跟动物差别就不大了,所以修养是人之成人的必?之途。修养的范围很广,受教育,各种自我成长的要求,等等,都可以包括在内。我们不妨从孟子自己的?验说起。

    孟子刚到齐国的时候,齐宣王对他非常重视。有一个学生问孟子,现在齐王让先生来当卿相这样的大官的话,您会不会动心呢?

    孟子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的话,反过来也就是说,如果富贵一来就沉溺于享受,贫贱一来就放弃志向,威武一来就屈服了,就是做不到不动心的要求。

    现在,孟子怎么说呢?不会的,我40岁就不动心了。这里面就有意思了。孔子说过,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到40岁的时候没有任何迷惑,所有人间的问题孔子都可以讲出道理。孟子40岁不动心,也是对所有事情都了解了,所以不会心猿意马。

    学生接着问,不动心是怎么做到的呢?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选择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个比较容易;然后选择怎么跟别人来往,选择做什么事业,以什么方式来做,这个就比较难了,因为会和其他人构成某种关系。选择需要勇气,勇气培养好了,才能够在关键时刻作一个抉择,所以孟子就从培养勇气开始说。他说有三种不同的方法:

    第一种,以勇士北宫黝为例。北宫黝怎样培养勇气呢?肌肤被刺不退缩,眼睛被戳不逃避。这两点就很可怕了,你要刺我,要戳我眼睛,我毫不在乎,一点都不逃避。不但如此,他觉得受到一点小挫折,就像在公共场所被人家鞭打一样。这个人自尊心特别强,他既不受平凡小民的羞辱,也不受大国君主的羞辱;他把刺杀大国君主看成刺杀平凡小民一样,对诸侯毫不畏惧,听到斥骂一定反击。北宫黝就像司马迁笔下《刺客列传》里的那些游侠,个个武功高强,一人可以敌几十人,他才有这样的魄力,才可以表现出这种勇气。这种勇气,一般人即使想做也不见得做得到。它是外发的,具有某种体格上或者武功上的卓越之处。

 修养见功夫(2)

    第二种,以孟施舍为例。孟施舍对待不能战胜的,就像对待足以战胜的一样,就是说虽然我的兵力比你少很多,但是我的士气很高,心态很好,很坚定,我一定可以把你打败。孟施舍说,如果衡量敌得过才前进,考虑可以胜才交战,就说明我是害怕众多军队的人。怎么能做到必胜呢?不过是无所畏惧罢了。这是第二种办法,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比如参加考试,要对自己说,我一定行,我一定成功;推销员去推销东西的时候,要相信我一定如何如何。这种办法,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自信,是内敛的。

    第三种,孟子是引述曾参的话来说明的。曾参对弟子说,你爱好勇敢吗?我曾?听孔子谈过大勇的作风。接下去的一段话,《论语》里并没有出现,我们平常都以为是孟子说的,其实是孟子转述孔子的话:"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意思是说,反省自己觉得理屈,即使面对平凡小民,我难道不害怕吗?不能说人家是个老百姓,没有身份,没有地位,我就欺负他。但是,如果反省自己觉得理直,即使面对千人万人,我照样向前走去。我们平常总喜欢用后面这一半,常常觉得自己都是理直的;其实前面那一半更重要,很多时候我们是理亏的,或者我们开始以为自己对,后来发现自己错了,这个时候就要勇敢地认错。别人是小孩子也好,一个没有什么能力的人也好,我们都要觉得惭愧,觉得害怕。这是真正的勇敢。

    所以勇敢分三种,第一种是外发,第二种是内敛,第三种是上诉,上诉于人间的正义、人间的公理。

    现在我们知道孟子的基本立场了,作为儒家,不能靠外在的武力,也不能仅靠精神上的某种想法或信念,而要看是否合理,是否正当。

    学生接着问,除了先生之外,还有别人也不动心,先生有什么特色呢?孟子说,第一,我能知言;第二,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什么叫知言?大家想想,《论语》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再想想,《论语》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孟子所说,接的就是《论语》最后一句话。一个人说话的时候,你要听得懂里面有什么问题、盲点、执着,他的困境何在,再比如他为什么闪烁其辞呢,都要能听得懂,这样才能了解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不是平常的话,孔子这样说,到孟子的时候真的做到了,作为儒家的亚圣,孟子是有他的资格的。

    更难的是第二点,浩然之气。这个词,以前没有人用过。什么叫浩然呢?浩然就是下雨很多,河水暴涨,流入下游的时候水势很大。

    那什么叫浩然之气呢?我们呼吸一口气,怎么变浩然呢?

 修养见功夫(3)

    二、浩然之气

    什么叫浩然之气?孟子说:"难言也。"为什么?因为它牵涉到个人的生命体验,仅靠笔述口说,实在是讲不清楚。

    很多人生问题,要有体验才能很好地理解。比如有人上台演讲,他说,今天的主题是恋爱,恋爱是怎么一回事呢?有?验的人不讲也懂得,没有?验的人讲了也不懂,所以谢谢各位。

    浩然之气也是如此。我修炼了一辈子,你这么年轻的学生问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但孟子还是说了:

    "那种气,最盛大也最刚强,用直来培养而不加妨°,就会充满在********。那种气,要用义跟道来配合,没有这些,它就会萎缩。它是不断累积义行而产生的,不是偶然的义行就能装扮成的。如果行为让内心不满意,它就萎缩了。"

    义就是做事有正当性,道就是人生找到正确的路来配合。平常做任何事,都要想到做正当的事,要慢慢地培养,累积久了自然就会产生这种气。但是不能预期,我们已?做了一百件好事了,怎么还没有这种气呢?不能说非要做几件好事它就出现。内心里面要常常想着它,但是千万不要主动助长。后面接着就是揠苗助长的故事。

    孟子提到三个比较核心的字。第一个是直,我们讲儒家,常常要碰到这个字。直代表真诚,真诚而正直,内心无愧,不自欺,也不找借口。

    第二个是义,义者,宜也,适宜的宜。今天这么做对,明天这么做不一定对;张三这么做对,李四这么做不一定对,所以需要高度的智慧去判断。

    我们可以补充说明一点。孟子曾提到"大人"这个词,大人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政治领袖,二是指德行圆满的人。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离娄下》)意思是说,德行圆满的人,说话不必守信,做事不必有结果,只要看义在哪里。儒家讲信用,为什么说言不必信呢?这样一来,很多人会说,你看,我现在说话不守信是孟子的启发。那还得了!我们要思考一下,为什么说话不必守信而要看该不该呢?这是因为守信到实践之间有时间的落差。

    比如说,我最近买了把猎枪,你说下个月要借去打猎,好朋友没问题,我答应你。但是就在这一个月你患了抑郁症,有自杀的倾向,那么我还借枪给你吗?或许我可以说,守信就好,你怎么做是你的事。但如果你真的自杀了,至少我有道义责任啊。这个"惟义所在"的义,就是适当性和正当性。

    儒家讲"义"这个字,真是千言万语不容易说清楚。所以孔子要强调,仁者之外还要做智者,智者就需要像水一样,遇到山就转弯,遇到坑就把它填满,要随着各种情势的变化作调整。仁者呢?相对还比较单纯,仁者喜欢的是山嘛,有矿物,有植物,有动物,无所不包容,这是仁者。孔子强调仁、智并重,再加上勇敢可以去实践,成为三达德,也就是"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孟子》里面提到仁,跟义并举,仁是人心,义是根据不同情况来判断路怎么走。

    第三个是道。义跟道怎么分别呢?道是人类共同的正路,比如说我现在是一个人,我立志走上人类的光明大道,这是道。所以通常这个道会具体表现为社会的礼仪、礼节、礼貌。跟别人交往的时候,要走什么路呢?不要想太多,照着一般社会的共识、共同的规范礼仪去走就对了。怎么变通呢?那是义的事情,义就是适宜不适宜。

    第一,我很真诚,一定要求自己做正确的事。第二,真正做事的时候判断是否适当,是否正当。第三个,永远要记得,要走在人类的光明大道上。直、义、道就是孟子修养的秘诀。

    孟子说自己这一生最大的心得,就是浩然之气。有了浩然之气,内心就会充实圆满,无比快乐。

 修养见功夫(4)

    三、修养从心开始

    我们再回到开头,人跟其他动物的一点点差别在哪里?孟子认为就是心。他说:"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告子上》)赵孟就是赵盾,是晋国三卿里面很有权力的人,他可以让你得到富贵,也可以让你变成贫贱。但是孟子说,"人人有贵于己者",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尊贵的东西,是什么?心。这个字有时候显得很抽象,落实来说就是一种自觉的能力。比如,现在要做一件事,我要问,是别人要我做的还是我自己愿意做的?如果自觉的话,就说好,我自己愿意做,由内而发,这就是我的心在运作了。如果是别人叫我做才做,我不过是别人意志的工具而已,哪里有什么主体性,哪里有什么内在价值呢?儒家观念就在这里。孟子说,这个心是一个人最可贵的部分。为什么?因为心是天给我的。

    我们学习儒家?典,千万不要忘记"天"这个概念。在孔子那里,四十而不惑后面是什么?五十而知天命。孔子后来所做的事就是奉行天命,周游列国,虽然非常艰苦,但是他从来不抱怨,而是尽力而为。两次差点被杀,都把天抬出来,作为他诉求的对象。孟子也不例外,他讲到天的时候充满崇敬的心情。他甚至怎么表达自己一生的抱负呢?他说:"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也?"(《公孙丑下》)天还不想让********吧,如果想让********,在今天这个时代,除了我还有?呢?天要治好天下,我才有这样的机会,这是儒家的基本立场。心是天给的,每一个人都有心,就看我们觉不觉。如果从来不自觉,不能觉察这个心有什么内在的要求,就恐怕一辈子都糊里糊涂过日子了。

    修养要从心开始,这个心有什么特色?

    第一,不太确定。孟子引用孔子的话说,抓住它就存在,放开它就失去;出去回来没有一定的时间,没有人知道它的方向。大概说的就是心吧?我们要了解,心代表你的心思,是一种自觉的能力,有时候会跑来跑去,充满不确定性。

    第二,可能会被茅草堵塞。孟子跟人辩论的时候说:"山坡上的小径一点点宽,?常有人去走才会变成路;只要一段时间没有人走,茅草就会堵塞它。现在茅草堵塞住你的心了。"我们的心如果不去阅读、不去思考、不去学习,隔一段时间就又被堵塞住了,被什么堵塞住了?名利、权位。

    第三,很容易陷溺。什么叫陷溺呢?孟子说:"丰年时,年轻人大多懒惰;荒年时,年轻人大多凶暴,这不是天生资质有什么不同,而是后天的环境使他们的心陷溺在某一种情况下造成的。"

    最后一点,心会丢失不见。一个人价值观颠倒错乱,叫做"失其本心"(《告子上》),把本来的心丧失掉了。所以孟子强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把失去的心找回来。现在养宠物的很多,?常看到街上有人贴寻猫、寻狗的启事,说找到的话必有重谢之类。但是孟子说,鸡和狗走失了,知道去寻找,心不见了,为什么不去找呢?

 修养见功夫(5)

    怎么修养内心呢?孟子的境界很高,他指给我们一条比较好走的路。他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尽心下》)要修养内心,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方法。我们知道,一方面人不能没有欲望,没有欲望的话,为什么要继续活着呢?没有欲望的话,怎么去发展各种潜能,追求各种正面的成就呢?另一方面,欲望太多的话就成了负担,整天处心积虑,不可能快乐。所以孟子说,要修养内心,减少欲望是第一步。故宫里有个养心殿,皇帝也要养心,可是要从寡欲开始,他怎么能做到呢?所以只是门面而已。

    接着要知耻。孟子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尽心上》)我读书的时候,老师的·译都很直接:一个人不能无耻,无耻这种羞耻是真正无耻的。这好像不是孟子的本意,因为完全没有正面的启发。孟子这句话,应该这么理解:人不可以没有羞耻,把没有羞耻当作羞耻,就不会有羞耻了,你就不会做可耻的事情了。这就比较正面,比较积极。

    孟子还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有这么一个人,无名指弯曲着伸不直,既不疼痛,也不妨°做事,但是如果有人能使它伸直,那么即使要他去很远的秦国或楚国治疗,他也不嫌远。手指不如别人,知道羞耻;心不如别人,却不觉得羞耻,这不是本末倒置吗?我们的生活中的确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比如,很多人跑到国外整形美容,到后来父母都不认识了,何必如此呢?

    再就是慎言,说话要谨慎。有关说话的问题,一向是四个字,叫祸从口出。可以再加上四个字,病从口入。一张口可以管好的话,人生的问题就去掉一大半了。孟子希望我们谨慎说话,如果在背后批评别人,招来后患怎么办呢?

    好,下面我们谈修养的正面方法。

    首先,自我反省,从自己开始。孟子一直强调"反求诸己",他说,做人处事就像比赛射箭一样,端正好姿势,再把箭射出去;如果没有射中,不要抱怨胜过自己的人,而要"反求诸己",反过来在自己身上找?因。

    与其抱怨别人,不如回过头在自己身上找?因,然后加以改善,下次就有更好的机会了。

    孟子的自我反省绝不是完全被动的,他举过一个例子。假定有个人对我非常粗暴蛮横,我绝不跟他吵架,一定先自我反省:第一,我是不是不仁,做了不好的事呢?不是。我是不是没有礼貌,对别人不够客气呢?也不是。最后一个,事不过三啊,我是不是没有尽心竭力,做事情不够尽责呢?反省后肯定自己尽心竭力了,而那人的粗暴蛮横还是一样,这就说明他是个妄人,狂妄之人跟禽兽有什么区别呢?对禽兽又何必计较呢?这是孟子的方式。他先自我反省,反省透彻了,真的是不能怪我,代表你有问题,反击回去就很厉害。孟子很奇怪,动不动就说别人像禽兽一样。说实在的,说一个人像禽兽一样,有时候对禽兽反而是一种侮辱,因为禽兽不会做禽兽不如的事嘛。孟子的自我反省是有?则的,不完全是礼让。很多人说儒家是温良恭俭让,那只是一方面;"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这也是儒家,儒家是有正义精神的。

    接着,孟子提到"尚志",读书人要提升自己的志向。什么志向?仁和义。这是孟子思想的核心。仁和义来自人性的要求,并不是别人叫我做我才做,而是我真诚地希望以适当的方式跟所有人来往,见到父母要孝顺,见到朋友要讲信用,上班要认真工作,这是内心自然的愿望。做到了就是有仁有义,但还是要沿着目标向上走。

    颜渊是孔子的弟子,他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滕文公上》)舜是什么样的人?我是什么样的人?有所作为的人都应该像舜一样。舜本来很平凡,家里也很穷困,遭遇更是比我们都凄惨,他到最后都可以做得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呢?

 修养见功夫(6)

    所以人跟人不要比较表面的荣华富贵,也不要比较出身背景,而是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看到别人有正面的成就要见贤思齐。

    颜渊为什么伟大?在《论语》中看不太清楚,因为颜渊上课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孔子说,我跟颜渊谈了半天,他从来不会违逆我的意思,好像很笨一样,"不违如愚"。但是下课之后看颜渊的作为,他真的是去自己研究,并且加以发挥,所以孔子最后说"回也不愚",颜渊并不笨啊。

    古代的一些伟人,如大禹治水,后稷教百姓稼穑(就是种田),让大家有粮食吃,都很了不起。这两个人的成就可谓光耀千古。但是颜渊呢?才活到40岁,也没机会做官,孔子都觉得很遗憾。颜渊过世,孔子哭得非常伤心,为什么?他惋惜这个人才没有来得及服务社会。但是孟子说:"禹、稷、颜子,异地则皆然。"(《离娄下》)大禹、后稷、颜渊,如果换一个处境做的都是一样的。诸位想想看,颜渊地下有知,一定会感激涕零。孟子真是了不起,居然可以让颜渊这个来不及发挥抱负的人跟大禹、后稷并列。孟子的眼光和历史观是超人一等的,一般人只以成败论英雄,但是孟子可以看透一个人内在的修炼跟外在的可能成就。一个人不能选择时代,也不能说一定非要活到多么高寿,我们要学习的是颜渊那样的志向。

    最后,当然是"人皆可以为尧舜"(《告子下》),这又是了不起的话。

    四、修养的成效

    开头我们曾提出一个问题,修养会带来快乐吗?如果坚持了很久,苦得不得了,看看别人没修养的,一天到晚吃喝玩乐都很开心,心里难免想,早知道这样就不要修养了。

    我教书有时候也蛮灰心的。有学生抱怨说,听老师讲儒家之后才知道应该孝顺父母,不听你的课就不用孝顺了。我应该让学生知道,孝顺不是老师教你孝顺才孝顺,而是你自己懂了孟子思想,懂得人性的道理,孝顺的时候快乐就会由内而发。当然,年轻的学生有时候是故意开玩笑讲那些话的。

    2008年5月26日,汶川大地震之后两个星期,我到四川绵阳给北川中学的学生做演讲,那场演讲是我这一生最难的挑战。这么大的灾难刚刚发生,面对高中生能说什么呢?我认真地把我所能说的说了,结束的时候看到对面墙上有一行标语,天降大任于中国,我就跟同学们说:"大家知道这句话前面一半是出于《孟子》吗?"他们说知道。我就给他们念这段话,才念了第一句,一千多位学生一起念起来,那场面真令人感动。"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告子下》)前面苦得不得了,到最后震撼你的心思,坚定你的志节,让你可以得到以前所没有的才干。没有?过锤炼怎么可能成为真金呢?在那种情况之下,大家一起念那样一段文字,都觉得确实古代、现代融合为一了。在这么大的患难里面不但不要气馁,反而更要振作起来。所以你说,修养好不好?修养到最后,感觉到我这一生可以承担更大的使命了。

    《孟子》里谈修养的快乐,还是以舜为例。孟子说,舜吃干粮啃野菜的时候,就像准备一辈子这么过似的。当他当上了天子,穿着麻葛单衣,弹着琴,尧的两个女儿侍候着,又像本来就享有这种生活似的。什么意思呢?乐天知命。舜穷困的时候,觉得我这一生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没有什么关系。后来当了天子之后,有各种享受,觉得这也没什么特别,因为我的心不在享受上。"若固有之",好像本来就是如此,人生都在自己手上,这是《孟子》里描写舜最令我感动的一句话。

    在这里我想到《庄子》里的一个故事。庄子很喜欢拿孔子作为古代人物的一个代表,有时候加以批评,有时加以称赞。孔子在陈蔡之间被围,几天没有什么粮食,学生们开始抱怨了。孔子对他们说,君子"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庄子·让王》),穷困的时候快乐,通达的时候快乐,我的快乐不在于穷困跟通达,而在于道。孟子跟孔子是一致的。

    现在我们应该明白了,为什么要修养?修养是成就自己,到达某种程度之后,快乐就会由内而发。

    孟子还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上》)穷困的时候努力让自己变得完美,显达的时候让天下人一起变得完美,这就是读书人的理想。仔细阅读《孟子》中的这些描写,我们会发现,修养是多么关键,由修养而来的快乐又是多么让人赞叹。

    孟子甚至还说:"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尽心下》)去向权贵进言,一定要先把他看轻,不要把他高高在上的样子放在眼里。为什么?权贵要生活的享受,如果有一天得志,我不要这种享受,我把古人的理想加以实践,为百姓服务,所以何必害怕他呢?这代表人格是平等的。

    官职、地位,要看个人的专长跟机会,人格是要自己负责的。

 仁政有理想(1)

    第五讲

    仁政有理想

    公元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结束了。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阳儒阴法。表面打着儒家的招牌,实际采取法家的手段。为什么儒家思想只能当招牌?难道儒家思想只是空想吗?孟子所说的仁政是怎么一回事?

    历代帝王总是希望能够无限提高皇帝的权威,压低臣子的价值,可以说,法家思想配合了这一需求。表面上打儒家招牌,是因为儒家的话很有道理,充满智慧,在民众那里容易有影响力,有号召力。如果我们请教孟子,说你那一套只能当招牌,实际上不能用,孟子肯定会有不同的意见,我们今天要把这个道理说清楚。

    大概可以分三方面来看,首先,孟子的仁政是建立在一定?济条件上的,政治要搞好,要先有?济作为必要的条件。接着,既然是仁政,国君,也就是最高领导者,应当如何?然后,再看大臣如何配合。古代社会比较单纯一些,统治者、被统治者泾渭分明。今天的社会当然不同,作为普通民众,我们有相当大的自主性,可以设法安排自己的生活,但是大的格局还是有人当领导,有人要被领导,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团体,形成一个国家。

    一、仁政的出发点

    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界始。"(《滕文公上》)这为他的仁政理想定下了基调。仁政要从划分田界开始,划分田界是让老百姓耕者有其田,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收成,养家糊口。周朝实行井田制度,九百亩这么大一个地方,"一个井字,中间这一块称为公田,八家各分一百亩地,称为私田。公田是大家一起耕,其收成抽出来当税收。公田上的农事做完,然后才敢做私田的事。这同一井田的八家人,出入的时候互相结伴,强盗来的时候互相帮助,生病的时候互相照顾,老百姓就会亲近和睦。用现代的眼光来看,井田不光是一种?济制度,也隐约有一种社区的观念了。

    以井田制为基础,下一步就要设法做到,不要去耽误老百姓耕种与收获的季节,粮食自然吃不完。细密的渔网不要放在大池里捕捞,鱼鳖自然吃不完。砍伐树木按照一定的时间,木材自然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又用不尽,这样就使老百姓养家活口、办理丧事(木材也用来做棺材)都没有什么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始。这些条件,今天听起来好像没有太高的要求,但是在古代来说,已?很不容易了。

    再进一步,在五亩大的宅院中种桑养蚕,50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绵袄。鸡、狗与猪这些家禽家畜,不要错过繁殖的季节,70岁的老人家就有肉吃。孟子说:"70岁的人有丝绵袄穿有肉吃,一般老百姓不挨饿也不受冻,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是从来不曾有过的。"

 仁政有理想(2)

    反过来看,这也反映出战国时代社会是非常不公平的。孟子?常抱怨那些诸侯"率兽食人",厨房里有肥肉——猪养肥后再杀,马厩里有肥马,但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尸体,老百姓的粮食都被猪、马吃掉了,这等于率领野兽来吃人。所以孟子谈到仁政的时候,首先提出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这是朴实的要求,任何人都希望有这样的生活条件。他不是唱高调,忽然就来一个很高的理想,而是很务实,要把农业社会的井田制办好,然后一步一步深入,最后让每一个人都能够过得愉快。

    接着就要谈到有恒产有恒心这样的观念。孟子很了解老百姓的痛苦,他说,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也就没有坚定的心态。没有坚定的心态,吃不饱穿不暖,就可能去违法乱纪,饥寒起盗心啊。如果他们犯了罪,被逮捕关押,受到惩罚,这就等于是统治者设下罗网陷害百姓。所以孟子强调要让每一个人都有固定的产业。当然孟子也说,只有读书人例外,读书人没有恒产也能够有恒心。他实在是太看得起读书人了,他想的大概是像颜渊和他自己那样的读书人,从儒家这样一贯下来的。至于一般的读书人,如果没有恒产,也不容易做到有恒心去做好事。

    还有第三步,要有好的人伦教育,即"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梁惠王上》),要好好办学校,反复阐说孝亲敬长的道理。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就是孝悌。每一家人都做到孝悌,天下自然就慢慢太平了。

    在孟子眼中,仁政的出发点,一是让老百姓有稳定的生活条件,二是有恒产有恒心,努力行善避恶,三是推行很好的人伦教育。人伦教育的基本内容就是父子有亲情,君臣有道义,夫妇有内外之别,长幼有尊卑次序,朋友有诚信,即所谓五伦,哪个社会不需要呢?只要能够真正做到,哪个社会能不安定和谐呢?

    二、国君的责任

    身为国君,一个国家的领导,怎么思考仁政的问题?孟子知道,要给他充分的诱因,让他知道行仁政是有效果的,是值得做的,是可以做到的。

    第一,分辨王道与霸道。王道让人心悦诚服,国君应该推行王道,不要追求霸道。

    什么叫霸道?孟子说,霸道就是凭借武力来号召行仁,霸道必须具备大国的条件。比如,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当时齐国是武力大国,号召各国做好事,别人当然要听。王道是什么?孟子说,王道就是凭借道德来努力行仁,王道不必要有大国的条件。比如,商汤以纵横各七十里的土地,周文王以纵横各一百里的土地,这么小的地方,就称王了。凭借武力使人服从,别人不是真心服从,而是因为力量不够;凭借道德使人服从,别人内心快乐,真心顺服,就像七十多位弟子顺服孔子一样。王道是仁政的延伸、仁政的表现,可以让大家心悦诚服,真的称王。王道是远远胜于霸道的。

    第二,分辨仁义与利益。仁义是最大的利益,可以事半功倍。·开《孟子》第一章,就是孟子见梁惠王。我们前面讲过,梁惠王一见面就说,先生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将为我的国家带来什么利益吧?孟子说,你不必谈利益,有仁义就够了。刚才我们提到商汤,商汤行仁政,他是王道。商汤向东方征伐,西边的人就抱怨;他向南方征伐,北边的人就抱怨,说:"为什么把我们放在后面?"这些老百姓竟然喜欢自己的国家被讨伐,为什么?因为他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盼望商汤来主持正义,好像大旱之望云霓一样。商汤的军队,一点也不惊扰百姓,做生意的照常来往,种庄稼的照常下地。商汤杀掉暴君,抚恤百姓,就像降了及时雨,老百姓非常欢喜。

 仁政有理想(3)

    事半功倍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呢?孟子说,当今之时,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施行仁政,百姓的喜悦就像解除了倒悬的痛苦一样。事情做到古人的一半,功效超过古人的一倍,只有在这个时候是如此。古代描写老百姓的痛苦,常常用"倒悬"这两个字,就是头下脚上地挂着,真是痛苦得不得了。

    第三,仁政的?则是与民偕乐。跟老百姓一起快乐,一起分享所有的一切,就可以做到仁政的要求。

    齐宣王问孟子,我的园林只有纵横各四十里,老百姓却觉得太大;听说周文王的园林纵横各七十里,老百姓却认为太小,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周文王的园林纵横各七十里,割草砍柴的可以去,打鸟捕兔的可以去,那是与百姓一同享用的;百姓认为太小,不是应该的吗?我初到你齐国边界时,先问清楚齐国有什么重要禁令,才敢入境。我听说在国都郊区有处园林,纵横各四十里,杀了其中的麋鹿,就如同犯了杀人罪;这等于是在一个国家里设下纵横各四十里的陷阱,百姓认为太大了,不也是应该的吗?孟子设法让国君们知道,施行仁政其实很简单,就是推己及人,不要把老百姓当成对立的一方,而是要与民偕乐。

    最后,仁政的效果是什么?四个字,仁者无敌。只要推行仁政,天下没有敌人,因为行仁是合乎人性的要求。仁就是我对你很好,?不希望你对他好呢?你对他好,他支持你,这是天?地义。这种观念在儒家里面是一贯的,《论语·颜渊》里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一个人只要做事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说明人性向善是普遍的,只要行善,天下?不支持呢?

    三、大臣的责任

    国君高高在上,具体实施统治的是大臣这个层面。在仁政当中,儒家对于大臣有什么要求?《论语》里有一段对话可以作为我们思考这一问题的引线。

    有一个人去请教孔子说,仲由(即子路)和冉求(也叫冉有)可以算得上大臣吗?我们知道,孔子的学生分为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政事就是政务跟事务,将来可以当公务员。仲由和冉求即属于政事科。孔子回答说,不行,他们不能算大臣,只能算具臣。什么叫具臣呢?他们有专业能力,可以把某一项政务做好,可以尽到做一个臣子的责任。而真正的大臣,应该是"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我用正道来服事国君,行不通就辞职。孔子对大臣的要求很简单,就是要跟国君合作,照顾百姓,如果这个路是偏的,那就宁可辞职。

    在孟子看来,大臣要匡正国君,这是第一点。国君不见得都不好,只能说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天下这么大,不是一个人可以治好的。所以大臣看到国君有偏差的时候,就要匡正。孟子说:"唯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离娄上》)只有德行完备的人,才能够改正国君的偏差心思。换句话说,要改正国君,自己先要修养好。不能说当了大臣,就专门去看国君有没有错,如果自身没有德行,国君也不会听你的建议。

    国君很容易有偏差的念头,看看历史就知道。商纣王年轻的时候既聪明又勇敢,真是个人才。直到有一天,他的叔叔,就是箕子,看到商纣王很喜欢象牙做的筷子,就知道糟糕了。因为别人看到商纣王这么喜欢精美的象牙筷子,就四处寻找稀奇古怪的宝贝给他,他开始沉迷在这些宝贝里面。箕子很是担心,但屡劝不听,最后只好放弃。所以,如果开始走偏的时候没有得到纠正,后果就不堪设想。

 仁政有理想(4)

    另一方面,孟子有一句话值得我们深思:"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告子下》)国君犯什么错,给他助长一下,孟子认为这种罪行还算小。什么叫"逢君之恶"呢?逢?国君的罪恶,给国君找借口,这是读书人最坏的毛病。孟子认为这个不能?谅。偏偏他就碰到过这样的事情。

    燕国发生内乱,齐宣王趁机派兵攻打,五十天之内就把燕国打下来。孟子劝他把军队调回来,不要占领别人的国家。齐宣王不听。两年之后,各路诸侯商议联合出兵对付齐国,这时齐宣王慌了手脚,怎么打得过联军呢?有一个大臣——应该是具臣,就跟齐宣王说,大王不必难过。大王在仁德和明智方面与周公相比怎么样?他派兄弟管叔等人去监督武庚(武庚是商纣的儿子),结果他们一起叛乱。周公知道他会反叛而派他去,那是不仁;不知道他会反叛而派他去,那是不智。仁德与明智,周公都没有完全具备,何况是大王呢?

    这个大臣书读得不错,但是这种心态实在要不得。一个人做错事还是要遮遮掩掩的,如果你跟他说做得对,他就要明目张胆起来了。

    第二,尽忠职守。本身的职务没做好,怎么能算大臣呢?孟子有一次到了齐国的平陆,对当地的长官孔距心说:"如果你的卫士一天三次失职,你会开除他吗?"孔距心说:"不必等到三次。"孟子说:"那么你失职的地方也够多了。遇到灾荒年头,你的百姓,年老体弱的饿死在田沟山溪里,年轻力壮的逃散到四方,大概有一千人了。"孔距心说:"这不是我能够解决的。"他的意思是,虽然地方上有粮仓,但粮仓是中央下命令才能开,如果他擅自开仓赈民,以后会遭法办的。孟子说:"如果有个人替别人放牧,那么这个人一定要为牛羊找到牧场和草料。如果找不到牧场和草料,那么他是把牛羊还给主人呢?还是站在那里看着牛羊饿死?"孔距心还算很诚恳,听了之后说:"这确实是我的罪过。"过了几天,孟子把这番对话转述给齐宣王听,说:"大王的地方长官,我认识五位。明白自己罪过的,只有孔距心。"齐宣王很聪明,说:"这是寡人的罪过啊。"

    孟子告诉我们,一个大臣担负某个职务,却不办实事,照顾不好老百姓,不能找任何借口,做不到就该辞职。

    还有一个例子。有一位宋国的大夫,叫戴盈之,他听孟子讲怎么照顾百姓,很感动,就说要免除关卡和市场上的征税,但今年还做不到,先稍微降低点吧,到明年再整个改善。孟子打了个比方说:"如果有个人每天偷邻居一只鸡,别人跟他说,这不是君子的作为,他说好,我就减少一点,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再停止不偷。如果知道那种事不合道义,就赶快停止算了,为什么要等到明年?"说实在话,这个比喻有点咄咄逼人,却正义凛然,叫人知道错了就应该立刻改正。

    第三,好善为先。大臣必须谦虚,心胸开阔,能够广采众议。孟子有个学生叫乐正子,是鲁国人,国君准备重用他,让他治理国政。孟子听说之后高兴得睡不着觉,整部《孟子》书里他在这里最高兴,叫"喜而不寐"。学生公孙丑一连问他,乐正子刚强吗?有智慧和谋略吗?见多识广吗?孟子都说不是。那先生为什么高兴得睡不着觉呢?孟子说,乐正子只有一个优点,叫好善。就是喜欢听取善言,别人的话只要有价值,就喜欢听。以此治理天下都有余,何况治理鲁国呢?好善是一种优良的品德,对于为官者尤其重要。孟子后面讲得很生动,他说,如果一个人不喜欢听取善言,人们就会模仿他说:"呵呵,我早就知道了。"他那个表情、那个声音把别人拒绝在千里之外了。如果一个人喜欢听取善言,天下人就会不远千里赶来提供好的建议。这样就可以集众善之所长,集思广益。

 仁政有理想(5)

    第四,修养德行。孟子说:"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告子上》)向往仁义忠信,乐于行善而不疲倦,是天赐的爵位;做官,当公卿大夫,是人给的爵位。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有各种丰富的潜能,培养好天爵,德行就会越来越完美。我们行善避恶,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而是为了对得起自己,呼应自我的要求。"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如果德行好,就可以做官照顾百姓,何乐而不为呢?反之,就是孟子说的情况:"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现在的人修养天爵,不过是为了当官;当了官之后,就把什么仁义忠信都抛弃了,真是太糊涂了,最终一定会丢官罢职的。孟子对现实的针砭还是非常辛辣的。

    四、仁政以人性为基础

    最后,我们做一个总结。孟子有一句话传颂千古,叫"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这种民本思想来源很早,《尚书》里的《五子之歌》就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是国家的基础,基础稳固了,国家就安定了。在孟子的时代,君贵民轻,而孟子说民贵君轻,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这种民本思想的背后,是对每个生命个体的尊重。生命的价值是平等的,今天?当君,?当臣,?当民,是各种条件配合造成的,各自扮演的角色不同而已。

    如果谈政治哲学,孟子有一段话是古今中外所有从政者都应该奉为圭臬的。他说,如果孔子、伯夷、伊尹有机会来做国君的话,"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公孙丑上》)。这些伟大的圣贤啊,如果要他们做一件不该做的事,杀一个无辜的人,因而得到天下,他们都是不会去做的。诸位想想看,古今中外多少政治领袖,?能做到这十六个字呢?比如,这个人是无辜的,他被杀了,将来别人为了得天下,杀无辜的人,你或者你的亲戚朋友也可能被无辜杀害,所以不能牺牲任何一个人。当然,事实上孔子没有说这个话,这是孟子对孔子的想象,也是对孔子的深刻理解。为了得到某种权力而放弃?则,这的确不是孔子的作为。

    我们说过,在儒家那里,仁政不是唱高调,但为什么历朝历代都做不到呢?这是因为有些人做好事,做着做着发现没什么用,就不做了。孟子讲过一个比喻,叫±水车薪。实践仁德的人,就像用一±水去救一整车木柴的火;水倒上去没用,就说水不能救火,干脆不要救算了。这说明什么?水要胜火,需要相当的量;仁的作用也不能只靠一念之转,而需要长期大量地施行,行仁是一辈子的事。

    政治上也好,实际生活上也好,学习儒家一定要明白做好事会得到快乐,这种快乐是由内而发的快乐,而不是外面的称赞和别人的鼓励。如果不能从外面转到内在,永远在等待别人的肯定,做好事就像无源之水,不会长久。

    儒家讲人性向善,从真诚开始,力量由内而发,所以快乐也是由内而发。了解这个道理之后,每个人就会对快乐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只有这种内在的快乐,才是永远真正的快乐,不会轻易为外物干扰。对于外在的贫富、生活的清苦或者能不能得到某种权力,就都能比较?然视之了。这是幻想吗?当然不是。但了解道理之后付诸实践,中间需要修养的过程。修养也可以带来快乐,而且需要长期地做,才会发现这种快乐确实跟别的快乐不一样,因为它来自于人性内在的要求。

    儒家的仁政理想是以人性作为基础的,并构成一套圆满的系统,凡是跟儒家不一致的想法用在政治上都会有后遗症,用四个字来说叫架漏牵补。就是说,一个房子有问题,这边补一点,那边补一点,永远在这个过程里面,无法根本解决问题。孟子的自信来源于,他认为只有从人性出发,推行仁政,人类社会才可能成为人间乐土。整个周朝从周公开始的影响,就是设法让国家跟学校类似,政治跟道德结合。

    我们生活在一个国家里,这个国家也是一个大学校,所有政治上的活动都是一种道德上的活动,这样配合起来,个体的人的生命才会有真正的安顿。

    全书选载完毕,更多精彩,请见原书。呼吁购买正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