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1日 星期 一 ● 重视掌握物质性质的知识 元素和化合物性质的知识,是化学知识的基础,只有熟识几十种最简单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才能谈得上打好基础。但复习元素及化合物的知识千万不要孤立进行。一要联系实验,二要联系化学理论,三要对比归纳,分清物质的通性和特性,四要正确运用化学用语(分子式、结构式、反应式等),五要用物质的性质来说明物质制取、保存、使用、分离和检验。只背诵一些条文,没有用处。 ● 提高实验的理解表述能力 重视亲手做实验。解答实验题最常见的毛病,有不理解实验原理,死记操作要求,不能准确使用科学语言描述实验现象,不能按正确的逻辑顺序叙述实验过程等。复习时只记忆实验注意事项是不够的,要重视实验原理的理解,要从实验目的,仪器的性质,操作物质的性质等方面,去理解仪器的使用规则,理解操作规范,学习正确地设计和组合仪器装置,合理安排实验步骤。 ● 认真弄清基本概念 化学基本概念,按它所反映的对象不同,可以适当分类,有关物质结构的概念,如原子、离子、化学键等。学习的时候,要在头脑中想象一幅有结构层次的微观世界的图景,从而掌握各概念的内容和关系。有关物质分类的概念,如酸、碱、盐,各类有机物等,要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特性几方面的异同来区别它们。有关物质变化的概念,如分解、置换、电解、水解等,要从变化的内因——物质结构和组成、外因——反应的条件这两个方面去认识它。 ● 在具体知识中找规律 化学的具体知识比较零碎,复习时要作知识归类,便于从中寻找规律,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分类、比较、归纳是概括化学具体知识的最常用的方法,如常见无机物的溶解性可列成表,如物质的颜色,离子在电极上放电难易的顺序,酸碱强弱的顺序等,也可列表比较。比较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如为了了解乙醇的性质,与乙烷比较,突出羟基的特点;与乙酸、苯酚比较,突出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与乙二醇、丙三醇比较,突出羟基的相互影响;与甲醇比较,突出烃基的影响,这样,对乙醇性质的了解就是更加充分了。 ● 用理论解释实际问题 经常学习运用微观结构观点和动态平衡观点去分析问题,对学好化学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个说明化学现象的本质,一个说明化学变化的条件和方向。例如学习氯水的组成和性质,问题简单,也不要轻易放过,首先要用分子结构的知识分析;可以了解到氯分子虽然不是极性分子,但在水的极性作用下,会发生极化,从而发生歧化反应,这是氯能溶于水并产生复杂成分的原因。其次用动态平衡的观点分析,可以了解到氯水中存在氯气的溶解平衡,氯与水反应的化学平衡,次氯酸的电离平衡,这三个平衡是互相联系和制约的,条件变化,将发生一系列的平衡移动,这正好说明氯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和使用方法。这样分析,使知识相互贯通,有助于学习正确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 锻炼解题能力 解题练习,不要丢开书本,更不要背解题书的现成答案。可先做课本的题,然后做补充题,先做基础题,然后做综合提高题。每做一道题或一类题,都要总结思考问题的方法。化学习题近年来在命题方式上变化灵活多样。做练习的时候,不妨根据不同形式的题目,从不同的侧面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能力。例如做填充题,注意提高运用知识的速度;做选择题、判断题、改错题,注意提高审题审图能力和判断能力;做问答题时,注意提高逻辑论证和逻辑表达能力;做推理题时,注意提高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做计算题时,注意提高化学量的判断和数学混算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