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塞尔论现象学还原

 梦中家园 2012-05-13
关于意向性的理论是胡塞尔对意识结构所作的分析,但他不满足于这样的分析,因为结构分析是以具体心理活动的存在为前提的,还没有达到他的摆脱一切前提的要求因此。虽然他强调意向性结构中“理想的”因素是“实在”的因素的前提,但他总是在与实在的比较和对照下阐明理想的。按这样的说明,理想的因素与其说是无条件的先在,不如说是对实在进行理想化的产物,它是以实在为前提的。胡塞尔于1925 年承认:“《逻辑研究》完全没有达到这种原则上的明晰性的最高阶段。只有当研究超越《逻辑研究》的有限的问题领域而继续发展,只有对《逻辑研究》的问题领域进行彻底的扩展……我们才能有可能作出最终原则的澄清。”
  胡塞尔在这里所说的扩展《逻辑研究》的有限的问题领域,指的是把意识结构的问题扩展到意识本原的问题。在后来被称为“先验现象学”的阶段,胡塞尔对意向性作了发生学的研究,他力图从意识的本初状态去寻求意识结构的根据和前提。原初的关于意向性的问题被扩展为两个问题:第一,如何达到无前提的意识的本初状态?第二,没有内容的意识如何构造出自己的内容?解决第一个问题的途径是现象学还原,解决第二个问题的途径是现象学构造。
  胡塞尔在两种意义上谈论还原:一是把具体事实还原为一般本质,即把现实中存在的事物还原为意向的本质,这称为“本质还原”(eidetic reduction)。可以说,胡塞尔早期关于意义给予和意义实现、范畴直观和判断活动的关系的论述,已经包含了本质还原的思想。胡塞尔后来在更完全、更彻底的意义上谈论还原,把现象学还原作为“悬搁”一切存在的事实的途径,以达到一个绝对的、纯粹的、自明的意识领域。“悬搁”(epoche)来自古希腊怀疑主义者皮罗的口号“悬搁一切判断”。胡塞尔借用这一口号,表达对未经考察而相信事实存在的“自然的态度”的不信任。他认为我们关于事物存在的信念是受我们的生理和心理结构及其他自然属性决定的,为了达到绝对确实的基础,必须暂时“中止”或“悬搁”对于存在事实的信念。这并不是否认事物的存在,只是在研究意识的起源时,把它们放进“括号”里,不让它们其作用,以免“自然态度”把不确定的,因人(或种族)而异的东西作为前提,这一过程就是“悬搁”。不难看出,胡塞尔所说的悬搁类似笛卡儿的“怀疑”。在《现象学观念》一书中,胡塞尔依次把日常生活事物(包括自己的身体)、科学(自然的、社会的和历史的)中研究的现实事物、宗教信仰中的超验世界,甚至数学与逻辑的对象,都一一放在括号中县搁起来,在此之前,他认为本质或意义是客观存在,是纯粹的意向活动的对应物,但现在,在未追溯到意向活动的始源之前,他把它们也当作柏拉图式的“理念”悬搁起来,只是在后来的自我的构造中,它们才获得无可置疑的真实性。他说:“我并不否认这个世界,并不怀疑它的存在”可却要“使用悬搁完全阻止运用关于时空存在的判断”,“使从属于自然态度的一般命题失去作用”。
  对关于各种存在事物的信念的悬搁实际上就是排除意识的实际内容,当意识中关于具体对象的经验的、想象的和思维的内容都被排除之后,只剩下纯粹自我。自我的纯粹性在于它的自我显示。自我不是存在着的精神实体,而是意识之流。我们对自我意识流动状态的体验就是它的自明性。同时,自我意识的流动也是一个显现的过程、构造现象的过程。
  胡塞尔与康德一样,认为先验自我的构造从本质上是一种综合活动。他区分了主动的和被动的两种综合。被动的综合是自我意识对给予的材料的综合,类似于康德所说的“先验自我”,它之所以是被动的,是因为它有待于材料的给予,不能从自身构造出所需要的材料。主动的综合是在自我意识在显现过程中构造的现象,是在流动中形成的思想型相。胡塞尔和柏格森一样,把纯粹意识看作一种时间状态。按胡塞尔的分析,纯粹自我的意识流是时间意识,在这种流动过程中,现在的状态环绕着一个边缘域(horizon),其中既有对过去的保存(retention)又有向未来的伸展(protention)。从至于时间意识如何构造出关于事物的意识,胡塞尔使用了时间意识的“沉淀”(sediment)这一概念。沉淀即意识专注于经历的一个状态,使边缘域以此为轴心凝聚,成为流动状态之外的相对静止的、有确定意义范围的意向事物。至于意向事物与被知觉事物关系,可以接上他的意向性理论对意义和知觉关系的说明。
  从纯粹自我的时间意识,再到意向活动和意向事物的构造过程被称为“自我、我思、我思对象(Ego, Cogito, Cogita),这也是自我意识动态结构。这三者都是纯粹意识自我显示的现象,是绝对自明的真理,是现象学还原的最后剩余物。现象学构造则是从不确定的、有前提的事实到确定的、无前提的“现象”的显现过程。
  胡塞尔承认,还原是现象学中最困难的工作,他始终未能对此作出令他满意和令人信服的说明。还原也是有争议的问题。不少现象学家认为,不必引进具有本体论意义的“纯粹自我”的概念,用意向性理论即可解释现象的生成,还原理论企图使意向性理论易于接受,反倒造成困难。困难之一是“他人”的问题。“他人”的存在在还原中被悬搁,“他人”的自我也是“纯粹自我”的构造产物,这样的自我构造陷入了唯我论。为摆脱传统唯心主义具有的唯我论倾向,胡塞尔晚年提出“交互主体性”(inter-subjectivity)的理论,为此费了不少心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