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课程音乐综合化教学目标的有效设计

 佳宁图书馆605 2012-05-12
艺术课程音乐综合化教学目标的有效设计

一、艺术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设计应当体现人文精神的本质

   艺术课程的本质意义不在于技术层面,而在于人文精神的培养、美的境界

的追求。以人文精神统领艺术教育,就要使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心理、情感、、认知、能力的成长紧密联系。人文精神中最关注的对生命价值的肯定和尊重,没有成为我们教育目标的重点,而我们力图抓住的只是表达艺术内容的形式。而失去了感受、提升生命的过程。人文学科要培养的是主观感受的表达,内心情感的流露,有个性的见解和创造能力的释放,并最终形成自己的丰富的精神世界。人文学科也要有知识技能的传授,但更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能够使学生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搏击、提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是艺术教育的崇高使命和根本任务。因此有效的艺术课程音乐艺术综合化教学三维目标设计应当体现明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具体的过程与方法。

二、艺术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设计应当体现艺术的整合能力

整合的艺术学科着眼于人的本能和本质的发展,帮助学生在听、看、做、感觉、交流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在声音、造型、形象、文字、姿态等等的想象和创造中,学习表达自己和与他人交流。在抽象与具象,理性与感性,共性与个性,时间与空间,动态与静态,自然、社会与自我等等不同范畴,锻炼迁移、打通、渗透的创造性思维。在多艺术门类的比较中,不仅使学生感受、体会和学习不同艺术门类的独特表现,也会在各种艺术的“关联”中获得对各类艺术相通的艺术语言的感知和理解,例如:形象、节奏、色彩、变化、对比、和谐、冷暖、形式、结构、高潮、戏剧性等,促使学生产生艺术的通感、迁移,建构审美心理和正确的价值观,初步获得整体认识艺术的能力。因此有效的艺术课程音乐综合化教学三维目标设计应当体现多感官参与的过程、方法与多艺术整合的技能。

三、艺术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设计应当以学生的艺术学情为依据

课程是学生的课程,教育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实世界生活中的活动。艺术课程教学应该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追寻富有意义的、充满人性的教育,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另外,由于音乐综合化教学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比较丰富,在以音乐为本的多元艺术综合中会形成新的“学习秩序”,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已有的艺术学习基础的分析之上,根据学生艺术学情针对性的设计,才是有效的。

四、艺术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设计应当注重陈述方法的准确性

主体行为动词是学生,不是教师、教材;行为词表述指向明确的结果,不能模糊;行为词程度有具体层次,可测可评。了解、理解、分析、认识等词可用于不同层次的知识性目标;参与、体验、感知、养成等词可用于一般的情感态度性目标;学会、具有、形成、设计等词可用于一定要求的技能性目标;分类、协调、监控、组织等词可用于一定要求的综合性目标。目标的表述中主语要统一,以学生作为行为出发的主体,用陈述句撰写,陈述内容可观察到学生行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