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二正经与任督二脉

 老玉米棒 2023-08-12 发布于广东

1.手太阴肺经

肺--主气,司呼吸;主行水,通调水道;主治节,朝百脉。肺为华盖,娇脏,主宣发和肃降。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藏魄。肺属金,土能生金,金能克木。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居上焦,其气肃降,有利于大肠的传导,使排泄粪便的功能正常。
1)循行路线:【主干】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

的上口,通过横隔,属于肺脏,从肺系横出来的中府穴,向下沿上臂内侧桡骨侧,下行到肘窝尺泽穴,经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出拇指梢侧端少商穴。【支脉】从列缺穴分出,走向食指内侧的商阳穴,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2)主证:咳嗽,气喘,少气,咳血,伤风,胸部涨满,咽喉肿痛,缺盆及手内侧桡侧痛,肩背部寒痛。
3)主治:主治喉、胸、肺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病症。
4)主要穴位:
穴位
定位
主治
中府
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
咳嗽,肺胀满,胸痛,肩背痛
尺泽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咳嗽,咳血,潮热,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肘臂挛痛
孔最
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咳嗽,咳血,潮热,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肘臂挛痛,痔疾
列缺
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喘咳,伤风,头痛,项强,咽喉肿痛,面瘫,齿痛
太渊
掌后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
咳嗽,咳血,潮热,胸痛,咽喉肿痛,腕臂痛,无脉证
鱼际
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
咳嗽,咳血,咽喉肿痛,失音,发热
少商
拇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
咳嗽,鼻衄,咽喉肿痛,昏迷,癫狂,发热
2.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为传导之官,传化糟粕,主津。与肺相表里。大肠属腑,居下焦,大肠腑气通畅,则有利于肺气肃降,保持呼吸平稳。
1)循行路线:【主干】起于食指末端的商阳穴,沿食指内绕侧向上,通过合谷穴,向上进入两筋之间的凹陷处的阳溪穴,沿前臂桡侧,至肘部外侧的曲池穴,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走肩端的肩髃穴,沿肩峰前缘,向上处于第七颈椎下的大椎穴,再向下进入缺盆部(锁骨上窝),联络肺脏,通过肺脏,通过横隔,属于大肠。【分支】缺盆部支脉:上走颈部,通过面颊,进入下齿龈,回绕至上唇,交叉于人中穴,左至右,右之左,分布在鼻孔两侧的迎香穴,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2)主证: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咽喉肿痛,齿痛,鼻流清涕或出血,热肿,寒冷,本经循行部位痛。
3)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痛,热病,以及本经循行部位病变。
4)主要穴位:
穴位
定位
主治
商阳
食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
齿痛,咽喉肿痛,颌肿,青盲,手指麻木,热病,昏迷
合谷
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
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齿痛,牙关紧闭,口眼歪斜,耳聋,痄腮,咽喉肿痛,手指麻木;热病,昏迷,无汗,多汗,腹痛,便秘,闭经,滞产,类风关
阳溪
腕臂横纹桡侧端,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头痛,目赤肿痛,齿痛,耳聋,痄腮,咽喉肿痛,手腕痛
手三里
在阳溪穴与曲池穴的连线上,曲池穴下2寸处
齿痛,颊肿,上肢不遂,腹痛,腹泻
曲池
屈肘成直角,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目赤肿痛,齿痛,牙关紧闭,隐疹,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腹痛,吐泻,咽喉肿痛,癫狂,血压高或低,昏迷
肘髎
屈肘,曲池穴外上方1寸,肱骨边缘
肘臂痛,项强,目疾
臂臑
在曲池穴与肩髃穴的连线上,曲池穴上3寸处
肘臂痛
肩髃
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细节之间,三角肌上(月世)中央。肩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前方的凹陷中
肩周炎,上肢不遂
扶突
喉结旁开3寸,当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喘咳,咽喉肿痛,甲亢
迎香
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当鼻唇沟中
鼻炎,面瘫
3.手厥阴心包经

心包——为裹护在心脏外面的包膜,是心脏的外围组织,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心包为脏,与三焦经相表里。“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也,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若外感热病出现的高热、神昏谵语等病理变化,称为“热入心包”。
1)循行路线:【主干】起于胸部,出属于心包络。向下通过横隔,从胸至腹,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支脉】胸部支脉:沿着胸中,出于胁部,至腋下三寸处(天池),上行到腋窝中,沿着上臂内侧,行于手太阴与手少阴之间,进入肘窝中,下行到前臂两筋之间,进入掌中,沿着中指到指端的中冲穴。掌中支脉:从劳宫分出,沿着无名指到指端的关冲穴,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2)主证:心痛,胸闷,心悸,心烦,癫狂,腋肿,肘臂挛急,掌心热。
3)主治:心,胸,胃,神志病以及循行部位病症。
4)主要穴位:
穴位
定位
主治
天池
乳头旁开1寸
喘咳,胸闷,胁痛,乳痈
曲泽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
心痛,心悸,心梗,呕血,科学,疔疮,癫痫
郄门
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心痛,心悸,胃痛,呕吐,泄泻,热病,肘臂挛痛
间使
腕横纹上3寸,两筋之间
心痛,心悸,胃病,呕吐,热病,肘臂挛痛,癫狂痫,甲亢,抑郁症
内关
腕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
心痛,心悸,心律不齐,胃痛,呕吐,晕车,热病,上肢痹病,
大陵
手内侧腕横纹中央,两筋之间
心痛,心悸,心律不齐,胃痛,呕吐,晕车,热病,上肢痹病,癫痫,抑郁症,失眠,偏头疼,偏瘫胸闷,厄逆,食物梗喉
劳宫
第二、三掌骨之间,握拳,中指尖下是穴
心痛,胃痛,呕吐,癫狂,肋痛
中冲
中指尖端的中央
心痛,昏迷,舌强肿痛,热病,中暑
4.手少阳三焦经

三焦——通行诸气,运行水液。三焦为腑,包括上、中、下三部分:上焦包括心肺,如雾,主气的宣发和升散;中焦包括脾胃,如沤,有消化吸收并输送水谷精微和化生血液的功能;下焦包括肾、膀胱、大肠、小肠,如渎,排泄糟粕和尿液。三焦为“脏腑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张景岳《类经》)三焦和心包相表里。
1)循行路线:【主干】起于无名指末端的关冲穴,向上出于第四,五掌骨间,沿着腕背,出于前臂外侧桡骨和尺骨之间,向上通过肘尖,沿着上臂外侧,上达肩部,交出足少阳胆经的后面,向前进人缺盆部,分布于胸中,联络心包,向下通过横隔,从胸至腹,属于上,中,下三焦。【支脉】【1】胸中的支脉:从胸向上,出于缺盆部,上走颈项,沿着耳后直上,出于耳部上行额角,再屈而下行至面颊部,到达眼眶下部。【2】耳部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与前脉交叉与面颊部,到达外眦,与足少阳胆经相连。
2)主证:腹胀,水肿,遗尿,小便不利,耳聋,耳鸣,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颊肿,耳后,肩臂肘部外侧疼痛等。
3)主治:侧头,耳,目,胁,咽喉病,经脉循行部位病症。
4)主要穴位:
穴位
定位
主治
关冲
第四指尺侧指甲角旁0.1寸
偏头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热病,晕厥
液门
握拳,手背第四,五指之间,指掌关节前的凹陷中
头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疟疾
中渚
握拳,手背第四,五掌骨小头后缘之间凹陷中,液门后一寸
偏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咽喉肿痛,热病,手指不能屈伸,项强
阳池
腕背横纹中,指总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
目赤肿痛,热病,耳聋,耳鸣,咽喉肿痛,腕痛,消渴。
外关
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偏头疼,热病,耳聋,耳鸣,肋骨,上肢痹痛
支沟
腕背横纹上3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热病,耳聋,耳鸣,肋骨,便秘
四渎
尺骨鹰嘴下5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耳聋,耳鸣,咽喉肿痛,上肢痹痛,齿痛
天井
屈肘,尺骨鹰嘴上1寸许凹陷中
耳聋,偏头痛,肘痛,癫痫
肩髎
肩峰后下方,上臂外展,当肩髃后寸许的凹陷中
肩周炎 肩臂痉挛 上肢不遂
翳风
乳突前下方,平耳垂后下缘的凹陷中
面瘫  耳鸣,耳聋,牙关紧闭,颊肿
角孙
当耳尖处的发际
颊肿,齿痛,项强,目疾
耳门
耳屏上切迹前,下颌骨踝状突后缘的凹陷中
耳聋,耳鸣,齿痛
丝竹空
眉梢处的凹陷中。
齿痛,头痛,目赤肿痛,眼脸瞤动
5.手少阴心经

心--主血脉,藏神,心为阳脏,为火脏,而主通明,以阳气为用,心之阳气能推动心脏搏动,温通全身血脉,能兴奋精神以使生机不息。心与夏季相应,属火,木能生火,火能克金。在志为喜,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经实火通过经脉可以下传于小肠,即“心移热于小肠”使小便灼热,赤涩,甚至于尿血,故宜清心火,利小便。
1)循行路线:【主干】起于心中,出属于“心系”(心与其他脏器相联系的部位),通过横隔,联络小肠。【分支】(1)“心系'向上联系的脉,挟咽喉上行,联系与'目系’(眼球联系脑的部位)。(2)心系直行的脉:上行于肺部,再向下出于腋窝部的极泉穴。沿着上臂内侧尺侧缘,到达肘窝,行于前臂内侧尺侧缘,至掌骨豌豆骨部的神门穴,进入掌内,沿着小指内侧至末端的少冲穴,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交接。
2)主证:心痛,咽干,口渴,目黄,胁痛,手心发热,上臂内侧痛等。
3)主治:心,胸,神志病以及循行部位病症
4)主要穴位:
穴位
定位
主治
极泉
腋窝正中,动脉搏动处
心痛,咽干,消渴,胁肋疼痛,肩臂疼痛
少海
屈肘,当肘横纹内端与肱骨内上髁联线之中点
心痛,肘臂挛痛,头项痛,腋胁痛
通里
腕横纹上一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
心悸,舌强不语,腕臂痛
阴郄
腕横纹上0.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
心痛,惊悸,骨蒸盗汗,吐血,
神门
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
心痛,惊悸,心烦,胸胁痛,健忘,失眠,癫狂病
少府
第四,五掌骨之间,握拳,当小指与无名指之间
心悸,胸痛,小便不利,遗尿,阴痒痛,小指挛痛
少冲
小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
心悸,心痛,胸胁痛,癫狂,热病,昏迷
6.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能受盛和化物,主消化吸收。能分别清浊。清,为水谷精微;浊,为食物残渣。它能吸收胃中精微物质,将残渣送至大肠。让水液和糟粕各走其道,使二便正常。小肠与心相表里,小肠有热,也可传于心,使心火亢盛,表现为口舌生疮等。
1)循行路线:【主干】起于手小指外侧端的少泽穴,沿着手背外侧至腕部,出于尺骨茎突,直上沿着前臂外侧后缘,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沿着上臂外侧后缘,出于肩关节,绕行至肩胛部,交会于督脉的大椎穴,向下进入缺盆部,联络心脏,沿着食管,通过横隔,到达胃部,属于小肠。【分支】(1)缺盆部支脉:由缺盆部沿着颈部,上达面颊,至目外眦,转入耳中的听宫穴。(2)颊部支脉:由面颊上行目眶下,抵于鼻旁,至目内眦的睛明穴,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而又斜行络于觀骨部,
2)主证:少腹痛,腰痛引及睾丸,耳聋,目黄,颊肿,咽喉肿痛,循行部位病症。
3)主治:头,颈项,耳,目,咽喉病,热病,神志病,循行部位症
4)主要穴位:
穴位
定位
主治
少泽
小指尺侧指甲角旁约0.5寸
头痛,目疾,咽喉肿痛,乳少,热病
后溪
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
颈项强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腰背痛,癫狂,手指屈曲无法伸直
阳谷
腕背横纹尺侧端,尺骨茎突前凹陷中
头痛,目眩,耳鸣,耳聋,热病,癫狂、腕痛
养老
以掌向胸,当尺骨茎突桡侧缘凹陷中
目视不明,肩,背,肘臂酸痛
小海
屈肘,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的凹陷中
肘臂酸痛,癫痫
肩贞
腋后皱壁上一寸
肩臂酸痛,耳鸣
天宗
肩胛骨岗下窝的中央
肩胛酸痛,气喘,乳痈
肩外俞
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肩背酸痛,颈项强急
肩中俞
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喘咳,肩背酸痛,齿痛,颊肿
觀髎
目外眦直下,觀骨下缘凹陷中
面瘫,齿痛,颊肿
听宫
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呈凹陷处
耳鸣,耳聋,齿痛,癫狂病
7.足太阴脾经

脾--主运化,对食物进行消化,吸其精微和津液,转输至心肺,布于全身。主统血,脾属土,火生土,土生金。脾气主升清,将营养物质上输于心肺,头目,再通过心肺化生气血,营养全身。脾喜燥厌湿。脾与胃相表里,居中焦,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之气与长夏相应,在志为思,藏意。脾与胃相表里,若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即可影响胃的收纳与和降,出现食少,呕吐,恶心,皖腹胀满
1)循行路线:【主干】起于足大趾内侧末端的隐白穴,沿着大趾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至内踝前面,在上腿肚的三阴交穴,沿着胫骨后面交出足厥阴肝经的前面,经膝股部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于脾脏,联络胃,通过横隔上行,挟咽喉两旁,联系舌根,分散于舌下,【胃部支脉】向上通过横隔,流注于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2)主证:胃脘痛,呕吐,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强,循行部位肿胀,厥冷,疼痛等
3)主治:脾胃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妇产科病,循行部位症
4)主要穴位:
穴位
定位
主治
隐白
足大趾内侧趾甲角旁开0.1寸
腹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癫狂,多梦,惊风
太白
第一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
泄泻,便秘,腹胀,肠鸣,痔疾脚气,脚痛
公孙
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缘,赤白肉际
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痢疾
商丘
内踝前下方凹陷中
泄泻,便秘,腹痛,黄疸,足踝痛
三阴交
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月经不调,不孕,滞产,阴挺,遗精,阳痿,早泄,疝气,失眠,下肢委痹,泄泻,肠鸣腹胀,消化不良
地机
阴陵泉下三寸
糖尿病
阴陵泉
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
泄泻,肠鸣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或失禁,膝痛,纳呆
血海
髌骨内上缘上2寸
月经不调,经闭,崩漏,湿疹,丹毒
大横
脐中旁开4寸
泄泻,便秘,腹痛,肠梗阻
大包
腋中线上,第六肋骨间隙中
气喘,胸胁痛,全身疼痛,四肢无力
8.足阳明胃经

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为“水谷气血之海”主通降,胃气降则和。胃为阳土,喜润厌燥,即靠胃气的推动和蒸化,又能保持充足的津液,才有利于食物的受纳和腐熟,胃与脾相表里,它们一升一降,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和吸收。
1)循行路线:【主干】起于鼻翼的迎香穴,下行到鼻根部,与旁侧足太阳膀胱经相交汇,向下沿着鼻外侧的承泣穴,进入上齿龈内,回出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唇沟的承浆穴。在向后沿着口腮后下方,出于下颌大迎处,沿着下颌角颊车穴,上行耳前,经过足少阳经的上关穴,沿着发际,到达前额的神庭穴。【支脉】(1)面部支脉:从大迎前下走人迎,沿着喉咙,进入缺盆中部,向下通过横隔,属于胃,联络脾脏。(2)缺盆部直行的脉:经乳头,向下挟脐旁,进入少腹两侧的气冲穴。(3)胃下口支脉:沿着腹里向下,到达气冲穴会合,再由此下行到髀关,直抵伏兔部,下至下至膝盖的犊鼻穴,沿着胫骨外侧前缘,下经足跗,进入第二足趾外侧端的厉兑穴。(4)茎部支脉:从膝下3寸的足三里穴分出,进入足中趾外侧。(5)足跗部支脉:从跗上的冲阳穴分出,进入足大趾内侧端的隐白穴,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2)主证:腹鸣胀痛,胃痛,呕吐,口渴,消谷善饥,咽喉肿痛,鼻出血热病,发狂,水肿,循行部位症。
3)主治:头面,目,鼻,口,齿,腹,神志,及循行部位病症。
4)主要穴位:
穴位
定位
主治
承泣
目正视,瞳孔直下,当哐下缘与眼球之间
目赤流泪,夜盲,眼脸瞤动,面瘫,视力差
四白
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空凹陷中
目疾,面瘫
巨髎
目正视,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
眼睛瞤动,面瘫,齿痛,唇颊肿
地仓
口角旁0.4寸
面瘫,流涎
大迎
下颌角前1.3寸凹陷中,咬肌附着部前缘,闭口鼓气即出现一沟型凹陷,于凹陷下端取之
面瘫,颊肿,齿痛
颊车
下颌骨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面瘫,颊肿,齿痛,口噤不语
下关
觀宫下缘,下颌骨髁状突之前方,切迹之间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
面瘫,颊肿,齿痛,口噤不语,耳聋,耳鸣
头维
额角发际直上0.5寸
头痛,目眩,眼脸瞤动,口痛,流泪
人迎
喉结旁1.5寸,当颈总动脉之后,胸锁乳突肌前缘
咽喉肿痛,气喘,甲亢,血压异常
缺盆
锁骨上窝中央,前正中线旁开4寸
喘咳,咽喉肿痛,缺盆肿痛
乳根
乳根直下,五肋间隙
咳喘,呃逆,胸痛,乳痈,乳汁少
天枢
脐中旁开2寸,
腹泻肠鸣,泄泻,便秘,痢疾,月经不调,脐周通,肠梗阻
水道
关元穴旁开2寸
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痛经,不孕,阳痿,阴肿
归来
中极穴旁开2寸
胀腹,疝气,月经不调,白带,阴挺
气冲
曲骨穴旁开2寸
腹痛肠鸣,疝气,月经不调,不孕,阳痿,阴肿
髀关
骼前上棘与髌骨外缘连线上,平臀横纹处
腰痛膝冷,下肢委痹,腹痛
穴位
定位
主治
伏兔
骼前上棘与髌骨外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6寸
腰痛膝冷,下肢委痹,疝气,脚冷
梁丘
骼前上棘与髌骨外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2寸
膝肿痛,下肢不遂,胃痛,乳痈,血尿
犊鼻
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膝肿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脚气
足三里
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胃痛,纳呆,呕吐,壹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乳痈,肠痈,膝冷,下肢委痹,水肿,癫狂,脚气,虚劳羸瘦,脚冷,失眠,神疲,不育症
上巨虚
足三里穴下3寸
便秘,肠鸣,肠痈,腹痛,下肢委痹,脚气,泄泻
条口
上巨虚穴下2寸
下肢委痹,腕腹疼痛,转筋,脚肿
下巨虚
上巨虚穴下3寸
下肢委痹,小腹痛,泄泻,痢疾,乳痈,腰脊痛引睾丸
丰隆
条口穴外1寸
头痛,眩晕,痰多咳嗽,呕吐,便秘,水肿,癫狂症,下肢委痹
解溪
足背踝关节横纹的中央,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头痛,眩晕,便秘,腹胀,癫狂,下肢委痹
内庭
足背第二,撒趾间隙纹缝
齿痛,咽喉肿痛,口歪,胃痛吐酸,鼻衄,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热病,足背肿痛
厉兑
第二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
齿痛,咽喉肿痛,腹胀,热病,癫狂,多梦,鼻衄
9.足厥阴肝经

肝主疏泄--(1)调畅气机,促进气的升降出入的有序运动,对饮食消化,精神情志,津血代谢,生殖功能都有影响(2)促进脾胃消化:促进脾胃的升降,分泌胆汁,以利于消化(3)调畅情志:肝气亢奋,则头痛易怒,肝气郁结,则抑郁多虑(4)促进和调节生殖功能。肝主藏血,“肝为血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1)体阴而用阳。(2)肝为刚脏。(3)肝主生发(4)肝喜调达而恶抑郁(5)肝与春相应 (6)肝与胆相表里  (7)肝开窍于木目,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其味在酸,其色苍,其志怒,藏魂。
1)循行路线:【主干】起于足大趾上毫毛部的大敦穴,沿着足跗部向上,经过内髁前1寸处的中封穴,向上至内髁上8寸处,交出于足太阴脾经的后面,上行于膝内侧,沿着股部内侧,进入阴毛中,绕过阴部,上达小腹,挟着胃旁,属于肝脏,联络胆腑,向上通过横隔,分布于胁肋,沿着喉咙的后面,向上进入鼻咽部,连接于目系,向上出于前额,与督脉会合于巅顶。【分支】(1)目系的支脉:下行颊里,环绕唇内(2)肝部的支脉:从肝分出,通过横隔,向上流注于肺,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2)主证:胁肋不舒,腰痛,胸满,呃逆,遗尿,小便不利,疝气,小腹肿。
3)主治:肝病,妇产科,前阴病以及循行部位疾病。
4)主要穴位:
穴位
定位
主治
大敦
足拇指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
疝气,遗尿,闭经,崩漏,阴挺,癫痫
行间
足背,第一,二趾间缝纹端
疝气,癫痫,月经不调,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口歪,胁痛,小便不利,崩漏,痛经,带下,中风
太冲
足背,第一,二趾骨结合部的前凹陷中
疝气,癫痫,月经不调,头痛,目眩,目赤肿痛,口歪,胁痛,小便不利,遗尿,呕逆,小儿惊风,下肢萎靡,崩漏,痛经,带下,中风
中封
内髁前1寸,胫骨前肌腱內缘
疝气,腹痛,小便不利,遗精
蠡沟
内髁高点上5寸,胫骨内侧的中央
月经不调,小便不利,遗尿,下肢委痹
曲泉
当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凹陷中
月经不调,痛经,腹痛,阴痒,带下,小便不利,膝痛,遗精,血压不稳
足五里
曲骨穴旁开2寸,直下3寸,
小便不利,小腹痛,阴挺,睾丸肿痛,嗜卧
阴廉
曲骨穴旁开2寸,直下2寸
月经不调,小腹痛,带下
章门
第十一肋端
腹胀,胁痛,泄泻,痞块
期门
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
腹胀,胸胁胀痛,呕吐,乳痈
10.足少阳胆经

胆--(1)贮藏和排泄胆汁,促进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2)主决断,调节情志。胆气虚怯,则易惊善恐,失眠多梦,胆火过旺,则口苦胁痛,烦躁易怒,胆于肝相表里。
1)循行路线:【主干】起于目外眦的童子髎,向上到达额角部的颔厌穴,下行至耳后的风池穴,沿着颈部行于手少阳三焦经的前面,到肩上交与手少阳三焦经的后面,向下进入缺盆中。【支脉】(1)耳部的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到目外眦后方。(2)外眦部的支脉:从目外眦处分出,下走大迎,会合于手少阳三焦经,到达目眶下,下行经颊车穴,由颈部向下会合前脉于缺盆,然后向下进入胸部,通过横隔,联络肝脏,属于胆,沿着胁肋内,出于小腹两侧腹股沟动脉部,经过外阴部毛际,横行入髋关节的环跳穴。(3)缺盆部直行的脉:由缺盆下行腋下,沿着侧胸部,经过季肋,向下会合前脉于髋关节部,在向下沿着大腿的外侧,出于膝外侧,下行腓骨前面,直下达到腓骨下段,再下到外踝的前面,沿着足背部,进入足第四趾外侧端的足窍阴穴。(4)足背部支脉:从足临泣分出,沿着第一,二跖骨之间,出于大趾端,穿过趾甲后的毫毛部的大敦穴,与足厥阴肝经相连。
2)主证:口苦咽干,目眩,头痛,疟疾,目外眦痛,缺盆部肿痛,腋下肿,胸,胁,股及下肢外侧痛,足外侧发热及疼痛等。
3)主治:侧头,目,耳,咽喉,神志病,热病以及胆经循行部位病例等。
4)主要穴位:
穴位
定位
主治
童子髎
目外眦旁0.5寸,眶骨外缘凹陷中
头痛,目赤肿痛,目翳,青盲
听会
耳屏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孔
耳聋,耳鸣,齿痛,口歪
上关
下关穴直上,当觀弓的上缘
耳聋,耳鸣,齿痛,口眼歪斜,偏头痛,口噤
颔厌
头维穴与曲鬓穴的弧形线的上四分之一与下四分之三交接处
耳聋,耳鸣,齿痛,偏头痛,目眩,癫痫
曲鬓
耳前鬓发后缘直上,平角孙穴处
齿痛,头痛,牙关紧闭
率谷
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
偏头痛,眩晕,小儿急,慢惊风
阳白
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
头痛,目痛,视物模糊,重症肌无力,眼脸瞤动
头临泣
阳白穴直上,入发际0.5寸
头痛,目眩,流泪,鼻塞,小儿惊厥
风池
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停止部之间的凹陷中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渊,鼻衄,耳鸣,颈项强痛,感冒,癫痫,中风,热病,疟疾,甲亢,视力模糊
肩井
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之中点
颈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难产,乳痈,乳少
带脉
第十一肋端直下,平脐处
腹痛,闭经,月经不调,带下,疝气,腰胁痛
居髎
骼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高点连线之中点
腰痛,下肢委痹,疝气
环跳
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之外三分之一与内三分之二交接处
腰痛,下肢委痹,坐骨神经痛
穴位
定位
主治
风市
大腿外侧正中,腘横纹水平线上7寸。或:人正立,双手并与腿外侧,中指尖所到处
下肢委痹,皮肤瘙痒,脚气
阳陵泉
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下肢委痹,脚气,胁痛,口苦,呕吐,黄疸,小儿惊风,抽筋,肩周炎
光明
外踝高点上5寸,腓骨前缘
下肢委痹,目痛,夜盲,乳房胀痛
悬钟
外踝高点上三寸,腓骨后缘
下肢委痹,项强,胸胁胀痛,咽喉肿痛,脚气,痔疾
丘墟
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腱外侧凹陷中
下肢委痹,胸胁胀痛,疟疾
足临泣
第四,五跖骨结合部前方,小趾伸肌腱外侧凹陷处
目赤肿痛,胁肋疼痛,月经不调,遗尿,乳痈,疟疾,足背疼痛
侠溪
足背,第四,五趾间缝纹端
头痛,目眩,耳聋,耳鸣,目赤肿痛,胁肋疼痛,热病,乳痈
足窍阴
第四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
头痛,目眩,耳聋,咽喉肿痛,目赤肿痛,失眠,胁肋疼痛,热病,月经不调
11.足少阴肾经

肾--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先天之精,来源与父母,后天之精,来源于脾胃。肾主水和气化,他对体内津液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升清降浊,司膀胱的开合。肾为气之根,主纳气。肾阴称为元阴,肾阳称为元阳,真阳,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为用,共同维护着各脏阴阳的相对平衡。生理特性:肾为封藏之本,先天之本,主藏精;肾为水火之宅;肾恶燥;肾与冬气相应;在志为恐,藏志;肾开窍于耳和二阴;在液为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
1)循行路线:【主干】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的涌泉穴,出于舟骨粗隆下的然谷穴,沿内踝后,进入足跟,再向上走于腿肚内侧,出腘窝的内测,向上行股内后缘,通向脊柱的长强穴,属于肾脏(穴位通路:还出于前,向上行腹部前正中线旁开0.5寸,胸部前正中线旁开2寸,终止于锁骨下院的俞府穴)联络膀胱。【分支】肾脏部直行的脉:从肾脏向上通过肝和横隔,进入肺中,沿着喉咙,挟于舌根部。肺部支脉:从肺部出来,联络心脏,流注于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2)主证:咳血,气喘,舌干,咽喉肿痛,水肿,便秘,泄泻,脊骨内后侧痛,瘦弱无力,足心热等。
3)主治:妇科,前阴病,肾,肺,咽喉病以及循行部位病症。
4)主要穴位:
穴位
定位
主治
涌泉
于足底前三分之一处,足趾趾屈时呈凹陷处
头痛,头晕,失眠,目眩,咽喉肿痛,失音,便秘,小便不利,小儿惊风,癫狂,昏厥
然谷
足舟骨粗隆下缘凹陷中
月经不调,带下,遗精,消渴,泄泻,咳血,咽喉肿痛,小便不利,小儿脐风,口噤
太溪
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数,便秘,消渴,咳血,气喘,咽喉肿痛,齿痛,失眠,腰痛,耳聋,耳鸣
水泉
太溪穴直下1寸
月经不调,小便不利,痛经,闭经,阴挺
照海
内踝下缘凹陷中
月经不调,带下,阴挺,小便频数,癃闭,便秘,咽喉肿痛,癫痫,失眠
复溜
太溪穴直上2寸
水肿,腹胀,泄泻,盗汗,热病汗不出,下肢委痹
筑宾
太溪穴上5寸,在太溪与阴谷的连线上
癫狂,疝气,呕吐,小腿疼痛,
阴谷
屈膝,腘窝内侧,当半腱肌腱与半膜肌腱之间
阳痿,疝气,崩漏,小便不利,膝腘酸痛
横骨
脐下5寸,耻骨联合上际,前正中线旁开0.5寸
小腹胀痛,阳痿,遗精,遗尿,疝气,崩漏,小便不利
大赫
脐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阳痿,遗精,阴挺,带下
俞府
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
喘咳,胸痛,呕吐
12.足太阳膀胱经

膀胱--储存尿液,排泄尿液。它与肾相表里,膀胱的储尿和排尿功能,依赖于肾俞膀胱之气的协调。膀胱通过尿道与外接直接相通,若膀胱湿热蕴结、气化不利。则尿频、尿急、尿痛、尿血。
1)循行路线:【主干】起于目内眦的睛明穴,到上额,交会于头顶巅顶督脉的百会穴。【支脉】(1)巅顶部支脉:从头顶到颞颥部。(2)巅顶部直行的脉:从头顶入里联络与脑,回出分开下行颈项后,沿着肩胛部内侧,挟着脊柱,到达腰部,从脊旁肌肉进入体腔,联络肾脏,属于膀胱。(3)腰部的支脉:向下通过臀部,进入腘窝中。(4)后项的支脉:通过肩胛骨內缘直下,经过臀部的环跳穴下行,沿着大腿后外侧,与腰部下来的支脉会合与腘窝内,从此向下,通过腓肠肌,出于外踝的后面昆仑穴,沿着第五跖骨粗隆,至小趾外侧端的至阴穴,与足少阴肾经相接。
2)主证: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疟疾,目痛,迎风流泪,鼻塞多涕,鼻衄,头痛,以及循行部位病。
3)主治:头,目,项,背,腰,下肢部及神志病,背腧穴主治其相关组织器官病症。
4)主要穴位:
穴位
定位
主治
睛明
目内眦旁约0.1寸
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清,目眩,近视,夜盲,色盲,呃逆
攒竹
眉头凹陷中
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清,头痛,口歪眼斜,眼脸瞤动,眼脸下垂
天柱
哑门穴旁开1.3寸,当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头痛,项强,鼻塞,癫狂痫,肩背痛,热病
大柱
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咳嗽,发热,项强,肩背痛
风门
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项强,胸背痛
肺腧
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喘咳,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
厥阴俞
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咳嗽,胸痛,胸闷,呕吐,心悸
心俞
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心痛,惊悸,咳嗽,吐血,失眠,健忘,盗汗,梦遗,癫痫
督俞
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心痛,胸闷,腹痛,寒热,气喘
膈俞
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咳嗽,气喘,吐血,盗汗,潮热,呃逆
胰俞
第八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糖尿病
肝俞
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黄疸,胁痛,吐血,目赤,目眩,癫狂病,脊背痛,肝炎
胆俞
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黄疸,胁痛,口苦,潮热,肺痨,胆囊炎
穴位
定位
主治
脾俞
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黄疸,腹胀,呕吐,泄泻,痢疾,便血,水肿,背痛,贫血,胃病
胃俞
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胸胁痛,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纳呆,胃病
三焦俞
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腹胀,肠鸣,呕吐,泄泻,痢疾,水肿,腰背疼痛
肾俞
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遗尿,遗精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带下,水肿,耳鸣,耳聋,腰痛,肾炎
气海俞
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腹胀,肠鸣,痔漏,痛经,腰痛
大肠俞
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腹泻,泄泻,便秘,腰痛,肠炎
关元俞
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腹痛,泄泻,小便频数或不利,遗尿,腰痛
小肠俞
第一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腹痛,泄泻,痢疾,尿血,遗尿,遗精,痔疾,带下,腰痛,肠炎
膀胱俞
第二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泄泻,便秘,小便频数或不利,遗尿,腰脊强痛
八髎
在八个骶骨中孔中,为上、次、中、下髎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腰腿痛,坐骨神经痛,泄泻,失眠
承扶
臀横纹中央
腰骶臀部酸痛,痔疾
殷门
承扶与委中穴连线上,承扶下6寸,
腰骶臀部酸痛,下肢委痹,坐骨神经痛
委阳
腘横纹外端,股二头肌腱內缘
腰脊强痛,腿足挛痛,腹胀,小便不利
委中
腘横纹的中央
下肢委痹,坐骨神经痛,腰痛,小便不利,遗尿,丹毒,
膏肓
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喘咳,肺痨,健忘,遗精,消化不良
秩边
第四骶椎棘突下,旁开3寸
小便不利,痔疾,便秘,腰骶痛,下肢委痹
承山
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
痔疾,脚气,便秘,腰腿疼痛,小腿抽筋
飞扬
昆仑穴直上7寸,承山穴外下方
头痛,目眩,痔疾,鼻衄,腰腿疼痛
昆仑
外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
头痛,目眩,项强,鼻衄,癫痫,难产,腰骶疼痛,脚跟肿痛
至阴
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
胎位不正,难产,鼻衄,头痛,目痛,鼻塞
13.任脉经

任脉--任有担当,任养的意思。调节阴经气血,总任全身阴经之气,为“阴脉之海”;主胞胎,起于胞中,与妇科病,男科病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有关。
1)经脉循行: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部,向上行于阴毛部,沿着腹内,向上经过关元穴,到达咽喉部,在上行环绕口唇,经过面部,进入目眶下。
2)主证:舌强,口歪,心悸,喘咳,胸闷,腹胀痛,胃脘痛,月经不调,遗精,阳痿,早泄,小便不利,泄泻,身体虚弱等。
3)主治:胸、腹、颈、头面的局部病症以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
4)主要穴位:
穴位
定位
主治
会阴
男:阴囊根部与肛门之间
女: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之间
小便不利,痔疾,遗精,月经不调,癫狂,昏迷
曲骨
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处
小便不利,遗精,月经不调,遗尿,带下
中极
脐下4寸
小便不利,遗精,月经不调,遗尿,带下,疝气,阳痿
关元
脐下3寸
小便不利,遗精,月经不调,遗尿,带下,疝气,阳痿,泄泻,不孕,虚劳,肾亏
气海
脐下1.5寸,
小便不利,遗精,月经不调,遗尿,腹痛,便秘,泄泻,虚脱
阴交
脐下1寸
月经不调,带下,疝气,水肿,腹痛
神阙
脐中
水肿,腹痛,虚脱,脱肛,泄泻
下脘
脐上2寸
腹痛,呕吐,腹胀,泄泻,痞块,纳呆
中脘
脐上4寸
胃痛,呕吐,吞酸,腹胀,泄泻,黄疸,癫狂,纳呆
上脘
脐上5寸
胃痛,呕吐,腹胀,癫痫
巨阙
脐上6寸
胸痛,心悸,呕吐,吞酸,癫狂病
鸠尾
脐上7寸
胸痛,腹胀,癫狂病
膻中
前正中线与两乳头联线之中点
胸痛,心悸,呕吐,喘咳,乳少,壹膈,免疫力低下
天突
锁骨上窝正中
胸痛,喘咳,壹膈,咽喉肿痛,甲亢,梅核气
廉泉
舌骨体上缘的中点处
舌下肿痛,流涎,舌强不语,吞咽困难
承浆
颏唇沟的中点
口歪,齿龈肿痛,流涎,癫狂
14.督脉

督脉--督,总督,督管、统帅。调节阳经气血,总督全身阳气之气,为“阳经之海”;反映脑、髓和肾功能。督脉行于脊里,入颅络脑,分支络肾。故脊强,晕厥,泌尿生殖功能与督脉有关。
1)经络循行:起于小腹,下出于会阴部,向后行于脊柱的内部,上达项后风府穴,进入脑内,上行巅顶,沿前额下行鼻柱。
2)主证:颈,背,腰,骶等脊柱强痛,角弓反张,头痛,发热,月经不调,癫狂病。
3)主治:神志病,热病,脊柱强痛以及相应的内脏疾病。
4)主要穴位:
穴位
定位
主治
长强
尾骨尖端与肛中点
泄泻,便秘,痔疾,脱肛,癫狂病
命门
第二腰椎棘突下
遗精,月经不调,遗尿,带下,泄泻,腰痛,阳痿
至阳
第七胸椎棘突下
黄疸,胸胁胀痛,喘咳,脊强,背痛
陶道
第一胸椎棘突下
头痛,热病,脊强,疟疾
大椎
第七胸椎棘突下
头痛,项强,热病,骨蒸盗汗,疟疾,喘咳,癫痫,风疹
哑门
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即第一、二颈椎之间
头痛,项强,舌强不语,癫痫病,聋哑
风府
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头痛,癫狂,项强,眩晕,咽喉肿痛,失音,中风
百会
前后正中线与耳尖联线之交点
头痛,癫狂,眩晕,脱肛,阴挺,不寐,尿频,排尿不尽,中风失语
素髎
鼻尖正中
鼻炎,鼻衄,喘息,昏迷,惊厥,新生儿窒息,高血压
人中
在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界处
癫痫病,小儿惊风,昏迷,面瘫,腰脊强痛
神庭
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头痛,眩晕,失眠,鼻炎,癫痫
上星
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头痛,眩晕,鼻炎,癫狂,热病,疟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