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锦之美,触动内心沉醉的华丽

 苏迷 2012-05-11

明人吴梅村有诗曰:“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虽然寥寥几句,却是古人对南京云锦最为精彩的描述,将云锦的流光溢彩、灿若云霞勾画的淋漓尽致,引得人们对这门中国的古老工艺一阵遐想。

2009年南京云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可是这样一个创造美的技艺,也面临着后续乏力的尴尬。尽管如此,还是有人在为了云锦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做着不懈的努力。在中国工艺文化城我们就见到了这样的一个人——唯一的国家级云锦工艺美术大师金文。在他位于中国工艺文化城的云锦博物馆里,听金文细数云锦的前世今生。

千丝万缕,让他情牵30载

云锦最初是由苏州缂丝衍生出来的附属品,始于南朝盛于清朝。配色多达18种,运用“色晕”层层推出主花,富丽典雅、质地坚实,花纹浑厚优美,色彩浓艳庄重。大量使用金银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距今已有1580多年的历史了。南京的云锦与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对于南京而言,云锦就像是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向人们诉说着关于这座古城的深厚文化积淀。说起能与云锦结缘,生于南京、长于南京的金文流露出了别样的情怀。“上个世纪70年代,当时的云锦日渐凋零,为了保护传统工艺的传承,国家决定恢复云锦的生产。我那个时候喜欢绘画,就成了云锦车间的操作工。”学习的过程是寂寞的,能坚持下去,放弃所有的诱惑,对刚刚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来说确实很难,但是金文全凭着对云锦艺术的热爱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了下去。

在呈辉艺术馆里珍藏着一幅金文制作的云锦作品《南京繁华图》,画面新颖、用色大胆,只是金、银两色构成的大画面却不失丰富的层次感,将金陵一派繁荣之景尽收眼底。可见,金文将传统工艺发挥到了极致。也让人不由的好奇,这么美的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走进金文云锦博物馆,我们便有幸见到了制造华美之物的机器——高4米、长6米、宽1.4米的大花楼提花木织机。

金文介绍说:“云锦工艺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是用老式的提花木织机织造出来的。在中国4700多年的丝绸织造史,300多年的织锦历史中,是唯一流传至今尚不可别机器取代,挖花盘织凭人的记忆编织的传统手工织造工艺,必须由2人配合才能完成。坐在上层的提花工负责提升经线,坐在下层的织造工负责织纬、妆金和敷彩。因为是纯手工织造,并且工艺复杂,所以每天只能生产5~6厘米,这种工艺至今仍无法用机器代替,素来有‘寸锦寸金’的说法。”

在元、明、清三朝,云锦是仅作为御用贡品进贡给皇家。帝王的龙袍便是由整块的云锦制作而成,这也是最能反映云锦高超绝技的制作,而金文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龙袍制作者。当时,十三陵定陵出土的明万历皇帝龙袍因为年代久远逐步毁坏,急需复制。金文承担了连老师傅都觉得有困难的艰巨任务,还原最华美的艺术,一口气织出了3件龙袍,并且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最高奖“珍品金杯奖”。

 

传统中革新,云锦大放异彩

金文认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品应该有崇高的地位,古代的艺术品因为代表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充分体现了那个时候的社会和文化生活面貌,流传下来成了今天的文物。同样,云锦如果能和现在的时代生活充分结合,那就是未来的文物。云锦工艺要传承和发扬光大,必须根植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贴近生活,不断创新。”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南京云锦不仅把古老的织造机搬进了世博会作现场展示,用云锦工艺织就的5000幅“中国馆”还在世博会特许商品专卖店进行了出售。另外,2014年即将在南京举办的青奥会,云锦也将成为代表南京的纪念品与各国嘉宾见面。

古老的织造技艺要传承保护,更需要创新。金文对此提出了云锦的活态保护建议,鼓励创新,探索市场。大量用金,是云锦织造的一大特色。一幅手掌大小的正宗手工织造云锦需要100多元的价格才能买到,在很多人看来,令人咋舌的高价是阻碍云锦走向市场的最大障碍。金文看来却不尽然,云锦当前发展缺乏的主要是打开市场的机制和平台。为了迎合市场需求,金文在云锦的设计上做足了功夫,大胆创新,不仅引进了西方视觉艺术的表现手法,还吸收了年轻人喜爱的卡通、影视元素。在产品的总类上也在不断的更新,面向市场开发了服饰、工艺画屏、日用饰品等众多工艺礼品,满足普通消费者的需求,还尝试生产出了床上用品等较为昂贵的系列产品。

产品设计有了创新,也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却难以形成规模,这是金文在开拓市场时遇到的瓶颈。市场的营销和管理,对于长期从事研发的金文来说就显得颇为生疏,他及时转变思路:“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专业的人来做,积极寻求市场合作伙伴,进驻苏州,选择以中国工艺文化城为依托的文化产业推广平台,就是给云锦的重放异彩提供了一个契机。”

云锦技艺和大多数的传统艺术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就是人绝艺亡。金文说:“我现在最后悔的就是年轻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问题,第一批教我们的老师傅有十来个,十年一过,这些师傅们一个个都走了。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太愿意从事传统技术了,劳动强度大、劳动率低、可见回报时间久,这些成了年轻人学习的障碍。我们也在不断的做努力,给新艺徒提供更好的待遇,为的就是能将云锦技艺传承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