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穴位4

 我叫大笨象 2012-05-13

(十).手少阳三焦经
1.
关冲(井穴):在手环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主治:头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热病、昏厥。操作:浅刺0.1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2.
阳池(原穴):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主治:消渴、疟疾。腕痛。耳聋、目赤肿痛、咽喉肿痛。操作:直刺0.30.5寸。

3.外关(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主治:热病。偏头痛、耳鸣、耳聋、目赤肿痛.胸胁痛、上肢痹痛。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4.支沟(经穴):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主治:便秘。胁肋痛。热病。耳聋、耳鸣、暴喑、瘰疬。操作:直刺0.81.2寸;可灸。

5.肩髎: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主治:肩臂疼痛不举、上肢不遂。操作:向肩关节直刺11.5寸;可灸。

6.翳风(交会穴(手足少阳之会)):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主治:耳聋、耳鸣。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齿痛、颊肿。瘰疬。操作:直刺0.81.2寸;可灸。

7.角孙:在头部,折耳郭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主治:颊肿、目翳、齿痛、项强。操作:平刺0.30.5寸;可灸

8.耳门: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主治:耳聋、耳鸣、聤耳。齿痛。操作:张口,直刺0.51寸;可灸。

9.丝竹空: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主治;目赤肿痛、目眩、眼睑瞤动。头痛、齿痛。癫狂痫。操作:平刺0.51寸;可灸。

(十一).足少阳胆经
1.
瞳子髎:目外眦外侧约0.5寸旁,眶骨外缘凹陷处。主治: 头痛。目赤肿痛、目翳、羞明流泪、内障目翳等目疾。操作:平刺0.30.5寸。

2.听会:耳屏间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主治:耳鸣、耳聋、聤耳等耳疾。齿痛、口眼歪斜。操作:微张口,直刺0.50.8寸。

3.率谷: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主治:头痛、眩晕。小儿急、慢性惊风。操作:平刺0.50.8寸。

4.阳白: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主治:①前头痛。目痛、视物模糊、眼睑瞤动等目疾。操作:平刺0.50.8寸。
5.
头临泣:目正视,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处。主治: 头痛。②目痛、目眩、流泪、目翳等目疾。鼻塞、鼻渊。小儿惊痫。操作:平刺0.50.8寸。

6.风池: 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平风府穴。主治:中风、癫痫、眩晕等内风所致的病证。感冒、鼻塞、鼻衄。头病、耳鸣、耳聋。颈项强痛    目赤肿痛、鼻渊、、。①②。。 热病、疟疾、瘿气。操作: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1.2寸,或平透风府穴。深部中间为延髓,必须严格掌握针刺角度与深度。

7.肩井:肩上,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主治:头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难产、乳痈、乳汁不下、乳癖等妇科及乳房疾病。瘰疬。操作:直刺0.50.8寸。内有肺尖,慎不可深刺。孕妇禁针。
8.带脉:侧腹部,第11肋骨游离端下平脐处。主治:月经不调、闭经、赤白带下等妇科经带病证、。腰痛、胁痛。疝气。操作:直刺11.5寸。

9.环跳: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主治: 腰胯疼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等腰腿疾患。②风疹。操作:直刺23寸。

10.风市:大腿外侧正中,腘横纹上7寸。简便取穴法:垂手直立时,中指尖下是穴。主治:下肢痿痹、麻木及半身不遂等下肢疾患。遍身瘙痒。操作:直刺11.5寸。

11.阳陵泉(合穴,胆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主治:黄疸、胁痛、口苦、呕吐吞酸等肝气犯胃病证。②膝肿痛、下肢痿痹及麻木等下肢、膝关节疾患。小儿惊风。操作:直刺11.5寸。
12.
悬钟(八会穴之髓会):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主治:①痴呆、中风等髓海不足疾患。②颈项强痛、下肢痿痹。操作:直刺0.50.8寸。
13.丘墟(原穴):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主治:①目赤肿痛、目翳等目疾。②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外踝肿痛等痛证。③足内翻,足下垂。操作:直刺0.50.8寸。

14.足临泣(输穴,八脉交会穴──通带脉):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跖趾关节)的后方,小趾伸肌腱外侧凹陷处。主治:偏头痛、目赤肿痛、胁肋胀痛、足跗肿痛。乳痈、月经不调。疟疾。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

15.足窍阴(井穴):在足第4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耳聋、咽喉肿痛、热病、失眠、胁痛、咳逆、月经不调。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十二).足厥阴肝经
1.
大敦(井穴):在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主治:经闭、崩漏、阴挺。疝气、遗尿。 癫痫。操作:斜刺0.10.2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2.
太冲(输穴,原穴):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口歪。癫痫、小儿惊风。疝气、崩漏、月经不调、遗尿。下肢痿痹。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

3.蠡沟(络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主治:小便不利、遗尿、月经不调、带下,下肢痿痹。操作:平刺0.50.8寸;可灸。

任脉

1.中极(膀胱募穴,交会穴(足三阴、任脉之会)):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主治:小便不利、遗尿、癃闭。②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不孕。③ 疝气。

操作: 直刺1-1.5寸;可灸。附注:①针时当排空小便,孕妇慎用。②本穴有强壮作用。

2.关元 (小肠募穴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主治: 虚劳羸瘦、中风脱证。 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不孕。 遗尿、小便频数。④腹痛、泄泻、疝气。操作:直刺12寸;可灸。附注:①针刺当排空小便,孕妇慎用。②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3.阴交: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寸。主治:腹痛、疝气、水肿、月经不调、带下。操作:直刺12寸;可灸。孕妇慎用。

4.神阙:在腹中部,脐中央。主治:①虚脱、中风脱证。②腹痛、泄泻、脱肛。③水肿。操作:不针,多用艾条、艾炷隔盐灸。

5.水分: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主治:水肿、小便不通、腹泄、腹痛、反胃、吐食操作:直刺12寸;可灸。

6.下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主治:腹痛、腹胀、泄泻、呕吐、食谷不化、痞块。操作:直刺12寸;可灸

7.中脘(胃募穴,八会穴──腑会,交会穴(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主治: 胃痛、呕吐、吞酸、食不化、腹胀、泄泻、黄疸。②癫狂.操作:直刺11.5寸;可灸。

8.膻中(心包募穴,八会穴──气会):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主治:①胸痛、咳嗽、气喘。②心痛、心悸。③呕吐、噎膈。④ 乳少。操作:平刺0.3-0.5寸;可灸。附注:'禁用电针。

9.天突(交会穴(阴维、任脉之会)):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主治:①咳嗽、气喘、胸痛。②咽喉肿痛、暴喑、瘿气、梅核气、噎膈。操作:先直刺0.2寸,然后将针尖竖起转向下方,紧靠胸骨后方刺入11.5寸;可灸。附注:针刺时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和深度,以防刺伤肺脏及附近动、静脉。

10.廉泉(交会穴(阴维、任脉)):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主治:舌下肿痛、舌缓流涎、舌强不语、吞咽困难、暴喑。操作:向舌根斜刺0.50.8寸;可灸。

11.承浆(交会穴(手足阳明、任脉、督脉之会)):在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主治: 口歪、齿龈肿痛、流涎、暴喑;② 癫狂。操作:斜刺0.30.5寸;可灸。

督脉

1.腰俞 :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主治:月经不调、痔疾、腰脊强痛、下肢痿痹、癫痫。操作:向上斜刺0.51寸;可灸。

2.腰阳关: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腰骶痛、下肢痿痹。操作:向上微斜刺0.61寸;可灸。

3.命门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①阳痿、遗精、月经不调、带下。②泄泻。③腰脊强痛。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4.至阳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①黄疸、胸胁胀满。②咳喘。③背痛、脊强。操作:向上斜刺0.51寸;可灸。

5.身柱: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咳嗽、气喘、癫痫、脊背强痛。操作:向上微斜刺0.51寸;可灸。              

6.大椎(交会穴(手足三阳、督脉之会)):在后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①热病、疟疾。②咳嗽、气喘、骨蒸盗汗。癫狂痫、头痛项强。④风疹。操作:向上斜刺0.51寸;可灸。

7.水沟 (交会穴(手足阳明、督脉之会)):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主治:①昏迷、晕厥、小儿惊风、癫狂痫。②口歪。③腰脊强痛。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或指掐;不灸。

8.神庭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主治:头痛、眩晕、失眠、鼻渊、癫痫。操作:平刺0.50.8寸;可灸。

9.上星: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主治:①头痛、眩晕、目痛。②鼻渊、鼻衄。③癫狂。④疟疾、热病。操作:平刺0.50.8寸;可灸。

10.百会(交会穴(足太阳、督脉之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主治:①头痛、眩晕。②癫狂、中风失语、不寐。③脱肛、阴挺。操作:平刺0.50.8寸;可灸。

11.风府 (交会穴(督脉、阳维之会)): 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主治:①头痛、项强、眩晕。②咽喉肿痛、失音。③癫狂、中风。操作:伏案正坐,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可灸。附注:针尖不要向上,不可深刺,以免刺入枕骨大孔,误伤延髓。

12.哑门(交会穴(督脉、阳维之会)):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1颈椎下。主治:①暴喑、舌强不语、聋哑。②癫狂痫。③头痛项强。操作:伏案正坐,头微向前倾,项部肌肉放松,向口或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可灸.附注:因深部近延髓,必须严格掌握针刺方向,角度与深度,不可向上斜刺、深刺,以防发生意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