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节:衷心祝福“失独”家庭的母亲们快乐

 阿春网事 2012-05-13
独”家庭,是指失去家中唯一的独生子女的家庭。

今天5月13日,是母亲节,在母亲节了为什么我不写祝福自己母亲的话题而要写这个忧伤的话题呢?主要是源于我昨天网上看到的一篇报道。
据报道:我国每年新增7.6万个失独者家庭,全国失去独生子女家庭已经超百万个, 50岁以上失独群体日益庞大“与死亡俱来的一切,往往比死亡更骇人:呻吟与痉挛,变色的面目,亲友的哭泣,丧服与葬仪……”(弗兰西斯·培根《论死亡》).世上有一群父母,或许比谁都明白英国哲人培根的话。他们的年龄大都五十开外,20多年来,和自己唯一的子女快乐地生活,正当他们幸福地为孩子购置新房、准备嫁妆的时候,一场意外却夺走了孩子年轻的生命。他们由此陷入常人无法想象的痛楚当中:年龄太大,他们再次生育几无可能,每到合家团圆的节日,为免触景生情,他们只好躲亲避友;但儿女的音容几乎每时每刻都历历在目,这让他们总是眼含泪珠。他们自称为“失独者”,垂暮之年的他们,余生该如何度过?他们对记者说:他们想要在一起抱团取暖,建立一个只属于他们这个群体的养老院。文/特派记者武威
看了这篇报道,笔者深思不语,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母亲的哺育之情铭刻在心,养育之恩深记心中,从女人30左右初为人母,到50左右初步完成育儿这个过程中,母亲的艰辛操劳是每一个子女都不能忘怀的,以往,母亲节里人人怀念祝福自己的母亲的时候比较多,可是在母亲节里谁又能想到或祝福那些失去子女的母亲们呢?她们失去了子女,谁来祝福?她们被夺走了中国传统上的“养儿防老,养子送终”这个天伦之乐,她们失去了子女没了希望,增加了孤独,长期陷入常人无法想象的痛楚当中,承受着极大的精神压力,经常躲避着世俗人伦的折磨,可以说精神上基本已经垮掉。我有一个中学好友,一姐一妹,父亲在他初中的时候早逝,母亲拉扯着三人长大,这个同学37岁时侯突然一场大病逝去,母亲可以说悲痛欲绝,好在有姐妹两人的照料安抚,才从悲痛中缓过来,自己也想过,如果这位同学没有姐妹呢,母亲能否承受起失子的精神折磨吗?失独的母亲们不像子女们出门在外那样,有个想头有个盼头,我们不妨想想,一个失去精神依托没有盼头的父母们承受着精神压力是多么大,他们的余生将会如何渡过?伤痛怎样解开?这是本时期一个重大的社会命题。
从人类有史以来,后代不仅仅是血脉的延续,更是精神的寄托。不分男女,孩子永远父母们的心头肉,是父母们快乐生活的最大希望,谁都知道白发人送黑发人是流传社会的人生四大悲剧之一,确实也是这样。在当今社会下,望子女成龙成风的思想虽然纠结着父母们的心思,但是哪个父母也不会为了成龙成凤而失去自己的孩子,为了子女可以说父母们殚心竭虑。可是在现实的生活中,没有哪个人能逃脱命运的枷锁,病残伤亡,天灾人祸,战争,环境不可预测的因素都有可能随时随地夺取人们性命,命运是客观存在的,可是主观上我们也能做些改变命运的做法,例如,有资深人士说到的计划生育政策的灵活性,对失独家庭这个群体的国家关心度和社会关心度等等;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失独”家庭逐年高比例出现也容易造成社会道德方面和稳定方面的问题,“失独”家庭本身就因为失去子女没了精神依托,如果再加上心理上的不平衡和外界不良因素的蛊惑,很容易走极端,偏离人生正常的方向,引发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因此“失独”家庭更因该得到社会关注关爱。值此母亲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共同为 “失独”家庭的母亲们致以衷心的祝福,祝愿她们永远健康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