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札记【138】回顾巴菲特、老虎基金、量子基金如何面对网络股大潮

 一帆858 2012-05-13

回顾巴菲特、老虎基金、量子基金如何面对网络股大潮

 

佐罗简评:投资传统价值股有错吗?还是寻找成长优异的品种呢?投资新经济股吗?投资需要多大程度的偏执呢?固守投资老本、还是学习新鲜东西?佐罗的看法是不去奢求跟上每一个时代的热点,但你必须学会发现具有长期稳健成长的企业,不论市场的主角是不是我们选定的这些企业,但这些企业的发展会使自己的地位不断巩固,成长会时而提醒暂时落寞的股价,督促市场价格的不断弹升,他们一段时期虽不很耀眼,但长期累积起来必然是十分耀眼的长期明星、马拉松的冠军!因此第一,我们尽量抛弃那些平庸的传统价值股,第二,我们也不去刻意追求短期时代的热门股票。最后我们只选择由我们苛刻条件衡量出的未来之星!

 

老虎基金的投资价值为何失败的?

 
华尔街呼风唤雨二十载 对冲基金教父退出江湖 纽约“老虎”变成“猫” 老虎基金宣告关门 近日华尔街最大的新闻莫过于美国第二大对冲基金———老虎基金倒闭。与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破产的情况有所不同的是,老虎基金的关门并没有引起华尔街股市的震荡,更没有引起美联储的担心。这是因为对冲基金已大不如前,而且老虎基金几个月前已悄悄卖掉手中的股票,到关门的消息公布之时,这个消息对市场的冲击力已是强弩之末。 老虎基金走下坡路开始于去年10月。当时,老虎基金1999年年会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面对如此差劲的基金业绩表现,机构投资者们像热锅上的蚂蚁,其中两位投资者当面质问老虎基金掌门人朱利安·罗伯森达15分钟之久,让罗伯森下不了台。从这一天开始,罗伯森不得不考虑他的出路。面对大量投资者赎回资本的要求,老虎基金做出硬性规定,将资金赎回的期限由原来的每季度改为半年,从2000年4月开始执行,但这一切未能阻挡投资人撤资的步伐。今年2月,罗伯森第一次向人们谈起,他没能认真考虑投资疯狂的高科技股,不过未来也不打算尝试。回来后,他召开一系列高层会议,3月29日,就在新规定即将生效之际,罗伯森却宣布解散老虎基金。 当年呼风唤雨 纽约曼哈顿岛的帕克公园大道是新崛起的“华尔街”,那里既有挂着斗大招牌的世界级银行,如大通、花旗等,也有不挂标识、处事低调,但在世界金融市场同样具有呼风唤雨作用的大大小小的对冲基金公司,老虎基金管理公司的总部就设在这里。此外,它在伦敦和东京设有地区办公室。 老虎基金仅次于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掌门人罗伯森现年67岁。他来自北卡罗来纳州,25岁时就担任一家公司的股票经纪人。后来迁居新西兰,做起了作家梦,打算以写书为生。但没过一年又搬回了美国,重操旧业。因业绩良好,他在华尔街享有“明星经纪人”声誉。成功的罗伯森并不满足于当别人公司的炒股手,1980年,他集资800万美元在纽约自立门户,取名为老虎基金管理公司,其中的200万美元是自掏腰包。 罗伯森以精选“传统价值型”股票而著称,偶尔也介入债券与外汇市场一试身手。所谓“价值型”股票是指盈利前景良好、被市场低估价值的传统型工业股票。老虎基金只在1985年和1994年业绩欠佳,而其它年份都是“笑傲江湖”,因而声名大噪,有钱人纷纷找上门来入伙,以至于老虎基金的资金规模迅速膨胀。1998年年初,老虎基金创造了历史的辉煌,管理的资金高达220亿美元。 对冲基金神出鬼没,凭着雄厚的资本实力,对股市、债市及汇市能产生大的拉动作用,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已经让许多国家领教了“金融大鹗”的厉害,而老虎基金也被许多国家的金融当局列入“黑名单”。罗伯森为了显示自己的威力,给旗下的子基金起了非常狂野的名字,如老虎基金、美洲豹基金、美洲狮基金、狮基金等著名基金。尽管有令人生畏的名字壮胆,但这并没有使老虎基金能够抵挡住1998年的挫折。 在俄罗斯被打了一记闷棍 像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一样,1998年罗伯森也被俄罗斯债务危机打了一记闷棍,一夜之间在俄罗斯市场损失16亿美元。而当年的汇市炒作也没给罗伯森带来多少好运。前年8月,日元兑美元的汇价一度跌至147比1,老虎基金借机炒作,大肆卖空日元,指望一举突破1美元兑150日元大关,尽收暴利。但是日元却在日本经济没有任何改观的情况下,反其道而行之,在短短的两个月内急升至1美元兑115日元,令老虎基金损失20亿美元之巨。 栽在日元手上的老虎基金从此不敢再碰汇市。但罗伯森并没有就此罢休,又把宝押到了日本股票上,在去年日经指数大涨时放空日股,指望日股重挫时大捞一把,然而却“偷鸡未成再蚀一把米”,日经指数走势再次朝罗伯森预测的方向逆转。与此同时,老虎基金在美国国内的股票投资业绩也极不理想。如该公司持有美国航空公司15%的股权,这个股票却从去年5月每股59美元的高价位一路下滑,至上周三跌至每股25美元。另外,老虎基金持有的联合资产管理公司的股票也表现平平。 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老虎基金1999年亏损达18.64%,到今年2月底,又亏损了15.8%,3月份亏损3%,累计亏损超过30%。按照对冲基金的行规,基金经理只有在弥补这些亏损后,才能收取基金管理费用。换句话说,他必须在余下的时间里,盈利率达到85%才能负担得起各部门经理的奖金及各种费用。身心疲惫的罗伯森深感回天乏力。摆在他面前的似乎只有一条路:投资科技股,因为纳斯达克指数1999年就上升86%,但罗伯森一直以投资“价值型”股票见长,最不擅长的领域就是高科技股。即使在高科技股炙手可热的今天,老虎基金也只拥有少量的微软、英特尔和三星电子之类的股票。 固执己见,投资走老路线 罗伯森以性格固执而闻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雇员说,罗伯森太坚信自己的“价值型”投资战略,以致我们犯错误的时间太长了。由于近两年来老虎基金业绩不佳,1999年基金只剩下150亿美元。至宣布关门时,基金只剩下65亿美元。其中的15亿美元属于罗伯森的私人财产。 罗伯森曾预言:科技股崩盘将是美国股市最惨烈的一页,“价值型”股票终究会受到投资者的青睐,但还没等到这个时候自己先完蛋了。罗伯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继续大力赞扬“价值股”的投资价值,将股民远离“价值型”股票的行为斥之为非理性。他自称并不后悔,说没有必要冒险拿投资者的钱放到看不懂的高科技股中去。罗伯森还宣布,公司200名员工中的85%将在4月中旬辞退,只留下五六名分析师帮助他管理剩下的股票,择机出手,直到公司完全停止运作。公司的几大基金经理将转至另一家对冲基金管理公司工作。 纵观罗伯森20年的投资业绩,老虎基金公司年平均盈利高达25%,换句话说,当时投资10万美元,现在已经变为800万美元。罗伯森无疑创造了华尔街的奇迹。但近两年来的败绩使这位“股神”晚节不保。股市就像赌场,纳斯达克股市更是赌风日盛,这里没有常胜将军。索罗斯基金的一个合伙人德鲁肯米勒说,“这并不是悲哀的一天,他就像一个高尔夫球手,最后一杆打了一次臭手,但他赢得了整个锦标赛”。 “价值型”股票最近又赢得人们的青睐,但罗伯森已没有足够的资金守到这一天。罗伯森在上个星期二举行的一次晚会上差点掉了眼泪,这位1.83米的汉子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 

巴菲特与索罗斯在网络股泡沫中的相反命运

2000年3月11日,即纳斯达克到达其历史最高点的第二天,有“奥马哈的圣人”和“股神”之称的沃伦-巴菲特给股东们写了一封信,承认自己作为伯克夏哈撒维公司CEO的业绩不甚理想。

巴菲特在这封一年一度的信中自我批评道:“我唯一的功课是资本配置(Capital Allocation), 而1999年我这门功课的成绩是'D'.” 伯克夏哈撒维公司1999年的净利润从去年的28亿美元骤降到15.6亿美元,这主要是因为巴菲特的重仓股表现差劲:Dairy Queen(美国最大的乳制品公司之一), Geico Insurance(保险公司),可口可乐,迪斯尼和美国运通。这些股票在1999年的表现只能用“恶心”来形容,在科技股疯涨100%的年代,它们却在下跌。1999年初,伯克夏哈撒维的股价曾到达80300美元,到了2000年初却只有50900美元,下跌近40%。

这是巴菲特一生中最难熬的一段时间。1999年夏天,《时代》周刊公然在封面羞辱巴菲特:“沃伦,究竟哪儿出了问题?”沃伦-巴菲特是网络股最大的看空者之一,但是事实似乎证明他这次真的看错了。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网络股好像成了唯一的热门股。可口可乐?酸奶女皇?听起来似乎是上上个世纪的名词了。

现在并没有充分的事实证明巴菲特当时是否心存悔悟,打算改弦更张,与网络股共舞。他的确比较自责,但并没有说自己会大幅度更改策略。1980年代后期,他也曾经有表现平平的日子,但是自己公司的股价在一年之内下跌40%还是头一次。无论如何,巴菲特一直坚持到了日出时分,在他承认错误的下一个星期一,纳斯达克就掉头向下。3月17日,大崩溃来临,现在没人有闲心嘲笑巴菲特了,因为他们急于抛售科技股以自保。

从2000年3月10日至今,巴菲特的伯克夏哈撒维公司的股价上涨141%,目前每股价格为109000美元。它是美国历史上第一只价格达到六位数的个股。同期,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了大约50%。换句话说,巴菲特超越了科技股市场191%。真是令人印象深刻!《华尔街日报》和《时代周刊》重新开始吹捧巴菲特为股神,而且,这一次大家都心悦诚服地认为再也没有什么能够摧毁老股神的一世英名了。

我们的另一位老熟人——乔治-索罗斯先生的表现则有点令人失望。从1998年开始,这位超级投机家开始看空科技股,并将此视为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的又一个攻击对象。事实上,他几乎差点摸准了市场的脉搏,因为科技股在1999年暮春出现了一次回调,亚马逊等涨幅最凶的网络股一度大跌50%,令人忧心忡忡。但是网络股的整体形势仍然走强,到了夏天,失地已经基本被收复了。看到市场风向不对,索罗斯很快转投多头,并在1999年末至2000年初取得了极好的战果。可惜的是,他似乎没有赶上市场最后疯狂的时刻抛出股票,结果在3月中下旬的暴跌中损失惨重。此前,索罗斯已经在1998年的俄罗斯债务危机和日元汇率变动中判断失误,网络股的崩溃给他的量子基金敲响了最后的丧钟。

2000年4月28日,在网络股已经不可能于短期内恢复元气的情况下,索罗斯宣布量子基金清盘。愿意继续信任索罗斯的投资者把资金转入了他的新基金——“量子捐赠基金”。但是,当初叱诧风云、使英国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头疼不已的伟大对冲基金已经永远消失了,乔治-索罗斯从此成为了一个历史符号,而非一个活生生的成功投资者。

以上就是巴菲特和索罗斯在2000年春天的截然不同的遭遇。正如荷兰历史学家房龙所说:“世事万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